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8)
2023(4897)
2022(4124)
2021(3851)
2020(3218)
2019(6696)
2018(6743)
2017(12026)
2016(6081)
2015(6646)
2014(5935)
2013(5703)
2012(5170)
2011(4607)
2010(4768)
2009(4307)
2008(4143)
2007(3955)
2006(3401)
2005(2863)
作者
(16664)
(13981)
(13811)
(12950)
(8944)
(6571)
(6019)
(5358)
(5186)
(4925)
(4708)
(4623)
(4558)
(4429)
(4263)
(4192)
(4154)
(4053)
(4042)
(3926)
(3410)
(3341)
(3284)
(3248)
(3195)
(3116)
(3053)
(2970)
(2877)
(2725)
学科
(27514)
(24929)
企业(24929)
管理(24900)
(21213)
经济(21200)
技术(18590)
技术管理(12760)
方法(8397)
中国(6877)
业经(6533)
数学(6493)
数学方法(6402)
(5822)
理论(5168)
(4923)
(4439)
农业(4324)
产业(4287)
(4265)
(4142)
(4089)
银行(4074)
(3935)
(3861)
贸易(3856)
(3762)
地方(3684)
(3658)
(3655)
机构
学院(83253)
大学(81898)
管理(35615)
(34466)
经济(33793)
理学(30855)
理学院(30580)
管理学(30156)
管理学院(29973)
研究(26914)
中国(19704)
(16817)
科学(16093)
(14020)
(13501)
(12788)
中心(12495)
技术(11792)
业大(11617)
研究所(11583)
(11508)
财经(11035)
(10482)
北京(10449)
(10159)
(10048)
师范(10043)
(10028)
经济学(9994)
商学(9970)
基金
项目(58384)
科学(47715)
研究(44514)
基金(41809)
(36416)
国家(36102)
科学基金(32143)
社会(29065)
社会科(27682)
社会科学(27676)
(25013)
基金项目(22252)
教育(20712)
(20163)
自然(20062)
(20012)
自然科(19702)
自然科学(19700)
自然科学基金(19407)
创新(17512)
编号(16883)
资助(15172)
(13551)
重点(13312)
(12996)
成果(12893)
(12694)
课题(12481)
(12425)
国家社会(12173)
期刊
(37498)
经济(37498)
研究(24405)
中国(21698)
管理(17123)
教育(13285)
科学(12234)
技术(11890)
(11014)
学报(10973)
(10210)
科技(9208)
大学(8710)
学学(8102)
技术经济(7210)
农业(7143)
(6512)
金融(6512)
业经(6163)
经济研究(6083)
(6004)
论坛(6004)
财经(5441)
(4857)
(4823)
(4809)
职业(4558)
图书(4027)
现代(3975)
问题(3969)
共检索到127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夏冰  
技术创新不仅产生了工具意义上的技术革命,同时也引发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结构关系的巨大变化,这种变革是沿着适应自然、群居合作———征服自然、劳动分工———尊重自然、倡导责任———融入自然、天人和谐这样一种路径来演进和发展的。沿着这一途径,可以研究技术创新与自然及社会伦理秩序更替之间的关系。技术创新对自然的伦理冲击,可以从结构维度上去尝试分析,依照地表、水系、大气层、生物圈这样一个结构来进行研究,着眼点是揭示技术创新对自然法则的改变及其伦理影响。技术创新对社会伦理的影响主要作用于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伦理秩序三个方面。技术创新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度的,在面临制约的同时,也促使道德伦理发生重要的变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谷  黄英  冯勤  
一、经济伦理特性与经济秩序样式 经济秩序的伦理基础,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又称“意识形态”。用诺斯教授的话说,是一种与人们有关世界是否公平的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评判交织在一起的行为方式。它的主要作用表现为:有效率的经济伦理或意识形态,具有确认并强化现行秩序符合义理或凝聚某个团体的功能,替代或辅助产权界定,以克服经济秩序运行中的搭便车、道德危险和偷懒现象。 一致的有效率的伦理基础,不仅是减少经济秩序交易费用的重要制度基础,而且,它对经济主体创新和进取精神的推动,具有和产权界定匹敌的巨大作用。正是在这个立场上,日本政府在1884年经济白皮书中强调了伦理精神使资本和法规运转起来的重要性,指出:“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陆岷峰  徐博欢  
2018年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爆雷跑路,扰乱了社会秩序。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出台各类监管政策,试图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伦理道德作为调节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力量,能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应构建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伦理秩序辅助互联网金融监管。其重点在于,清晰区分各互联网金融主体的伦理责任和伦理关系。对此,文章首先根据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厘清各主体的伦理责任,提出伦理准则,再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伦理失范的表现特征,探究乱象频发的原因,最后提出构建互联网金融伦理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洁  刘畅  
当前我国空间规划改革处于由国土整合阶段向体制变革阶段过渡的时间拐点,首先,对国土整合阶段的核心方法和核心特征进行总结,并反思当前空间规划所面临的核心困境为精细治理目标下的空间管理权界缺位。然后,通过对近30年来我国空间资源配置措施的梳理,认为我国空间规划的价值观由工业文明时代的重发展轻保护转变为生态文明时代的保护与发展相融合。基于此,从价值本源角度分析,提出当前空间规划的问题在于体系与制度的调整滞后于价值观的转变。最后,以发展与保护融合的价值观,对新时期空间规划改革路径进行优化与创新,提出近期以分级分类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华征  
目前的电商快递物流秩序存在着种种乱象,电商企业的精致经营与消费者的个性化服务诉求对快递服务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快递物流服务秩序的重建,需要在伦理的向度上厘清路径,优化快递物流服务体系的权力结构,强化伦理制约机制,立足顶层伦理设计的同时,突显异质性资源对企业竞争力和个性培育的基础作用。快递服务在供应链无缝对接的基础上,应促进价值链的升级,从而顺应消费者对"好经济"的道德期许。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晓橹  
