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61)
2023(11794)
2022(10066)
2021(9177)
2020(7993)
2019(18340)
2018(18237)
2017(35885)
2016(19429)
2015(22258)
2014(22375)
2013(22309)
2012(20954)
2011(19060)
2010(19294)
2009(18003)
2008(18395)
2007(16979)
2006(14819)
2005(13617)
作者
(57663)
(48396)
(48317)
(46005)
(30575)
(22935)
(22192)
(18802)
(18121)
(17355)
(16283)
(16109)
(15343)
(15305)
(15197)
(15009)
(14784)
(14322)
(14134)
(13900)
(12039)
(11937)
(11822)
(10836)
(10833)
(10819)
(10800)
(10718)
(9668)
(9594)
学科
(85886)
经济(85772)
管理(66033)
(65420)
(56176)
企业(56176)
方法(37408)
数学(32242)
数学方法(32002)
(27695)
(22490)
(21880)
中国(21046)
业经(20240)
(18609)
财务(18568)
财务管理(18528)
企业财务(17713)
技术(17608)
地方(16896)
(15715)
贸易(15709)
(15388)
(15233)
(15085)
农业(14740)
(14293)
银行(14258)
(13762)
金融(13758)
机构
大学(287675)
学院(287266)
(123725)
经济(121199)
管理(111697)
研究(97353)
理学(95431)
理学院(94402)
管理学(93076)
管理学院(92511)
中国(75032)
(63493)
(59515)
科学(56902)
(49928)
(47537)
财经(46209)
中心(45306)
研究所(44672)
(44409)
(41755)
业大(41716)
北京(40823)
经济学(37925)
农业(37289)
(35060)
师范(34704)
(34670)
(34536)
经济学院(34388)
基金
项目(184697)
科学(145377)
研究(136152)
基金(133778)
(115755)
国家(114821)
科学基金(98550)
社会(86930)
社会科(82615)
社会科学(82592)
(72033)
基金项目(71243)
自然(62577)
教育(62172)
自然科(61073)
自然科学(61058)
(60582)
自然科学基金(60028)
编号(54894)
资助(54556)
成果(45233)
(41960)
重点(41888)
(40369)
(39410)
(38208)
课题(37975)
创新(36930)
教育部(36061)
国家社会(35790)
期刊
(139603)
经济(139603)
研究(85999)
中国(58913)
(50158)
(43017)
学报(42961)
管理(42787)
科学(39985)
大学(32913)
学学(30911)
农业(28668)
(28094)
金融(28094)
教育(27679)
技术(27045)
财经(23833)
业经(22235)
经济研究(22012)
(20488)
问题(18670)
技术经济(16309)
(16181)
(15697)
理论(13869)
财会(13864)
科技(13547)
国际(13479)
(13419)
商业(13228)
共检索到437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平  
跨国公司产业控制的理论源于海默(S·Hymer)有关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理论,他认为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不同,证券投资只涉及到资金的转移,而直接投资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等一揽子资源的转移,它涉及到这些相关资源的控制。该理论提出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充分利用“独占性的生产要素”优势,控制国外经营,籍以控制东道国的市场。可以说跨国公司从事的直接投资其突出特征是产业控制,通过技术、管理等产业链条将国外投资的公司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玉华  蒋瑛  
跨国公司利用技术竞争优势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在投资过程中,技术优势通过模仿、竞争、价值链联系、人力资源流动和技术战略联盟等途径发生了转移。为了保持技术竞争优势,跨国公司采取技术锁定、独资化和跨国并购等多种方式对技术优势转移实施控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佳宾  赵进  
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公司掌握和控制的核心技术很少,是先进技术的接受者。这种技术劣势使得中国公司缺乏获取技术垄断优势的条件。但中国公司应以获取技术竞争优势为目标,采取加大研究开发投资力度、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与技术领先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孝文  
在国际竞争中谁能控制产业归根到底是中外双方竞争博弈的结果,是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因看,是由跨国公司垄断市场的天性和追求利润长期化的最终目标决定的,它实际上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一般而言,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本。本文认为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滞后、合资谈判主体错位、市场结构无序、国有企业竞争策略滞后及学习能力低下是造成我国大量市场被跨国公司所占领的内在原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允贵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及其对东道国的产业控制——跨国公司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投资与控制王允贵一、跨国公司建立在垄断优势基础上的产业控制:定义及方式1.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垄断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本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海默(S·H·Hymer)和金德伯...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明  
中国大豆产业是农产品中开放最早也是受跨国公司冲击最严重的产业。对于中国的大豆产业链,跨国公司都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将跨国公司对中国大豆产业链的控制策略总结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相结合的策略、产业链多环节共同控制的策略和以价值链高端为重点的控制策略,分析这种产业链控制策略能够成功推行的原因及控制继续发展的趋势和危害,提出增加大豆种植补贴,理顺粮食收购关系;加快培训大豆新品种;适当限制跨国并购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光亚  申佩娟  
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驱动力量,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全球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吸引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已经成为我国许多省市外资工作的重点。作为我国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北京逐步成为跨国公司竞相投资的热点。文章在分析跨国公司在北京投资的整体态势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在北京的投资战略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文章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论提出北京市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薛求知  罗来军  
本文通过系统性思维,构建出跨国公司(MNC)母公司对合资子公司(JV)的控制机制框架;根据现有文献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对股权控制和非股权控制做了补充;为了进行更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尝试提出股权控制和非股权控制之间的互动关系、内部控制、外部控制等问题,并进行一些基本的探讨,为MNC母公司对JV的控制机制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视角。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樊增强  
利用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获得先进的技术,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技术优势又是其获得垄断地位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为了保持其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他们也会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技术垄断与控制,防止技术的过度扩散,以充分发挥其垄断优势获取高额回报。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就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升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玉杰  
跨国公司在京投资分析朱玉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跨国公司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它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超越了国界的限制,通过直接投资在多个国家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国际投资的角度来说,跨国公司是国际投资的主要力量。在1990年世界范围内的销售额约为4万亿美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治平  钟华  李金林  
跨国汽车公司以国际直接投资(FDI)方式建立合资企业是我国汽车产业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在实际运行中,股权比例的安排并不等于实际控制权的分配,合资企业对合资双方相关资源依赖性的强弱决定了合资双方的实际控制权。跨国汽车公司借助技术垄断优势,通过双方合资时的约定或日后实际运作中的设计安排,以非股权约束的方式来实现对合资企业的实际控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琦  
文章整合价值链理论、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构建了一个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竞争优势分析框架,用于解释跨国公司利用各国竞争优势来实现企业竞争优势的路径以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立锋  徐明棋  
在企业构建全球生产网络的格局下,企业资源、网络构建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协同演化机制,作为影响我国民营跨国公司成长的内外因子,构建全球生产网络为企业获取全球资源提供了路径,而企业构建全球生产网络的动机和机会受企业拥有的内部资源的影响,这两个子系统通过彼此影响和相互作用,进而对跨国公司成长产生协同促进效应。两者协同程度越高,就越能够促进跨国公司的成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晓辉  操舰  杨治山  
跨国公司产业带动与东道国政府行为——跨国公司投资浦东的案例分析夏晓辉操舰杨治山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投资中,产业带动已成为人们所关心的焦点问题。本文以技术进步和国产化为中心变量,借助跨国公司投资浦东这一案例,试图对产业带动及产业带动中的政府行为进行深入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