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50)
2023(17206)
2022(14357)
2021(13374)
2020(11310)
2019(25981)
2018(25905)
2017(50488)
2016(27108)
2015(30247)
2014(29851)
2013(29444)
2012(26760)
2011(23788)
2010(23931)
2009(22208)
2008(21905)
2007(19620)
2006(17301)
2005(15544)
作者
(76610)
(63542)
(63375)
(60126)
(40711)
(30491)
(28665)
(24873)
(24146)
(22902)
(21650)
(21506)
(20268)
(20221)
(19451)
(19396)
(19151)
(18587)
(18297)
(18266)
(15738)
(15687)
(15419)
(14647)
(14188)
(14177)
(14061)
(14059)
(12627)
(12488)
学科
(116112)
经济(115989)
(102199)
管理(92530)
(92250)
企业(92250)
方法(52796)
数学(42809)
数学方法(42093)
业经(35320)
(33255)
(32302)
中国(28183)
技术(25248)
(23848)
财务(23765)
财务管理(23738)
农业(23315)
理论(22492)
企业财务(22490)
(21774)
地方(20668)
(20095)
贸易(20080)
(20028)
(19982)
(19462)
(18644)
(18063)
(16761)
机构
学院(384861)
大学(381278)
管理(159520)
(155906)
经济(152653)
理学(137703)
理学院(136330)
管理学(133976)
管理学院(133274)
研究(121232)
中国(92902)
(81236)
科学(73909)
(70792)
(60236)
(59909)
(57223)
财经(56671)
业大(56165)
中心(55103)
研究所(54174)
(51551)
北京(51240)
(47576)
师范(47152)
农业(46843)
(46296)
经济学(45516)
(44374)
商学(42443)
基金
项目(258286)
科学(204895)
研究(191607)
基金(187498)
(161960)
国家(160559)
科学基金(140393)
社会(120853)
社会科(114667)
社会科学(114638)
(102240)
基金项目(98789)
自然(91222)
自然科(89220)
自然科学(89203)
教育(87916)
自然科学基金(87648)
(84190)
编号(78449)
资助(77544)
成果(62274)
(57507)
重点(57109)
(56352)
(54821)
课题(53468)
创新(52955)
国家社会(49378)
项目编号(48879)
教育部(48770)
期刊
(173829)
经济(173829)
研究(111697)
中国(73656)
管理(65003)
(56734)
(55455)
学报(54495)
科学(52846)
教育(43419)
大学(42609)
学学(40119)
技术(39540)
农业(38696)
(31702)
金融(31702)
业经(30889)
财经(27732)
经济研究(27048)
(23861)
(22736)
技术经济(22505)
问题(22058)
科技(20094)
图书(18749)
现代(18647)
商业(17965)
统计(17958)
理论(17621)
(17346)
共检索到566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秀峰   李波  
工业互联网平台借助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间的集成及融合正加速赋能科创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文章从工业互联网平台为科创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视角,综合考虑平台企业与科创企业之间的技术兼容性对新产品创新投入的影响,运用博弈论建模方法深入分析了技术兼容不确定下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和科创企业之间不同的销售合作模式对平台技术支持的影响机理及合作模式选择问题。研究表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支持水平对科创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互补性和替代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需合理配置技术支持水平实现与科创企业的技术匹配;平台与科创企业合作模式的选择受到科创企业的努力水平成本、平台佣金率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支持成本的多重影响,平台企业和科创企业需综合技术投入成本和新产品收益因素以确定最佳的合作模式。最后,从平台技术资源配置、政府政策性支持以及平台标准化和生态化视角提出了行业发展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骁   刘润喆   吴小龙   孙瑞晨  
与已有赋能研究所刻画的耦合逻辑不同,本文采用嵌入式案例研究设计,基于复制逻辑剖析了“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驱动3家被赋能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构建的解耦逻辑,据此提炼出新的赋能模式——“元赋能”。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元赋能模式包括被赋能企业数字基础夯实、被赋能企业与平台企业知识深度交互、被赋能企业与平台企业解耦3个阶段;(2)数字基座构筑、知识交互学习、认知蜕变跃升分别构成了元赋能模式不同阶段的重要行动;(3)数字技术的积累可供性、适应可供性、变异可供性特征分别构成了元赋能模式不同阶段的关键机制;(4)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创新自主化分别构成了元赋能模式不同阶段的显性结果。本文剖析了元赋能模式的概念内涵,提炼了元赋能模式的关键实现机制,构建了元赋能模式的理论模型,从而拓展了现有赋能理论的边界,推进了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前沿研究。元赋能模式是工业互联网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也为深化理解工业互联网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洞见。由此,本文分别从国家、平台和被赋能企业3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管理启示,以期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新质生产力、助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万兴   刘静  
实施服务化是制造企业形成差异化优势的重要手段,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推进制造企业服务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学术界有关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作用机理缺乏探讨。为了揭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服务主导逻辑,构建从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到价值共创,再到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逻辑框架,采用383份来自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显著提高了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价值共创的两个维度即互动合作、资源整合,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正向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文为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提高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大为  李凯  
为了研究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的兼容策略选择,构建了反映不同兼容策略的双边市场模型。假设一个垄断者同时拥有两个存在横向差异的平台,运用两阶段博弈的思想分析了平台两边用户的兼容策略选择,发现两边都希望平台是完全兼容的;进而分析了平台企业的兼容策略选择,发现如果没有新用户的进入,平台之间的任何兼容策略都是无差异的,但如果存在新用户的进入,则完全兼容是垄断者的最优策略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耀福  
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组织模式,但互联网平台化组织模式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仍不明晰。为此,本文构建了互联网平台、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三方博弈模型,研究互联网平台化组织模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互联网平台收取会员费时,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会提高加入平台的线上生产企业创新水平,降低不加入平台的线下生产企业创新水平。互联网平台的出现可以提高社会福利,但与社会最优相比,市场均衡创新水平仍偏低。随着互联网平台覆盖的市场范围扩大,互联网平台对线上生产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越大。相较于会员费,平台收取交易费会降低生产企业的创新水平。当平台收取的交易费较低时,互联网平台仍可以提高线上企业创新水平,但当平台收取的交易费过高时,互联网平台反而会降低线上企业创新水平。本文结论表明,政府应继续鼓励互联网平台化组织模式的发展和深化,推动互联网平台化组织模式与企业创新的良性互动,并重点关注平台收取过高的交易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礼慧   彭琪   张珑于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新基建”的核心组成部分,实现了传统基础设施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全面分析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企业高质量创新的价值以及面临的挑战。在借鉴国外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标准建设与技术创新、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旨在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更好赋能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文晶  陈劲  刘进  
