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6)
- 2023(13397)
- 2022(11184)
- 2021(10282)
- 2020(8561)
- 2019(19051)
- 2018(18495)
- 2017(35283)
- 2016(18695)
- 2015(20547)
- 2014(19959)
- 2013(19420)
- 2012(17665)
- 2011(15901)
- 2010(16252)
- 2009(15567)
- 2008(14695)
- 2007(13496)
- 2006(11859)
- 2005(11008)
- 学科
- 济(71323)
- 经济(71221)
- 管理(64662)
- 业(64634)
- 企(56686)
- 企业(56686)
- 方法(30342)
- 融(28852)
- 金融(28850)
- 银(26970)
- 银行(26944)
- 数学(26202)
- 行(26063)
- 数学方法(25941)
- 中国(25928)
- 财(24894)
- 制(22850)
- 技术(21662)
- 农(18264)
- 业经(18191)
- 务(16737)
- 财务(16696)
- 财务管理(16665)
- 企业财务(16051)
- 体(14675)
- 技术管理(13839)
- 地方(13622)
- 学(13161)
- 贸(12908)
- 贸易(12891)
- 机构
- 学院(259278)
- 大学(258953)
- 济(112791)
- 经济(110505)
- 管理(101039)
- 研究(86650)
- 理学(86229)
- 理学院(85381)
- 管理学(84159)
- 管理学院(83658)
- 中国(73849)
- 财(57334)
- 京(53087)
- 科学(48465)
- 财经(44701)
- 所(42524)
- 中心(42117)
- 经(40645)
- 江(40098)
- 农(39509)
- 研究所(37916)
- 经济学(36252)
- 业大(35167)
- 财经大学(33579)
- 北京(33315)
- 经济学院(32567)
- 州(32047)
- 院(31449)
- 农业(30650)
- 范(29708)
- 基金
- 项目(170996)
- 科学(137232)
- 基金(126558)
- 研究(126311)
- 家(109803)
- 国家(108932)
- 科学基金(95048)
- 社会(83560)
- 社会科(79679)
- 社会科学(79658)
- 省(67295)
- 基金项目(66494)
- 自然(60023)
- 自然科(58767)
- 自然科学(58753)
- 教育(58263)
- 自然科学基金(57823)
- 划(55726)
- 资助(50676)
- 编号(48460)
- 创(42060)
- 成果(39274)
- 重点(38867)
- 部(38678)
- 创新(38515)
- 制(37615)
- 发(36335)
- 国家社会(35588)
- 课题(34569)
- 教育部(34011)
- 期刊
- 济(123824)
- 经济(123824)
- 研究(81682)
- 中国(58674)
- 财(46826)
- 融(43350)
- 金融(43350)
- 管理(42444)
- 学报(37507)
- 科学(36580)
- 农(35585)
- 大学(29675)
- 学学(28273)
- 教育(27246)
- 技术(24457)
- 财经(23778)
- 农业(22901)
- 经济研究(20519)
- 经(20452)
- 业经(18810)
- 问题(15137)
- 技术经济(14564)
- 科技(14315)
- 理论(13088)
- 业(12828)
- 贸(12707)
- 现代(11639)
- 国际(11526)
- 实践(11522)
- 践(11522)
共检索到406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官兵
金融市场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泡沫。严重的泡沫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从而对经济增长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政府对金融市场泡沫的不同干预方式又会将金融市场锁定在不同的发展路径。我们发现,政府的角色十分关键,金融市场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政府的良好执法来建立竞争性市场秩序,并降低既得利益集团对金融市场创新的阻挠;另一方面,又需要避免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所导致的对投资者权力的破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将泡沫效应转化为推动金融市场创新的原动力。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泡沫效应 路径依赖 适应性效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
在当代大规模全方位的金融创新中,金融市场的创新尤其引人注目。这不仅是因为金融市场的创新种类最多、速度最快、范围最广,更重要的是因为金融市场创新作用力和影响力最大,特别是创新中出现的泡沫膨胀和金融寻租活动可以将金融风险推至极大,甚至直接引爆金融危机。因此,正确认识当代金融市场创新的特点与作用,研究创新中出现泡沫膨胀与过度寻租的根源及危害,探寻从根本上防范和控制金融市场风险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创新与稳健发展是极为必要和重要的
关键词:
金融市场创新,泡沫膨胀,金融寻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程宇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创新驱动的过程。本文在辨析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的基础上,阐述了技术创新导向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制度安排,详细分析了具有"适应性效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制度安排的特征,包括金融制度结构的灵活度、制度结构的耦合度以及制度变革的适应性。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融制度 适应性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若雪 袁志刚
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效率较差,资产的供给能力较弱,居民为了最大化效用,不得不通过贸易顺差购买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厂商为了最大化利润,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品的制造环节。也就是说,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有替代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就表现为"双顺差"。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外部经济失衡其实是技术创新能力较差、金融市场效率较低所导致的均衡结果。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金融市场效率 外部经济失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蕊 綦建红
近年来,世界各国经济密切度的加深不仅带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而且使金融市场经济泡沫发生的广度和深度今非昔此,总结有关金融市场泡沫理论的文献,不仅可以把握泡沫研究的根本和精髓,也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泡沫 理性泡沫理论 狂热泡沫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芬华 吴非 李华民
