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90)
- 2023(18403)
- 2022(15603)
- 2021(14283)
- 2020(12526)
- 2019(28204)
- 2018(27815)
- 2017(53230)
- 2016(29048)
- 2015(32797)
- 2014(32762)
- 2013(32358)
- 2012(30023)
- 2011(27078)
- 2010(27407)
- 2009(25545)
- 2008(25094)
- 2007(22482)
- 2006(19716)
- 2005(17567)
- 学科
- 济(136468)
- 经济(136329)
- 管理(86430)
- 业(83120)
- 企(69529)
- 企业(69529)
- 方法(62254)
- 数学(55387)
- 数学方法(54600)
- 财(32699)
- 中国(30874)
- 农(30789)
- 学(28114)
- 业经(26386)
- 地方(25837)
- 贸(23648)
- 贸易(23639)
- 易(22880)
- 制(21663)
- 技术(21334)
- 务(21202)
- 财务(21133)
- 财务管理(21083)
- 农业(20861)
- 企业财务(20085)
- 理论(19710)
- 融(18548)
- 金融(18545)
- 和(18287)
- 环境(17992)
- 机构
- 大学(430847)
- 学院(428830)
- 济(181147)
- 经济(177643)
- 管理(164142)
- 研究(146515)
- 理学(142507)
- 理学院(140931)
- 管理学(138070)
- 管理学院(137313)
- 中国(108325)
- 科学(92076)
- 京(90051)
- 财(79968)
- 农(78142)
- 所(76072)
- 研究所(69415)
- 业大(68512)
- 中心(66889)
- 财经(64884)
- 江(63937)
- 农业(62243)
- 经(58947)
- 北京(56367)
- 经济学(56230)
- 范(52784)
- 院(52333)
- 师范(52017)
- 经济学院(50620)
- 州(50032)
- 基金
- 项目(290136)
- 科学(227316)
- 基金(212156)
- 研究(200975)
- 家(188679)
- 国家(187187)
- 科学基金(159544)
- 社会(128030)
- 社会科(121564)
- 社会科学(121525)
- 省(113276)
- 基金项目(111431)
- 自然(107313)
- 自然科(104962)
- 自然科学(104932)
- 自然科学基金(103081)
- 划(96329)
- 教育(94197)
- 资助(89560)
- 编号(78515)
- 重点(66059)
- 部(64148)
- 成果(62425)
- 发(61322)
- 创(60348)
- 科研(56828)
- 创新(56561)
- 计划(55454)
- 课题(54824)
- 教育部(54599)
- 期刊
- 济(193635)
- 经济(193635)
- 研究(119787)
- 中国(79998)
- 学报(75397)
- 农(68615)
- 科学(66502)
- 财(63200)
- 管理(61132)
- 大学(56142)
- 学学(53442)
- 农业(46584)
- 技术(39930)
- 教育(39491)
- 融(36163)
- 金融(36163)
- 财经(32920)
- 经济研究(32866)
- 业经(28856)
- 经(28303)
- 业(25923)
- 问题(25124)
- 统计(24303)
- 技术经济(23505)
- 策(21993)
- 贸(21346)
- 版(21179)
- 科技(20151)
- 决策(19705)
- 商业(19279)
共检索到626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海云
中国和美国是构成全球经济的两个重要国家,研究其经济波动问题的意义重大。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部门的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利用贝叶斯法重点实证研究了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对中美两国经济波动影响的比较效应。研究发现,技术冲击均是解释中美两国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且技术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投资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小于技术冲击,而投资冲击对美国资本存量和实际投资波动的解释力度大于技术冲击;中美两国各经济变量受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的波动幅度各有不同,尤其消费和劳动波动的特征差异比较明显,表现为美国的劳动波动性较大,而中国的消费波动性较大。
关键词:
技术冲击 投资冲击 经济波动 中国 美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赜琳
文章根据国内外经济波动的不同特征,构建了用于研究中国经济波动的可分劳动RBC模型,并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进行了实证检验,从供给角度考察技术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在RBC模型框架下分析了技术进步对中国劳动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在固定劳动和可分劳动RBC模型中,技术冲击可以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部分;二是可分劳动RBC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劳动供给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技术进步对改革后的产出、居民消费和就业都产生了正向冲击效应。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效应较小,致使我国的劳动需求增长率明显小于劳动供给增长率,劳动市场供需严重不平衡,这也是导致就业波动较为平缓、失业问题日趋严峻的一个重要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春吉