"斯密问题"最早是由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于19世纪中叶提出。"经济科学之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将道德行为的动机归之为同情或利他,提出人性论是利他主义的;而在《国富论》中将人们的经济行为的动机归结为利己的,提出人性论是利己主义的,由此造成了伦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对立,反映了斯密前后思想上的碰撞和矛盾。这一从人的本性角度对斯密两大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莹  
生态系统是一个很脆弱的稳定结构,一旦被破坏,就会产生深远而且巨大的影响。而目前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生态危机,对于此本文首先就生态伦理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伙伴关系,探讨人类的应走之路,同时解释了生态伦理的核心价值,接着以符合生态效益的企业经济发展为例,说明生态与经济并不冲突,最后通过生态伦理的认知、行动,建立文明社会中的企业经济新秩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杰  
儒家伦理是支撑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均衡的独特文化符号,它不仅切合家庭主义治理机制的内在需求,其本身还具有十分显著的兼容与调和品质。孔子思想之守旧或者承前,集中体现在对源自三代等级秩序的传承与坚守。西周以来"礼乐社会"的良好表现自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巨涛  
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特征决定了建设规范的市场秩序的必要性。针对我国目前市场秩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综合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打破行业壁垒、构建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主体、建立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等手段以构建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建明  吴安妮  洪荭  朱苏丽  
本文基于2009—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结果显示,自愿披露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营造积极的协同创新环境,显著促进技术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企业较高的“伦理”动机;当企业仅表现出“迎合”动机时,履行的社会责任难以转化为企业的创新要素,因而并未对创新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自愿披露下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是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进而促进技术创新。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健  
在现代学术语境中,宋代封赠制度往往被视为孝道原则的一种实践,但在那个时代所承载的意义,实际上已远远超出"光宗耀祖"的范畴,体现着宋代立法者从理顺个体家庭内部关系入手,重建社会基本道德伦理秩序的制度性思考和尝试。宋代封赠制度诸多原则的变化与确定,都源于宋儒对制度背后起支撑作用的家庭伦理规范的认识的深化,源于"新儒学"对于家庭伦理的更深层次的思辨。借助制度的运行,这种理论上的思考被推广到社会实践中,用于构建宋儒理想化的家庭秩序。因此,通过对宋代封赠制度中体现的家庭伦理的考察,庶几得以从制度史研究的角度,展现"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米川  
<正>回溯人类发展史,技术与伦理历来是个“二律背反”式的亘古难题。而在“技术越来越把人从地球上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的人机世或人工智能世代,随着AIGC在“互动本体论”意义上在人类“主体间性”的嵌入,这种难题更是演变为一种生死攸关的社会风险问题。古今中外从来不乏对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深表忧思甚至痛斥。庄子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视“桔槔”之灌溉工具若敝履,宁愿“抱瓮而出灌”。柏拉图《斐德罗篇》中讲到法老萨姆斯对发明文字的塞乌斯说“文字恰恰促进了遗忘,因为人们依赖于外在的符号,疏于用心记忆”。
关键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华  
经过十余年市场取向的改革,我国市场发育明显地有了较大发展,市场结构初步得到了建立。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我们在推动市场改革的战略导向上出现失误,致使市场体系的发育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一、市场发育不仅是健全市场 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后,推动和促进市场发育已成为流通领域变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多年来,我们在强化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结构是我们长期致力的目标,形成这一目标的动力源于人们对计划经济弊端的充分认识和建立良好市场运动机制的强烈愿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把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从才   程庆新  
由传统的产品经济秩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实际上是一系列与市场秩序有关的制度创新过程。它包括:通过产权的价值化、人格化、法律化,实现产权制度创新;让价格回到市场,在充分有效的市场交换中形成合理的价格,实现价格制度创新;通过竞争形成规模经济,在规模经济基础上抑制市场垄断,推进市场组织建设;重新设立市场交易规则,使交易活动市场化、契约化,节约交易费用,实现交易制度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杜跃平  方雯  
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但是必须重视技术创新的伦理化。伦理化技术创新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自我内心的和谐这三个方面。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倡导伦理化技术创新,应包涵:伦理化设计、伦理化制造、伦理化营销以及伦理化技术创新扩散这四个方面。论文对于技术创新全部过程中的伦理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