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00)
2023(3178)
2022(2550)
2021(2393)
2020(1929)
2019(4320)
2018(4021)
2017(7335)
2016(3937)
2015(4933)
2014(5022)
2013(4765)
2012(4405)
2011(3857)
2010(4027)
2009(3528)
2008(3503)
2007(3260)
2006(2911)
2005(2640)
作者
(12574)
(10499)
(10471)
(10079)
(6611)
(5042)
(4933)
(4152)
(3854)
(3763)
(3627)
(3527)
(3417)
(3367)
(3277)
(3238)
(3191)
(3190)
(3164)
(3074)
(2769)
(2741)
(2652)
(2532)
(2403)
(2350)
(2313)
(2285)
(2223)
(2140)
学科
(16277)
经济(16269)
(15711)
管理(14004)
(13260)
企业(13260)
技术(10709)
教学(8607)
方法(8225)
数学(7412)
数学方法(7262)
技术管理(5947)
学法(5339)
教学法(5339)
理论(5257)
中国(4265)
(4251)
学理(3612)
学理论(3612)
业经(3400)
(3325)
农业(3243)
教育(2903)
(2846)
贸易(2845)
(2811)
(2725)
新技术(2584)
高新(2579)
高新技术(2579)
机构
学院(64074)
大学(62644)
(24820)
经济(24289)
管理(22649)
研究(19737)
理学(19597)
理学院(19405)
管理学(18911)
管理学院(18791)
中国(13080)
(12973)
科学(12449)
技术(10668)
(10200)
(10082)
(9984)
(9627)
(9626)
师范(9482)
业大(9476)
中心(9447)
研究所(9180)
财经(8563)
北京(8178)
(7915)
职业(7803)
(7783)
经济学(7726)
农业(7620)
基金
项目(42354)
研究(32481)
科学(32392)
基金(28312)
(24879)
国家(24671)
科学基金(21003)
社会(19221)
社会科(18350)
社会科学(18347)
(17972)
教育(17509)
基金项目(14632)
(14430)
编号(13440)
自然(12910)
自然科(12652)
自然科学(12651)
自然科学基金(12424)
资助(12008)
成果(10891)
课题(10258)
重点(9893)
(9859)
(9690)
创新(9256)
(8753)
大学(8559)
(8521)
教育部(8492)
期刊
(24224)
经济(24224)
研究(18602)
教育(16659)
中国(15980)
技术(11681)
学报(9810)
管理(9735)
科学(8869)
(8389)
(8122)
大学(7853)
学学(7101)
农业(6106)
职业(5889)
技术经济(5099)
财经(4620)
科技(4610)
(4580)
论坛(4580)
技术教育(4096)
职业技术(4096)
职业技术教育(4096)
(4077)
经济研究(3983)
(3683)
统计(3536)
(3478)
(3445)
金融(3445)
共检索到94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铭凯  廖婧茜  靳玉乐  
基于历史的视角,在教学场域中反思技术的同时在技术视阈中重解教学是探寻当前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之路的理性诉求。技术从"默默无闻"到"狂飙突进"的"上位",勾勒了教学场域中的技术傲慢;教学从"莫衷一是"到"自我迷失"的"式微",刻写了技术视阈中的教学盲从。超越傲慢与盲从的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之进路在于使教学和技术二者各安其位、各展其长、相得益彰,而这关键在于探求技术本分与教学之真相遇、技术张力与教学之善相促和技术魅力与教学之美相融的三重共生逻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伟  张应强  
回顾几千年来课程样态的历史嬗变,技术媒介共生演进所催生的课程变革从未停滞过。基于对技术与课程内涵意蕴的探讨,通过检视石器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等阶段技术与课程相遇的时代历程,探寻二者融合共生的演进逻辑,审思当前教育实践中课程对技术工具效能的"迷恋"和技术对课程价值厘定的"错位"。教育者要关照技术与课程的融合中的"变"与"不变",通过内容上的互释互构、实践中的互联互通以及统一中的共在共生,努力达成"人的发展逻辑"与"技术的理性逻辑"的有机统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君录  
高职院校教学文化是体现高职教育历史使命,彰显高职办学精神的文化,是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根基所在。对高职教学文化的审视,既要看到其与普通大学教学文化的共性,又要注重考察其特殊性。摆脱高职教学文化面临的多重困境,需要从教学管理观念更新、教学情怀践行、教学能力锤炼、教学氛围营造等方面寻求破解之法与超越之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波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新设性需要专业化和现实性的内涵与外延扩充,环境知识、环境技术、环保观念和一般环境事件的公开充实了环境信息公开的制度内核。环境信息公开的制度有着不同的个人、组织和区域供给与需求。环境信息公开最终的法治治理路径既在于其内在的制度强化,还在于配套的立法跟进,以期形成完整系统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运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东蔚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长期以来,互联网行业经常被认为税负水平偏低。