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6)
2023(1488)
2022(1329)
2021(1214)
2020(998)
2019(2375)
2018(2390)
2017(4200)
2016(2339)
2015(2649)
2014(2671)
2013(2778)
2012(2550)
2011(2403)
2010(2338)
2009(2127)
2008(2074)
2007(1810)
2006(1621)
2005(1460)
作者
(7224)
(6007)
(5961)
(5809)
(3887)
(2823)
(2600)
(2449)
(2381)
(2133)
(2117)
(2077)
(2029)
(1936)
(1931)
(1848)
(1788)
(1745)
(1734)
(1733)
(1465)
(1441)
(1439)
(1438)
(1389)
(1371)
(1315)
(1293)
(1273)
(1247)
学科
(10704)
经济(10702)
(6563)
管理(6274)
(5869)
企业(5869)
方法(5390)
数学(4481)
数学方法(4435)
(2816)
贸易(2811)
(2756)
中国(2755)
(2554)
地方(2474)
业经(2413)
(2318)
(2028)
(1942)
(1937)
(1933)
理论(1826)
(1763)
经营(1560)
环境(1542)
农业(1512)
(1435)
决策(1384)
(1380)
银行(1376)
机构
大学(35207)
学院(34873)
(15081)
经济(14826)
管理(13688)
研究(12348)
理学(11957)
理学院(11801)
管理学(11586)
管理学院(11513)
中国(9337)
科学(7935)
(7504)
(6245)
(6196)
(6191)
研究所(5746)
业大(5470)
中心(5419)
(5226)
财经(4936)
农业(4888)
经济学(4668)
(4657)
北京(4651)
(4627)
师范(4606)
(4570)
经济学院(4190)
(4068)
基金
项目(24699)
科学(19750)
基金(18432)
研究(16881)
(16553)
国家(16412)
科学基金(13963)
社会(11166)
社会科(10650)
社会科学(10646)
基金项目(9648)
(9490)
自然(9351)
自然科(9153)
自然科学(9151)
自然科学基金(8955)
(8259)
教育(7899)
资助(7675)
编号(6237)
重点(5678)
(5605)
(5134)
(4980)
成果(4927)
教育部(4797)
国家社会(4788)
科研(4653)
人文(4646)
创新(4606)
期刊
(16185)
经济(16185)
研究(9955)
中国(6999)
学报(6577)
科学(5983)
管理(5975)
(5619)
大学(4921)
学学(4658)
(4521)
农业(3793)
教育(3437)
技术(2958)
(2835)
金融(2835)
财经(2564)
业经(2502)
经济研究(2461)
(2420)
(2260)
国际(2236)
问题(2217)
统计(2041)
资源(2026)
(1979)
(1964)
科技(1906)
技术经济(1856)
(1833)
共检索到52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劭锋  
承载力的概念来自于生态学领域。随着该概念应用范围的拓展 ,尤其在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中的应用 ,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的争议 ,不仅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对其提出质疑 ,而且生态经济学家和主流经济学家也在一些与之相关的观点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本文试图从承载力的起源、内涵的演变、存在的缺陷和定量的测度等方面对其进行刻划 ,同时揭示了国际上有关承载力研究的进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顾康康  刘景双  陈昕  彭小黎  
鞍山市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研究其生态承载力状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可为鞍山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基于矿业城市独特的生态系统内涵,建立了鞍山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理论为基础的综合评判法,评价了"十五"期间鞍山市生态承载力状况,探讨了2010年鞍山市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五"期间,鞍山市综合生态承载力处于临界安全状态,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经济压力、资源压力和生态健康等指标发展水平仍较低。生态承载力从超载逐渐转变为盈余状态,系统间协调度不断提高。按照鞍山市总体规划水平预测,2010年鞍山市综合生态承载力达到较安全状态,各指标没有低于临界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阿芹  谢乃明  
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是衡量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流域水环境系统是否协调、流域经济社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指标。水环境承载力是以水环境系统为承载主体,在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水量平衡和水质平衡的前提下,水环境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承载能力。在对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水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从社会经济子系统、水资源子系统、水环境子系统三个分系统角度分析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的演化机理。从综合维度、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分别给出流域水环境动态演化概念模型,揭示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演化规律。以长江流域为例,解析长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演化机理,并给出具体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其概念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海霞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山西省人增地减的矛盾日趋突出。该文分析了山西土地资源的变化趋势,利用相关统计模型计算了山西省土地资源绝对承载力与相对承载容量,明确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山西经济人口容量必将高于自然人口容量。因此,山西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控制人口数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土地资源的人口的承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阿芹  谢乃明  
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是衡量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流域水环境系统是否协调、流域经济社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指标。水环境承载力是以水环境系统为承载主体,在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水量平衡和水质平衡的前提下,水环境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承载能力。在对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水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从社会经济子系统、水资源子系统、水环境子系统三个分系统角度分析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的演化机理。从综合维度、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分别给出流域水环境动态演化概念模型,揭示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演化规律。以长江流域为例,解析长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演化机理,并给出具体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其概念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葛军莲  张翎  刘民士  刘丰源  龙毅  黄震方  
