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2)
- 2023(12427)
- 2022(10598)
- 2021(9962)
- 2020(8548)
- 2019(19946)
- 2018(19756)
- 2017(39296)
- 2016(20918)
- 2015(24010)
- 2014(23644)
- 2013(23061)
- 2012(21008)
- 2011(18576)
- 2010(18782)
- 2009(17224)
- 2008(16437)
- 2007(14231)
- 2006(12396)
- 2005(10824)
- 学科
- 济(83746)
- 经济(83659)
- 管理(61433)
- 业(61213)
- 企(49379)
- 企业(49379)
- 方法(43333)
- 数学(38871)
- 数学方法(38224)
- 中国(26123)
- 农(22657)
- 财(21505)
- 贸(17959)
- 贸易(17946)
- 业经(17923)
- 易(17610)
- 制(16505)
- 农业(14985)
- 银(14966)
- 银行(14955)
- 行(14255)
- 理论(14157)
- 融(13948)
- 金融(13947)
- 技术(13512)
- 务(13466)
- 财务(13408)
- 财务管理(13377)
- 地方(13221)
- 学(12905)
- 机构
- 学院(290878)
- 大学(288935)
- 济(124516)
- 经济(122200)
- 管理(117900)
- 理学(102497)
- 理学院(101550)
- 管理学(99678)
- 管理学院(99137)
- 研究(88986)
- 中国(69774)
- 京(59861)
- 财(57107)
- 科学(50629)
- 财经(46160)
- 所(42248)
- 经(42061)
- 中心(41533)
- 江(41028)
- 业大(39527)
- 经济学(38843)
- 农(38564)
- 研究所(38051)
- 北京(37564)
- 范(35851)
- 师范(35527)
- 经济学院(35297)
- 财经大学(34522)
- 州(32756)
- 院(32711)
- 基金
- 项目(195092)
- 科学(155774)
- 研究(145520)
- 基金(143353)
- 家(123091)
- 国家(122073)
- 科学基金(106916)
- 社会(93685)
- 社会科(89035)
- 社会科学(89015)
- 省(75677)
- 基金项目(74907)
- 教育(69312)
- 自然(68427)
- 自然科(66938)
- 自然科学(66923)
- 自然科学基金(65710)
- 划(63790)
- 编号(60023)
- 资助(59821)
- 成果(47281)
- 部(44345)
- 重点(43564)
- 发(41733)
- 创(41581)
- 课题(40641)
- 教育部(39104)
- 国家社会(38955)
- 创新(38674)
- 人文(38292)
- 期刊
- 济(128306)
- 经济(128306)
- 研究(82613)
- 中国(54038)
- 管理(45137)
- 财(43475)
- 学报(37214)
- 科学(36494)
- 农(33625)
- 教育(32262)
- 大学(30411)
- 技术(29831)
- 学学(28583)
- 融(27205)
- 金融(27205)
- 农业(23167)
- 财经(22576)
- 业经(22027)
- 经济研究(21665)
- 经(19432)
- 问题(17618)
- 统计(15873)
- 贸(15855)
- 技术经济(15066)
- 国际(14917)
- 商业(14325)
- 策(14217)
- 理论(14128)
- 决策(12741)
- 实践(12699)
共检索到420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文杰
本文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出发,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了承接国际外包、价值链升级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机制,并利用中国经济普查年鉴数据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承接国际外包活动对我国工业行业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承接全球价值链外包的不同环节以及高低两种技能劳动力的替代弹性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存在面板门槛效应,当我国工业行业承接国际外包环节低于或接近我国要素禀赋结构时,承接国际外包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当承接国际外包环节明显高于我国要素禀赋结构时,承接国际外包则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从长期看,进一步动态提升我国要素禀赋结构以及破除限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基于由WIOD数据库整理所得的1995~2011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文章从整体就业和不同技能劳动力就业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离岸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离岸服务外包具有技能偏向型特征,因为离岸服务外包有助于高技能劳动力就业,而抑制了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离岸服务外包对就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承接国异质性,由发达国家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对中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由发展中家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与其恰好相反;无论从不同技能劳动力就业视角还是从不同承接国视角来看,离岸服务外包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均显著为负,而效率效应均显著为正。
关键词:
离岸服务外包 就业 替代效应 效率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占国 符磊 江心英
本文分别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模型测算了我国28个行业的总体外包水平、三次产业外包水平、劳动密集型外包水平和资本密集型外包水平的就业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承接国际外包总体上提高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但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具有结构性差异。制造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外包水平的提高对就业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劳动密集型外包总体上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但较高报酬的"有效就业"岗位并未显著增加。服务业外包对就业也有促进作用,但考虑到外包规模较小及行业的个体差异较大,这种促进作用可能被夸大。
关键词:
承接国际外包 就业 扩大效应 替代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文杰
本文基于全球垂直分工的视角,构建理论模型将我国劳动力市场进入歧视这一制度特征纳入到全球化与工资不平等的分析框架中,并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形式国际外包对1995-2011年我国劳动力市场进入歧视以及行业内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化和国际外包通过技术升级、产业重组和市场竞争等效应改善了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市场进入歧视状况,我国竞争性行业和垄断性行业的劳动力进入扭曲程度分别从1995年的25.21%和65.27%下降至2011年的15.37%和37.27%。并且,分行业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形式的国际外包对我国不同行业的技能工资差距具有差异性影响:高技术外包对我国竞争性行业技能工资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秋菊 孙赫
本文运用我国20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就跨国外包对我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跨国外包对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跨国外包会阻碍未超过发展门槛行业的技术进步,会促进超过发展门槛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进步,但跨国外包对我国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对超过发展门槛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跨国外包 技术进步 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清萍 刘晴
笔者利用投入产出表和贸易数据,测算1992年~2010年间我国15个行业的国际外包水平,对国际外包与人均实际产出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我国总体国际外包水平经历先增后降的发展过程,从1992年的0.20上升到2002年的0.22,之后逐年下降,2007年为0.16;在短期和长期上,外包对行业的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具有负向影响,短期弹性大约在-0.1到-0.2之间,长期弹性大约在-0.3到-0.5之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官胜
