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95)
- 2023(16547)
- 2022(14215)
- 2021(13037)
- 2020(11276)
- 2019(25683)
- 2018(25526)
- 2017(49705)
- 2016(26927)
- 2015(30227)
- 2014(29806)
- 2013(29289)
- 2012(26651)
- 2011(23726)
- 2010(23894)
- 2009(22251)
- 2008(21610)
- 2007(19242)
- 2006(16294)
- 2005(14257)
- 学科
- 济(112353)
- 经济(112241)
- 管理(78950)
- 业(77918)
- 企(64496)
- 企业(64496)
- 方法(58264)
- 数学(52341)
- 数学方法(51584)
- 财(31536)
- 农(29640)
- 中国(27346)
- 业经(22963)
- 学(21600)
- 贸(20676)
- 贸易(20669)
- 制(20299)
- 技术(20153)
- 易(20097)
- 农业(19994)
- 地方(19946)
- 务(19463)
- 财务(19391)
- 财务管理(19346)
- 企业财务(18354)
- 理论(18260)
- 银(15696)
- 和(15659)
- 银行(15651)
- 融(15486)
- 机构
- 学院(381175)
- 大学(380064)
- 济(157034)
- 经济(153833)
- 管理(150285)
- 理学(131215)
- 理学院(129877)
- 管理学(127263)
- 管理学院(126573)
- 研究(121715)
- 中国(89434)
- 京(78376)
- 科学(74418)
- 财(70841)
- 农(61774)
- 所(60270)
- 财经(57646)
- 业大(57316)
- 中心(56957)
- 江(56202)
- 研究所(54878)
- 经(52514)
- 经济学(49330)
- 农业(48725)
- 北京(48350)
- 范(47763)
- 师范(47204)
- 经济学院(44971)
- 院(44414)
- 州(44353)
- 基金
- 项目(261865)
- 科学(207236)
- 基金(191590)
- 研究(188314)
- 家(167172)
- 国家(165864)
- 科学基金(143746)
- 社会(119915)
- 社会科(113916)
- 社会科学(113887)
- 省(103505)
- 基金项目(100476)
- 自然(94740)
- 自然科(92696)
- 自然科学(92676)
- 自然科学基金(91045)
- 教育(90060)
- 划(86707)
- 资助(80542)
- 编号(76146)
- 成果(59996)
- 重点(59390)
- 部(58359)
- 发(55364)
- 创(55247)
- 课题(52490)
- 创新(51648)
- 科研(51048)
- 教育部(50588)
- 国家社会(49895)
- 期刊
- 济(161719)
- 经济(161719)
- 研究(105614)
- 中国(69258)
- 学报(58699)
- 财(56244)
- 科学(54613)
- 农(54109)
- 管理(54080)
- 大学(44839)
- 学学(42469)
- 教育(42205)
- 技术(37828)
- 农业(37099)
- 融(30167)
- 金融(30167)
- 财经(28250)
- 经济研究(27529)
- 业经(26883)
- 经(24257)
- 统计(21865)
- 问题(20957)
- 技术经济(20617)
- 业(20366)
- 策(19952)
- 决策(17834)
- 版(17833)
- 商业(17818)
- 科技(17519)
- 贸(16946)
共检索到539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包龙飞
我国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间的差距在近年来不断扩大。文章首先通过一个两部门增长模型对此进行阐释,表明技术的"弱均衡偏向效应"是导致资本收入份额不断提高的机制。接着文章构建了一个三变量VAR模型,根据CEIC等数据库提供的1978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上述机制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投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这两者均与资本收入的变化存在正向关系,即资本收入的提高是技术的弱均衡偏向效应所致。因此,政府在鼓励自主创新的同时,应重视收入分配结构的平衡,避免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之间差距的扩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包龙飞
我国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间的差距在近年来不断扩大。文章首先通过一个两部门增长模型对此进行阐释,表明技术的"弱均衡偏向效应"是导致资本收入份额不断提高的机制。接着文章构建了一个三变量VAR模型,根据CEIC等数据库提供的1978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上述机制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投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这两者均与资本收入的变化存在正向关系,即资本收入的提高是技术的弱均衡偏向效应所致。因此,政府在鼓励自主创新的同时,应重视收入分配结构的平衡,避免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之间差距的扩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包龙飞
我国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间的差距在近年来不断扩大。文章首先通过一个两部门增长模型对此进行阐释,表明技术的"弱均衡偏向效应"是导致资本收入份额不断提高的机制。接着文章构建了一个三变量VAR模型,根据CEIC等数据库提供的1978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上述机制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投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这两者均与资本收入的变化存在正向关系,即资本收入的提高是技术的弱均衡偏向效应所致。因此,政府在鼓励自主创新的同时,应重视收入分配结构的平衡,避免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之间差距的扩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烨丹 范云芳
文章对我国是否属于出口偏向型经济增长及该增长模式能否引起国民福利下降进行研究。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度技术进步方向并用以测度偏向型经济增长方向,结果发现,我国经济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出口偏向型增长,而引进资本等因素已使技术进步逐步朝偏向资本过渡。运用拉斯帕尔氏公式测算后发现,过去的大多年份我国贸易条件指数低于100,表明技术偏向于劳动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事实上降低了国民福利,虽然用人均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度量的福利总体水平在上升,近十几年该指标下降幅度趋于平缓,但采用引进碳排放等因素计算的综合福利绩效指标却持续降低。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段远鹏 钟世川
利用1978—2013年的数据测算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偏向,并基于新古典理论的分析框架,将就业增长分解为资本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性技术进步)和技术进步偏向三部分,分析表明:1979—1989年,我国技术进步的偏向不太明显,但在1990—2013年,我国技术进步明显偏向资本;资本投入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度远大于技术进步偏向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就业的贡献度;因此,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偏向资本是我国就业增长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促进我国就业增长,应优先构建以促进就业增长为目标的宏观政策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秀川 罗倩文
文章通过建立内生结构模型,用1997~2006年中国大陆各省、直辖市的Panel Data,从动态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经济的规模效应有利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下降。(2)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不存在倒U关系。(3)防止经济过热可能有助于减少能源的消费水平。(4)第二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费弹性关系不显著,而第三产业发展则与能源消费呈显著的负向弹性关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仲来
