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53)
2023(16547)
2022(14193)
2021(13138)
2020(11428)
2019(25855)
2018(25771)
2017(49705)
2016(26637)
2015(30377)
2014(29831)
2013(29497)
2012(27111)
2011(24420)
2010(24330)
2009(22689)
2008(22660)
2007(20390)
2006(17601)
2005(15545)
作者
(75341)
(63356)
(63142)
(59969)
(40278)
(30342)
(28708)
(24516)
(23883)
(22519)
(21363)
(21258)
(20013)
(19983)
(19660)
(19521)
(19002)
(18650)
(18272)
(18199)
(15593)
(15420)
(15391)
(14418)
(14139)
(14136)
(14002)
(13984)
(12711)
(12485)
学科
(113074)
经济(112937)
管理(88437)
(84707)
(72748)
企业(72748)
方法(53940)
数学(47194)
数学方法(46667)
(32792)
(29261)
中国(27502)
业经(25918)
(24879)
技术(23964)
地方(21888)
(21085)
财务(21023)
财务管理(20968)
(20651)
企业财务(19946)
(19761)
贸易(19752)
农业(19291)
(19170)
环境(18548)
(17694)
银行(17654)
理论(17562)
(17357)
机构
学院(381547)
大学(380698)
(159923)
经济(156713)
管理(153595)
理学(132987)
理学院(131670)
管理学(129622)
管理学院(128896)
研究(121060)
中国(92474)
(78532)
(75749)
科学(72093)
财经(59953)
(59382)
(58522)
(58120)
中心(57703)
业大(54471)
(54340)
研究所(53577)
经济学(49208)
北京(48672)
(46717)
师范(46221)
农业(45732)
(45403)
经济学院(44590)
财经大学(44487)
基金
项目(256720)
科学(204376)
研究(188289)
基金(187931)
(162352)
国家(161047)
科学基金(140430)
社会(121604)
社会科(115556)
社会科学(115525)
(101633)
基金项目(99748)
自然(90504)
自然科(88461)
自然科学(88440)
教育(87811)
自然科学基金(86921)
(84472)
资助(76651)
编号(75469)
成果(60134)
(57618)
重点(57587)
(57496)
(54722)
创新(53176)
课题(52061)
国家社会(50547)
(50371)
教育部(50183)
期刊
(171611)
经济(171611)
研究(107478)
中国(75228)
(62067)
管理(58497)
学报(54749)
科学(52580)
(51859)
大学(42635)
学学(40317)
教育(38666)
技术(37060)
农业(34971)
(34212)
金融(34212)
财经(30145)
业经(28302)
经济研究(27513)
(25906)
问题(22595)
技术经济(20923)
(19806)
统计(19130)
科技(18970)
(18670)
(17698)
理论(17628)
(17571)
商业(17570)
共检索到559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海良  黄德春  姚惠泽  
利用1995~2008年长三角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在SCP分析框架下,测算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和产业绩效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产生的正向效应超过了成本增加引起的负向效应,最终导致产业绩效的增加;环境规制在即期和滞后期都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绩效,且在即期促进效果最好,环境规制每提高1%,技术创新和产业绩效分别增加2.902%和1.385%;长三角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较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和产业绩效的影响显示了完全的同步规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森林  鲍涵  郝均  曾刚  
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是复杂且有争议的议题。基于长三角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首先科学构建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计算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及空间动态演变;其次,借鉴可拓展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深入探究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环境规制和绿色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绿色发展水平从东南向西北,呈现圈层式递减态势,而环境规制强度重心经历了由东南向西北转移的演变。(2)总体上,环境规制显著影响城市绿色发展,两者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过强的环境规制会抑制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3)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紧密的联动关系,即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技术创新这一中介路径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约为50.1%。因此,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来制定本地的环境规制,并重视提升本地的技术创新水平,进而实现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目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以文  郑江淮  黄永春  
从组织学习的视角发现,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通过逐渐增加的经验、知识融合与知识编码,能够提高其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能力。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长三角地区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对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之间存在关联,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到越高的阶段,获取突破性创新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对于升级到较高阶段的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政府部门应为其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充分发挥企业主体性作用,推动其进行突破性创新,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美华  
文章采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经济发展质量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并构建系统GMM模型深入考察环境规制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影响的技术创新传导效应,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长三角城市群技术创新、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且区域异质性显著;环境规制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存在技术创新中介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武云亮  钱嘉兢  张廷海  
文章采用熵值法测度了2005—2018年长三角41个城市环境规制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并以绿色专利刻画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长三角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非线性影响,这一结论在选取空气流通指数作为工具变量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区域异质性上,苏浙沪和长三角中心城市相对于安徽和外围城市,环境规制红利的释放更为充分;影响机制上,激发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是环境规制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空间效应结果显示,环境规制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溢出效应呈现出与本地相同的"倒U"型非线性变化趋势,且对于经济上依赖性越强的地区,这种影响越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子睿  
