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7)
- 2023(15412)
- 2022(13303)
- 2021(12392)
- 2020(10194)
- 2019(23243)
- 2018(23177)
- 2017(44040)
- 2016(23885)
- 2015(26613)
- 2014(26495)
- 2013(26240)
- 2012(24183)
- 2011(21917)
- 2010(21986)
- 2009(20187)
- 2008(19257)
- 2007(16904)
- 2006(14945)
- 2005(13278)
- 学科
- 济(99909)
- 经济(99811)
- 管理(65091)
- 业(64048)
- 企(51218)
- 企业(51218)
- 方法(39054)
- 数学(32913)
- 数学方法(32541)
- 中国(29203)
- 农(28705)
- 地方(26833)
- 业经(24270)
- 财(21634)
- 学(20847)
- 农业(19686)
- 贸(17966)
- 贸易(17952)
- 制(17387)
- 易(17315)
- 理论(16240)
- 技术(16194)
- 环境(16144)
- 和(16126)
- 银(15564)
- 银行(15510)
- 融(15051)
- 金融(15047)
- 行(14928)
- 地方经济(14820)
- 机构
- 学院(333329)
- 大学(331781)
- 济(131921)
- 管理(130784)
- 经济(128955)
- 研究(115477)
- 理学(112417)
- 理学院(111130)
- 管理学(109213)
- 管理学院(108640)
- 中国(85274)
- 京(71960)
- 科学(71714)
- 财(58776)
- 所(58107)
- 农(54076)
- 研究所(52750)
- 中心(51691)
- 江(49719)
- 业大(49463)
- 范(46647)
- 财经(46450)
- 师范(46219)
- 北京(45918)
- 院(42363)
- 经(42096)
- 农业(42044)
- 州(40998)
- 经济学(38330)
- 师范大学(37128)
- 基金
- 项目(226406)
- 科学(177686)
- 研究(168773)
- 基金(161341)
- 家(139917)
- 国家(138668)
- 科学基金(118929)
- 社会(104870)
- 社会科(99307)
- 社会科学(99283)
- 省(90363)
- 基金项目(85961)
- 教育(77001)
- 自然(76165)
- 划(75386)
- 自然科(74346)
- 自然科学(74330)
- 自然科学基金(72960)
- 编号(70409)
- 资助(65734)
- 成果(57164)
- 发(52557)
- 重点(50782)
- 课题(48950)
- 部(48776)
- 创(47446)
- 创新(44139)
- 项目编号(43123)
- 科研(42469)
- 国家社会(42174)
- 期刊
- 济(153179)
- 经济(153179)
- 研究(100790)
- 中国(67601)
- 农(50783)
- 学报(50778)
- 管理(49296)
- 科学(47916)
- 财(42530)
- 教育(42457)
- 大学(38346)
- 学学(35834)
- 农业(35700)
- 技术(29766)
- 融(29418)
- 金融(29418)
- 业经(27548)
- 经济研究(23999)
- 财经(21616)
- 问题(19620)
- 图书(19209)
- 经(18525)
- 业(18217)
- 科技(17065)
- 技术经济(16034)
- 理论(15972)
- 商业(15894)
- 现代(15634)
- 实践(14663)
- 践(14663)
共检索到500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芳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版),湘南地区正面临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对接东盟的发展机遇。湘南作为湖南承接珠三角的前沿阵地,具有自身的特定情况,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实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承接产业转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红线视角重点对如何承接转移产业提出了一些对策,使各个区域、部门的联动协调实现更高的承接绩效,以促进大湘南地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湘南 开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晖 陈漫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产业梯度转移已成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湘南地区作为珠三角与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通道,是湖南对接粤港澳地区的前沿阵地,如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区域合作,有效实现粤港澳沿海产业转移承接,是湖南在明确提出"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后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立足湘南地区发展现状,提出湘南地区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通过加大对内对外开发和有效承接粤港澳等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两大举措,为产业承接选择做出合理的战略安排,把湘南地区打造成湖南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国家级产业承接转移"示范区",实现湖南在中部地区的率先崛起。
关键词:
开发开放 产业转移 湘南地区 粤港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晓军 陈国生 张瀚文 彭文武 蔡琴 罗歆 肖璨
珠三角与大湘南示范区在工业规模差异、工业结构差异、生产效益差异和高新产业差异等方面所存在较大梯度差异,使得珠三角与大湘南示范区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势能差,这种势能差有利于两地产业转移与承接,按照克拉森区域分类法分析,重点对大湘南示范区从珠三角可承接的产业进行甄别,力图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对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刚
衡阳、郴州、永州三市作为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选择转移的重大战略区域。面对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良好机遇,处于产业低梯度区的"大湘南"应采取何种方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已成为未来湘南产业发展需要面对的紧迫问题和严峻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利兵
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皖江职业教育来需要在战略上落实优先地位、推进区域一体化、突出重点建设;在策略上转变发展方式、改革教育体制、创新运作机制;在政策上要加大经费投入、严格就业准入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改变人才的社会评价、增强政策的执行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业转移 皖江 对策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彭国川
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背景下,重庆必须有效承接国际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以产业转移促进城乡产业统筹发展。要引导各地区承接不同梯度和类型的产业转移,形成城乡统筹的产业体系;要加快产业发展和升级,增强大城市带大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并推动大量的传统工业逐步向主城以外的区域转移。承接模式主要有要素注入式的直接投资模式、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以及"产业转移园区"模式。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城乡统筹 产业升级 重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龙斌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也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沿海地区通过实施产业转移战略,不仅可以使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而且可以化解资源约束,实现区域产业升级。而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既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也有利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实现经济跨越发展。为此,中西部地区应该依托优势找准承接点,积极打造承接载体,优化承接环境,构筑产业集群,以确保顺利承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亚运 胡宇晨 刘俊霞
