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59)
- 2023(6730)
- 2022(5107)
- 2021(4457)
- 2020(3406)
- 2019(7637)
- 2018(7538)
- 2017(14384)
- 2016(8061)
- 2015(8802)
- 2014(8913)
- 2013(8503)
- 2012(7519)
- 2011(6831)
- 2010(6963)
- 2009(6407)
- 2008(6188)
- 2007(5360)
- 2006(5164)
- 2005(4657)
- 学科
- 济(36984)
- 经济(36956)
- 管理(17417)
- 业(15784)
- 中国(14279)
- 地方(12951)
- 农(11516)
- 方法(10450)
- 企(10231)
- 企业(10231)
- 业经(9562)
- 农业(8427)
- 数学(7754)
- 数学方法(7688)
- 城市(7554)
- 发(7390)
- 学(6804)
- 理论(6162)
- 环境(6152)
- 发展(5665)
- 展(5656)
- 城市经济(5654)
- 产业(5582)
- 财(5185)
- 制(5156)
- 地方经济(5152)
- 信息(4618)
- 总论(4275)
- 体(4237)
- 信息产业(4220)
- 机构
- 学院(113641)
- 大学(111155)
- 济(43046)
- 研究(42473)
- 经济(41911)
- 管理(40092)
- 理学(33583)
- 理学院(33035)
- 管理学(32347)
- 管理学院(32130)
- 中国(30783)
- 京(27932)
- 科学(27842)
- 所(20955)
- 范(19377)
- 师范(19213)
- 研究所(19160)
- 财(18819)
- 中心(18648)
- 北京(18501)
- 农(18452)
- 江(16651)
- 业大(16531)
- 院(16062)
- 师范大学(15767)
- 财经(14759)
- 州(14370)
- 农业(14302)
- 经济学(13425)
- 经(13391)
- 基金
- 项目(77933)
- 科学(62038)
- 研究(56140)
- 基金(55989)
- 家(49045)
- 国家(48623)
- 科学基金(42262)
- 社会(37137)
- 社会科(35168)
- 社会科学(35159)
- 基金项目(30703)
- 省(30673)
- 自然(26808)
- 自然科(26155)
- 自然科学(26151)
- 划(26049)
- 自然科学基金(25631)
- 教育(23914)
- 编号(21817)
- 资助(21761)
- 发(19199)
- 重点(17683)
- 成果(16576)
- 课题(16176)
- 发展(15749)
- 展(15553)
- 部(15461)
- 国家社会(15429)
- 创(14906)
- 科研(14044)
共检索到171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路紫
从近年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以大时代环境为背景层层深入,按照区域类型完善要素系统、确定发展目标和掌握发展步伐,会取得显著效果。分析河北省旅游业的状况,可以断言,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历史机遇,努力把河北省规划为承接京津旅游扩散(功能疏解、产业转移、市场对接)的一个集中承接地(支撑点和集散地),是时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 孙晓然
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河北省目前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分析了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势和障碍,指出河北省具有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低层次城镇化水平和低契合度产业链条、不断加剧的生态负外部性效应、严重不足的城市有效承载力存量、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缺失却大大阻碍了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质量。为此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发展多元化经济,夯实城镇化的产业基础;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福利水平;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合理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建设,搭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坚实平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 孙晓然
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河北省目前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分析了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势和障碍,指出河北省具有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低层次城镇化水平和低契合度产业链条、不断加剧的生态负外部性效应、严重不足的城市有效承载力存量、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缺失却大大阻碍了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质量。为此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发展多元化经济,夯实城镇化的产业基础;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福利水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树伶
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核心,产业转移升级成为重点突破领域之一。京津冀地区主要产业存在一定的梯度差异,将从根本上推动区域内产业转移,河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正效应,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分层次、有重点地提升主要产业的承接效益和质量;二是以科技、金融创新驱动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创建协同创新的共同体;三是推动优势产业技术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层次,转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大的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四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五是借助京津人才智库,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都沁军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对河北省城市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河北省 城市化水平 指标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晗 成微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实施以来,产业协同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京津冀区域内产业仍高度趋同,天津与河北地区存在明显的竞争倾向,未来区域内仍存在巨大的产业调整空间。