文章以深入了解长三角两省一市产业整体的生存发展情况及面临主要问题为目的,通过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技术合作状况进行研究,提出提高长三角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路和建议,为提升长三角产业区域竞争能力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叶耀明  王胜  
以证券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体系和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体系都通过提供资金支持、信息与风险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等各种渠道促进了技术创新。既有研究主要强调前者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然而,金融中介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长三角地区数据样本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证明了金融中介对技术创新,特别是原创型发明的推动作用。实证结果还表明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对其他行业有较强的示范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姚先国  薛强军  黄先海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度了1999—2005年间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国民经济的技术效率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及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并研究了2005年各城市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最佳经济效率所需要调整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数量。文章认为提高产业技术效率,优化投入要素的组合比例,加快技术引进和技术追赶步伐是推进长三角地区GDP增长的有效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青霞  夏传信  施建军  
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科技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及其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都与科技人才集聚形成正向的交互效应,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人才集聚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更大,科技人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为正,而产业协同集聚的效应则显著为负,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科技人才集聚的对数值超过0.254 3时,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总效应为正,低于0.254 3时,产业协同集聚则对区域创新起着抑制的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葛红岩  
文章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对企业文化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建立了企业文化驱动技术创新的结构方程模型。运用SPSS与AMOS软件对模型与假设进行了检验,找出了企业文化驱动技术创新的路径。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的企业文化显著正向驱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企业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相比较,企业的精神文化对技术创新的驱动效果最大,并对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现状,建议在企业文化建设时,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抓手与核心,以物质文化建设为辅助,配合以制度文化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正向驱动作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庞瑞芝  李鹏  李爽  张守庆  
金融危机后随着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兴起,区域创新更多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区域创新网络的运行绩效直接影响着区域创新资源能否有效整合并对产业发展形成支撑。本文从子体系、区域创新行为主体以及区域网络的创新能力三个层次入手,通过建立不同层面的创新能力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来深入剖析区域创新网络的绩效,并对环渤海与长三角区域技术创新网络进行对比,由此揭示我国区域创新网络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永峰  
长三角区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如原创能力不足、企业间竞争有余而合作不足、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资源整合存在障碍等。为此,应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协作网络,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以促进长三角制造业的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章良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长三角两省一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长三角两省一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中国长三角地区以专利申请量衡量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各有差异,其中江苏省的FDI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显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每增长1%的FDI就会促进0.5898%的专利申请量的增加;上海和浙江省FDI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不显著;上海、江苏和浙江的人力资本的提高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的提高对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科技活动人员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金飞  陈晓峰  
本文通过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法估算了2003~2012年间长三角20个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借鉴EG和MS的分类,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分析不同集聚程度行业对它们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借用Arellano和Bond的动态面板模型,验证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指数在TFP增长过程中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体TFP的提高,但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并非促进技术效率改进)进而产生影响。各细分行业TFP增长率存在较大差异,中低度集聚行业的TFP的增长率大于高度集聚行业,并且随着时间推移,高集聚度行业TFP增...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叶静怡  林佳  姜蕴璐  
知识溢出是城市群的重要辐射功能。本文基于2001-2012年长三角城市群数据考察知识溢出、城市间距离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理和经济距离邻近性越高,高校知识溢出对城市创新正向效应越大;领先城市创新主要依靠自身的研发,并受到其他城市高校知识溢出的影响;落后城市创新同样受到其他城市高校知识溢出的影响,但自身研发的影响不显著。突破行政限制、依地理和经济邻近性进行规划,引导创新资源向领先城市集聚,将可能提高城市群的辐射作用和创新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