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8)
2023(9006)
2022(7486)
2021(7088)
2020(5900)
2019(13294)
2018(13043)
2017(24135)
2016(12419)
2015(13859)
2014(12907)
2013(12845)
2012(11956)
2011(10990)
2010(10906)
2009(10118)
2008(9918)
2007(8703)
2006(7562)
2005(6933)
作者
(33787)
(28247)
(28152)
(26870)
(18031)
(13343)
(12478)
(10952)
(10710)
(9870)
(9851)
(9396)
(9167)
(9033)
(8803)
(8734)
(8591)
(8200)
(8084)
(7703)
(7158)
(6730)
(6647)
(6421)
(6260)
(6243)
(6184)
(5957)
(5751)
(5492)
学科
(55099)
经济(55064)
(42259)
管理(40577)
(36265)
企业(36265)
方法(23665)
数学(20693)
数学方法(20581)
技术(19778)
中国(18849)
技术管理(13325)
(13069)
(13043)
(12727)
贸易(12717)
(12519)
业经(12079)
(11041)
(9539)
(9356)
产业(9351)
银行(9339)
(9036)
农业(8706)
(8662)
金融(8662)
(8188)
(7936)
财务(7922)
机构
大学(178726)
学院(177153)
(86020)
经济(84848)
管理(70063)
研究(64622)
理学(60722)
理学院(60098)
管理学(59448)
管理学院(59083)
中国(50153)
(38044)
(35845)
科学(35360)
(31237)
财经(29092)
研究所(28480)
经济学(28243)
中心(28055)
(26846)
经济学院(25415)
北京(24735)
(24694)
(23442)
(23392)
业大(22078)
(21897)
财经大学(21866)
师范(21696)
商学(20403)
基金
项目(119463)
科学(97246)
研究(90067)
基金(89961)
(78584)
国家(78016)
科学基金(67657)
社会(61625)
社会科(58733)
社会科学(58721)
基金项目(46749)
(44097)
教育(41160)
自然(40951)
自然科(40126)
自然科学(40117)
自然科学基金(39532)
(37766)
资助(35756)
编号(33133)
(31659)
创新(28673)
(28334)
重点(27503)
国家社会(27412)
(26530)
成果(26422)
中国(25082)
教育部(24957)
课题(23800)
期刊
(90255)
经济(90255)
研究(57113)
中国(38388)
管理(29957)
(27259)
科学(25416)
学报(23379)
(20416)
教育(20223)
大学(18794)
技术(18376)
学学(17596)
经济研究(16789)
(15569)
金融(15569)
财经(15464)
农业(14573)
(13592)
业经(12523)
(12119)
技术经济(12022)
问题(11678)
科技(11564)
世界(10983)
国际(10730)
(10025)
(9113)
论坛(9113)
(8346)
共检索到268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陶涛  
参与全球价值链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价值链的行业特征和参与国的国家特征是决定产业升级效果的主要因素。当前以新能源和智能驾驶为特征的技术创新正在改变汽车产品的技术特征和生产组织特征,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劲增势和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蓬勃发展也在不断提高中国供应商的能力。本文分析表明上述行业和国家特征的变化正在影响中国汽车价值链结构,为中国汽车产业升级带来机遇和挑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严扬帆  
文章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现有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条件下,面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通过自主研发与联合研发、建立策略性技术联盟,实施国家汽车重大技术创新计划,攻克关键技术、发展新型能源清洁汽车等技术创新策略,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立斌   张梦雪  
文章基于2007—2021年59个经济体15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技术创新溢出对全球价值链结构性权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前向溢出可通过提升产业数字化→促进价值链地位提升路径提升价值链结构性权力;后向溢出则可通过提升数字产业化→促进价值链地位提升路径提升价值链结构性权力。数字技术创新前向溢出对欧洲区域、发达经济体、中高技术制造业和简单价值链结构性权力在智能化阶段的提升作用更大;而后向溢出对欧洲区域、发展中经济体、低技术制造业和复杂价值链结构性权力在数字化阶段的提升作用更大。中国应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技术创新的前后向赋能潜力,促进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延展与深化,提升价值链地位与结构性权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任重  
文章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审视全球化进程中汽车企业的组织行为及利益格局。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形成和演变的最终推动力,同时也是导致全球价值链中汽车企业的绩效显著差别的根本原因。研究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实现升级的有效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学美  宋述秀  
进行自主技术创新是中国汽车业创造自主品牌的唯一出路。首先基于过程方法构建了汽车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对2009年我国主要汽车企业的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汽车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发展状况,然后根据评价结果指出了各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劣势及需要改进的方向。最后从企业和国家的角度提出少许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群林  吴花平  邵云飞  
本文从汽车特征、汽油价格和燃油效率技术入手,探求我国近年来建立的燃油经济性管制对汽车制造企业的燃油经济性技术是否产生诱导性创新。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实证检验后发现:包括整车重量等在内的汽车特征对燃油经济性存在正向影响,同时,管制所诱导的燃油效率技术的创新也对燃油经济性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因此,汽车制造企业应对政府燃油经济性管制的途径除了考虑优化整车质量、功率/重量、变速器类型、车辆种类和排量等汽车传统特征这个途径外,还应着重考虑燃油效率技术的研发,当前,国内各大汽车制造企业均投入大量资源,研发新能源汽车即为明证。此外,我国汽油价格虽然对燃油经济性也具有正向影响,但微乎其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立治  
