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47)
2023(18548)
2022(15659)
2021(14791)
2020(12077)
2019(27909)
2018(27550)
2017(51612)
2016(28118)
2015(31827)
2014(31661)
2013(31020)
2012(28698)
2011(26112)
2010(26476)
2009(24185)
2008(23648)
2007(20896)
2006(18500)
2005(16831)
作者
(81089)
(67366)
(66840)
(63557)
(43038)
(32332)
(30404)
(26329)
(25636)
(24212)
(23028)
(22752)
(21585)
(21449)
(20612)
(20602)
(20017)
(19648)
(19319)
(19203)
(16799)
(16621)
(16396)
(15446)
(15092)
(15063)
(15037)
(14987)
(13574)
(13234)
学科
(116688)
经济(116585)
管理(81329)
(79501)
(66208)
企业(66208)
方法(49231)
数学(41890)
数学方法(41155)
中国(34901)
(32014)
业经(28133)
地方(27792)
技术(25149)
(24903)
(24458)
(22623)
农业(21772)
(21387)
银行(21330)
理论(20982)
(20718)
贸易(20697)
(20314)
(19965)
(18783)
金融(18780)
(18712)
环境(17469)
(15978)
机构
学院(393513)
大学(393035)
(155282)
管理(155238)
经济(151792)
研究(135232)
理学(133206)
理学院(131671)
管理学(129118)
管理学院(128391)
中国(103971)
(85671)
科学(83852)
(70246)
(68026)
(63848)
中心(61822)
研究所(61661)
(59657)
业大(57835)
财经(55072)
北京(54969)
(54435)
师范(53911)
(50030)
农业(49522)
(49456)
(49148)
经济学(45273)
技术(44831)
基金
项目(264581)
科学(208330)
研究(196007)
基金(189009)
(164487)
国家(163044)
科学基金(140292)
社会(121700)
社会科(115281)
社会科学(115252)
(105551)
基金项目(99495)
教育(91216)
自然(90475)
自然科(88436)
自然科学(88418)
(88315)
自然科学基金(86819)
编号(80924)
资助(77864)
成果(65894)
重点(59652)
(59498)
(58016)
(57169)
课题(57106)
创新(53564)
科研(49726)
项目编号(49704)
国家社会(49344)
期刊
(177096)
经济(177096)
研究(120204)
中国(86494)
管理(61241)
学报(60643)
(58938)
科学(57442)
教育(54375)
(52290)
大学(46451)
学学(43190)
农业(40872)
(39536)
金融(39536)
技术(39526)
业经(30312)
经济研究(28184)
财经(26182)
图书(22938)
(22450)
(22295)
问题(22101)
科技(21173)
技术经济(21010)
理论(19343)
(18097)
论坛(18097)
商业(17924)
现代(17855)
共检索到605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喻登科  严红玲  
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样本,对其30年发展历程进行案例分析,探索其知识驱动的技术创新模式和性格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两种创新模式,并归纳华为公司整合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而形成的二元耦合创新成长路径。研究发现:华为发展史分为创业期、国内发展期和全球布局期3个阶段,对应这3个时期,从知识与性格驱动视角,认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包括3种模式;而华为公司创新成长依赖于其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两方面的耦合协同机制;由知识驱动的技术创新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由性格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谋求差异化竞争优势,最终相互支撑形成华为的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金凤  程璐  冯立杰  岳俊举  
以扎根理论方法为主导工具,对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开展颠覆式创新的过程深入剖析,并通过情景化方式,从理论高度构建后发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耦合模型。研究发现:在颠覆式创新不同发展阶段,后发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形成不同的耦合模式,并通过技术、经济、关系的双向嵌入耦合互动,从而实现耦合效应的逐步增强,进而构建技术与市场的双重竞争优势以打破现有的技术范式和竞争格局,实现跨越式赶超。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静华  喻登科  周荣  
中国迅猛发展的新经济为企业组织带来市场机遇的同时,也对其创新管理提出了挑战。通过提取新经济环境特征,明确新经济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归纳新经济组织的创新特质,将重点引向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然后,探索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矛盾统一关系,系统提出一种新型二元创新体系,对体系的内涵、外延与维度等进行剖析,由此建构新型二元创新体系框架模型。最后,结合案例,建构新型二元创新体系实施路径,总结其实现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鸿磊  
商业模式创新是实现技术创新商业转化,提升企业绩效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构建"商业模式创新—二元创新—企业绩效"的细分变量研究模型,对256家中国企业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开发性创新在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与财务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探索性创新在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财务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探索性创新在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市场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丰义  唐晓华  
持续的组织绩效根源于短期绩效和长期适应性之间的平衡,从而根源于探索与利用之间的协同。本文首先运用理论并借助于数理模型,分析了探索与利用跨期耦合支持持续组织绩效的机理。然后,以实现探索与利用跨期耦合为视角,将网络结构分为紧密性和稀疏性两种类型,运用理论模型分析表明,紧密网络促进利用性创新却抑制探索性创新,而稀疏网络促进探索性创新却抑制利用性创新。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典型企业实践提出了实现紧密性与稀疏性耦合的静态式和演化式二元网络结构,并分析了二元网络通过支持技术演进、市场演进和组织演进而实现探索与利用跨期耦合的机理。以丰田汽车全球复合型二元网络成功实践为例,示范和验证了二元网络的形成机制、结构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洪志生  薛澜  周源  
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实质上是新兴技术经济范式的形成。由于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联性,技术经济范式形成过程中,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技术创新发挥作用:商业模式战略层面创新有利于引导技术创新向符合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商业模式获利层面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补充;商业模式运营层面创新有利于为技术渐进性创新提供稳定的支撑平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志强  赵卫军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都是复杂、开放的系统,并影响着企业发展。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论、熵理论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商业模式创新系统的熵变,探讨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机理,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的熵变模型,并对苹果公司进行熵变分析。该模型的运用不仅能够明确当前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状况,也为企业下一步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鹤  
