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24)
2023(16246)
2022(13821)
2021(12651)
2020(11001)
2019(25197)
2018(24763)
2017(47382)
2016(25457)
2015(29403)
2014(29529)
2013(29202)
2012(27054)
2011(24611)
2010(24487)
2009(23004)
2008(22586)
2007(20315)
2006(17849)
2005(16210)
作者
(77015)
(64619)
(64429)
(61395)
(41130)
(30942)
(29324)
(25292)
(24609)
(22947)
(22150)
(21723)
(20908)
(20510)
(20327)
(20093)
(19367)
(19350)
(18821)
(18678)
(16227)
(15992)
(15811)
(14889)
(14641)
(14464)
(14385)
(14190)
(13221)
(12817)
学科
(121062)
经济(120915)
管理(80621)
(73930)
(62668)
企业(62668)
方法(50811)
数学(44422)
数学方法(43900)
(29656)
中国(29190)
(28249)
(27137)
业经(25073)
地方(24482)
(23347)
技术(19785)
(18969)
贸易(18960)
农业(18509)
(18382)
(18104)
财务(18021)
财务管理(17975)
理论(17229)
(16983)
(16942)
企业财务(16884)
(16787)
(16775)
机构
大学(380544)
学院(379100)
(161363)
经济(158129)
管理(144688)
研究(130351)
理学(124109)
理学院(122736)
管理学(120547)
管理学院(119840)
中国(97444)
科学(80204)
(79986)
(73788)
(66987)
(65444)
研究所(60706)
中心(59665)
财经(58354)
(58207)
业大(57445)
(52753)
农业(51632)
经济学(50268)
北京(50061)
(47674)
师范(47058)
(46681)
(45146)
经济学院(44969)
基金
项目(251471)
科学(197447)
基金(183289)
研究(179375)
(161092)
国家(159802)
科学基金(136424)
社会(114641)
社会科(108716)
社会科学(108686)
(98594)
基金项目(96328)
自然(89214)
自然科(87147)
自然科学(87117)
自然科学基金(85558)
教育(83388)
(83039)
资助(75723)
编号(70736)
成果(57651)
重点(57478)
(56057)
(54172)
(52451)
课题(49727)
创新(49296)
科研(48711)
教育部(47933)
国家社会(47810)
期刊
(181181)
经济(181181)
研究(110785)
中国(74914)
学报(62971)
(59548)
(58522)
科学(57217)
管理(55214)
大学(47592)
学学(45086)
农业(39222)
技术(37748)
教育(36148)
(32578)
金融(32578)
财经(30143)
经济研究(29553)
业经(27246)
(25983)
问题(23316)
(20939)
技术经济(20794)
统计(19187)
(18679)
(18427)
科技(17500)
(17446)
理论(17186)
世界(16859)
共检索到568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书杰  
从分工和演化角度来看,个人效用是由社会技术和制度发展水平决定的。个人决策相互作用形成了自然经济、部分分工、完全分工等不同的组织与市场结构,也相应决定了物流组织的结构与形式。把固定学习和训练成本、技术和制度纳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利用超边际分析能够很好地说明物流组织的决策机制。而且,通过分析发现,无论固定学习和训练成本处于较低还是较高的阶段,都存在着物流组织结构从部分分工向完全分工演化的动力机制,即自营物流向第三方物流的组织变迁,从而实现了在理论层面上将物流纳入经济组织活动的目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海欧  
瓦利斯和诺思(1986)对美国交易费用总量的变动趋势进行了测算,得出了引人关注的结论。随后诺思和瓦利斯等人对这个测算结果进行了系统的解释,但是无论是这个测算结果本身还是他们所提出的观点都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在把诺思和瓦利斯等新制度经济学家得出的实证结论、理论解释与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模型的结论和思想观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发现不仅瓦利斯和诺思(1986)的测算结果与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对交易费用变化趋势的预测是吻合的,而且两位作者在解释这一测算结果成因时所提出的核心观点与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背后的思想也是基本一致的。这些发现一方面支持了诺思和瓦利斯的观察结果和理论解释,同时也表明新兴古典经济学事实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左金隆  
关于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方法论,有观点认为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范式为基点。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笔者认为它属于修正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修正的经济人假设;二、非零交易成本假设;三、新古典经济学分析工具的继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利明  邢惠清  
近年来,随着《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经济学原理》、《专业化和经济组织》的陆续出版,以及杨小凯教授的定期回国,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逐渐为国内的经济学者和学生所了解。但是很多数学基础差的人对于他的论文高深的数学、复杂的推导演算望而却步。而新近出版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杨小凯、张永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正是为那些数学基础差,又对新兴古典经济学感兴趣的人士准备的一本新著。读过此书后,感觉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淑花  
自2004年中国东南沿海出现劳动力短缺后,"民工荒"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阻碍经济增长的一个难题,同时"民工荒"问题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一方面"民工荒"有逐年加大的趋势,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却又能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传统的观点认为,农民工数量的绝对减少是导致"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即解决"民工荒"难题的方法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之上的,这就导致了"民工荒"难题是无解的,即人口红利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不相容的。而如果从新兴古典经济学视角出发,将"民工荒"难题看成是古典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敬忠  王丹  
