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5)
- 2023(13196)
- 2022(10651)
- 2021(10015)
- 2020(8083)
- 2019(18220)
- 2018(18328)
- 2017(34955)
- 2016(18959)
- 2015(21101)
- 2014(20867)
- 2013(19739)
- 2012(17722)
- 2011(15842)
- 2010(16486)
- 2009(15202)
- 2008(14883)
- 2007(13519)
- 2006(12308)
- 2005(11114)
- 学科
- 济(72512)
- 经济(72444)
- 管理(58653)
- 业(58447)
- 企(49192)
- 企业(49192)
- 方法(30129)
- 数学(26153)
- 数学方法(25555)
- 中国(22898)
- 技术(22192)
- 农(22119)
- 业经(18503)
- 财(16953)
- 制(16779)
- 银(15700)
- 银行(15682)
- 行(14753)
- 农业(14672)
- 理论(14650)
- 地方(14477)
- 策(13798)
- 技术管理(13775)
- 贸(13274)
- 贸易(13258)
- 易(12797)
- 学(12498)
- 融(11805)
- 金融(11805)
- 划(10594)
- 机构
- 学院(258004)
- 大学(253459)
- 济(105231)
- 经济(102883)
- 管理(101644)
- 理学(86627)
- 理学院(85783)
- 研究(84626)
- 管理学(83953)
- 管理学院(83471)
- 中国(67245)
- 京(53409)
- 科学(50080)
- 财(48677)
- 江(41824)
- 所(41384)
- 中心(39671)
- 农(39152)
- 财经(37369)
- 研究所(37157)
- 业大(35523)
- 北京(33909)
- 经(33907)
- 范(33752)
- 州(33498)
- 师范(33426)
- 技术(31311)
- 经济学(31301)
- 院(31064)
- 农业(30193)
- 基金
- 项目(168948)
- 科学(134599)
- 研究(128394)
- 基金(120188)
- 家(103582)
- 国家(102693)
- 科学基金(89700)
- 社会(80364)
- 社会科(76249)
- 社会科学(76233)
- 省(69001)
- 基金项目(61904)
- 教育(61230)
- 划(56836)
- 自然(56729)
- 自然科(55552)
- 自然科学(55545)
- 自然科学基金(54563)
- 编号(53476)
- 资助(49080)
- 成果(43523)
- 创(40628)
- 课题(38535)
- 重点(38419)
- 发(37224)
- 创新(37017)
- 部(36492)
- 国家社会(32842)
- 项目编号(32637)
- 教育部(31785)
- 期刊
- 济(119038)
- 经济(119038)
- 研究(79195)
- 中国(58700)
- 管理(42926)
- 教育(38948)
- 财(36974)
- 农(36894)
- 科学(34345)
- 学报(34027)
- 融(30764)
- 金融(30764)
- 技术(29724)
- 大学(27204)
- 学学(25205)
- 农业(24891)
- 业经(20500)
- 经济研究(19418)
- 财经(18158)
- 经(15733)
- 技术经济(15222)
- 科技(14996)
- 问题(14723)
- 业(14249)
- 坛(13810)
- 论坛(13810)
- 策(13482)
- 职业(13273)
- 统计(13082)
- 图书(12874)
共检索到400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磊
本文讨论了链接模型、有机混沌模型、回路模型、交流模型、实验知识模型、蛙跳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等非线性模型。非线性的发展模式则是创新政策的潮流和趋势,这些理论认识和政策实践也必将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对策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小洪
综合数据和一些产业代表企业的情况表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有较大提升,但与世界先进企业差距仍然很大。企业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已初步形成,但对企业及其经营者、企业内外环境及企业发展路径和战略的分析表明,还存在许多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需要进一步改善环境,激励企业创新。主要的政策建议是,要形成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基本制度环境,产业技术政策要与产业政策相结合,应当根据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内外条件分类设计政策,指导产业发展。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机制 环境 产业政策 技术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林德荣
基于对品牌农业成长性特征的分析,以规模有效扩张和持续盈利能力为维度,提出了表征现代品牌农业成长性的4个指标:销售收入增长率、从业农户数量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从业农户收入增长率。通过对现代品牌农业成长性表征指标及其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分析,阐述了不同因素对品牌农业成长性的作用途径与作用方式,并将现代品牌农业成长性系统划分为规模成长性子系统、效益成长性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子系统。在此基础上,创建了现代品牌农业成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框架,深刻揭示了影响现代品牌农业成长的主要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机理和因果反馈关系。探讨和强调了政府政策和社会资本对现代品牌农业可持续成长的重要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文华
本研究从人力资本、融资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外向型经济水平四个维度,引入吸收能力转换变量构建PSTR非线性模型,利用珠三角9个地级市2006-2015年的数据,分析了OFDI的动态非线性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四个维度都呈现出单一的门槛水平。高体制水平区域的吸收能力变量值高于相应的门槛水平时,OFDI显著地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区域吸收能力变量值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之间存在一个非线性动态转换机制。不同城市在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方面,表现出差异化显著的超越门槛值比例。对外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变量对于区域吸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亚莉 陶海青
人们已经发现在自然、社会领域中存在许多复杂现象。本文试图运用复杂科学的有关原理解释在隔离外部环境的技术创新过程本身就是非线性的,而外部环境对技术的创新过程主要呈线性关系。由此,可以预测技术创新的总趋势是一个愈来愈强的波动式过程。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非线性 成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晔 俞艳
本文运用全球创业观察的调查手段——GEM模型,通过专家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收集数据,对上海创业环境的9个子项目进行实证分析,并在对创业机会、创业技能和创业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上海创业环境进行总结评价,据此提出了积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业环境 GEM模型 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涛 邵云飞