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网贷平台,以其"债权式直接金融"模式,实现了金融功能实现模式的创新金融体征,改变了金融资本循环形式和周转规律,对于推进中国金融格局"蝶变"、探寻小微企业融资新路径等确有裨益。然而,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自诞生到受追捧,进而失序发展再到当下泡沫欲裂之状况,是其实然状态与其应然状态严重背离的结果,与负面清单背景下的"法外治权"有关。行业健康发展亟待监管制度安排本身的合秩性并有效实施。调研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P2P平台虽被定位"信息中介",但难褪其"信用中介"之本色,其风险典型具备金融风险范畴特征,因此将其纳入到金融监管范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P2P平台规制之合秩逻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冯校明 吴星南
泡沫经济、泡沫金融与泡沫政绩冯校明,吴星南自80年代以来,控制信贷规模和调整信贷结构,几乎成了每年金融方针的主要内容,也成了各行社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其原因在于投资规模膨胀、资金需求猛增,拉动剧烈的通货膨胀这种恶性循环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理。但是,从...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于毅波
80年代日本的金融制度改革与“泡沫经济”日本一桥大学于毅波建立于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之后的现代西方金融制度,在80年代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但是,这些改革却膨胀了“泡沫经济”,使主要改革国的经济跌人战后最大的萧条中。本文以国情与我国最相近的日本为中心,拟就...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京滨 夏贝贝 李博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土地财政与金融支持对房价泡沫的影响特征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房价泡沫具有显著的正向积累效应;土地财政和金融支持对房价泡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二者对泡沫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基于房价水平的双重门槛特征,突破双重门槛后,二者的正向促进作用明显跃升;过度的金融支持通过开发商和消费者两个渠道进入房地产业,对房价泡沫产生正向影响;突破土地财政双重门槛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余地区仅突破了第一重门槛。研究结论可为精准分类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经验支持。
关键词:
房价泡沫 土地财政 金融支持 制度改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钟佳
泡沫或泡沫经济一词来源于西方经济学界,简要的释义是: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具体的解释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通过各种自然的或者人为的“狂热”活动,使得某种商品、某种资产或某个公司股票的价格猛涨,若干倍远离其价值。这种若干倍猛涨形成的价格,不能长期维持,最终会像泡沫一样地破灭,这就是泡沫或泡沫经济现象,其中比较典型的,则称之为泡沫事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浩 温军 冯涛
在对制度环境、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2001-2013年30个地区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GMM模型分别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在全国层面上,制度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提高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项目的资本配置总量和配置期限,从而促进技术创新;(2)在地区层面上,制度环境水平按照东部、中部、西部的顺序逐渐下降,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按照相同的顺序依次减弱,即在制度环境更为优良的地区,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这些结果表明,进一步改善制度环境对支持"双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制度环境 技术创新 金融发展 GMM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录军 王馨
本文分析金融结构、制度环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地方金融结构层级的不断丰富,区域创新水平有所提升;不同的地方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在以证券发行和P2P为代表的金融创新能够从质量和数量两方面显著推动技术创新。加快非国有经济发展是增进新金融与技术创新关系最有效的制度环境改善措施。
关键词:
地方金融结构 技术创新 制度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小芳 卢现祥
适应性效率建立在有效的制度结构上,这种制度结构面对不确定性时能灵活地尝试各种选择,能有效地处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适应性效率取决于体制、权力的分配、风险的分担等。从制度层面看,创新不足实质上是适应性效率低。制度及制度结构对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度结构是否有利于产生创新,二是制度是否保护创新,三是制度能否适应创新。从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粗略地观察制度及制度结构是否有利于创新,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制度的适应性效率,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提高制度的适应性效率。
关键词:
适应性效率 创新 制度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天栋 尹於舜
美国自1991年进入战后最长的一次经济增长,与以往不同,这次增长的主要特征是低通涨、低失业和高增长。1994年以来,美国经济保持着4%左右的增长速度,失业率下降至4%(此数据低于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稳步走低。1999年消费物价指数下降至34年以来的最低点,实际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了36%,创造了近3500万个就业机会。从1991年3月美国经济走出低谷以来,已持续扩张了110多个月,成为二战后经济持续增长时间最长的周期。对于这种新的经济现象,经济学家和一部分政治家称之为“新经济”。 美国经济被冠之以“新经济”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的基本层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知识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卫东 钟红 边卫红 陆晓明
美国国际银行设施(International Banking Facilities,IBF)首开在货币发行国境内设立离岸金融市场经营本币之先河,改变了离岸金融市场在货币发行国境外使用非本币的传统模式。IBF采取账户分离制度创新了"岸"的内涵,离岸中的"岸"已不再与国境等同,而是指一国国内金融的循环系统。IBF将欧洲美元市场延伸至美国境内,并且在美国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市场发展中具有过渡、缓冲意义。中国目前状况与美国IBF产生之际相似但又有差异,IBF对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特别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功能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而上海自贸区又根据中国国情对IBF做了进一步创新发展。本文尝试分析美国IBF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