新古典与新制度经济学对农政问题与农政变迁的分析严格遵循经济学学科的分析范式,将农民界定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个体,将农业视为可以从生产要素角度进行拆解的经济部门。该视角坚信,农业的发展即是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为此,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而新制度经济学则致力于减少资源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在农地要素方面,产权变革与市场流转是该视角关注的重点。虽然新古典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学说可以部分解释中国的农政变迁历程,但学术界对其质疑始终存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强调要从中国独特的发展经验出发,建立解释自身农政转型与农政变迁的理论体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德洪  
商业集群是流通领域的一种特殊现象。商业集群在现代城市、商业街、商务中心区(CBD)、集贸市场等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分析分工演进、交易效率与商业集群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商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分工演进、追求交易效率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商业集群的形成也有利于交易效率的提高,进而推动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贾志永  
本文对非均衡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其共同点在于产生的学术背景、行为主体的决策过程和产生的直接动机。它们的主要差异在于,一是虽然都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与发展,但发展的“方向”不同;二是虽然都注意到了经济生活中信息不完备的现实,但对其影响“领域”的归结不同;三是它们对市场作用的看法不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傅利平  李军辉  周小明  
城市化演进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专业化分工和交易效率的相互作用。在综述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引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城市模型理论,利用偏最小二乘通径模型复数据表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制度等是专业化分工和交易效率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针对现阶段城市化动力作用的外在特征,从"化人"与"化地"并举、产业结构调整、智力资本投入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区域未来城市化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邓宏图  
枉文通过探讨组织理论的三个关键词:组织、组织演进与制度变迁,旨在揭示组织演进和制度变迁的逻辑关系。本文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尽管有精巧的分析工具和精美的表述,但由于它们抛却了历史的逻辑起点问题,因此不能恰当地揭示组织演进的真正奥秘。结论就是,要重新回到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考察历史逻辑起点对于组织演进和制度创新的决定性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孔晓婷  
明朝在洪武年间开始实行海禁制度,禁止私人海外贸易,海禁制度由此成为明朝的一项重要海外贸易制度安排;但到明朝中后期时,私人海外贸易已成为主要的贸易形式,隆庆开禁则标志着明朝海外贸易制度变迁的实现。针对这一制度变迁,已有研究多是基于史料进行的史学归纳研究,缺少经济学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系统分析。文章运用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制度均衡与非均衡以及利益集团理论阐释了明朝海外贸易制度的安排与变迁。结论认为,首先,明朝实行海禁制度安排既存在必要性,又符合国家和封建统治集团的自利性;其次,实施海禁制度时的外部成本是制度变迁的诱因,而私人海商集团进行制度变迁的收益大于成本则是制度变迁的前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孟楠  陈晞  
人民币汇率制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历几次重大变迁,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再度改革。究竟是何因素推动汇率制度变迁并决定未来变迁的路径与方向?本文从新制度经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效应,尝试解答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内在原因以及未来的变迁路径与方向,为解释汇率制度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宁  翟印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少安  
本文为纪念科斯而作。文章认为科斯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包括:一是把制度经济学发展到了"新古典"制度经济学阶段,重新构建了制度经济学与正统经济学的关系,实现了二者的联姻;二是创建了四个相互联系的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制度比较与选择理论(特别是所谓的科斯定理);三是为新古典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构件,并且为现代法经济学奠基,也改变了现代环境经济学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框架;四是引领和成就了一批伟大的经济学家,使得新古典制度经济学家群星璀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于业明  王欣  王建军  
80年代以来,杨小凯、罗森、贝克尔、博兰、黄有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运用非线性规划(超边际分析)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精彩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掀起了一股用现代分析工具复活古典经济学的思潮,形成了一个以超边际分析为基础工具,以专业化经济、分工和经济组织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析框架。由于这一新的分析框架的最大特点是使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在新兴古典躯体中复活,因此被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 本文主要是在新古典经济(Neoclassical economics)和新兴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比较的基础上对后者作一评论式介绍。 一、从分际分析到超边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