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05)
- 2023(17978)
- 2022(15068)
- 2021(13902)
- 2020(11842)
- 2019(27381)
- 2018(27486)
- 2017(51876)
- 2016(28186)
- 2015(32078)
- 2014(32567)
- 2013(32018)
- 2012(30016)
- 2011(27357)
- 2010(28310)
- 2009(26438)
- 2008(26427)
- 2007(24299)
- 2006(21595)
- 2005(20008)
- 学科
- 济(122373)
- 经济(122219)
- 管理(84807)
- 业(80100)
- 企(66590)
- 企业(66590)
- 方法(50217)
- 数学(42604)
- 数学方法(41857)
- 中国(35025)
- 农(33430)
- 财(30211)
- 业经(28041)
- 地方(27662)
- 学(27004)
- 制(26919)
- 技术(22430)
- 理论(22259)
- 农业(21942)
- 贸(21367)
- 贸易(21350)
- 银(21260)
- 银行(21207)
- 融(20716)
- 金融(20708)
- 易(20614)
- 行(20387)
- 和(19084)
- 体(18626)
- 环境(17867)
- 机构
- 大学(414973)
- 学院(414378)
- 济(167241)
- 经济(163331)
- 管理(155223)
- 研究(144977)
- 理学(131288)
- 理学院(129770)
- 管理学(127173)
- 管理学院(126403)
- 中国(111071)
- 京(90515)
- 科学(89195)
- 财(80947)
- 所(75335)
- 农(71940)
- 研究所(67641)
- 江(66647)
- 中心(66445)
- 财经(62067)
- 业大(61213)
- 北京(57834)
- 范(56581)
- 农业(56119)
- 师范(55976)
- 经(55866)
- 州(52782)
- 院(52074)
- 经济学(50619)
- 技术(47029)
- 基金
- 项目(264750)
- 科学(207091)
- 研究(194465)
- 基金(188508)
- 家(164616)
- 国家(163237)
- 科学基金(138811)
- 社会(121238)
- 社会科(114856)
- 社会科学(114826)
- 省(105792)
- 基金项目(98299)
- 教育(91149)
- 自然(88594)
- 划(88514)
- 自然科(86565)
- 自然科学(86540)
- 自然科学基金(84930)
- 编号(80585)
- 资助(78199)
- 成果(67760)
- 重点(60498)
- 发(59829)
- 部(58175)
- 课题(57253)
- 创(55411)
- 创新(51898)
- 科研(50092)
- 国家社会(49573)
- 教育部(49521)
- 期刊
- 济(195467)
- 经济(195467)
- 研究(126323)
- 中国(94957)
- 农(66795)
- 学报(66260)
- 财(64612)
- 管理(60667)
- 科学(60635)
- 教育(54446)
- 大学(50202)
- 学学(46750)
- 农业(44806)
- 技术(40868)
- 融(40814)
- 金融(40814)
- 业经(31954)
- 财经(31138)
- 经济研究(30706)
- 经(26809)
- 问题(25221)
- 业(24630)
- 图书(22105)
- 技术经济(21966)
- 统计(21308)
- 版(20345)
- 贸(20103)
- 科技(20007)
- 策(19689)
- 理论(19279)
共检索到64993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双立 冯强 武振楠
企业研发创新的目的不是创造更多知识产权,而是通过知识产权获取最大价值。如何获取这些价值取决于企业知识产权开发战略模式选择和价值实现策略。技术体制作为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开发战略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体现不同的特征。本文在分析技术体制特征对专利应用逻辑的影响以及技术体制在创新过程中动态演变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产权开发的三种战略模式:开放战略、协调战略与专属战略,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知识产权财务价值、战略价值和防御价值的具体开发策略。研究成果对于企业知识产权开发和利用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屈晓娟
文章基于水平创新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构建一个内生技术进步模型,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差距、模仿能力、模仿技术比重等因素对后发地区经济增长作用中的调节效应。结论表明:后发地区存在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其临界状态受到技术差距、模仿能力、模仿技术比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同时,揭示了适度知识产权保护对中间研发部门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正向促进关系,其与技术差距、模仿能力、模仿技术比重和本土研发投入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因此,我国当前供给侧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应该制定适应性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深层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勇
本文以RFID技术供应链应用的商业模式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创造、价值评估四维的商业模式分析框架,构建了商业模式的识别与评估模型,提出了RFID供应链应用的三种商业模式:标签型、平台型、定制型,并分析了商业模式的实施策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保庆 王绮 张伟
本文在借鉴南北贸易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视角研究了不同模式服务贸易进口的经济效应,并且研究了进口服务品的技术属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1)对于商业存在模式的服务贸易进口而言,只有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一个较好的基础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够提高发达国家的创新率,发展中国家才能通过服务贸易进口来获得技术溢出,并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2)在商业存在模式服务贸易进口中,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对高技术含量服务品进口的刺激力度大于低技术含量服务品进口,从而提升了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进口的技术结构;(3)对于非商业存在模式的服务贸易进口而言,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阻碍了发展中国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明明 吴晓波 石涌江 戎珂 雷李楠
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和跨产业价值网络的形成,中国后发企业迅速崛起,进入快速追赶阶段。追赶过程不仅具有中国情境的特殊性,而且在商业模式和新兴技术的共同作用下为后发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6家中国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进行了探索性案例研究,得出商业模式设计及其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作用机制:(1)效率和新颖主题的商业模式设计能够通过发挥后发企业优势、克服后发企业劣势从而有助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的提升;(2)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匹配对绩效的影响结果不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炯
