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1)
2023(10833)
2022(8980)
2021(8134)
2020(6468)
2019(14982)
2018(14542)
2017(27175)
2016(14103)
2015(16335)
2014(16088)
2013(16230)
2012(15853)
2011(14797)
2010(14988)
2009(13602)
2008(13502)
2007(11875)
2006(10999)
2005(10385)
作者
(42895)
(35904)
(35651)
(33692)
(23008)
(17046)
(16213)
(13991)
(13625)
(12734)
(12485)
(11886)
(11658)
(11650)
(11398)
(11057)
(10809)
(10417)
(10289)
(10053)
(9258)
(8868)
(8646)
(8209)
(8049)
(7965)
(7942)
(7900)
(7253)
(7226)
学科
(74453)
经济(74394)
管理(37520)
(37378)
(27205)
企业(27205)
中国(25697)
方法(25541)
(23921)
贸易(23904)
(23231)
数学(22181)
数学方法(22065)
地方(20398)
(19402)
技术(16202)
业经(15537)
(13932)
金融(13932)
环境(13698)
农业(13175)
(12907)
银行(12888)
(12860)
(12706)
(12074)
(12053)
(11839)
地方经济(11323)
关系(10900)
机构
学院(214823)
大学(214540)
(105410)
经济(103724)
研究(87404)
管理(76580)
中国(67449)
理学(63890)
理学院(63110)
管理学(62367)
管理学院(61947)
科学(48611)
(47864)
(44836)
(43405)
研究所(40439)
中心(37435)
(34968)
经济学(33939)
财经(33937)
(32114)
北京(31733)
(31314)
(31053)
经济学院(30628)
(29243)
师范(28981)
业大(28317)
农业(27228)
科学院(26827)
基金
项目(135894)
科学(107375)
研究(102509)
基金(98613)
(86348)
国家(85683)
科学基金(71815)
社会(67832)
社会科(64709)
社会科学(64700)
(50865)
基金项目(50412)
教育(45263)
(43450)
自然(42150)
自然科(41209)
自然科学(41200)
资助(40866)
自然科学基金(40462)
编号(39256)
(36597)
成果(32298)
重点(31578)
(31360)
发展(30417)
(29924)
国家社会(29734)
(28976)
课题(28843)
中国(28646)
期刊
(122749)
经济(122749)
研究(74110)
中国(49937)
(33419)
管理(31126)
科学(30571)
学报(30507)
(29742)
(24672)
金融(24672)
教育(24021)
农业(23827)
大学(23574)
学学(22034)
经济研究(21581)
(20893)
技术(20810)
国际(20487)
业经(18846)
问题(17318)
财经(17179)
世界(15549)
(15102)
(14105)
技术经济(12856)
(10999)
论坛(10999)
科技(10581)
商业(9996)
共检索到353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璐  景维民  
在中国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考察中国的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不能不考虑国际贸易因素。文章综合采用LMDI分解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全面考查并测算了国际贸易影响中国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变的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表明:(1)生产的技术清洁度提升是中国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变的主要原因;(2)国际贸易显著促进了工业SO2和CO2减排的技术进步,且对SO2而言,该作用在强有力的环境管制下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发挥;(3)国际贸易的"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仅得到了微弱的支持,主要是净出口规模快速扩张的结果。因此,污染排放尚未成为影响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因素,推动工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变应着力于技术层面,促使环境管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景维民  张璐  
本文参照F等(2005)的方法,采用二次函数形式参数化方向性距离函数,用以刻画中国工业生产的绿色技术特征。度量并考察环境技术效率、SO2的影子价格以及SO2与总产值的替代弹性三项指标在2001-2010年的动态特征后,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工业的环境技术非效率在波动中有所上升,并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俱乐部收敛"效应;工业SO2的影子价格开始向更高的价格区间移动,反映出技术进步开始朝着更加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也预示着中国工业产出的增长将伴随污染排放的减少和可持续性的增强;SO2与总产值的替代弹性持续下降,部分行业开始表现出大幅降低,意味着减排难度的不断加大。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云凤  
WTO新一轮谈判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要建立合理的规范,既解决贸易与环境间的矛盾,又不使贸易自由化受阻。绿色贸易已涉及到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也将是对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提高能力的考验。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章旺  
绿色包装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重视改进出口包装,实行绿色包装,是增强我国包装业发展后劲,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俊玲  
本文聚焦全球供应链视角下的贸易承接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认为需认清承接全球供应链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实质性影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全球供应链贸易的发展是不可取的;需构建合理的全球供应链贸易绿色考量体系,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全球供应链贸易承接考量中,形成有效的考量体系;需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引导行业和企业推进制造业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形成持续、有效的绿色发展模式,提高国内制造业关键领域产业的绿色竞争力;需关注全球供应链贸易的具体承接形式,提高贸易承接的绿色外溢效果,实现全球供应链贸易承接体系下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监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露  袁琪  
本文拟从认识欧盟有关电子电气等机电产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了解其中反映的贸易和环境、健康问题的冲突与协调、矛盾与统一的实质性。另外对欧盟贸易和环境政策及国际环境法和WTO规则中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历史和发展进行简要分析,以认识国际贸易与环境、健康问题协调发展的大趋势,促进贸易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艳  
