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3)
2023(8072)
2022(6560)
2021(5865)
2020(4725)
2019(10134)
2018(9982)
2017(19007)
2016(9541)
2015(10239)
2014(9543)
2013(9079)
2012(7798)
2011(6989)
2010(6914)
2009(6431)
2008(5819)
2007(5150)
2006(4509)
2005(3933)
作者
(25344)
(21188)
(21184)
(20121)
(13518)
(10047)
(9341)
(8183)
(7894)
(7321)
(7140)
(6996)
(6656)
(6519)
(6410)
(6308)
(6295)
(6205)
(6201)
(6168)
(5113)
(5004)
(4994)
(4838)
(4830)
(4586)
(4576)
(4531)
(4187)
(4082)
学科
(37970)
经济(37941)
(32784)
管理(31172)
(26788)
企业(26788)
方法(15962)
数学(13520)
数学方法(13397)
技术(13065)
(12850)
业经(11198)
中国(10154)
(9757)
贸易(9753)
(9500)
农业(9229)
(8656)
技术管理(7574)
(7025)
地方(6775)
产业(6648)
理论(6388)
(6092)
环境(6084)
银行(6080)
(5934)
(5839)
(5834)
信息(5516)
机构
学院(131894)
大学(127998)
(56953)
经济(55990)
管理(54536)
理学(47812)
理学院(47432)
管理学(46775)
管理学院(46526)
研究(40496)
中国(30132)
(24957)
科学(23439)
(23317)
(20910)
业大(19529)
中心(19453)
财经(19293)
(19116)
(18929)
经济学(17708)
(17666)
研究所(17287)
经济学院(16206)
农业(16201)
(15865)
师范(15680)
技术(15457)
经济管理(15424)
(15120)
基金
项目(94248)
科学(76039)
研究(70997)
基金(69471)
(60329)
国家(59896)
科学基金(52929)
社会(47239)
社会科(45091)
社会科学(45084)
(37463)
基金项目(36581)
自然(32818)
自然科(32200)
自然科学(32196)
教育(32186)
自然科学基金(31625)
(30498)
编号(29410)
资助(26748)
成果(21816)
(21575)
重点(20906)
(20730)
国家社会(20597)
(20504)
创新(20153)
课题(18782)
(18684)
人文(18212)
期刊
(58908)
经济(58908)
研究(35186)
中国(24140)
管理(20177)
(18996)
科学(18027)
学报(17756)
(17370)
技术(15000)
大学(13898)
教育(13657)
农业(13330)
学学(13243)
业经(11640)
(10889)
金融(10889)
经济研究(10622)
财经(9182)
技术经济(8307)
(8071)
科技(7690)
(7339)
问题(7254)
商业(7003)
(6681)
(6623)
论坛(6623)
图书(6328)
现代(6022)
共检索到184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创  陈宁  
新技术的应用给很多传统平台型行业带来巨大冲击,这不仅表现为新平台对老平台用户规模的竞争,还体现为新平台的出现导致用户群体发生分化,改变了老平台用户的交叉网络外部性这一关键属性。本文考察新平台竞争冲击对老平台用户交叉网络外部性的作用,并以报业市场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新媒体平台进入市场后,报业市场上广告端对读者端的负向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在减小,读者端对广告端的正向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在增大。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老平台的用户出现分化后,留存的用户交叉网络外部性更为趋同集中。传统平台在基于新技术的外部冲击下要想不被淘汰,必须根据留存用户的群体特征及时转型,从大众普适性平台转为小众专业型平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晓明  夏大慰  
开放平台(标准)的出现给所有权平台带来很大冲击,也给经济学家提出了挑战,这种免费的资源提供的动机何在?它对创新活动有何影响?它会如何影响市场竞争的结果?本文提供了一个分析开放平台和所有权平台(双寡)竞争的理论模型,在考虑网络效应以及所有权平台拥有者的兼容策略选择等情形下,分析了不同平台的目标和均衡策略选择。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拓展分析了社会对不同产业结构(开放+所有权VS所有权+所有权)的选择激励,结果发现不同的参数设定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纪汉霖  张永庆  
用户多归属是双边市场中的常态行为,目前绝大多数关于双边市场的研究都基于用户单归属的假设,这与实际的情况有很大偏差。本文首先分析了多归属研究的必要性,再分析了用户多归属的成本以及多归属条件下的用户结构,并对多归属的一些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归纳,最后结合多归属理论以及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平台竞争的案例提出了用户多归属条件下的平台竞争策略。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红  陈玉路  
