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34)
2023(18775)
2022(15745)
2021(14509)
2020(12371)
2019(28283)
2018(27931)
2017(53993)
2016(29105)
2015(32570)
2014(32209)
2013(31811)
2012(29402)
2011(26649)
2010(26852)
2009(24835)
2008(24303)
2007(21806)
2006(19098)
2005(16864)
作者
(83280)
(70095)
(69878)
(66422)
(44616)
(33768)
(31496)
(27237)
(26346)
(25050)
(23738)
(23603)
(22288)
(22239)
(21899)
(21784)
(20673)
(20575)
(20218)
(20055)
(17415)
(17241)
(17162)
(15939)
(15769)
(15662)
(15487)
(15101)
(14199)
(13807)
学科
(140113)
经济(139995)
管理(86649)
(85361)
(70963)
企业(70963)
方法(60808)
数学(53822)
数学方法(53062)
(33579)
中国(32496)
(31421)
地方(29919)
业经(29060)
(26044)
技术(24496)
农业(22928)
(22872)
(22252)
贸易(22240)
(21484)
理论(20172)
(19801)
财务(19731)
财务管理(19686)
企业财务(18694)
(18622)
金融(18618)
(18460)
(18443)
机构
学院(418919)
大学(416278)
(181925)
经济(178416)
管理(164257)
理学(142432)
理学院(140878)
研究(139959)
管理学(138255)
管理学院(137481)
中国(104699)
(86739)
科学(84531)
(80047)
(70108)
(66255)
中心(64651)
财经(64429)
研究所(63595)
(62766)
业大(60469)
(58487)
经济学(56989)
北京(54224)
(52688)
师范(52123)
农业(51766)
经济学院(51332)
(50593)
(49690)
基金
项目(281905)
科学(224113)
基金(206356)
研究(203266)
(180202)
国家(178789)
科学基金(155050)
社会(131233)
社会科(124691)
社会科学(124660)
(110976)
基金项目(108927)
自然(100986)
自然科(98808)
自然科学(98788)
自然科学基金(97048)
教育(94803)
(92867)
资助(85364)
编号(80532)
成果(63970)
重点(63741)
(62423)
(61765)
(61397)
创新(57273)
课题(56155)
国家社会(54942)
教育部(54003)
科研(53951)
期刊
(198020)
经济(198020)
研究(120774)
中国(79509)
(63007)
管理(62853)
学报(62114)
科学(59689)
(58893)
大学(47678)
学学(45292)
教育(41710)
技术(41151)
农业(40017)
(36680)
金融(36680)
经济研究(33379)
财经(32488)
业经(30970)
(28073)
问题(25528)
技术经济(23995)
统计(23907)
(22547)
(22373)
科技(20107)
(19862)
决策(19563)
商业(19563)
(18606)
共检索到615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成刚  杨兵  苗启香  
选取2006-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数据,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并结合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增长具有动态、积极的正向连续性特征。在直接效应方面,本地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呈显著正向影响,而周边地区技术创新呈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呈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呈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融合缓解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抑制程度,提升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的促进效果。在间接效应方面,产业结构转型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中间传导环节,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均为正向中介效应。本地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周边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小于间接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翔  邓峰  
在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和门限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而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稳定,其中,产业结构服务化的优化调整不利于经济的增长,是使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性减速"的重要原因,科技创新是缓解结构性减速的关键。进一步的门限效应分析表明,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正U型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崔庆安  王文坡  张水娟  
本文基于新地理经济学和内生增长理论,利用20062015年我国30个省域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在传统的回归模型中加入空间溢出效应,对我国金融深化、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技术创新在空间上有很强溢出效应,金融深化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有促进作用,金融深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作用存在空间异质性,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产生抑制作用;金融深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技术创新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深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作用对技术创新反而产生了消极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龙   陈强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探讨创新效率的中间作用,对推动经济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强烈的实践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各省份面板数据,分别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并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索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步,创新效率起中介传导作用。从长短期效应、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不论长期或短期,数字经济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直接效应更为明显。此外,数字经济的作用存在区域和时间差异性,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享受数字经济的红利更为明显;在数字经济发展前期,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但在特定时期后作用不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思博  陈彦博  
基于2003—2014年我国西部12省份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探究我国能源产业投资依赖性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量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在我国西部地区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集聚特征。研究时段内,能源产业投资依赖性、人力资本积累、科技研发投入、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固定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性。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结构良好,整体层面,经济增长对能源产业投资存在一定的依赖性,但引入虚拟变量交互项结果显示,2008年后,西部地区经济增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思思  张目  
