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40)
2023(3275)
2022(2506)
2021(2537)
2020(1900)
2019(4350)
2018(4506)
2017(6321)
2016(4551)
2015(5292)
2014(5581)
2013(4640)
2012(4298)
2011(4027)
2010(4290)
2009(3441)
2008(3297)
2007(3216)
2006(2909)
2005(2731)
作者
(10935)
(9074)
(8943)
(8723)
(5765)
(4320)
(4225)
(3617)
(3500)
(3371)
(3106)
(3011)
(2995)
(2950)
(2920)
(2904)
(2872)
(2798)
(2730)
(2649)
(2573)
(2365)
(2307)
(2231)
(2118)
(2105)
(1997)
(1963)
(1913)
(1893)
学科
教育(18231)
技术(11537)
(10798)
管理(10246)
中国(9302)
(8964)
企业(8964)
(8847)
经济(8846)
教学(6096)
理论(6069)
技术管理(5544)
(4394)
方法(4002)
(3714)
发展(3500)
数学(3486)
数学方法(3416)
(3378)
研究(3296)
(3165)
改革(3120)
高等(3083)
思想(3057)
政治(2919)
(2871)
学法(2862)
教学法(2862)
思想政治(2800)
政治教育(2800)
机构
大学(60394)
学院(56009)
教育(25722)
研究(23520)
(18501)
师范(18439)
管理(15633)
师范大学(15466)
(15311)
(14926)
经济(14727)
科学(13475)
理学(13338)
理学院(13101)
技术(12746)
管理学(12729)
管理学院(12588)
职业(11952)
(11633)
研究所(10678)
北京(10435)
(10318)
教育学(9881)
中国(9715)
中心(9290)
(8455)
职业技术(8419)
(7714)
技术学院(7443)
教育学院(7252)
基金
项目(35102)
研究(33619)
科学(29301)
教育(24594)
基金(21175)
社会(18260)
(17859)
国家(17567)
社会科(17085)
社会科学(17082)
编号(16299)
(15793)
成果(15505)
(15364)
课题(14985)
科学基金(14244)
(12890)
规划(10963)
基金项目(10329)
重点(9757)
(9748)
项目编号(9727)
(9166)
(9138)
教育部(8979)
(8965)
(8707)
研究成果(8566)
年度(8267)
(8048)
期刊
教育(44683)
研究(27188)
中国(22975)
(15351)
经济(15351)
技术(12840)
职业(11465)
技术教育(7763)
职业技术(7763)
职业技术教育(7763)
科学(6671)
学报(6587)
大学(6274)
(6217)
论坛(6217)
管理(5677)
(5254)
高等(4868)
成人(4680)
成人教育(4680)
高等教育(4314)
农业(4173)
学学(4111)
技术经济(4053)
(4039)
科技(4037)
(3871)
职教(3802)
发展(3470)
(3470)
共检索到94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以技术驱动变革,是当下教育应对内外部挑战的重要共识。在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各种形态中,大致可以归纳出两条线路:一是教育生态体系的重塑。生态学认为,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生活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生物与环境之间会形成紧密的关系。教育同样如此。受新技术应用的推动,新的教育现实不断显现。比如,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催生出一个新词:massive individualized learning,有人把它翻译为:大规模个性化学习。这种说法在传统教育中是矛盾的、对立的。因为规模意味着大批量、集中教学,意味着统一、同步、无差别,而个性意味着异步、差别对待,意味着区分、不同。人工智能的出现,却把这两个对立矛盾的语词合二为一,创造出一种新的教育现实。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肖俊洪  
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技术,技术的潜力才不至于仅仅是海市蜃楼。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正>今天,信息技术已渗入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这可能需要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教育技术应用的成效是什么?体现在哪?这个问题寻求的答案,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回答,比如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省了教学时间等,这是它的短期成效。这里追问的是它的长期成效,即技术应用对教育教学进而对学生发展最终带来了什么?按常规的方法计算,如果劳动时间不变(教学时间不变),教与学的效率得到提高,那么必定意味着单位时间内(一学期或一学年)将取得更多更高(额外部分)的成效。这也即是这个问题的核心,即技术应用带来的额外成效是什么?
关键词: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新年新气象。2013年伊始,我们就看到了远程教育领域出现的种种新发展。首先,贝迪博士开展的HyFlex课程模式让我们看到了教育信息化的新路子。HyFlex课程模式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将常规课堂面授教学与在线教与学整合在一起,学习者可灵活地选择到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近年来,教育中的新技术层出不穷,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契机和活力。技术推动下的教育将会走向何方?可能发生哪些变化?这些令人遐思。可以大胆想象一下5年、10年甚至50年后的技术发展。那时,技术肯定远超现在,不仅网络已经更新换代,变得更加灵活快捷,今天人们热议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大数据、可视化等可能早已变成现实,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更多未曾想象的颠覆性技术也将喷涌而出,变革着社会,变革着人们的生活。教育也将变化。比如,优质资源的共享更加方便,云端学校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美凤  
教育技术是“教育”和“技术”的结合体。对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进一步研究应当综合这两个视角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从技术以及技术哲学的视角来透视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发展,希望能抛砖引玉, 扩展教育技术领域和学科的研究视野。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秀梅   杨改学  
本文通过对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强调了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是相互关联、并行发展的两个教育领域,并指出二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和趋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正>征订《现代教育技术》ISSN1009-8097/CN11-4525/N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CSSCI检索源期刊投稿平台:https://xjjs.cbpt.cnki.net/定价15元/期全年定价180元半年定价90元订阅方式?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736国外发行代号:M1689?团体订购(全年每期10册、半年每期20册及以上)请与发行部老师联系(010-62782405)
关键词: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正>人工智能对教育影响的讨论已连篇累牍,这里也说几点:一、教学内容。有人认为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需要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人的高级思维上,比如批评性思维、创新思维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等,不用关注低级或简单技能的培养了。这种观点的基本框架是人机协作下的人机职责分工。这从任务完成的角度看是有道理的,但从教育或人的心智发展历程看可能就不是了。人的心智发展遵循的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路径,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高利明  
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关系密切。通过应用教育技术会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信息能力的培养产生直接的影响。文章通过实例分析,指出必须大力开发优秀的教学软件,特别是编写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要注重教学设计。文章提出,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集成”观念和“建构”思想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竺亚芬  吴叔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金土  孟广平  严雪怡  薛喜民  王世震  李忠尧  陈永林  吕鑫祥  黄克孝  马树超  夏建国  董大奎  石伟平  杨若凡  
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迅速发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教育称为技术教育,所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高等技术教育。2000年末,作者接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对新形势下各种人才结构及其知识能力要求进行调查,并就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以及高等技术教育课程设计的若干理论认识问题展开讨论,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