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3)
2023(10792)
2022(8749)
2021(7687)
2020(6530)
2019(14048)
2018(13844)
2017(26887)
2016(13895)
2015(15189)
2014(14407)
2013(14469)
2012(12995)
2011(11401)
2010(11470)
2009(10759)
2008(10939)
2007(10184)
2006(8971)
2005(8170)
作者
(37812)
(31980)
(31663)
(29744)
(20212)
(14764)
(14074)
(12200)
(11793)
(11422)
(10688)
(10517)
(10431)
(9934)
(9730)
(9536)
(9524)
(9152)
(9080)
(8938)
(7752)
(7670)
(7567)
(7276)
(7089)
(7015)
(6996)
(6964)
(6251)
(6165)
学科
(77604)
(72244)
企业(72244)
(69065)
经济(69002)
管理(59493)
业经(28494)
方法(27715)
技术(22623)
(22199)
(21760)
数学(19422)
数学方法(19326)
(17130)
财务(17120)
财务管理(17112)
农业(16821)
企业财务(16191)
中国(15934)
技术管理(14308)
产业(13748)
(13145)
理论(13145)
地方(13051)
(12972)
(12762)
(12463)
企业经济(11326)
(11188)
贸易(11180)
机构
学院(203647)
大学(194270)
(95355)
经济(94000)
管理(88244)
理学(75978)
理学院(75386)
管理学(74724)
管理学院(74327)
研究(60739)
中国(48963)
(41807)
(39464)
财经(33333)
科学(33160)
(31918)
(30615)
(30208)
经济学(29070)
(28824)
中心(27927)
业大(26654)
经济学院(26453)
商学(26433)
商学院(26208)
研究所(25641)
(24744)
经济管理(24743)
北京(24395)
财经大学(24343)
基金
项目(132462)
科学(108453)
研究(101617)
基金(97715)
(82841)
国家(82085)
科学基金(74117)
社会(69220)
社会科(66101)
社会科学(66089)
(54496)
基金项目(52095)
自然(45058)
自然科(44143)
自然科学(44136)
教育(43992)
自然科学基金(43480)
(42462)
编号(39111)
资助(37337)
(35584)
(34328)
创新(32096)
(30974)
国家社会(29436)
重点(29103)
(29027)
成果(28661)
(27831)
课题(26499)
期刊
(109195)
经济(109195)
研究(59756)
管理(40616)
中国(39481)
(35567)
(29488)
科学(25128)
技术(22793)
学报(21758)
业经(21353)
农业(20861)
(18373)
金融(18373)
大学(18148)
经济研究(17754)
学学(17497)
财经(17231)
教育(16000)
技术经济(15451)
(15228)
(14260)
问题(13922)
科技(12371)
商业(12177)
现代(11783)
(10786)
世界(10579)
经济管理(10285)
财会(10283)
共检索到305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覃业霞  麦均洪  
文章借鉴引力模型思想,构建了包含本地开发和外地流入的一个技术创新活跃度变量,并引入技术创新和技术创业的相互效应变量,实证研究了技术创新、技术创业的相互效应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创新、技术创业都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能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这种相互作用更多地表现为技术创业为技术创新经济效应带来调节作用,技术创业的活跃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技术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力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胜文  杨学儒  檀宏斌  
技术创新成果无直接生产力,是潜在的可获利机会,只有借助企业家识别、开发这种潜在可获利机会并创造市场新价值的技术创业,才能实现技术创新的经济效应,并带动产业升级。本文利用1998-2010年工业企业经验数据,发现技术创业和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均具显著贡献,但企业家的技术创业活跃度高时,技术创新的贡献均较大,反之反是,表明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贡献由企业家技术创业活跃度决定,目前技术创新经济绩效低下和产业升级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企业家技术创业活跃度低。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玉林  裴承晨  
在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低端制造转移的"双向挤压"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产业融合度测算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直接驱动作用,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索技术创新驱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直接驱动作用;产业融合是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中国制造业与信息业融合度低且存在波动下降趋势,制约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既要激励技术创新,又要促进产业融合,更要强化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的相互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卫红   蔡海波   刘佳   秦臻  
本文将技术创新效应分解为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模型和塔皮奥(Tapio)脱钩模型,探究重污染行业如何实现“环境效益-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协同发展的绿色转型升级。研究结果表明:2012—2019年重污染行业整体上呈现从弱脱钩到强脱钩的趋势,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绿色转型升级,但部分细分行业绿色转型升级状态有所恶化;技术创新双重效应对重污染行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最大,双重效应的作用方向相反且作用大小不同导致行业间绿色转型升级效果存在差异;进一步分解重污染行业碳排放脱钩弹性状态的诱因,发现技术创新双重效应对碳排放的直接影响和交互影响作用方向不同。本文研究为重污染行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并为制定差异化重污染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政策指明了改进方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孟浩  张美莎  
本文将环境污染和技术创新强度引入生产模型,从理论上探究环境污染通过技术创新强度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200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SDM模型,实证检验现阶段环境污染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环境污染通过技术创新强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影响的传导路径,同时兼顾了影响结果和传导机制的区域异质性问题。结果表明:(1)现阶段中国环境污染阻碍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进程,且这种现象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现阶段环境污染通过抑制技术创新强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造成了负面影响,技术创新强度在这一传导路径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并且这一传导机制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3)环境污染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作用结果及传导机制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晓雯  刘程军  
基于中国2007—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随机前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我国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从地理格局上看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特点;正式环境规制促进了本地产业结构升级,对邻省产业结构合理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非正式环境规制的提高促进了邻省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发展,但对本省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作用显著为负;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但在与正式环境规制的交互下促进了本地产业结构升级,与非正式环境规制交互推动了邻省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振兴  王阿娇  