为考察大数据产业对金融科技的作用机制,选取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测度大数据产业对金融科技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并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检验大数据产业通过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对金融科技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产业对金融科技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大数据产业可以直接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并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9.42%,说明大数据产业可以通过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来间接推动金融科技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功为  刘洪涛  郭建华  
本文以2004-2014年我国31个省级经济单元为研究对象,从时空比对的视角出发,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来尝试解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人们带来的思考"虚拟经济需要适度发展,而虚拟经济的‘度’究竟在哪里?"的问题。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用熵值法构建的各项指标的Moarn’I值及变化趋势表明多项指标空间相关性不仅存在,而且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和多种态式并存;过去的那种粗放、外延式的经济增长将是无法持续;东部地区正在发生深刻的经济转型,西部地区正在发生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东部地区多项指标正出现积极变化,排头兵的作用日益显现,其自身的发展,越发依赖于路径突破;西部地区,依据适宜理论,路径依赖应该是当下最佳选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学辉  段小雪  陈思  
本文基于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空间自相关性,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通过对空间效应的分解分析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创新与金融集聚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集聚对周边邻近地区的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改进型创新和模仿型创新上;金融集聚对本地的自主创新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行业异质性,主要体现在银行业和保险业上。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成伟  陈亮  
学术界对于"资源诅咒"产生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将产业结构演进这一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纳入到"资源诅咒"现象的解释框架中,构建以工业化程度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为中介变量的中介传导模型,并利用中国1998~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相关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资源开发强度的提高会抑制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对制造业的"挤出效应"并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在"资源诅咒"的发生机制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资源开发会通过抑制第三产业发展来影响资源型地区经济的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乔宇鹤  
选取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将环境规制细分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激励型环境规制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三类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三类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本地及邻近地区三类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方向均相反。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而激励型环境规制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积极促进作用。其中激励型环境规制是当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乔宇鹤  
选取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将环境规制细分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激励型环境规制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三类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三类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本地及邻近地区三类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方向均相反。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而激励型环境规制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积极促进作用。其中激励型环境规制是当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斌斌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利用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模式选择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经济增长都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受到行业结构、地区差异和城市规模的约束: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中小城市选择专业化集聚模式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更适合选择多样化集聚模式。生产性服务业的多样化集聚模式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东部、中部、西部)都能够推动经济增长,而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廷海  王点  
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具有空间差异性。基于ESDA分析方法,建立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考察我国省际工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偏微分法对空间效应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依赖性,呈现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态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集聚态势更加明显;工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其他地区会产生负的空间溢出性,从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毛良虎  姜莹  
基于2009—2014年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但整个空间呈现不均衡的阶梯状分布格局;(2)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并非完全线性相关,结构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而认知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效应;(3)R&D人力投入、R&D资金投入和教育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均呈现显著正效应,其中教育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最突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林春艳  孔凡超  
本文结合我国1997—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静、动态空间Durbin模型研究技术创新、模仿创新以及技术引进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传导机制。研究表明,相比静态模型,动态空间Durbin模型中长期效应(绝对值)明显要大,且短期直接效应要显著小于长期直接效应。总体来说,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有利于本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且存在长期空间溢出效应。与之相反,模仿创新能够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且长期正向溢出效应明显。此外,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影响作用不仅取决于本身,还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程度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