基于一个包含投资冲击和全要素生产率冲击的RBC模型的最大似然估计,分析了投资冲击和全要素生产率冲击对我国实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冲击是我国实际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而投资冲击对我国实际经济波动的影响比较小。分析认为稳步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最重要的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悦 冯宗宪 孙坤伟
为充分研究不同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性的影响及解决货币中性问题,文章引入一个包含12个冲击的DSGE模型,采用校准法和贝叶斯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并利用条件方差分解来研究对中国经济造成波动的冲击来源。DSGE模拟结果显示:技术冲击、利率冲击、货币增长率冲击和实际工资加成冲击等对中国经济波动影响较大,能解释大部分中国经济波动性的冲击。其中,技术冲击、利率冲击和货币供给冲击能解释70%的产出波动;工资加成冲击、利率冲击和货币供给冲击能解释接近70%的通货膨胀波动。
关键词:
冲击 中国经济波动 DSGE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迪 钟少军 李良
文章分别采用产出、消费、投资缺口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表征宏观经济、消费、投资波动和技术冲击,并计算出1978~2011年相应指标的具体数值。进一步运用动态波动图、线性回归、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经济波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方
中国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现金先行约束。在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中通过现金先行约束引入货币冲击符合中国经济运行特征。笔者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框架内分析了外生货币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货币发行冲击主要影响消费、投资和通胀率的波动,而其他主要经济变量(产出、就业等)的波幅基本不变。
关键词: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现金现行约束 货币冲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吉伟
本文基于BSAVR模型研究了外部冲击对于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中国经济波动可能对国际经济运行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内部冲击是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外部冲击居于次要地位,外部冲击对于中国经济增速的影响要大于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中国经济波动对于国际经济运行也产生一定影响,其中中国经济增速的冲击影响要大干价格冲击影响,中国经济增速和价格波动对于国际油价的影响都较大。
关键词:
外部冲击 经济波动 BSVAR模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姣丽
运用中美两国1980—2013年间的经济数据,在经济冲击理论基础上通过施加短期约束条件,建立三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出中美两国三类结构性经济冲击,并对比分析经济冲击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货币冲击是两国经济冲击的主要来源,各类经济冲击对两国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两国经济冲击的作用机制有共同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明确了我国经济冲击特征,从而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经济冲击 作用机制 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劲松 徐晓伟 李虹含
通过建立DSGE模型,利用中国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贝叶斯估计,可以在一般均衡的框架内研究不同类型的突发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根据突发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短期驱动因素是货币冲击、政府购买冲击和消费偏好冲击,主要长期驱动因素则是技术冲击、投资冲击和价格加成冲击;各种突发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各有侧重,产出波动主要由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造成,对通货膨胀影响比较大的则是技术冲击和货币冲击。
关键词:
突发冲击 经济波动 动态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山水 肖海峰
针对2000—2020年我国羊肉价格出现的波动上升态势,运用HEGY季节单整检验和FDSD季节模型识别羊肉价格的季节波动特征,运用SVAR模型和FEVD、IRF工具分析替代品价格对羊肉价格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1)我国羊肉价格波动呈现确定型季节特征和积分型趋势特征。羊肉价格的确定型季节波动特征表现为每年秋、冬季节上涨,春、夏季节下跌,并在春节前后达到涨跌极值,气温因素和节日效应明显;2)猪肉、活鸡和牛肉价格对羊肉价格的当期传递弹性依次为0.010、0.038和0.634;3)猪肉、活鸡和牛肉价格对羊肉价格波动的相对贡献程度为16.4%、5.9%和31.2%;4)分时期看,替代品对羊肉短期价格冲击明显、长期替代关系稳定;5)分品种看,牛肉、猪肉对羊肉的需求替代关系最为明显,但特点不同。羊肉价格对牛肉价格冲击的响应程度高、但衰减速度快;对猪肉价格冲击的响应则具备持续性。固有的季节性消费规律促使我国羊肉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较强的当期需求替代导致猪肉、牛肉价格对羊肉价格的显著冲击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栋