The paper provides a mufti-stage indicator model of national income growth and solves the problems of continuous presentation of change points,parameter cs Yimation as well as Yhc realization of the mufti-stage economic indicator model on computer. The paper also gives four equivalent types of mufti-stage indicator mod-els on GNP growth.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伊 温涛
在Barro经典研究的基础上,将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因素引入内生增长模型的框架中,分析了持续经济增长条件下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并利用江西省1996-2011年间财政支出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经济建设类支出、科教文卫类支出和社会保障类支出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而行政管理类支出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江西省实际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发现江西省财政支出结构正逐渐向最优财政支出结构收敛,但仍应进一步将重心由经济建设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向科教文卫等公共性支出转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最优财政支出结构 内生增长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玉珍 许正中
在对经济增长投入要素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南经济内生增长评价指标体系,旨在选取科学合理、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模型。对同一准则层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筛选,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检验保证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的关联性,最终建立包括传统要素和内生要素在内的多要素计量经济模型,对河南经济内生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存量、经济结构、制度等内生经济增长因素对河南经济增长作用较小,对经济增长有较强乘数效应的教育提高幅度也很小。
关键词:
内生增长 实证分析 指标体系 河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涛 石丹 安锦
通过建立一个由两部门经济构成的增长模型,给出经济内生增长所需满足的条件,并得出衡量各产业偏离度以及产业结构偏离度的一个相对合理指标。然后基于偏离度以及资本缺口的实证分析表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路径选择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储蓄率变化并没有统一模式,但根据各省市自治区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资本缺口情况,关于结构调整方面基本可分为九大类,储蓄率分为下降和上升两类。这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有利于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永刚
The paper tests the impact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investment and sourcing mechanism on its economic growth with a structural model in which aggregate output and investment are treated as endogenous variables.Our estimates using the methods of indirect least squares show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output and investment suppor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China's growth are almost fully attributable to its capital investment.However,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it is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s regarding investment ownership diversification, market orientation and local government participation that supported China's lasting growth in the past two decades.Our empirical tests also produce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hina's output growth and its level implicating that growth convergence is applicable to China.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彭水军 包群 赖明勇
通过构建中间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探讨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技术外溢与本国技术吸收能力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对模型的竞争性市场均衡分析得到了均衡增长路径的稳态增长率,并就解的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模型的基本结论是: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人力资本积累以及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然而贸易开放度、技术水平差距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具有不确定性。
关键词:
开放经济 内生增长 技术外溢 吸收能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小钢 王自力
推动中国经济实现绿色增长转型需要依赖技术进步。本文通过构建基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与Kalman Filter的测度模型,测算了中国33个行业的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并对行业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动态演进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总体上,行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能源消耗,高能耗特征明显。市场化滞后、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受到市场规模效应影响而呈现出能源消耗型技术进步:技术与设备轻型化行业受能源价格影响,表现为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特性与投资周期差异导致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行业异质性特征,相比重工业,服务业和轻工业的波动次数更多、波幅相对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宏观环境波动和要素价格扭曲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关浩杰
根据中国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引入消费变量,可以构建VAR模型对中国农民收入、消费以及经济增长三个变量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民收入的提高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并且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但农民收入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较弱;经济增长在短期能够促进居民收入的提高,在短期存在波动,但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拉动作用。
关键词:
农民收入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柳欣 王晨
通过构建名义GDP、财政支出、M2、CPI这样四个变量的增长率的VAR模型,对我国内生经济增长下财政与货币政策产生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在经济衰退时,如果政府采取紧缩的货币、财政政策,势必导致更为严重的经济衰退。但如果政府基于收入-支出模型或IS-LM模型使用财政、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其结果也很有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或滞胀。最后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