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30)
- 2023(16371)
- 2022(13948)
- 2021(12964)
- 2020(11012)
- 2019(24473)
- 2018(24394)
- 2017(46558)
- 2016(25212)
- 2015(28012)
- 2014(27224)
- 2013(26867)
- 2012(24218)
- 2011(21478)
- 2010(21420)
- 2009(20145)
- 2008(19620)
- 2007(17413)
- 2006(15211)
- 2005(13446)
- 学科
- 济(101961)
- 经济(101846)
- 业(98609)
- 企(89782)
- 企业(89782)
- 管理(88183)
- 方法(45628)
- 数学(35742)
- 数学方法(35344)
- 业经(33221)
- 财(31427)
- 农(31382)
- 中国(25569)
- 技术(24667)
- 务(23341)
- 财务(23270)
- 财务管理(23247)
- 农业(22133)
- 企业财务(22010)
- 理论(20647)
- 制(19775)
- 和(18878)
- 地方(18672)
- 学(18295)
- 贸(17860)
- 贸易(17846)
- 划(17597)
- 易(17315)
- 策(16885)
- 环境(15065)
- 机构
- 学院(352539)
- 大学(347288)
- 管理(146340)
- 济(140819)
- 经济(137865)
- 理学(126160)
- 理学院(124895)
- 管理学(123007)
- 管理学院(122360)
- 研究(109955)
- 中国(84241)
- 京(73652)
- 科学(67483)
- 财(64585)
- 农(55649)
- 所(53897)
- 江(52588)
- 业大(51537)
- 财经(51438)
- 中心(50094)
- 研究所(48738)
- 经(46766)
- 北京(46140)
- 范(43896)
- 师范(43526)
- 农业(43496)
- 州(42516)
- 经济学(40873)
- 院(40285)
- 商学(39369)
- 基金
- 项目(237794)
- 科学(188772)
- 研究(178027)
- 基金(172033)
- 家(148170)
- 国家(146835)
- 科学基金(128520)
- 社会(112173)
- 社会科(106330)
- 社会科学(106305)
- 省(94963)
- 基金项目(91422)
- 自然(83016)
- 教育(81140)
- 自然科(81140)
- 自然科学(81124)
- 自然科学基金(79713)
- 划(77802)
- 编号(73577)
- 资助(69594)
- 成果(57936)
- 创(54009)
- 重点(52412)
- 部(51497)
- 发(50929)
- 课题(49726)
- 创新(49591)
- 项目编号(46033)
- 业(45932)
- 国家社会(45511)
- 期刊
- 济(158798)
- 经济(158798)
- 研究(102472)
- 中国(67533)
- 管理(59114)
- 财(52409)
- 农(51756)
- 学报(50028)
- 科学(48345)
- 教育(40392)
- 大学(38632)
- 农业(36424)
- 学学(36424)
- 技术(35148)
- 业经(29065)
- 融(28685)
- 金融(28685)
- 财经(25005)
- 经济研究(24769)
- 经(21500)
- 业(21385)
- 技术经济(20447)
- 问题(19869)
- 科技(19037)
- 现代(17632)
- 图书(17482)
- 商业(16865)
- 理论(16336)
- 财会(16139)
- 版(15455)
共检索到517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刚 周密
文章从研发投入切入,构建上游企业为垄断竞争、下游企业为古诺竞争的理论模型,设定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保留份额和技术偏好机制,分析和比较在纵向分离和纵向一体化中上游企业的研发投入。研究结论:首先,纵向一体化情况下上游企业的整体创新水平更高;其次,纵向分离和纵向一体化情况下,上游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保留份额与创新水平的关系存在差异,在纵向一体化情况下存在最佳结构;再次,产品市场对上游企业创新水平影响不明显,但是与上游企业的创新水平呈正向关系。
关键词:
技术偏好 纵向一体化 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艳 于立宏
环境规制效果受到规制工具种类选择和企业成本结构的影响。面对不同的环境规制工具,考虑成本最小化,企业存在是否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开展何种绿色技术创新的权衡。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价格型规制与数量型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与机制,进而采用嵌套Logit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技术创新选择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价格型规制工具更多地作用于污染末端治理,而数量型规制工具则倾向于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同时,环境规制工具的减排作用受到绿色技术进步程度的影响。(2)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选择具有异质性效应。价格型规制工具往往通过治污技术引进降低污染排放,而数量型规制与命令型规制则更有利于通过绿色生产技术创新减少污染排放。(3)价格型环境规制的区域差异最为明显,命令型规制工具仅存在影响程度上的区域异质性,并没有影响偏向的异质性。各种影响因素的区域异质性与规制工具异质性,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在污染治理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权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康毅 唐小飞 黄兴
1997—2006年10年间,许多企业依靠模仿性创新战略取得了成功,模仿性创新成功论热潮在全世界掀起。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下,模仿性创新企业纷纷陷入困境,自主性创新企业却迎来新的契机,自主性创新战略也由此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文章从企业决策的视角出发,把风险态度引入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中,深入剖析决策者的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和企业动态能力对创新模式决策的作用机制,为企业创新行为研究引入了新的思路。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范如国 樊唯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要求。本文基于市场驱动的多层内容表现,结合企业风险偏好异质性特点,运用前景理论、产品竞争理论、复杂网络与博弈论等,深入分析了市场绿色需求、市场竞争强度、政府价格补贴以及市场技术导向四个层次驱动下企业风险偏好异质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机制。通过运用复杂网络小世界模型,仿真分析了从微观企业到整体行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决策问题。研究表明:市场因素通过需求、竞争、倒逼等机制能显著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但效果取决于市场因素与企业收益的耦合程度;企业风险偏好能正向或负向调节市场因素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网络中的学习与模仿效应使得冒险型企业对网络中其他企业具有良好的创新示范作用,并且市场能放大这种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恩极 李群
针对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问题,文章在中国式分权框架下,通过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三层博弈,对财政分权如何影响地方政府偏好,进而作用于企业创新活动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解释。进一步地,利用2007—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城市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发现:(1)财政分权会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偏好的形成,且收支分权对地方政府投资性偏好具有非对称影响。财政收入分权会使地方政府的投资性偏好下降,而在财政支出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会出现短期倾向,更偏好经济效益明显的短期投资。(2)地方政府投资性偏好会抑制企业创新,且这种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有关联企业和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中更加明显。(3)官员绩效考核指标的变化对分权影响地方政府偏好具有调节作用,官员绩效考核变革强化了财政收入分权对地方政府投资性偏好的抑制作用,弱化了财政支出分权对地方政府投资性偏好的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丽莎 温浩宇 张云涛