基于410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数据,以2017年前3次出台的监管政策为切入点,采用面板回归、门槛回归、分位数回归、系统GMM和差分GMM模型探究了政策不确定性背景下监管政策出台对投资者信心、平台竞争力以及二者之间内在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政策异质性对投资者和平台竞争力以及二者之间内在关系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化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面对行业政策不确定风险,新投资人更加敏感,老投资人更加稳健,二者都具有较强流动性偏好;行业监管政策对平台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显著;平台竞争力与投资信心之间有双向因果关系,在不同政策冲击下,老投资者投资信心与平台竞争力双向因果关系更加稳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宣晓  段文奇  柯玲芬  
引入复杂网络方法,对发表在《Strategic Management》上的平台市场演化模型进行扩展,构建包含用户网络作用的双边平台市场动态竞争模型,结果表明:(1)用户群体的潮流和口碑效应强度越高,越有利于质量相对较高的平台获得更多市场份额;(2)平台用户网络的度分布特征改变了交叉网络效应强度、平台相对质量和消费者预期等因素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临界条件;(3)平台用户网络对竞争过程的作用机理表现为改变微观用户的邻居的决策和改变微观用户面临的反馈强度;(4)启动阶段的用户基础和用户网络密度对平台竞争结果的作用效果受到用户网络的度分布特征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宣晓  段文奇  柯玲芬  
引入复杂网络方法,对发表在《Strategic Management》上的平台市场演化模型进行扩展,构建包含用户网络作用的双边平台市场动态竞争模型,结果表明:(1)用户群体的潮流和口碑效应强度越高,越有利于质量相对较高的平台获得更多市场份额;(2)平台用户网络的度分布特征改变了交叉网络效应强度、平台相对质量和消费者预期等因素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临界条件;(3)平台用户网络对竞争过程的作用机理表现为改变微观用户的邻居的决策和改变微观用户面临的反馈强度;(4)启动阶段的用户基础和用户网络密度对平台竞争结果的作用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汪敢甫  艾兴政  钟丽  
网络平台竞争与发展成为平台运营理论与实践的关键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应用博弈论研究存在溢出效应和网络平台竞争环境下平台服务内生的网络平台销售模式选择,即网络平台商是允许制造商在其网络平台上直销产品的平台销售模式,还是网络平台商先从制造商购买产品再销售给消费者的转销模式。主要研究竞争网络平台的三种结构模型:双转销模式、双平台销售模式和混合模式。研究结果显示:网络平台商的利润随正溢出效应增加而增加,随负溢出效应增加而减少。当网络平台服务敏感程度较高且网络平台竞争较为激烈时,两个网络平台商均选择平台销售模式,形成占优均衡;此时,网络平台商获得最高利润,而且网络零售价和网络平台服务水平最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冯振华   刘涛雄   王勇  
既有文献基于交叉网络效应认为平台经济容易形成高度的垄断,无法解释平台企业激烈竞争的特征性事实。本文通过引入用户注意力因素,提出交叉网络效应的作用基础是用户流量,而非用户数量,并分析用户注意力分配对平台企业市场竞争的作用机制。在基于用户流量的交叉网络效应的作用下,平台经济尽管呈现出规模效应,但仍然是高度可竞争性经济。当用户规模给定时,随着注意力网络效应的增加,平台之间的竞争加剧,平台企业最优定价和利润水平不断趋向于完全竞争的情形。而当用户规模可以快速增加时,则竞争程度会下降。这些发现能够很好地解释平台经济规模收益和竞争性并存的特征性事实,为完善平台经济治理体系,平衡行政监管和市场竞争,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军  高彦彦  
本文在Hotelling模型基础上,将网络效应和企业平台战略融入其中,对已有理论做了拓展。研究发现,当产品的网络效应可以通过企业平台内部化,即平台战略成为企业的主要竞争模式时,产品的网络效应越大,企业的产品定位就将越会偏离最大差异化原则。这时,企业之间的寡头竞争非但不能实现寡头利润,而且网络效应即市场效应越大,价格竞争就越激烈,产品的价格甚至可以为负,在这种情形下,企业之间的合并重组便成为了产业发展新常态。互联网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基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房林  李美萱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构建三方平台互联互通的多寡头竞争模型,探讨平台不同开放程度对市场各主体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平台参与互联互通比未参与的平台在用户规模和利润上更具有竞争优势,随着参与互联互通平台数量增加,已实现互联互通的平台利润会降低,但社会福利、用户效用会提高。其次运用数值模拟分析社会福利、用户效用随交叉网络效应、平台差异化水平变化而变化的轨迹。最后以中国条码支付市场为例对理论结论进行检验,提出互联互通可以兼顾效率与公平,在市场机制下平台会形成“强强联合”,但是全部平台互联互通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在支付协议、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调控和引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娟  
