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2)
2023(7618)
2022(6446)
2021(6201)
2020(4990)
2019(11532)
2018(11465)
2017(20368)
2016(12192)
2015(13659)
2014(13990)
2013(13173)
2012(12439)
2011(11494)
2010(12255)
2009(10859)
2008(10966)
2007(10042)
2006(9317)
2005(8556)
作者
(32604)
(26807)
(26636)
(25937)
(17629)
(12830)
(12448)
(10402)
(10329)
(10087)
(9058)
(9007)
(8861)
(8851)
(8625)
(8520)
(8209)
(8076)
(7853)
(7844)
(7040)
(6791)
(6595)
(6360)
(6217)
(6114)
(6076)
(5998)
(5501)
(5365)
学科
(36651)
经济(36613)
(35376)
管理(34846)
(29089)
企业(29089)
教育(19836)
中国(17131)
技术(15035)
(13131)
方法(12525)
(11624)
(10573)
数学(10492)
数学方法(10217)
理论(10139)
(8980)
农业(8958)
业经(8551)
(8353)
(8158)
贸易(8153)
地方(8035)
(7989)
教学(7908)
技术管理(7343)
(7252)
(6812)
(6808)
财务(6767)
机构
大学(166912)
学院(164201)
研究(63412)
(62021)
经济(60245)
管理(57712)
理学(48199)
理学院(47549)
管理学(46690)
管理学院(46304)
中国(42495)
(38085)
科学(34902)
教育(32626)
(32043)
师范(31893)
(31737)
(30737)
(28540)
研究所(28205)
中心(27421)
师范大学(25984)
北京(25603)
(23381)
技术(23130)
财经(22808)
(22739)
(21987)
(20611)
业大(20103)
基金
项目(97816)
研究(81979)
科学(78338)
基金(66095)
(56123)
国家(55490)
社会(48002)
科学基金(46512)
教育(45531)
社会科(45331)
社会科学(45322)
(39190)
编号(36607)
(35591)
成果(33765)
基金项目(32717)
课题(29416)
自然(27678)
资助(27526)
自然科(27006)
自然科学(26999)
自然科学基金(26514)
(24557)
(23817)
重点(23400)
(23013)
(22287)
规划(22162)
项目编号(22043)
(21180)
期刊
(73688)
经济(73688)
研究(64875)
教育(55216)
中国(46602)
(23836)
管理(23662)
技术(21157)
(20968)
科学(19869)
学报(19166)
(16473)
金融(16473)
大学(16369)
农业(14715)
职业(14362)
学学(13403)
(11742)
论坛(11742)
经济研究(11107)
财经(11026)
业经(11019)
(9583)
技术教育(9502)
职业技术(9502)
职业技术教育(9502)
(9065)
国际(8985)
问题(8865)
技术经济(8804)
共检索到277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璞  李玲玲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推行的"技术准备计划"被视为21世纪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它也是美国用于衔接中学与中学后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文从目标、理念、课程模式三个方面阐述了"技术准备计划"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成效,以期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所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玲玲  张照旭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推行的"双重注册课程"是在高中阶段为高年级学生开设大学课程的项目,学生注册此类课程可同时获取高中与大学的学分,这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提前过渡到中学后教育阶段,并获得学业成功。该项目凭借双重学分累计的特点和低廉成本的优势,赢得了广大低收入家庭和少数族裔学生及家长的青睐,成为当前美国最受欢迎的课程项目之一,在衔接美国中学与中学后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玲玲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推行的"进阶先修课程"是在高中阶段为学生开设大学水平课程的项目,学生选修此类课程并通过统一考试可以获得大学学分,这有助于学习成绩优异者提前过渡到中等后教育阶段并获得学业成功。时至今日,进阶先修课程仍因其课程内容的严谨性与挑战性、考试成绩的普适性与权威性在全球范围内备受优秀学生推崇,是学生挑战自我、获取学分、申请美国名校的有效途径,在衔接美国中学与中学后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奕枫  
美国的中学与大学衔接政策,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持续变迁:从《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以及"向上跃进""人才搜索"和"学生支持服务"这三个合称为TRIO项目的落实,到当前《共同核心州立标准》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豁免计划的实施。以翔实研究数据支撑政策变革,以分散到统一的顶层设计引领政策制定,以大量经费投入确保政策实施,以超越工具理性的远见检验政策效果,以追求公平与卓越推动政策改革持续深入,是美国中学与大学衔接政策发展和嬗变的鲜明特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荣  罗铁山  
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有着本质的差异,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搞好中学数学教育与大学数学教育的衔接,是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真正学好、用好高等数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雨露在《教育与职业》第7期撰文提出,中国未来发展最核心的元素,就是必须建立一个强大、全面发展、创新型的人才资源库。在这样的背景下谈对于中学与大学的衔接问题,一是应该放在终身教育体系和建立学习型社会之中考虑。大学应当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爱林  
在2008年,我参加过"第二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论坛",谈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人才,所以对峰会情有独钟。本届峰会的主题是"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总体而言,就是要用新理念新思想引领衔接新时代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这也是我的发言主题。在此,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新理念新思想是对新时代各层级教育的共同要求新时代教育使命的衔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