基于2008-2012年中国汽车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评了28家上市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基于系统视角研究了影响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中国汽车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较低,研发资本存量和技术人员投入都对技术创新效率有较为显著的正影响;销售净利率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资产负债率、股权结构和管理层人均报酬影响为负,且都较为显著,而总资产周转率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提出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改进目标和相应对策建议,并指出研究局限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晓华  郑辉  
在纵向关联市场中,买方势力和资产专用性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汽车工业2000-2008年统计数据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买方市场势力、资产专用性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行为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所处的市场条件,还与作为买方的下游行业市场竞争状况有关,买方市场势力的增强有利于上游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下游企业的资产专用性对上游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固定资产比例越高,研发投入越少。此外,较快的市场需求增长率和买方技术能力对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上下游行业之间较为对等的市场势力会阻碍技术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云彪  
技术创新是企业专利战略的源动力,没有技术创新为动力的专利战略是没有生命力的,不可能产生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技术。反之,企业专利战略的实施又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专利战略是由若干相对应的环节构成的一个体系,整个系统构成一个价值链。企业的技术创新应导入专利战略。本文通过分析专利信息,了解国际国内和汽车行业专利工作的水平、态势、优势和差距,对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布局决策都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欧阳铭珂  李坚飞  张亚斌  
本文基于技术创新效率视角构建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网络结构模型,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SBM-NDEA模型对2000—2016年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进行测量;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技术创新对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工业部门间所表现出的异质特征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其内部不同工业部门间节能减排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技术创新对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提升有显著影响,尤其在资源投入转化过程中起到了催化效应;(2)能源消费结构、新产品研发投入、市场前景预期3个因素显著影响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提升;(3)新产品研发投入和R&D内部支出两个技术创新变量在不同类型工业部门对节能减排效率提升发挥了不同效应,且在各分位点上的弹性系数分布存在典型差异。本文创新在于从技术创新视角构建中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模型,对技术创新在不同工业部门间产生的节能减排效应进行分析,为汽车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研究视角、模型和范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铭慎  
组建产业技术联盟是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笔者通过考察技术联盟对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带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用定性分析技术方法对联盟积极效应的各种前提如何被满足或违背,进行研究并利用样本实证,得出了技术联盟对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带来正净效应的结论,并指出牵头组建联盟的企业获得的正净效应来自参与联盟的正向间接效应;而参与组建联盟的企业的正净效应来自参与联盟的正向直接效应和负向间接效应叠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晓奋  
文章以美、日汽车工业技术联盟的比较为轴线,以技术创新模式的相对独立性为逻辑起点,分析和研究美国汽车工业重振雄风以及日本汽车工业成为汽车制造强国的发展过程,探讨创新主体通过引进或自行研究开发途径取得新技术,并将其有效地用于生产经营的借鉴和启示,提出我国汽车工业在自主创新中强化政府支持作用、规划和改善汽车工业纵向技术联盟与横向技术联盟共存的对策,使其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加速实现产业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庭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高速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合资企业的体制性与环境性约束以及自主企业的规模性约束,中国汽车产业出现了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发展水平间的不同步,危害到产业的整体发展。近年来,中国汽车企业开始探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道路,试图通过超前要素投入、中间技术创新、产业联盟等发展战略来解决产业的技术创新问题。然而发展战略本身存在不足,国内产业环境与市场环境也降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效果。对此,技术本位路线、市场反馈机制以及政府的针对性政策调整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晓红  杜俊容  
文章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及危害,并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视角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和实现路径作了一定的探讨,以期为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创新模式的选择有所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颖  潘志刚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 ,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仍十分薄弱 ,至今未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自主研发体系 ,中国要成为世界汽车强国还有很艰辛而漫长的路要走。本文根据国内汽车业的发展状况 ,对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中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的方式进行了双创新策略分析 ,旨在通过双创新间的紧密融合探索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的现实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