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70)
- 2023(16980)
- 2022(14610)
- 2021(13432)
- 2020(11233)
- 2019(25382)
- 2018(24974)
- 2017(48303)
- 2016(25744)
- 2015(28726)
- 2014(28154)
- 2013(27998)
- 2012(25865)
- 2011(23395)
- 2010(23500)
- 2009(21610)
- 2008(20725)
- 2007(18342)
- 2006(16364)
- 2005(14499)
- 学科
- 济(123867)
- 经济(123761)
- 管理(77447)
- 业(73725)
- 企(61048)
- 企业(61048)
- 方法(51229)
- 数学(44773)
- 数学方法(44386)
- 中国(29701)
- 农(28540)
- 地方(27988)
- 财(26509)
- 业经(25275)
- 学(23887)
- 技术(23221)
- 贸(22518)
- 贸易(22504)
- 易(21795)
- 农业(19954)
- 制(18674)
- 环境(17679)
- 理论(17626)
- 和(16919)
- 地方经济(16597)
- 融(16150)
- 金融(16147)
- 银(15709)
- 银行(15665)
- 务(15607)
- 机构
- 大学(369577)
- 学院(367680)
- 济(160171)
- 经济(157046)
- 管理(147027)
- 理学(127468)
- 理学院(126055)
- 研究(125618)
- 管理学(124135)
- 管理学院(123459)
- 中国(92845)
- 京(78207)
- 科学(74881)
- 财(70313)
- 所(61850)
- 财经(56711)
- 中心(56065)
- 研究所(56025)
- 江(53846)
- 农(53291)
- 经(51672)
- 业大(51523)
- 经济学(49924)
- 北京(49372)
- 范(47989)
- 师范(47598)
- 院(46043)
- 经济学院(44940)
- 州(43233)
- 财经大学(42160)
- 基金
- 项目(251035)
- 科学(199686)
- 研究(185192)
- 基金(184015)
- 家(159502)
- 国家(158242)
- 科学基金(137382)
- 社会(120176)
- 社会科(114203)
- 社会科学(114175)
- 基金项目(97785)
- 省(97318)
- 自然(87599)
- 自然科(85593)
- 自然科学(85578)
- 教育(84365)
- 自然科学基金(84103)
- 划(81165)
- 资助(75036)
- 编号(73711)
- 成果(58927)
- 重点(56009)
- 部(55845)
- 创(55201)
- 发(54409)
- 创新(50971)
- 课题(50873)
- 国家社会(50245)
- 教育部(48456)
- 人文(47585)
- 期刊
- 济(177183)
- 经济(177183)
- 研究(113430)
- 中国(70123)
- 管理(56327)
- 学报(53639)
- 财(52403)
- 科学(51150)
- 农(47187)
- 大学(41141)
- 教育(39435)
- 学学(38738)
- 技术(34460)
- 农业(32936)
- 融(31262)
- 金融(31262)
- 经济研究(29734)
- 财经(28560)
- 业经(26699)
- 经(24540)
- 问题(22676)
- 技术经济(21138)
- 科技(19007)
- 贸(18714)
- 图书(18084)
- 业(17525)
- 理论(17436)
- 统计(16963)
- 现代(16728)
- 商业(16398)
共检索到547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家庭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对我国区域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力投入和政府区域优惠政策的空间溢出在区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当前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对我国区域工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效应;研发经费、研发人员和政府区域优惠政策都对区域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投入的空间溢出却对区域技术创新产生微弱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清正
以内生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为基础,文章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理论分析和探讨了知识溢出、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间的作用机制,认为我国各省域的科研投入是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主体,知识的多种溢出机制中产学研合作可有效促进创新知识溢出,各省域通过知识积累促进了在区域间的溢出;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果显示,创新溢出与经济增长显示了正相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金春雨 王伟强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我国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在相邻地区之间存在负向的空间相关性,地区工业发展不仅与本地知识溢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密切相关,而且会受到其相邻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MAR溢出性和Jacobs溢出性对本地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并且产业专业化的促进效应大于产业多样化,在本地工业发展中Porter溢出性并不显著,但相邻地区的产业竞争程度对本地工业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技术的吸收能力,创新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城镇化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城镇化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廖博 任菲
本文探讨了创新和创新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挖掘了潜在的作用机制。创新投入具有外部性特征,正外部性主要体现为不同经济主体间源自发展活动的互动行为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而负外部性主要体现为地区之间在获取经济资源和增长机会方面的市场竞争效应。本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验证了创新溢出效应的存在,表明我国各区域在创新投入方面具有显著的联动关系。同时,研究扩展了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创新和创新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071,而来自区域外部的创新资源对本区域的经济增长同时存在"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这一研究提出并识别了创新投入的正负外部性,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对于创新投资决策和科技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创新 创新溢出 创新投入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亮 蒋依铮
基于2011—2019年全国245个地级市数据,构建时变非对称互联网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内生交互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本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促进作用。第二,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地区交互影响:邻近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抑制了本地区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邻近地区技术创新促进了本地区经济增长,但抑制了本地区数字普惠金融;邻近地区经济增长促进了本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但抑制了本地区的技术创新。第三,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是数字普惠金融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空间交互效应发挥的重要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广晖 郑浦阳 单燕斐