企业技术创新是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的动态过程,技术创新系统是由若干系统要素共同作用组成的动态复杂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性、非线性、不确定性等复杂性特征。传统的线性观点和线性模型已经不能适用于对技术创新系统的分析与评价,技术创新评价研究由线性、静态模式转向非线性、动态模式的发展轨迹,非线性科学的迅速发展,为更好的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本文在国内外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评价有关因素,特别是对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因素作了系统分析。运用托姆尖点突变理论,分析了技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华
由于技术创新范式的转变,地方政府在建立地方技术创新体系中作用越来越大。面对各种各样的技术创新路径,地方政府应该慎重选择适当技术,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和地方产业集群,建立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产权制度,处理好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区域创新 产业集群 网络范式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泽东 张倩肖 王文
本文采用中国高技术产业2003-2007年的企业层面数据,应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与企业规模的三种衡量指标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先递增后递减的非线性关系,理论上存在一个最适创新的企业规模。对于目前中国高技术产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非线性的递增关系,追求企业规模的合理扩张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刘春霞
基于1995~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非线性STR模型,对要素投入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要素投入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在不同的区位条件下,各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对外开放程度为转换变量的模型最为准确地反映了要素投入与技术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欣 姚洪兴
文章利用长三角25个城市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和技术研发强度等吸收能力变量分别作为转换变量,采用包含外生变量的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检验了基于OFDI、FDI和进口三种渠道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动态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当所有的吸收能力变量跨越各自的门槛值使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OFDI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均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对应于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当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FDI和进口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更明显。随着吸收能力变量水平的连续增加,基于三种渠道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均在持续增强,国际R&D和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欣 姚洪兴
文章利用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度等吸收能力变量分别作为转换变量,采用包含外生控制变量的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检验了OFDI对区域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动态影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上述吸收能力变量均存在单一门槛,当吸收能力变量跨越各自的门槛值并使得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OFDI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均为正向显著;对应于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跨越各自门槛值的样本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对外开放度和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两个吸收能力变量,但跨越各自门槛的样本比例较低;随着吸收能力变量水平的连续增加,OFDI对区域技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欣 姚洪兴
文章利用长三角25个城市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和技术研发强度等吸收能力变量分别作为转换变量,采用包含外生变量的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检验了基于OFDI、FDI和进口三种渠道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动态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当所有的吸收能力变量跨越各自的门槛值使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OFDI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均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对应于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当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FDI和进口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冰 张为峰
文章以技术创新与创新环境间的非线性关系为切入点提出假设,综合现有的统计方法,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1996~2010年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时滞、关联度检验和曲线估计三个方面对技术创新与创新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环境 非线性 正相关 时滞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岳金桂 于叶
以动态能力观为基础,探究了转型经济环境下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商业化绩效的作用,以及环境动态性(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在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技术商业化绩效间的调节作用。基于我国16个省市目标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技术机会识别能力、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变革能力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商业化绩效;环境动态性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技术商业化绩效关系具有部分调节作用,其中,技术动态性显著削弱了创新资源整合能力与技术商业化绩效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