劳动力市场刚性的存在是决定国际贸易能否促进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现有的实证研究却忽视了劳动力市场刚性的决定性作用。本文基于国外文献的度量方法构建劳动力市场刚性和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的度量指标,并利用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研究当劳动力市场刚性存在差异时贸易增长对产业间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当劳动力市场刚性程度低于门槛值时,贸易增长能加速产业间劳动力转移;而当劳动力市场刚性程度高于门槛值时,贸易增长则会阻碍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由此得出结论,欲使中国的贸易增长起到促进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的效果,必须先在劳动力市场领域进行改革,消除劳动力市场刚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立鑫 孟彩霞
本文聚焦与供给侧相关的高技能劳动力推动因素和与需求侧相关的本土市场规模拉动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研究表明,全样本下不仅高技能劳动力与本土市场规模均显著地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且二者的交互也具有类似的正向作用。区域异质性方面,高技能劳动力与本土市场规模的交互对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在西部地区具有相反的作用,中部地区的情形介于二者之间。基于劳动力集聚视角的分析还得出,全样本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不仅要关注高技能劳动力,更要关注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的空间集聚和匹配与本土市场规模的协同发展,中部地区现阶段更要关注高技能劳动力与本土市场规模的融合,以推动产业由“量”向“质”提升;虽然西部地区以上传导机制均尚未激活,甚至高技能劳动力与本土市场规模的发展在短期呈现割裂态势,但也要持续推进对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建设高水平的劳动力队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臧旭恒 赵明亮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广泛参与到了垂直专业化分工过程当中,对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的影响机理,在改进垂直专业化分工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就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部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总体上降低了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增加;中低技术行业的回归分析显示这一影响更为显著;而高技术行业的回归分析显示垂直专业化分工增加了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但回归系数弹性要小于总体行业回归和中低技术行业回归的弹性。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就业结构 经济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崔萍
文章以我国IT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接包方的角度出发,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实证研究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和技术创新产出方面均要显著高于没有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规模越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和技术创新产出就越大,这说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促进了承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研究还发现企业规模和政府补助对承接服务外包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文章利用2004~2011年中国服务业面板数据,首先从整体上实证分析了服务贸易对异质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然后分性别、分行业检验了服务贸易的异质劳动力就业效应,以考察服务进、出口对异质劳动力就业影响的性别和行业差异。整体估计结果表明,服务进、出口显著地促进了中国服务业异质劳动力就业,且对熟练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说明服务贸易对不同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有所差异;从分性别和分行业视角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服务进、出口的异质劳动力就业效应存在显著的性别和行业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小强 蒲泱竹
运用基于窗口分析的超效率非期望产出的MinDS模型,测度2010~2018年成渝双城经济圈环境效率,并基于非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环境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最后对环境效率进行了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表明:①成渝双城经济圈总体环境效率偏低,经济圈环境效率呈周期性波动上升态势;②在门槛模型下,人口密度、人均地区总产值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环境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城镇化率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环境效率提升具有抑制作用;③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结构调整程度与产业结构转型对其环境效率存在单门槛效应,只有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的条件下,产业结构升级才能显著改善环境效率,通过技术进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改善环境效率的关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朝阳 李雪松
基于非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本文将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从单纯的线性影响关系推广到非线性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技术进步达到一定水平时,产业结构升级才会显著改善能源效率,技术进步推进型的产业结构升级才是能源效率提升的关键。同时,本文根据各地区技术进步水平所处区间将产业结构升级划分为技术推动型、中间型和要素推动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多数省份仍处于中间型产业结构升级阶段。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多数地区产业升级仍有较大"政策调整空间",建议政府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以及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庆 李卉
以2001—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税收及其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外溢性。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总量税收竞争和分税种税收竞争会显著地抑制产业结构升级;(2)总量税收竞争不存在显著的空间外溢性,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竞争存在显著的空间外溢性;(3)增值税竞争和企业所得税竞争空间影响的间接效应高于直接效应,导致其对产业升级的总效应变为正向;(4)增值税竞争、营业税竞争和个人所得税竞争存在较显著的单门槛效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增值税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阻碍作用会下降。
关键词:
税收增长 产业升级 空间外溢性 门槛效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春燕
随着我国各省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各省域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水平发展差异,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呈现出不均衡性的特征。文章通过利用1998~2015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门槛模型实证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显示:老龄化产业对结构升级影响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当城镇化水平大于门槛值时,老龄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反之,老龄化阻碍产业结构升级。以人口城镇化为门槛变量时,迈过门槛的只有北京和上海,且迈过平均人力资本积累门槛值后的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正效应更大,其余28个省份均未迈过门槛值。以经济城镇化为门槛变量时,迈过门槛的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4个省市,其余26个省份均未迈过门槛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