基于开放经济下的两国模型,构建了数字货币参与货币供求情况下的货币政策差异(利差和汇率)与数字货币量价的数学关系式。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验证两国模型中的变量关系和量化冲击效果。得出结论:(1)通过识别中美利差舒适区,发现比特币交易活跃,中美利差与比特币量价具有同向趋势,中美利差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其中交易量表现的冲击效用更为显著;(2)由于比特币人为操纵的交易习惯,造成了汇率对比特币量价影响的差异。主要建议:(1)深入研发尝试发行锚定人民币的数字稳定货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积极应对数字货币发展对金融市场和监管格局的挑战,完善监管体系,维护金融安全;(3)长远布局,发挥以人民币为锚的数字稳定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国际公共品金融服务功能。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美利差 人民币汇率 数字货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俊娟
文章对省域第三产业波动及其对宏观经济波动冲击的非对称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第三产业内生波幅的计算,得知第三产业横向波动较大;而由第三产业增长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协动性分析,发现二者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相关性强,协同性显著;TARCH模型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对宏观经济存在着非对称缓和作用,增大其比重有利于减缓宏观经济的波动幅度;最后就如何发展省域第三产业、促进宏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第三产业波动 经济波动 非对称冲击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继勇 梁柱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将海湾六国产出的同步波动性和遭受冲击的对称性联系起来。研究发现,1977-2006年间海湾六国遭受需求冲击的对称程度要高于供给冲击,对称性的需求冲击对维持六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既显著又重要,而供给冲击的对称性对维持六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几乎没有作用;另外,本文没有发现供给和需求冲击的对称性对经济周期的同步波动有滞后影响。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对于海湾六国未来单一货币的汇率制度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梓翔 邓翔
趋势冲击是指对于技术增长率的冲击,即技术增长率服从一个随机过程。趋势冲击在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周期波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的经济波动特征更为接近新兴市场,因此趋势冲击可能是驱动中国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趋势性冲击和暂时性冲击的开放经济RBC模型,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中国的大部分经济波动特征;包含政府消费和趋势性冲击的开放经济模型则出现了过度拟合,拟合结果较差。这可能是因为两种冲击存在"叠加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吕光明
本文首先利用经全国经济普查信息修正后的季度数据推算得到1992年第1季度到2008年第3季度的实际GDP和GDP减缩指数,然后借鉴Blanchard和Quah(1989)提出的方法构建二元SVAR模型,对驱动中国经济波动的供求冲击进行甄别分析。结果发现:①无论是在长期还是在短期,2/3以上的产出波动可以归因于供给冲击的影响;②对于价格波动,短期内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的贡献几乎相当,而长期内需求冲击能够解释70%左右;③总的来说,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在中国经济波动中具有几乎同等的重要性。上述结论具有重要的宏观操作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技术进步与就业波动变化的影响分析——基于可分劳动RBC模型的实证检验
政策性补贴、产能过剩与中国的经济波动——引入产能利用率RBC模型的实证检验
货币政策冲击、外汇干预与汇率波动动态关系——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检验
金融危机与经济波动特征事实:中美两国比较
技术冲击、资本积累与经济波动——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一个检验
股指期货冲击下标的指数波动变化研究——基于外生和内生结构变化模型的检验
国际贸易冲击、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基于G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投资专有技术变迁与中国经济波动特征——基于小国开放经济RBC模型的分析
经济波动对不同收入群体的福利影响差异分析——基于中美两国消费数据的实证研究
消费习惯形成、资本调整成本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基于RBC模型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