基于2003-2020年地级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对承接地低碳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1)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承接地的低碳发展;(2)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的低碳发展效应在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城市和非老工业基地城市间存在异质性;(3)从作用渠道上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主要通过刺激绿色技术创新和提升政府环境关注程度来促进承接地低碳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春梅 李国璋 赵桂婷
本文基于我国区际产业转移背景,以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为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测算甘肃省第二、三产业各行业产业梯度系数,甄别优势产业;再此基础上,选择第二产业中的9个主要优势产业作为承接备选产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排序;然后,综合考虑甘肃要素禀赋状况、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蓝图、甘肃省产业和区域发展规划等进行分析,确定了甘肃省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行业。通过分析认为,由于西部比较突出的资源禀赋优势和历史上沉淀的完整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工业体系,以及政府出于优化本地产业结构考虑的产业政策等原因,西部地区对承接重点产业的选择倾向于依托既有产业基础作强优势产业的发展路径,从而西部各主要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一鸣 严延军 哈满林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国家战略的发布实施,为安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契机。在此背景下,安徽高职教育要从"找准办学定位"、"对接人才需求"、"提高人才质量"3个方面着力,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落脚点;从"校企合作突出互利共赢"、"校地合作突出主动服务"、"校校合作突出协作提高"3个方面入手,把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与效果作为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和目标指向。结合国家赋予皖江城市带的先行先试权,提出要创新安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并从"建立以高职教育为龙头的大职教格局"、"完善以公共实训基地为基础的大实训体系"、"探索构建以职教集团为依托...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高职教育 改革 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翔 刘慧敏 李慧
产业转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趋势。文章以南宁高新区为例,分析了南宁高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从产业转移原则,产业布局,产业扶持政策,产业链构建,人才体系、服务体系、项目库建设,招商引资理念和招商方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南宁高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惊宏 陆玉麒 段保霞
以皖江示范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背景,立足于示范区的物流和客流两个层面,运用GIS栅格分析和网络分析以及ESDA分析技术从时间指标和费用指标,研究了示范区物流可进出性和区内客流的顺畅性。结果表明:由长三角12门户城镇进入示范区的可进入性大体上是以空间距离为基础,局部上由于路网的作用两者共同形成了可进入性的四大城市区;四大城市区以东北—西南向布局平行于进入皖江城市带的长三角12城镇,其局部轮廓有着明显的高等级公路指向性;客流顺畅性上,时间和费用可达性空间格局两者有很大的相似,都是以"双核—隔离岛"形成的圈层结构,时间可达性上呈现高速公路指向性,而费用可达性上呈现铁路指向性;区内城镇间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局部区域分异明显。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可进入性 空间格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峰 薛惠锋
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区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变迁规律,并通过测算农业、非农部门的要素错配系数和环境规制强度,实证分析要素错配与环境规制强度对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乡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呈稳定攀升趋势,但存在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和劳动力供给质量偏低等约束,其空间特征以低高、低低集聚模式为主;在城乡部门要素错配问题突出、环境规制强度与潜力指数存在"U"型作用关系下,农业部门生产要素配置处于"劳动力配置较多而资本配置偏少"的状态,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对非农部门要素错配状态的改进作用效果显著,而农业部门对环境规制强度的适应调控能力相对偏弱。
关键词:
要素错配 环境规制 产业转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淑芬 李晓琪 阎晓
借融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机会窗口,山西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是其推进全省产业转型的重要路径。区际产业转移和承接是两地间产业相互吸引的结果,只有两者相互耦合才是有效的产业转移与承接。文章在利用产业集聚指数、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测度京津冀地区具有转移趋势的第二产业范围基础上,结合山西产业承接能力和产业承接需求,着重通过构建产业引力模型测算山西对京津冀转移工业细分门类的吸引力情况,确定山西最可能承接的京津冀转移产业。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有转移趋势的产业集中在河北和天津两地,以资源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晓菊 王一楠 孙梦雪
张家口位于环首都贫困带地区,属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牢牢抓住京张联合申办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主动作为,实现与北京协调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先对北京和张家口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分析张家口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与北京协同发展的优势基础以及面临约束条件,分析可承接产业,最后提出张家口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实现京张协同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张协同 承接产业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