景区承载力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由于现有景区承载力估算模型以景区由"均质的可游览空间"构成为假设前提,通过面积和游客单位游览面积进行景区承载力的估算,未涉及游客进入景区游览行为的动态性。由于游客不能瞬时填满整个景区,景区承载力具有时空特性,故建立景区动态承载力计算的概念模型,并构建以停留区、通道以及出入口等要素为空间实体的网络结构逻辑模型,从而提出基于网络结构的景区动态承载力估算方法,选取南京总统府景区作为实验区域,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将地理信息科学应用于旅游管理,有利于确定景区承载力的具体量化水平,使景区管理分时管控措施得到有效发挥,进而促进旅游景区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社会效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海荣  王松良  杨建洲  陈辉  
运用并改进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计算并分析了闽东南地区1988—2004年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该地区综合资源承载力逐渐由超载变为大量富余,经济资源是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②以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为参照区,该地区综合资源承载力和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③各亚区间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差异十分显著,但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均严重超载;④趋势预测分析表明该地区2010年和2015年的综合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均有较大的富余,但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严重超载,且程度在不断加剧,人地矛盾、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先贵  肖玲  兰叶霞  王书转  马彩虹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陕西省1978~2002 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地区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未来陕西省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78 年的0.5508 ha 逐年增加至2002 年的1.1059 ha,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9517 ha 逐年减少到0.8102 ha。可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呈反方向发展趋势。陕西省1978 年的生态盈余为0.4009 ha,1992 年出现生态赤字,2002 年人均生态赤字增至0.2958 ha。预测陕西省2010 年和2015 年人均生态足迹分别为1.2013ha 和1.25...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凤金  许鹏  程慧  
本文在分析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要素对全国14个大城市进行综合承载力评价,并以广州为例判断大城市人口承载现状,进而提出了增强大城市承载力的途径和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雪莲  邓峰  王海灵  
本文探讨了区域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基本模式,笔者认为区域资源承载力系统是一个需要考虑时间尺度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区域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受其上级系统的影响与制约,并且与人类设定的经济社会目标相关。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参照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思路,以研究区资源承载力系统的上级系统的整体协调度最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计算区域资源承载力的新的思路,并以1995-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对新疆资源承载力做了实证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晓红  何群  
经济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生活空问和时间,但却带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这是人类违背环境承载力的结果。因此,重新审视环境承载力的价值功能对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鹏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和比较几种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方法,从中总结出供需比较的理念,并在此理念基础上,利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均值化法对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丹  陈爽  
城市承载力分区以城市系统为分区对象,从资源环境与经济人口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生态学和地理学理论,在分析城市承载力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将区域空间划分为不同类型承载区。城市承载力分区是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城市在由无序蔓延向有序发展转变时期的特殊需要。本文对城市承载力分区的理论、方法、指标体系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基于城市承载力"状态-压力-响应"概念模型提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区域分为高、中、低3个承载区,进一步按承载力制约因素将低承载区分为可调控区及不可调控区。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承载力分区方法应用于常州,通过实例研究对承载力分区方法进行补充,并将研究结果作为常州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空间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楠  
本文构建了包含人口、生态和经济因素的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对北京市1999-2007年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指数化分析,并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比较法测度了同期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压力度。研究发现,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水资源承载状态处于"超载状态";同时,承压状态分析发现近年来北京水资源承压度出现逐年回升的态势,暗示北京市水资源的"超载"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一定缓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楠  申俊利  贾丽静  
本文通过构建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标体系,对北京市1986—2006年间基础设施承载状态进行了测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并使用相对资源承载能力测度方法测度基础设施承载状态。进而,对北京市各区县2007年基础设施承载力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