自2015年6月上线,以太坊(Ethereum)在上线不到3年的时间里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和应用范围最广的加密数字平台,底层区块链技术被多个国家地区和全球主要金融机构所采用,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平台通证以太币成为市值全球排名第二的加密数字货币。研究发现,以太坊市值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在于将多种成熟和创新商业模式有机组合,形成颠覆性的全新商业模式:(1)去中心化方式运行开源模式的平台经济;(2)为分布式应用的开发和运行提供支持,创造扁平化和生态化的商业机会;(3)智能合约的编写和应用最大程度降低了人为干预因素,使得合约与命令的运行得以自我实现;(4)基于确定共识算法的通证获取与消耗机制确保了以太坊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月英  邸泽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基于现有优势、国际形势而选择的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技术创新是一种成长与竞争实力的体现,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探讨如何促进、加速我国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区域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文献研究入手,探讨了耦合系统的特征、耦合内容、耦合过程,构建了耦合系统耦合模型,最后以28个区域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声策  
本文将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解剖为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提供、价值获取四个方面的要素,经过理论推理分析可以发现,四个方面的具体要素对技术创新投入有明显的影响。这些推论说明,从创新政策角度而言,一方面应该结合创新政策的实施对象的商业模式考虑是否提供创新支持,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支持企业建立创新投入倾向高的商业模式,或支持企业向这一商业模式转型,即商业模式创新应成为创新政策考虑的一个重要领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熊立  赵建彬  谢奉军  
基于情境二元性理论、创新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深入探讨了二元文化、突破式和渐进式技术创新与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关系,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企业转型升级微观实现机制。应用SPSS和AMOS统计软件以及回归分析、交叉乘积等方法,对217家江西传统制造业研发团队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二元文化对突破式和渐进式技术创新均有正向影响,并通过二元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贵文  李凯健  张应珍  郭攀  
新兴技术的涌现对在位企业现有商业模式造成强烈冲击,使许多原本处于领先地位的在位企业不得不经历行业格局的重新洗牌而被淘汰出局。现有研究大多关注新创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而轻视了在位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挑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不同行业227个在位企业的相关数据发现:动态环境下,在位企业的二元动态能力相比原资源基础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更为明显。在位企业原资源基础呈现出"双刃剑"效应。一方面,由庞大的价值网络形成的资源聚合效应有利于提高企业二元动态能力,另一方面,在位企业原有资源呈现出的内锁效应削弱了企业的二元动态能力。这些发现揭示了动态环境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机理,为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林小兰  
目前国内对于商业模式的创新,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领域。对传统商业企业来说,在完成交易时,核心交易过程包括采购、交易、支付三个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能够给客户提供稳定的价值,便可能形成成功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平台类企业由于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化交易过程,增加用户的体验,为客户(商户)在不同的交易环节提供了服务价值,如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从而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对于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交易的企业而言,能生产出更吻合客户需求的商品,通过跨界、组合,把用户的需求、体验提升到极致,将是商业模式创新及发展的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薇  刘丰  邢小强  
本文以4家代表性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元宇宙商业模式创新的要素和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元宇宙首先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的场景,并将场景融入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其次,元宇宙商业模式创新满足了人们通过突破物理空间限制来增强体验、提升创造与效率的需求;再次,企业通过资源吸收,获得构建元宇宙商业模式所需的技术,随着技术发展不断拓展应用场域,通过原生利用进行迭代创新;最后,目前元宇宙商业模式主要通过工具变现、多边连接和虚实相生来获得收益。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元宇宙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探讨了元宇宙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类型,为元宇宙企业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薇  刘丰  邢小强  
本文以4家代表性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元宇宙商业模式创新的要素和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元宇宙首先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的场景,并将场景融入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其次,元宇宙商业模式创新满足了人们通过突破物理空间限制来增强体验、提升创造与效率的需求;再次,企业通过资源吸收,获得构建元宇宙商业模式所需的技术,随着技术发展不断拓展应用场域,通过原生利用进行迭代创新;最后,目前元宇宙商业模式主要通过工具变现、多边连接和虚实相生来获得收益。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元宇宙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探讨了元宇宙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类型,为元宇宙企业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