以2004-2017年上市的136家新能源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创业投资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撬动效应。首先,将样本企业分为有、无创业投资撬动两组,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度两组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对两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均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创业投资撬动效应明显。其次,按照创业投资出资背景、注资策略和持股强度3个特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验证了创业投资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撬动效应。结果显示,从创业投资出资背景看,国资背景没有撬动效应,外资背景和高声誉背景均具有正向撬动效应;从创业投资注资策略看,注资时机越早,撬动效应越大,注资轮次数和注资联合者个数均与技术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从创业投资持股强度看,持股比例与技术创新效率呈倒"U"形关系,持股期限越长,撬动效应越明显。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俞静  单涛  
本文利用我国199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面板VAR模型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并利用脉冲响应方法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文章结论表明技术创新与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技术创新是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动态关系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可以显著提高地区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在第0期到第1期,商贸流通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脉冲响应值为0,表明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存在一定滞后期。从效应大小来看,技术创新提高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偏小。从技术创新促进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来看,技术创新提高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一直呈递增趋势,且在第15期之后一直持续。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解释贡献度同样呈递增趋势,不过在第8期之后保持稳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任声策  刘颖  
恒瑞医药和海正药业两家公司转型升级之路的共同点在于:先跟随模仿、再消化吸收、后突破超越、最终自主创新,通过产品升级带动企业全面升级。案例1.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A股市场上少有的研究开发导向型的医药企业,始建于1970年,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要产品有抗肿瘤药、手术用药、内分泌治疗药、心血管药及抗感染药等,其中抗肿瘤药销售已连续7年在国内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12%以上。恒瑞医药从一个中小企业起步,逐步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医药上市公司。1.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东华  崔岩  
先从理论层面分析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5—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双重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正式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随着规制强度的提升,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倒"N"型关系,正式环境规制强度存在最优区间;非正式环境规制能显著促进技术创新,但其促进作用随规制强度的提升而减弱;对于直接效应,正式环境规制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呈"U"型关系,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弱于正式环境规制;对于间接效应,非正式环境规制与正式环境规制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间接影响存在差异,非正式环境规制未能通过技术创新路径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戚湧  丁刚  魏继鑫  
创业投资作为一种金融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制度与技术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演化和变革。本文开展创业投资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阐述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分析创业投资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构建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物联网上市企业为例,基于数据包络分析C2R模型和超效率模型进行创业投资对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评价和实证分析,并进行创业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绩效的内生性检验,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英  
技术进步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的具体内容总是与具体的技术创新相联系的。不同形式的技术创新只有在适当的市场条件下,才能够带来经济效应,而且不同的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效应也不同。企业只有根据生产条件和市场条件选择适当的技术,才能够获取高额利润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企业选择什么新技术,关键要了解技术创新的二重经济效应及其技术创新形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包振山  徐振宇  谢安  
文章基于2010—2019年我国2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全国和东、中、西三大地区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流通业发展的独立效应及两者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现显著异质性,对东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大,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产业结构升级是现阶段我国流通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且能修正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负效应”,对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东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显著地促进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流通业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桂军  李成明  张辉  
技术创新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产业数字化的技术创新效应值得关注。基于此,文章首先拓展了异质性企业技术选择模型,通过数理分析揭示产业数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机器学习和文本量化构建起中国传统产业上市公司的数字化指数,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展开实证考察。研究发现:第一,产业数字化可以显著地促进企业创新,且以提高研发资金供给效率和使用效率为主要路径;第二,对于数字经济发展高水平地区的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产业数字化具有更强的技术创新效应;第三,产业数字化通过促进企业创新不仅激发了国内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而且提高了企业的产品出口质量,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不仅有效补充了产业数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研究,而且为数字经济通过与实体经济融合进而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林春艳  孔凡超  
本文结合我国1997—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静、动态空间Durbin模型研究技术创新、模仿创新以及技术引进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传导机制。研究表明,相比静态模型,动态空间Durbin模型中长期效应(绝对值)明显要大,且短期直接效应要显著小于长期直接效应。总体来说,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有利于本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且存在长期空间溢出效应。与之相反,模仿创新能够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且长期正向溢出效应明显。此外,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影响作用不仅取决于本身,还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程度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