关键词: 思想引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亚雄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中学与大学都开设了的主要课程,而这一课程开设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给国家与社会培养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质高尚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大学与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一体化衔接不到位,二者之间的教育体系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与递进性,教研活动处于割裂的状态。本文旨在立足新时代下大学和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衔接的路径进行探析,以期为打破学段之间的壁垒,实现大学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衔接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白瑞霞  
聋人大学语文是中学语文的延伸与拓展课程,二者存在着差异性。多数聋人大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产生诸多的不适应,呈现出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知识与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脱节现象。本课题重点探讨了聋人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衔接,以实现聋人大学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并指出了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高校聋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最终提升聋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和谐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若玲  谭蔚  万圆  
调研发现,大学与中学的合作程度、师资力量以及高校招生政策是制约成效的三个关键因素。目前,这三个方面的实施情况均不理想,表现为大中学的合作不够深入、创新人才的培养师资存在困难、高考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拦路虎"。为使大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取得成效,需联动大学、立足中学,推动大中学的深度合作;中学需借助大学力量培养自身的创新型师资队伍;高校招生政策需给予支持,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大中学贯通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世光  王月穆  
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策略,是指中高职学校分别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针对培养目标所设定的职业(岗位)群,按照中级工和高级工的要求,各自确定教学内容的办法和途径。步骤是:确定培养目标,设置职业(岗位)群,确定学习内容模块,构建课程体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向东  
中学依托高校进行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明确无缝衔接的核心理念,通过开设科技试验班探索中学依托高校进行创新人才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培养方式、硬件资源等方面的方法和机制是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人才发展持续性属性的基本要求。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帆  
查尔斯·艾略特参与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等教育改革的众多重要组织和活动。领导十人委员会工作是其参与中等教育改革的高潮。艾略特对中学课程设置混乱、教育质量低下、与大学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进行了严厉批判,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推动哈佛大学向现代研究型大学转型招收足够合格生源的现实考量固然是艾略特热心中学改革的动机之一,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其基于民主理想的教育整体观和"教育建构"思想。艾略特将学校教育视为一个相互衔接的完整系统,将教育改革的实质视为一种有机连续的构建民主社会的"教育建构"。其中等教育改革思想中既有"精英取向"的一面,同时也包含"民主取向"的一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红蕊  唐志远  
将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上下衔接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具有高创新能力且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文章以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对我国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最后提出从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入手,强调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教师教学与教学模式相匹配,通过校企合作形成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有建设性的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明华  
乡村振兴是促进我国农村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策略,精准扶贫则是针对贫困地区的专项农村工作,但从本质上而言,都是为了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虽然脱贫攻坚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与其他农村地区相比,贫困地区发展基础仍然薄弱,缺乏内生性发展动力,存在返贫致贫的诱因和可能性,如何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后扶贫时代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贫困地区仍然需要在精准扶贫政策下,转变发展观念,借鉴乡村振兴建设的先进经验,针对贫困地区的发展短板发力,夯实产业扶贫的发展基础,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