检视互联网行业税收治理现状、探索其调适进路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以在北京、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77家中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164家中国汽车制造企业为实验样本和对照样本,利用2019—2021年样本企业数据测算我国互联网行业实际税负水平。研究显示,与传统制造业相比,我国互联网行业税负水平确实较低,但情况并不严重。以在我国香港地区或美国上市且排名前十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为样本进行测算,其结果亦能印证该结论。我国互联网行业税负水平之所以较低,与企业所得税法常设机构认定规则及增值税法课税连接点认定规则存在不足、地方政府滥用税收优惠政策、央地税收优惠政策优待成熟期互联网企业有关。按照税收法定、税收公平、税收中性原则,对互联网行业税收治理现状进行法理审视。研究发现,地方税收优惠政策能够通过目的正当性、适当性、必要性检验,但未能通过均衡性检验,中央税收优惠政策能够通过目的正当性、适当性、均衡性检验,但未能通过必要性检验,均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更好地调适互联网行业税收政策,我国应积极落实双支柱方案并避免其对我国税收主权产生不利影响;将增值税收入分享原则由生产地原则转变为消费和生产地原则;在赋予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权的同时,对地方税收优惠实行总量控制,并构建配套的地方税收优惠政策评估、审查与退出机制;增强涉互联网行业中央税收优惠政策的均衡性,在适度减少针对成熟期互联网企业税收优惠的同时,适度降低互联网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准入门槛,使成长期互联网企业可以享受更多税收优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韵江  
本文在对以往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历史回溯和比较分析,从概念、研究、测量、应用以及完善五个角度对其中较为活跃的观点论争进行了全面系统检视和述评。同时,本文展现了战略过程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延伸和交融,亦指出了这一领域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和学术上的种种不足。我们的工作一方面肯定战略过程领域引人注目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提出自己的批评性建设意见,以期未来中国企业战略过程的研究可以借鉴和弥补克服其弊病,从而进一步提升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鲁篱  马力路遥  
在倡导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今天,行业协会的在场与赋权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架构。通过对我国行业协会食品安全治理策略的实证分析表明,行政机构与行业协会的价值偏好形成了牢固的激励兼容,并由此导致了食品安全治理中,行业协会对行政机构的刻意迎合以及拥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自治在实际面对食品问题时的消极应对。破局的关键应着眼于借助法律的强制力,建立明确且细化的行业协会权利赋予和"政府支持"义务划定,并且打通信息关节,将该领域公众视野下行业协会的身影自"幕后"移至"台前",矫正行政机构价值偏好与社会公众利益诉求在行业协会策略权重中的强弱悬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鲁篱  马力路遥  
在倡导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今天,行业协会的在场与赋权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架构。通过对我国行业协会食品安全治理策略的实证分析表明,行政机构与行业协会的价值偏好形成了牢固的激励兼容,并由此导致了食品安全治理中,行业协会对行政机构的刻意迎合以及拥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自治在实际面对食品问题时的消极应对。破局的关键应着眼于借助法律的强制力,建立明确且细化的行业协会权利赋予和"政府支持"义务划定,并且打通信息关节,将该领域公众视野下行业协会的身影自"幕后"移至"台前",矫正行政机构价值偏好与社会公众利益诉求在行业协会策略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忠奇  
文章基于2018—2023年31个省级统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数据,应用文本分析法,从规范体系构建、总体分布样态、公开具体内容三个维度考察了统计行政处罚信息。结果显示,统计行政处罚存在公开总体情况不佳、公开内容规范不一、责任追究机制失灵等问题。为此,应当坚持利益平衡的价值理念;加快完善统计行政处罚的信息公开规范体系,注重数字统计思维和数字技能培养;强化统计行政处罚信息公开的协同监督机制,更大程度地引入社会监督,不断强化责任追究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雅璁  王崇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组织。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通过对每个阶段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件进行梳理,显示出对其服务集体经济的功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政治职能和经济功能长期未能有效分离,成员个体权利的保障机制不健全,人民公社解体后缺乏持续的法律供给。今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以发展集体经济为首要目标,理顺与基层党委、基层自治组织间的关系,注重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保护,构建起完善的私法主体制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填   闵学良   周晨萃  
