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0)
2023(8073)
2022(6837)
2021(6381)
2020(5237)
2019(11401)
2018(11532)
2017(20857)
2016(11162)
2015(12528)
2014(12215)
2013(11947)
2012(10986)
2011(9896)
2010(10117)
2009(9081)
2008(9095)
2007(8622)
2006(7495)
2005(6682)
作者
(30632)
(25465)
(25300)
(23929)
(16150)
(12051)
(11538)
(9810)
(9516)
(9367)
(8569)
(8468)
(8272)
(7973)
(7752)
(7706)
(7503)
(7414)
(7382)
(7315)
(6442)
(6218)
(5972)
(5951)
(5950)
(5715)
(5625)
(5557)
(5120)
(5055)
学科
(44784)
经济(44742)
(40841)
管理(39082)
(36336)
企业(36336)
技术(20536)
方法(15693)
业经(13460)
技术管理(13139)
中国(12572)
(12523)
数学(11860)
数学方法(11713)
产业(11040)
(10585)
地方(10292)
理论(10179)
(9087)
农业(8640)
(8092)
(7306)
贸易(7297)
(7280)
银行(7265)
(7067)
(7053)
财务(7046)
财务管理(7025)
(6981)
机构
学院(157066)
大学(152774)
(64042)
管理(62871)
经济(62622)
理学(53230)
理学院(52692)
管理学(51966)
管理学院(51627)
研究(48260)
中国(36999)
(32114)
(28596)
科学(27951)
(26564)
(23493)
中心(22777)
财经(22111)
(21144)
(20750)
研究所(20655)
师范(20572)
北京(20423)
(20263)
技术(20171)
业大(19939)
(19821)
经济学(18913)
(17728)
商学(17187)
基金
项目(98776)
科学(78685)
研究(78611)
基金(68368)
(57927)
国家(57379)
科学基金(50532)
社会(49319)
社会科(46843)
社会科学(46832)
(42266)
基金项目(36438)
教育(36259)
(33325)
编号(32950)
自然(30154)
自然科(29495)
自然科学(29491)
自然科学基金(29055)
(27647)
成果(26477)
资助(25961)
创新(24669)
课题(23450)
(23007)
重点(22068)
(20862)
项目编号(20438)
国家社会(19891)
(19887)
期刊
(78061)
经济(78061)
研究(48466)
中国(38387)
管理(28343)
教育(25233)
(24129)
技术(19535)
科学(19289)
(19054)
学报(18716)
大学(15013)
业经(14370)
学学(13499)
(13193)
金融(13193)
农业(13105)
科技(11894)
经济研究(11704)
技术经济(11003)
财经(10946)
图书(10193)
(9752)
(9741)
论坛(9741)
问题(9398)
职业(8369)
商业(8148)
(7994)
现代(7975)
共检索到247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逄锦聚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过去时间内,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持续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但由于我国经济的后发性,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经济发展质量不够高等阶段性发展难以完全避免的问题,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虽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获得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如果忽视技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述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景岩  李凯飞  
中国企业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27年的高速成长之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这种成长背后所付出的代价。要想获得企业的可持续高速成长,必须要提高效率,转变企业的增长方式。本文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的贡献,并对我国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技术创新产生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要想获得企业可持续发展,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亚莉  陶海青  
人们已经发现在自然、社会领域中存在许多复杂现象。本文试图运用复杂科学的有关原理解释在隔离外部环境的技术创新过程本身就是非线性的,而外部环境对技术的创新过程主要呈线性关系。由此,可以预测技术创新的总趋势是一个愈来愈强的波动式过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平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具有推动作用,而同时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也有赖于技术创新的推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健  顾华  
本文主要从FDI技术溢出的涵义、分类、研究起源、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引致的潜在技术边缘化风险等方面对有关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结合我国的实践,本文指出,全球化给我国产业技术追赶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窗口,但是有效的技术追赶必须参与技术生成和技术改进的过程,打破行业的技术依赖必须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文艺  唐德善  
企业为了获得成本的节约和市场便利而进入产业集群,而产业集群的发展最终还是靠技术创新,集群内企业往往没有实行技术创新而使企业和产业缺乏竞争力。文章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以及它们的关系进行分析,在介绍我国产业集群存在的技术创新问题后,提出一些技术创新发展的思路,以期达到促进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目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从军  晁蓉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是企业融入世界经济循环、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法从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有效的集体学习机制、创新文化价值观的激励等六个方面对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内在张力和外部推力两大动因进行初步探讨,强调技术创新的主体要素、功能要素以及环境要素的共同作用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以引导企业更好、更快的成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桂军  李成明  张辉  
技术创新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产业数字化的技术创新效应值得关注。基于此,文章首先拓展了异质性企业技术选择模型,通过数理分析揭示产业数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机器学习和文本量化构建起中国传统产业上市公司的数字化指数,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展开实证考察。研究发现:第一,产业数字化可以显著地促进企业创新,且以提高研发资金供给效率和使用效率为主要路径;第二,对于数字经济发展高水平地区的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产业数字化具有更强的技术创新效应;第三,产业数字化通过促进企业创新不仅激发了国内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而且提高了企业的产品出口质量,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不仅有效补充了产业数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研究,而且为数字经济通过与实体经济融合进而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万大发  
技术创新、投资结构与新兴产业万大发在经济自身运转过程中,发展新产业的“合力”应是技术创新与投资结构相互结合的作用力。这是由二者对新产业影响程度所决定的。一、技米创新对新产业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新产业崛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莉  Lawrence Malesu  胡筱敏  
产业生态管理呼唤致力于改进资源效率和提高生态效用的环境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在产业生态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践领域的关注,但这种作用到底有多大尚缺乏定量研究。本文构建了由产业生态管理的产出和投入构成的计量经济模型,将产业生态效率作为产出变量,将环境技术创新、环境政策、环保投资和环保人员作为投入变量,考察了环境技术创新对产业生态管理的实际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主要省份的环境技术创新对产业生态管理的作用不明显,中西部地区的情况更为明显,而如果将工业创新力全部用于产业生态管理,则可大大削减环保投资、环境政策和环保人员的投入。由此得到结论:如何充分发挥环境技术创新的作用是当前我国生态工业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庆喜  宝贡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道平  林华  
在介绍企业集群概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适合其产生与繁荣的条件 ,指出了催化剂、营养源、支持性因子和企业网络是构成企业集群成长环境的基本要素。同时讨论了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从而阐明了通过营造良好区域环境对促进企业集群成长和推动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旭东  
针对中国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应对外部"技术封锁"能力不够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中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共同成长"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的本土零部件使用者与本土零部件生产者只有在发展和创新中相互支持,才能培养起强大的技术能力、抵御"技术封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毅  
以8家重点工业企业(哈电、大唐电信、中国船舶、海尔、海信、奇瑞、长庆油田、鞍钢)为案例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需求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中的作用机理,提出需求导向的技术创新能力成长理论模型———"需求导向-实践积累-能力跃迁"模型。该模型包括以下3个命题:第一,需求导向是指企业主动把握需求带来的创新实践机会,这些机会来自需求宽度(国家战略需求、国际市场需求、国内市场需求和企业内部需求)和需求深度(首次需求、需求升级和创造需求)的不同组合及其动态变化;第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表现为能力宽度(整体产品/工艺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