本文通过建立衡量产业承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北各城市之间的产业承接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尽管河北整体产业承接能力有所改善,但各城市之间承接水平仍存巨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就各个层次城市如何提升其承接能力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旨在促进河北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深入进行。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承接力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赵翀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后,河北省积极作为,主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张家口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的重要节点,被定位为服务首都的特色功能城市、生态涵养区。从整体战略上,张家口要力争逐步打造成为北京和天津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居民休闲旅游后花园、生态环保绿色屏障、转化高新技术和工业产品的加工基地,并借力吸引京津相关高新、绿色产业转移到张家口,从而推动张家口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绿色产业中心城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硕
本文简要介绍了社会融入的内涵,总结了社会融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承接非首都功能中的重要意义,在分析河北承接非首都功能中社会融入问题主要表现和深入剖析导致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北在承接非首都功能中提供一些帮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南云芙
产业对接与协作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中央对京津两地的产业定位,北京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呈现"以舍为主"特点,主要移出商贸服务业以及一般制造业;天津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转移呈现"取舍结合"特点,在承接部分北京产业的同时,移出部分传统制造业。这对多年处于"项目经济洼地"的河北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将有助于河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云飞 赵宁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河北的产业转型与升级,需要以"大产业"和"大承接"的宏观理念,解决"接得住"、"接得对"、"接得好"三大难题。在财政政策上,建立京津冀财政政策的综合协调机制,发挥财政对竞争性和公益性两类项目的引导功能,合理划分省、市、县三级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建立区域间利益分配、引进项目效益评价、产业转移收益诱导、居民公共服务权益共享等四项利益安排制度。
关键词:
协同发展 产业转移 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柳天恩 周彬 周志强
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升级是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北京的制造业尤其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转移态势最为明显。河北在承接北京制造业转移时,应遵循梯度转移、互补转移、集聚转移、合作转移、绿色转移和升级转移的原则。具体说来,一是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从高梯度行业向低梯度行业转移;二是按照"北京研发+河北应用""总部经济+异地生产""链式分解+服务外包"等模式实现制造业的部分环节转移;三是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和关联配套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增强产业转移的根植性,降低产业转移的风险;四是通过双方合作建立产业转移园区或飞地经济,实行税收分成;五是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实行差异化的产业承接政策;六是补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枫 高成亮
随着我国大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及京津冀一体化布局的加速,资源供给与市场需求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促使部分台资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变化,主动将投资重心梯度式转移到京津冀地区。考虑到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两市一省长远发展需要,应根据京津冀一体化布局和总体发展目标,依照各地区功能定位,有选择地承接具有比较优势的台资资本,引导各产业台资资本进入京津冀不同地区,确保产业承接过程中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针对目前承接台资转移中存在的制度安排、产业选择、人才等方面的障碍因素,京津冀承接台资转移应顺应一体化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枫 高成亮
随着我国大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及京津冀一体化布局的加速,资源供给与市场需求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促使部分台资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变化,主动将投资重心梯度式转移到京津冀地区。考虑到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两市一省长远发展需要,应根据京津冀一体化布局和总体发展目标,依照各地区功能定位,有选择地承接具有比较优势的台资资本,引导各产业台资资本进入京津冀不同地区,确保产业承接过程中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针对目前承接台资转移中存在的制度安排、产业选择、人才等方面的障碍因素,京津冀承接台资转移应顺应一体化长远发展需要,在台资进入的不同阶段,相机抉择,选择不同的承接策略,设置合意的制度安排,一要采用政府主导的引力策略;二要实施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的合力策略;三要实施市场主导的驱动策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昕
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所亟待突破的诸多非协调性矛盾与城市化经济的不合理运行密切相关。借助城市化这一关联基础整合城市发展,是突破现实障碍从而提升城市群组合发展收益的有效途径。分析京津冀一体化现状的城市化成因、构建城市化推进一体化的理论模型,选取2003-2012年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地级以上城市作为样本,应用空间计量方法,从"城"、"市"、"城市化"三个层次实证分析城市化经济发展效应的发挥状况,检验城市化基础所发挥的关联效果。结果表明,"城"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强从而更好地带动了周边协同发展,"市"的增长效应更强从而更好推进了本地经济增长,城市化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城市之间在"...
关键词:
城市化 关联基础 经济发展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