技工教育在培养生产一线技能劳动者、解决就业等国计民生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技工教育经历了服务新中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的创办期、强政治指令引导下的曲折发展期、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的快速发展期以及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深化需求的体系建设期等重要阶段。当前,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技工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孱弱、生源不足且质量偏低制约培养实力发挥、校企合作难以深度推进导致人才适配性不高以及技能人才持续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亟待改善仍是制约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对此,技工教育应从持续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招生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及加强技能人才立法等方面寻求破解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壮国桢  
在历史上人们对精英教育有着不同的认识,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精英教育是理念还是模式、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能否共存、精英教育由何种高等教育机构承担等三个方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理性认识精英教育并合理借鉴精英教育的成功实践。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盲目追求"综合型"的办学定位、"宽进宽出"的选拔毕业机制、"粗放式"的培养过程和"无公信力"的质量表达等问题。办学定位上追求"精致"、培养模式上力求"精准"、人才特质上具备"精气神"是高职精英教育的现实路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秀勇  何晓云  
基于TOE分析框架,构建了包括8个观测变量和30个测量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检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实践效果。通过对14个农业农村部评选的“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能够重塑乡村治理场域,实现乡村治理结构再造,拓展居民参与渠道,赋能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从而助力乡村实现有效治理的目标。但同时,数字技术也会造成一定的乡村治理负担,表现为数字技术的功能“收缩”导致内容生产的行政化,数字技术的社区分化引发内容生产与需求的分离,数据指标硬化和治理内耗引致数字技术的悬浮化,治理主体间的数字鸿沟导致数字技术的挤出效应。为此,需要以“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重新审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超越对“数字技术”过度技术化和行政化的追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伟  侯玉莹  
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优质课堂和生态课堂、生命课堂、生本课堂这六个概念较为典型地表达了当代课堂教学质量观的不同形态,共同表明了研究者和实践者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期望及价值诉求。前三者代表了课堂教学的科学化追求,后三者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人文化追求。它们都在理论与实践中发挥过引领改革的作用,但也显露出诸多问题和困境。梳理、辨析并反思关于课堂教学质量观的几对概念,便于我们清晰透视课堂教学质量观发展的路向与轨迹,有利于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择善而从、守正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成科  柳海民  
反思传统的教学认识论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前提。在当前,反思教学认识论必须实现对理论的"内部困难"与"外部困难"的双向穿越,辩证地审思和超越凯洛夫教学认识论的理论逻辑与历史后果;历史性地理解两类知识在教育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地位;搭建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建构主义及后现代教育理论的对话平台;洞见当代中国学校教学基于现代性宰制的历史性境遇,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为新教学认识论奠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