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更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应有之策。本文采用2011~2020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整体来看,能源技术创新可显著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以短期效应为主;从作用机制来看,创新要素集聚在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即能源技术创新可通过创新要素配置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产业结构升级可正向调节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基于此,提出构建能源技术创新生态圈、建立绿色经济内外一体化发展机制、打造区域能源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赋能作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潘雄锋 艾博薇 明杨
本文结合新经济地理学K关联的思想构造了外部技术创新溢出指数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2006~2014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区域间技术创新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技术创新溢出效应主要是东部地区带动的,东部地区的省份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他省份存在技术创新溢出效应,而中部和西部并没有对其他地区技术创新产生溢出效应,并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之间存在竞争效应。(2)无论是全国还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R&D经费、R&D人员和知识存量均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作用,并且这些地区的技术创新产出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不同的是,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R&D人员对技术创新的贡献比R&D资本要大,而西部地区R&D资本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则要大于R&D人员。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溢出效应 知识生产函数 区域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颜银根 安虎森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阐述了经济空间的E-关联和K-关联,使用1979-2011年全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区域间的增长溢出效应和区域经济运行空间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形成了东部地区"外向型"和内陆地区"内向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运行格局;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对内陆地区没有形成溢出效应,相反内陆地区经济增长对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内陆地区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关联,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表现出"互补型"区域关系,而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表现出"竞争型"区域关系。由于我国经济空间是分割的空间,因此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是要形成全国"统一"的经济空间和内陆"互补型"经济空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林 张勇
文章利用中国2010-2017年的省级空间面板数据,建立基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的面板模型,研究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驱动区域经济合理、平稳增长。研究结果表明:近15年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各省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且被其他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所包围;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周围都是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通过对四种集聚模式的统计学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增长与中国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成正比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避免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燕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提高产业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在构建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和技术创新水平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选择产生技术创新的相关要素和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水平进行分阶段实证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相关要素的弹性存在差异。最后,文章提出分阶段采取不同的R&D经费投入策略、合理配置研发劳动力的投入、注重技术创新成果向生产力的合理转化、注重知识资本市场的建设等相关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工业经济 经济增长 技术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燕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提高产业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在构建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和技术创新水平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选择产生技术创新的相关要素和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水平进行分阶段实证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相关要素的弹性存在差异。最后,文章提出分阶段采取不同的R&D经费投入策略、合理配置研发劳动力的投入、注重技术创新成果向生产力的合理转化、注重知识资本市场的建设等相关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工业经济 经济增长 技术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燕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提高产业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在构建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和技术创新水平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选择产生技术创新的相关要素和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水平进行分阶段实证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相关要素的弹性存在差异。最后,文章提出分阶段采取不同的R&D经费投入策略、合理配置研发劳动力的投入、注重技术创新成果向生产力的合理转化、注重知识资本市场的建设等相关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工业经济 经济增长 技术经济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娟 张菲菲 杨雪怡
利用我国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不同类型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创业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结果发现: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机会型创业质量提高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拉动作用,会促进该区域内部及创业水平相近区域的经济增长,但可能抑制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需求型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可能抑制该区域内部经济增长,但会促进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在控制变量中,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强,溢出效应最大。
关键词:
区域创业 空间溢出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