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平台具有显著的双边市场特征,基于此,许多文献认为只存在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为最优选择,事实上由于商户的差异,市场上会存在多个电子商务平台。因此,本文把商户差异纳入到双边市场模型,模型假设电子商务平台首先对自身进行定位,之后才通过对用户收取合适的费用来最大化其收益。通过分析发现,商户的差异大小会直接影响电子商务平台最优数量和定位,并且在两寡头平台下,电子商务平台的竞争更多地体现为平台对商户和消费者接入费用的调节,对总体价格水平也就是平台利润影响较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娟  
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平台具有显著的双边市场特征,基于此,许多文献认为只存在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为最优选择,事实上由于商户的差异,市场上会存在多个电子商务平台。因此,本文把商户差异纳入到双边市场模型,模型假设电子商务平台首先对自身进行定位,之后才通过对用户收取合适的费用来最大化其收益。通过分析发现,商户的差异大小会直接影响电子商务平台最优数量和定位,并且在两寡头平台下,电子商务平台的竞争更多地体现为平台对商户和消费者接入费用的调节,对总体价格水平也就是平台利润影响较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法涛  
近年来,平台型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日益成熟,平台型经济体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当前,平台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表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电子商务平台逐渐由单一的双边市场演化为跨平台多边市场。网络效应既是平台型经济体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影响企业竞争策略的关键因素。对平台网络效应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大多针对单一平台双边市场进行数理分析,鲜少针对多元经营模式下的跨平台网络效应进行研究。本研究的边际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基于电子商务主平台及其从属平台的交叉网络外部性,拓展已有双边市场分析框架,分别构建联营开放电子商务平台、自营半开放电子商务平台、物流电子商务平台、金融电子商务平台四种模式下的多边市场收益模型,并讨论各种商业模式下的平台定价与利润;二是通过案例研究,分析验证平台网络效应动态演化路径,并给出企业在不同演化阶段的核心竞争战略。研究结果表明,交叉网络效应会削弱企业对平台的控制力,而实施跨平台战略可以分散网络效应,实现网络效应红利的内部化;先发平台的网络效应扩散有助于企业跨界进入相关产业领域;多元经营战略可使平台获得更大定价空间。此外,处于不同演化阶段的电子商务平台其网络效应与核心战略也有所不同,成长期的平台注重用户数量,成熟期的平台重视平台质量建设,分化期的平台实施平台包络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邹佳  郭立宏  
在标准Hotelling模型框架下建立了双边市场的Stackelberg价格博弈模型,通过假定用户在完全信息时形成积极响应的预期,在缺乏信息时形成消极性的预期,研究了用户信息对非对称竞争的双边平台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均衡存在的条件下,当后定价平台的所有用户都完全信息时,用户信息会随着交叉网络外部性的增加而对先定价平台利润依次产生倒"U"型和正"U"型影响;当后定价平台的所有用户都缺乏信息时,用户信息会随着交叉网络外部性的增加而对先定价平台利润依次产生倒单调正、单调负和正"U"型影响;而无论先定价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璇  廖昕  费捷  
近年来,国内时有P2P网贷平台倒闭现象发生,而合理的定价策略则有助于改善这一现象。本文借鉴Hotelling模型,考虑忠诚和非忠诚用户,通过建立两期动态博弈模型研究P2P网贷平台长期定价策略,并以"人人贷"和"小牛在线"为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平台定价与网络外部性负相关,与平台差异化程度正相关;由于存在忠诚用户,平台可通过扩大一期市场份额来提高二期市场份额和定价;用户忠诚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平台二期定价均比一期定价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