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7)
- 2023(11674)
- 2022(9795)
- 2021(8672)
- 2020(7111)
- 2019(15588)
- 2018(15410)
- 2017(28620)
- 2016(14728)
- 2015(16325)
- 2014(16168)
- 2013(16169)
- 2012(15618)
- 2011(14436)
- 2010(14894)
- 2009(13755)
- 2008(13277)
- 2007(12189)
- 2006(11273)
- 2005(10472)
- 学科
- 济(89872)
- 经济(89818)
- 业(46055)
- 管理(44892)
- 企(36814)
- 企业(36814)
- 地方(27387)
- 中国(25129)
- 方法(24572)
- 技术(22296)
- 业经(20593)
- 数学(20435)
- 农(20381)
- 数学方法(20318)
- 地方经济(17385)
- 产业(14597)
- 农业(14544)
- 学(14444)
- 技术管理(14254)
- 融(13271)
- 金融(13271)
- 制(13143)
- 发(12926)
- 银(12831)
- 银行(12810)
- 行(12574)
- 贸(12059)
- 贸易(12044)
- 财(11936)
- 环境(11908)
- 机构
- 学院(222889)
- 大学(218505)
- 济(107092)
- 经济(105167)
- 研究(83979)
- 管理(83942)
- 理学(70596)
- 理学院(69802)
- 管理学(68927)
- 管理学院(68478)
- 中国(63013)
- 科学(47326)
- 京(46916)
- 财(44155)
- 所(42260)
- 研究所(37763)
- 中心(36734)
- 江(36074)
- 财经(34095)
- 经济学(33666)
- 农(32935)
- 经(30651)
- 北京(30529)
- 院(29987)
- 范(29944)
- 经济学院(29871)
- 师范(29681)
- 州(28828)
- 业大(28331)
- 科学院(25297)
- 基金
- 项目(139913)
- 科学(111889)
- 研究(107518)
- 基金(99091)
- 家(85093)
- 国家(84349)
- 科学基金(72894)
- 社会(71330)
- 社会科(67966)
- 社会科学(67954)
- 省(58069)
- 基金项目(52087)
- 教育(47748)
- 划(46656)
- 自然(42462)
- 编号(42054)
- 自然科(41518)
- 自然科学(41512)
- 自然科学基金(40808)
- 资助(38722)
- 发(38373)
- 创(35404)
- 成果(33743)
- 创新(32179)
- 重点(32115)
- 发展(32055)
- 展(31532)
- 课题(31305)
- 部(30010)
- 国家社会(29937)
- 期刊
- 济(133964)
- 经济(133964)
- 研究(75578)
- 中国(54021)
- 管理(37322)
- 财(32085)
- 农(31975)
- 科学(29393)
- 学报(27735)
- 教育(27201)
- 技术(24591)
- 融(23599)
- 金融(23599)
- 经济研究(22441)
- 农业(22138)
- 大学(21982)
- 业经(21704)
- 学学(20601)
- 财经(17780)
- 问题(16735)
- 经(15820)
- 技术经济(15488)
- 科技(13698)
- 贸(12671)
- 世界(12316)
- 业(12288)
- 商业(12017)
- 坛(11969)
- 论坛(11969)
- 国际(11369)
共检索到365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志超 王涛 郭慧文 李相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已成为维持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内生动力。以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对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影响经济发展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并根据研究数据测算出中国30个省区市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水平,以此为基础将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进行中介效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省级面板数据下不同省区市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关联,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对经济发展产生中介效应影响,并以实证结论为依据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云
构建一个基于企业内生创新的具有正反馈效应的城市经济动力系统,旨在阐明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城市经济的关系。产业集聚的确有利于创新的产生,但绝非必然,甚至有时还会由于知识拥挤导致经济停滞。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产业集聚与创新集聚间的关系。城市提供创新激励,然而因吸收能力不同企业创新绩效也存在差异,这是城市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春雷 崔琳婧
数字经济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支点。本文选取2012-2021年流通产业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构建数字经济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在其中引入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得出结论:数字经济发展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积极的影响。技术创新对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中介作用的检验结果为部分中介效应,即数字经济通过自身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部分影响,还有一部分是通过中介变量技术创新促进流通产业结构整体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鸣 兰秀文
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离不开产业经济的支撑,如何壮大产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本文利用2000-2019年西部地区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和VAR模型的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具体体现为技术创新能力对第三产业和其他服务业GDP贡献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地,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高度正相关是单向的促进,换言之,技术创新是产业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并非来源于产业经济的发展。本文探究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为技术创新的积极效果提供了来自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鸣 兰秀文
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离不开产业经济的支撑,如何壮大产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本文利用2000-2019年西部地区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和VAR模型的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具体体现为技术创新能力对第三产业和其他服务业GDP贡献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地,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高度正相关是单向的促进,换言之,技术创新是产业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并非来源于产业经济的发展。本文探究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为技术创新的积极效果提供了来自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证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钱晶晶 钟韵 张横峰
基于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门限回归模型对金融集聚、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各省市金融集聚整体上对经济发展质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各区域之间存在异质性;金融集聚通过影响技术创新从而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显著效应,亦即技术创新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政府干预能够显著正向调节金融集聚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促进效应。因此,建议各地区推动金融集聚建设,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晓书 胡祥和 周吉峙 向宽虎
制造业集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08~2020年2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制造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验证了威廉姆森假说,并且绿色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此外,将总样本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分析发现,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且各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均有待提升。因此,仍需鼓励制造业集聚和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博 李启航
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中国的地区技术创新效率,进而构建非线性面板门限模型考查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通过对1998—2009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我国东中西部的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只有当所有制结构低于门限值水平的时候,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技术创新效率才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基于实证结果,本文进而讨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军 唐华一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举措。构建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模型,说明了技术创新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经济增长、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进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2000~2011年有关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水平和碳强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中国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相结合。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技术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忠钰 ,吴康生
技术创新,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条件。深入研究并正确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问题,是当前电子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一)充分认识技术创新对电子工业和现代经济的战略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丁巨涛 王嘉让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是知识和技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实施技术创新工程。通过深化体制改革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加强企业以R&D (Research&Development)机构管理、人才管理和信息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管理 ;注意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形成引进技术的良性循环机制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促进技术创新等成为西部企业成功实施技术新战略的要点。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 西部经济发展 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颖文 于焱
随着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持续发展,很多相关的研究着眼于此,尤其是在数字经济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有很多的研究,但是整体缺乏系统展示两者之间关系。文章系统地梳理了数字经济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定义与测度方式,并总结各研究在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绿色技术发展的中介影响,主要提出数字金融环境、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聚集效应三方面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宗宏 叶初升
本文介述了研究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两类具有演化倾向的文献,即新熊彼特主义和后发工业化文献,前者立足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而后者则以那些致力于经济和技术追赶的后发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两类文献都发展出了自身的概念框架,并得出了诸多富有启发意义的结论和观点。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新智 张鹏飞 史晓宇
产业是城市经济运行的基本单元,其集聚程度和类型已成为影响我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以2008—2019年五大城市群107个城市为样本,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均能显著推进五大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且产业集聚能通过技术创新产生中介效应;不同产业集聚类型对五大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差异;对于不同城市群,不同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也不尽相同;另外,利用门槛模型检验发现第三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为此,各城市群应致力于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和创新投入力度的强化,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区域政策,加大公共产品供给,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关键词:
城市群 产业集聚 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