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55)
2023(16497)
2022(13878)
2021(12835)
2020(10896)
2019(24745)
2018(24355)
2017(45774)
2016(25056)
2015(28743)
2014(28903)
2013(28492)
2012(26823)
2011(24261)
2010(24224)
2009(22747)
2008(22753)
2007(20671)
2006(17919)
2005(16553)
作者
(74529)
(62588)
(62558)
(59461)
(39703)
(29979)
(28506)
(24439)
(23637)
(22117)
(21467)
(21152)
(20177)
(20054)
(19788)
(19469)
(18716)
(18567)
(18305)
(18021)
(15881)
(15422)
(15318)
(14269)
(14015)
(13909)
(13898)
(13845)
(12669)
(12606)
学科
(105403)
经济(105268)
管理(74064)
(69041)
(56280)
企业(56280)
方法(44020)
数学(38098)
数学方法(37751)
中国(31064)
(28792)
(28401)
(24611)
(23248)
业经(22552)
(21280)
地方(21277)
贸易(21271)
(20701)
技术(18887)
农业(18737)
(18562)
银行(18514)
(17996)
金融(17988)
(17774)
(17417)
(16558)
财务(16508)
财务管理(16463)
机构
大学(369687)
学院(366970)
(155493)
经济(152287)
管理(135157)
研究(133431)
理学(115342)
理学院(113925)
管理学(112055)
管理学院(111346)
中国(102098)
科学(80784)
(79634)
(73200)
(69010)
(63585)
研究所(62565)
中心(60648)
财经(57542)
(56188)
业大(53632)
(52228)
北京(50683)
农业(50098)
(49133)
经济学(49010)
师范(48601)
(48104)
经济学院(44241)
(44047)
基金
项目(242460)
科学(190998)
研究(177591)
基金(176425)
(155294)
国家(154077)
科学基金(130125)
社会(113434)
社会科(107500)
社会科学(107474)
(92818)
基金项目(92601)
自然(82270)
教育(81639)
自然科(80340)
自然科学(80316)
(79646)
自然科学基金(78893)
资助(71666)
编号(71120)
成果(59489)
重点(56168)
(55126)
(53092)
(50670)
课题(50374)
国家社会(47984)
创新(47631)
(47048)
教育部(46830)
期刊
(172990)
经济(172990)
研究(112213)
中国(77562)
学报(59976)
(57725)
(57519)
科学(55065)
管理(49797)
大学(45091)
学学(42366)
教育(41465)
农业(39143)
(34523)
金融(34523)
技术(32616)
财经(29030)
经济研究(28559)
业经(26135)
(25078)
问题(22864)
(21893)
(20580)
技术经济(18727)
国际(18432)
世界(18338)
(18026)
科技(17272)
统计(16565)
理论(16385)
共检索到559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荣康  刘凤朝  
本文利用1987-2015年国内和国外在国际专利分类(IPC)大类层面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基于马尔可夫链方法实证分析了不同技术体制下我国技术领域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技术领域比较优势在连续两年为同一状态的"固化性"概率较高,呈现一定的"马太效应",而技术领域比较优势的"流动性"主要体现为相邻的两种状态之间。从技术体制视角看,在外国创新的独占性较低、国内外初始知识存量差距较小的技术领域,我国更可能由比较劣势转移到比较优势状态,且维持住已有的比较优势地位;在技术创新累积性较低、技术机会和技术轨道不确定性较高的技术领域,我国更可能突破已有比较优势被固化的陷阱,通过把握机会窗口实现技术比较优势的变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梦洁  张明倩  
文章基于全球专利数据库,采用RTCA指数识别2001-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合作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领域,并使用生存分析探讨这些技术领域比较优势的存续状况。研究发现:技术领域比较优势的存续期具有负时间依存性和门槛效应;技术领域比较优势的存续期对初始比较优势状态存在路径依赖,而通过该领域技术实力的不断积累可以减少初始比较劣势的影响;中国目前在更依赖突破性创新的科学密集型技术领域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中国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利布局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现实问题。以上发现对中国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利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晴  刘洋  高明杰  刘李峰  
近年来我国蚕桑业的主产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东桑西移"、"两广崛起"的发展态势十分明显。本文在对我国桑蚕业区域格局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产业重心模型及年际空间移动角度模型对我国蚕桑业优势产区及其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显示,2000年以来全国桑蚕生产重心逐步向西、向南移动,广西、广东蚕桑业发展突飞猛进。运用比较优势指标对我国蚕桑业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分析评价也印证了上述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敬峰  
文章通过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最高至SITC(Rev.3)四位数分类基础上的万余进出口数据,计算出了我国制造业各行业从1992年至2006年十五年间的比较优势指标,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变化的要素禀赋特征,指出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制造业当前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劳动密集型行业仍是我国制造业中的比较优势行业,外资进入对制造业各行业比较优势具有提升作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冯小燕  王志军  吴向文  
眼动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为教育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利用科学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 SpaCe,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对教育技术领域眼动研究相关的文献分布、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研究热点聚类、实验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知识图谱展示和计量学分析,较为系统地展示了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眼动研究的发展脉络、现状、热点及趋势,为教育技术研究者开展眼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喻国华  