工业互联网是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实施智能制造,建设工业互联网企业级平台也是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本文厘清了智能制造的内涵与主要维度,基于海尔集团智能制造COSMO平台的探索性案例研究,结合技术平台相关理论,深度剖析了中国企业的智能制造实施模式与企业平台建设过程与治理体系。本研究完善了智能制造相关研究,弥补了现有平台研究忽视企业级平台治理的不足,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搭建工业互联网企业级平台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对于探索"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与方法论意义。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卢安文  张琪  卢华玲  
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在跨领域竞争时,由于产品间缺乏合作兼容的问题可能引发不正当竞争,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利益和行业的健康发展。文章通过总结归纳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的案例和文献,构建以政府为委托人,互联网企业为代理人的委托代理模型,引入奖惩转移系数、合作兼容边际率、产出系数等影响因素,得到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下的最优激励合同,分析在不完全信息下总代理成本、政府收益、企业成本与各因素的正负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运用matlab进行数据仿真,探讨实现合作兼容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政府激励性管制下,通过增加奖惩转移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婷  杨建君  
文章基于286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间信任对股权式合作、契约式合作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知识库兼容性较高时,企业间信任对股权式合作的促进作用会被减弱、对契约式合作的促进作用会被加强;股权式合作、契约式合作对合作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知识库兼容性较高时,股权式合作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会被减弱,契约式合作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会被加强。此外,研究还证实了股权式合作、契约式合作在企业间信任与合作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揭示了企业间信任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婷  杨建君  
文章基于286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间信任对股权式合作、契约式合作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知识库兼容性较高时,企业间信任对股权式合作的促进作用会被减弱、对契约式合作的促进作用会被加强;股权式合作、契约式合作对合作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知识库兼容性较高时,股权式合作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会被减弱,契约式合作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会被加强。此外,研究还证实了股权式合作、契约式合作在企业间信任与合作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揭示了企业间信任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运博  陈宏民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研究了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的横向合并模式。结果表明: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总是有动机率先进行横向合并以此来提高企业利润。当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小时,其他企业跟随合并总是占优策略;当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大时,只有在满足跟随合并产生的单位成本节约较大的前提下,跟随合并才是占优策略。率先做出横向合并决策的企业可以合并尽量多的企业,这不仅总能提高企业利润,而且当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大时,剩下的企业只能选择退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致平  王升  王祎  
为适应河北省动漫人才需求,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通过加大专业建设改革力度,积极与企业合作办学,积极构建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企业项目主导,双核兼容,公司化生产和管理的课程体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勇华  孙延明  尹剑峰  
基于吸收能力理论视角分析平台数据赋能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作用机理。采用239份来自全国部分地区制造企业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平台数据赋能的3个子维度中,平台连接能力、平台智能能力和平台分析能力均显著正向影响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吸收能力分别中介平台连接能力、平台智能能力、平台分析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数字化导向正向调节吸收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数字化导向正向调节平台连接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但在平台智能能力、平台分析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数字化导向正向调节平台连接能力通过吸收能力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的促进作用,但在平台智能能力、分析能力分别通过吸收能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正向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雨  韩俊  
宁波永耀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耀电力)为国网浙江宁波供电公司直属企业,下属有十一家分公司,分别为北仑、慈溪、奉化、宁海、象山、鄞州、余姚、镇海、甬城配网、电力设计院和送变电建设公司,另还有七家电力设备制造公司。目前下属企业物资管理要么无信息化管理系统,要么都是各自有一些独立的小系统,集团无法通过统一的信息化系统及时了解掌握物资数据信息,物资管理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邱玉霞  袁方玉  石海瑞  
互联网为平台企业的高速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平台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存在激烈的竞争。以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中的36家互联网平台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商业模式创新和动态能力协同联动影响竞争优势的组态模型,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竞争优势条件组合展开讨论,并通过案例解释了前因变量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竞争优势并非单一因素可决定;商业模式创新和动态能力协同作用以获取互联网平台企业高竞争优势的等效路径共有4种,分别为"双管齐下""市场主导""另辟蹊径"和"聚焦吸收"组态模式;互联网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原因具有非对称性,各影响要素无需同时处于最优状态,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和感知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正向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