<正>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活动十分活跃。农产品国际贸易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就业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中国各区域的环境质量以及农业科技水平。在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活动中,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给中国农业生产和现代化带来了新机遇。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数字化产品、互联网技术推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发展,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完善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贸易模式的重要方向。因此,推动农产品国际贸易数字化发展,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斌  彭星  欧阳铭珂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36个工业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SBM效率测度模型及结合ML生产率指数来测算分行业的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衡量标准,同时采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环境规制和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间的非线性关系并计算出门槛值。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中国工业分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非但没有出现增长,反而出现一定的倒退,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导致其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低甚至为负,中国工业增长方式越发显现粗放和外延性特征。环境规制可以通过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影响中...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侯幼萍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该思想对于构建"环境友好型"国际贸易制度有重大指导意义。贸易自由化一方面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增大了环境污染的风险。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环保问题的日益凸显,向我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多数国际贸易组织都已把"环境友好型"贸易规则的制定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这些国际贸易组织关注的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制定出的"环境友好型"贸易规则也就有所差异。国际贸易组织在制定"贸易与环保"规则上的差异,体现了解决贸易与环保问题的未来趋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德章  曹继晨  
近年来国际贸易的新特点,为各国的出口贸易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要巩固和发展良好态势,就要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开展合作竞争,发展竞争优势,并在出口政策的支持下,通过服务贸易带动商品贸易的发展。在共赢、多赢的新贸易格局中,持续、创新地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寻舸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我国的经济"绿色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际贸易的绿色化趋势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我国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上要适应这种趋势,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环保型FDI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秀玲  谭会萍  朱瑞雪  
本文在论述了绿色贸易及其产生的背景基础上,分析了绿色贸易作为对当今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的新现象和发展的新趋势,认为发展绿色边境贸易无疑是适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论文分析了绿色贸易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从加强国际合作、为企业申请环境认证工作创造条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进出口发展战略、加大扶持力度,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大力发展边境绿色产业等几个方面发展绿色边境贸易的战略与措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爱勤  
传统国际经贸活动及政策使国际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许多矛盾。"绿色壁垒"成为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单纯以盈利为目标的贸易政策,许多政策不支持环境问题。基于环境目标,国际贸易的新视野应该包含:盈利的、半盈利的、非盈利的各种方式达到环境目标;发展中国参与环境外交,参与制定、修订国际环境标准及标志;发达国家应主动承担环境责任采取相应的手段及补偿式投入;国际环境协调及硬约束的方式要提到实际工作日程上,以平衡贸易保护与全球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当今国际贸易呈现出的新问题,以及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必要性,提出现行国际贸易活动与环保矛盾解决的办法及中国如何遵循绿色国际贸易的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晓依  许英明  肖新艳  张剑  
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共识,发展绿色贸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低碳转型的必然要求。当前,绿色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比相对稳定,呈现中欧美三足鼎立、环保科技类产品为主的贸易格局。中国绿色贸易表现出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市场趋向多元化、区域发展差异明显等特点。后疫情时代,绿色复苏已成为全球共识,碳定价作为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被广泛应用,国际低碳规则主导权争夺日益激烈。未来,可通过设立“国家绿色贸易发展示范区”、科学制定绿色低碳产品进出口货物目录、加强绿色贸易主体培育、打造绿色贸易发展平台、深化低碳领域国际合作等路径重塑绿色贸易发展新格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兵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在经济学界向来是很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20年,我国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奇迹。这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素材和社会实验室,使我们能从中国的经验和案例来分析已有的理论。钟昌标博士的专著《国际贸易与区域发展》就是我国学者在探索这方面问题的一次大胆尝试。该书不仅对我国改革开放20年对外贸易发展作了反思性的概括,而且对未来我国外贸发展作了前瞻性的探讨,现实性很强,理论上也不乏创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