技术进步对县域比较优势的动态影响浅析喻国华县域比较优势,是选择县域主导产业、确定县域发展方向的基础,也是实行合理的区域分工、实现社会资源空间配置合理化的基本依据。早在80年代,我们就把“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作为指导区域发展的基本方针,促进地区经济朝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金发,李波  
在高新技术领域,存在着许多行业标准,市场趋于标准化。本文首先阐述了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化;其次运用网络方法分析了行业趋于标准化的成因,认为高科技产品网络化而产生的网络外部性推动了高科技产品的标准化;然后指出了高新技术领域行业标准化的方法;最后指出了我国在行业标准化工作上的不足并给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官建成  戴珊珊  
对我国信息通讯技术(ICT)领域在1985—2006年期间的发明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在华知名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在15个最主要的ICT子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情况,计算了主要ICT子领域对各企业的技术重要性、各企业在ICT子领域及整体领域的技术竞争指数、各企业在ICT子领域的技术比较优势指数等。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ICT的重要技术创新和竞争子领域;在我国整体ICT领域的竞争指数最大的公司依次为三星、华为、松下等,而国内其他公司的竞争指数都较低;在各ICT子领域最具技术竞争力的公司几乎都是发明专利申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建国  李梦月  
基于中国5位数分类349种零部件产品的比较优势与技术含量指数,考量中国零部件产品出口与技术结构的演化特征,结果显示:中国零部件产品的比较优势与出口技术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高技术含量零部件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尤为显著。结论表明,中国零部件贸易正在经历从低技术含量零部件产品出口到高技术含量零部件产品出口的出口转化阶段。中国零部件的出口结构仍然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丽军  宋敏  
【目的】研究专利数量飞涨背景下不同申请时期、申请主体和技术领域的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以中国1985—2010年受理的全部农业专利为样本,利用统计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发明专利申请率、发明专利授权率、授权发明专利失效率、专利维持时间等质量指标。【结果】中国与国外农业发明专利授权率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国外的平均维持时间显著更长。在0.01置信水平下,中国公共研究部门(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个人相比,发明专利授权的概率显著更高,但维持专利的概率却显著低于企业。时间趋势变量的系数估计值表明,中国农业发明专利的授权和维持状况自2001年起有明显改善。【结论】尽管中国农业专利质量总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范爱军  高敬峰  
文章在对1997~2006年10年间我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的要素禀赋特征和附加值特征,认为产品内分工主要发生在我国制造业中的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但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基础。在获取更高附加值的利益驱动下,我国制造业内的企业会自主进行资本和技术积累,从而有助于我国制造业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的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学文  
当前国际生产分工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以产品内贸易为载体的复杂的生产网络。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处于产业链的顶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凭借劳动技术优势居于产业链低端。前者获取巨额利润,后者仅获取微博的劳动加工收益。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各国在生产分工中的地位?文章认为除了传统的技术、劳动等比较优势外,金融发展已经成为新型的、重要的比较优势影响着国际分工格局。对于中国而言,要摆脱在国际生产分工格局中的被动局面,必须大力地发展金融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玲  陈登科  李国平  
本文研究1985—2007年我国各省区及东、中、西三大地区资源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是否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实现动态升级,并采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各要素对不同类型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只有浙江、上海、天津、江苏、福建、四川、湖北7个省区的比较优势实现了动态升级,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比较优势行业没有实现升级;中西部地区的资本积累、外商直接投资和规模经济使其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地位进一步强化,东部地区的这些要素使其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中西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专...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连发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赞成以下的观点:研究经济结构离不开研究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同样,研究经济增长也离不开研究各产业的增长和各区域经济的增长。这已经成为经济学家们的共识。在我国,虽然近几年区域经济研究已十分活跃,但总体来说,区域研究仍落后于产业研究;而能够将这两种研究结合起来的更是不多见。将区域研究和产业研究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从中观上把握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的特点,而且可以从客观上把握我国各产业增长的区域结构。无疑,这将加深我们对经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郭世杰  陈芳  韩涛  王学昭  王燕鹏  吕璐成  董璐  
识别中外技术布局和性能差异,并针对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监测预警。聚焦美国相关规章文件中技术产品的性能参数,设计基于性能参数定量对比的技术差距分析方法。分析相关文件的语义特征,构建面向文件语义要素的信息抽取方法和信息同步匹配方法。提出通过文献计量,识别应对技术差距的替代性研究单位、推荐合作机构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美国在空间科技领域的相关规章文件分析为例,开展实证分析。利用性能参数的挖掘对比,可以将美国相关规章文件中包含的技术产品与我国的技术水平对比结果分为4类:无差距、技术空白、技术布局差异、技术水平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