为精准捕捉各类企业创新偏好信息,提出一种专利数据驱动下基于模糊三支概念格对企业创新偏好进行群体画像的模型,以专利IPC信息为切入点层次化抽取企业群体创新偏好共性特征,实现领导型、稳定型、潜力型、危险型四类企业创新偏好的差异化多粒度刻画。在此基础上提出模糊三支概念格相似度定义,构建带有相似度的创新偏好模糊三支概念格,揭示各企业间创新偏好关联关系。以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数据为例实证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可以清晰展现各类企业差异化创新偏好领域布局以及结构布局,为企业竞争战略制定及政府创新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方新
过渡经济条件下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方新中科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使经济制度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技术创新正是实现这两个转变的中心环节。因此,无论是为推动目标的实现,还是为评价改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武巧珍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应对激烈竞争的重要战略。本文分析了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网络经济对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产生的重大影响.认为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实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互动,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最大化的价值,创造更多的财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组织学习为纽带的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互动模型。最后.指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网络经济 技术创新 组织创新 互动研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昌辉 邱立伟 丁帅
为解决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过程中专家偏好差异和指标量纲不一致等问题,文章构建了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考虑专家偏好的效用函数对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进行效用估算,并计算灰色关联系数;最后运用TOPSIS方法对创新型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数值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戚聿东 钟涵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委托代理条件下,拥有企业所有权的委托者和掌控经营权的代理者(包括董事会、经理班子、监事会、党委等内部人,统称企业家)之间存在着目标差异。委托人是出资者,其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或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作为代理人的企业家,他们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目标系统,而且拥有信息优势。我们发现,现实中的企业家更倾向于追求企业规模最大化,本文对此提出了理论分析和矫正措施。
关键词:
委托代理 企业家 规模偏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雷刚 旷婷玥
多元化的高管组成对于高管团队在提升创造性思维﹑提高企业业绩以及发挥榜样示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应促进女性在企业创新中更大程度发挥自身价值。为此,依托高层梯队理论与风险偏好理论,以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Tobit模型讨论女性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检验企业产权异质性和产品市场竞争在其中所起作用。结果发现:女性高管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女性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和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样本中更显著。因此,企业应主动完善女性高管的选聘及晋升机制,结合女性高管特征与实际工作任务赋予并扩大女性高管相应的职能权限;同时,适当增加配置女性高管数量和比例,并构建年轻女性高管梯次培养链。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吴浩 解维敏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有限合伙协议架构作为搭建公司治理的基础构架,有限合伙协议架构能否发挥相应的治理能力促进企业创新则是本文的研究问题。本文实证检验了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良好的内外部治理机制能够强化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有限合伙协议架构能够通过提升普通合伙人风险偏好,进而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企业信息质量较高、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水平较低时,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全面科学评价有限合伙协议架构这种创新治理机制的经济后果提供新证据,同时也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监管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永丽 余增辉 张方舒
持续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董责险)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董责险能否增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探讨。文章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董责险对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董责险可以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高管风险偏好在董责险和持续创新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董责险通过转移责任承担主体等因素,提高高管风险偏好水平从而提高持续创新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董事长没有法律背景和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地区的上市公司中,高管风险偏好在董责险与持续创新能力之间发挥的中介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丰富了国内关于董责险对公司影响的相关研究,并为企业保持创新持续性提供了新的参考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宗庆 郑江淮
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企业加入全球价值链,企业创新活动面临了新的参数环境,本文在技术无限供给条件下提出一个后发国家中企业创新的规模异质性假说,揭示了后发国家,尤其是中国的企业创新行为特征依赖于企业生产所面临的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自主研发与引进技术所需资本支出的利率弹性的特定取值下竞争行为选择。理论与计量研究发现,与西方国家企业创新有显著不同的是:后发国家的企业进行产品与工艺创新活动的意愿随着企业规模增加而逐步增强;小企业更偏向于自主研发和原始创新,大企业更偏向于引进技术和吸收消化再创新。中等规模企业兼顾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促进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在小企业和部分中等规模企业中重点是降低其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金清
对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度量,是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经典的风险偏好度量方法,例如均方效用函数度量法,是建立在传统的理性假设之上,与现实经常不符。本文通过考察VaR计算模型中的逆问题,提出并论证了一种不再依赖于传统理性的风险偏好度量方法;然后,借助于该法,对非传统理性条件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以及基于其上的投资选择行为进行分析、比较,以确定投资者的最佳投资选择。作为应用,我们选取了1997年至2001年间我国三大金融投资领域:股票、债券和银行存款的有关数据,对在我国三大金融投资领域中的最优投资选择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