董事会具有两类不同性质的功能——本质功能和原生功能。董事会的本质功能反映了董事会是公司治理机制的组织结构保障,但现实中的董事会还有决策制定的原生功能,以及保护主要风险承担者利益的原生功能。同时,它们之间的动态匹配体现了不同的董事会功能定位。为证明这一观点,笔者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发现,与财务困境公司相比而言,绩优公司董事会的功能定位更符合动态匹配的理论原则。
关键词:
董事会 公司治理 功能定位 动态匹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彦志
大学的核心本质是知识创造与知识传播。大学的知识可以分为大学组织自身的知识以及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两个部分。通过分析知识的不同类别与不同组织形态的关系以及不同的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的方式与组织形态之间的关系,构建组织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识别不同的大学组织模型的基本特点和存在基础,进而探寻各类不同大学的最佳组织模型。对各类组织模型的分析还发现,知识经济时代下,网络组织模型将逐步成为大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并对大学治理体系的构建发挥关键作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组织模型 知识类别 知识转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双立 徐珊珊 许思宁
知识产权保护与开放式创新之间存在明显的张力,如何解决企业知识产权的"开放悖论"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基于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理论与现实困境,本研究从内生变量视角构建了整合型知识产权战略概念透镜。以此为基础,实现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开放式创新两大复杂系统的过程性融合与策略匹配,最终构建开放式创新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整合型决策分析框架。期望通过本研究,为企业解决"开放悖论"提供灵活权变的战略权衡模式,为开放式创新各个阶段进行最优知识产权决策提供策略选择依据,为实现知识产权和企业创新价值最大化提供现实的借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田发 周琛影
财政体制与现代社会治理具有内生关联性,通过"事权划分、财力分配、转移支付、预算控制"四个内在要素作用于社会治理。在社会治理的支出责任分工上,中央承担了26.64%的社会治理支出,地区间社会治理支出均衡水平不断提升;在社会治理的财力分配上,地方实际可用财力占比88.23%,且地区间财力差异呈缩小趋势;中央转移支付分担了22.17%的地方社会治理支出,并提高了地区间财力均衡水平。匹配现代社会治理的财政体制改革路径为:明确社会治理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理顺社会治理财力分配、优化转移支付机制及建立现代预算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田发 周琛影
财政体制与现代社会治理具有内生关联性,通过"事权划分、财力分配、转移支付、预算控制"四个内在要素作用于社会治理。在社会治理的支出责任分工上,中央承担了26.64%的社会治理支出,地区间社会治理支出均衡水平不断提升;在社会治理的财力分配上,地方实际可用财力占比88.23%,且地区间财力差异呈缩小趋势;中央转移支付分担了22.17%的地方社会治理支出,并提高了地区间财力均衡水平。匹配现代社会治理的财政体制改革路径为:明确社会治理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理顺社会治理财力分配、优化转移支付机制及建立现代预算制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晓光
在给定的政治体制内,当权者追求利益最大化,需要在产权制度中适当地设置可信承诺机制,以保证社会中有相当规模的生产投资。可信承诺机制的设置和存在决定着政治体制与产权制度之间具有一定的匹配关系。权力平衡的政治结构与普遍的平等保护的产权制度之间,权力失衡的政治制度与局部的不平等的产权制度之间相互匹配、相互依赖、相互支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善民
资金约束一直是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大掣肘。《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都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明确提出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支持水平。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尚未形成广覆盖、可持续、多层次、梯度化、低成本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文章建立了普惠制金融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阐明了普惠制金融的内涵以及普惠制金融扶贫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扶贫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金融扶贫 普惠制金融 模式构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碧波
人类无穷的欲望是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原始动力,而技术和制度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变化,不断地推动着国际贸易模式向更高的层次演进。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在"二元边际"上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国际贸易模式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点上的非均衡分布。国际贸易模式的演进与升级,又对现有的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贸易格局产生明显的影响和冲击。在产品内分工和产品内贸易背景下,将贸易政策的调整对象由最终产品划分为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这两大类型,就更能体现产品内贸易模式下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调节功能,并有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期刊] 改革
[作者]
崔焕金 李中东
食品安全治理实质上是人们履行产品质量合约问题,而合约是在既定制度环境下基于资产专用性和交易属性理性选择的结果。在社会转型期,制度环境和技术的不确性诱发的厂商机会主义是食品安全治理失效的根源,它加深了市场主体的负向调整并过度依赖市场和企业合约,而混合治理合约未受重视,也诱使企业偏向以通用资产替代专用资产,直接降低了安全水平。因此,创设稳健制度环境并激励缔结多元混合合约是扭转私人治理低效的基本政策取向。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制度环境 交易成本 社会管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自力
供水行业经营模式的选择遵循着与交易成本经济学预测一致的经济逻辑。当前供水业改革中发生的经营模式转变的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经营供水服务所面临的财务硬约束,而非出于效率原因。经营模式的选择不仅受行业中的一些具体交易约束条件影响,而且受到交易双方的主观因素影响。本文同时对中国供水业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