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3)
- 2023(11741)
- 2022(10549)
- 2021(9861)
- 2020(8314)
- 2019(19328)
- 2018(19244)
- 2017(37495)
- 2016(20334)
- 2015(23276)
- 2014(23517)
- 2013(23405)
- 2012(21024)
- 2011(18691)
- 2010(18599)
- 2009(16897)
- 2008(16381)
- 2007(14036)
- 2006(12372)
- 2005(10434)
- 学科
- 济(83748)
- 经济(83672)
- 业(58097)
- 管理(57482)
- 企(46329)
- 企业(46329)
- 方法(39019)
- 数学(33023)
- 数学方法(32616)
- 农(23021)
- 中国(21276)
- 业经(20502)
- 地方(20215)
- 财(18181)
- 学(17034)
- 农业(15664)
- 理论(14536)
- 贸(14248)
- 贸易(14241)
- 技术(14041)
- 易(13788)
- 制(13543)
- 和(13536)
- 环境(12969)
- 产业(12721)
- 务(11415)
- 财务(11324)
- 财务管理(11303)
- 划(11178)
- 地方经济(10396)
- 机构
- 学院(287946)
- 大学(286056)
- 管理(120233)
- 济(110275)
- 经济(107688)
- 理学(104609)
- 理学院(103493)
- 管理学(101767)
- 管理学院(101264)
- 研究(91910)
- 中国(65789)
- 京(61324)
- 科学(59111)
- 财(47644)
- 所(45216)
- 农(43644)
- 业大(43034)
- 中心(41613)
- 研究所(41541)
- 江(40731)
- 范(39409)
- 师范(39070)
- 财经(38959)
- 北京(38852)
- 经(35287)
- 州(34350)
- 农业(33986)
- 院(33866)
- 师范大学(31495)
- 经济学(31094)
- 基金
- 项目(202849)
- 科学(159063)
- 研究(149520)
- 基金(144866)
- 家(125289)
- 国家(124224)
- 科学基金(107398)
- 社会(92812)
- 社会科(87934)
- 社会科学(87908)
- 省(81221)
- 基金项目(78559)
- 自然(70019)
- 自然科(68329)
- 自然科学(68316)
- 教育(67488)
- 划(67207)
- 自然科学基金(67048)
- 编号(61831)
- 资助(59665)
- 成果(49062)
- 重点(44688)
- 发(44339)
- 部(43496)
- 课题(42349)
- 创(42225)
- 创新(39222)
- 科研(38328)
- 项目编号(38086)
- 人文(37185)
- 期刊
- 济(119864)
- 经济(119864)
- 研究(78911)
- 中国(51076)
- 学报(43078)
- 管理(41430)
- 科学(41070)
- 农(38921)
- 财(33501)
- 大学(32443)
- 教育(31397)
- 学学(30233)
- 农业(27706)
- 技术(27599)
- 业经(21717)
- 图书(19278)
- 融(18566)
- 金融(18566)
- 经济研究(18259)
- 财经(17409)
- 问题(15486)
- 科技(15022)
- 经(14925)
- 技术经济(14343)
- 业(14000)
- 理论(13981)
- 商业(13775)
- 资源(13535)
- 实践(13066)
- 践(13066)
共检索到406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丁国华 卢琳
以西部地区的典型—四川省为例,就产业转移与旅游物流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从设施保障能力、物流配送能力、景区建设能力、经营管理开发能力等六个方面,运用欧氏贴近度模糊物元法对四川省旅游物流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旅游物流能力提升的措施与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惠调艳 胡新 马莉
承接能力是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本文以陕西省软件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全国18个省的19个指标,对其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软件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可归结为产业竞争优势和投资环境因子、产业规模与增长因子、政府因子、效益因子和市场因子五方面的驱动力。陕西软件产业在因子1和因子5上得分较高,而在因子2上得分较低,综合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较强。在此基础上,从招商引资、本地企业培育、软硬件环境完善三个方面提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承接能力 因子分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古丽米热·赛买提 奥布力·塔力普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由低向中、高等收入阶段演变并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模式。发展特点和趋势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的迅速发展,受到要素成本不断上涨,劳动红利明显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东、南部沿海地区的生产性企业和产业在寻找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本文选取20项相关指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北五省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西北五省区产业吸引力、支持力、发展力与选择力间存在不均衡发展,整体能力有待提高。文章最后给出了提高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的相应对策。这些实证分析结果对所研究的省区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西北五省区 产业承接能力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成艾华 赵昭
在东部地区"推力"和中西部地区"拉力"的双重作用下,东部地区的高能耗产业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西部地区成了部分行业的"污染避难所"。选取工业内部26个行业,运用产值份额、能耗份额及相应的产值贡献率、能耗贡献率来分析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各行业的转移现状及由此所带来的能耗变动,从而探索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的环境压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 能源消耗 污染转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崔平 李琰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和产业转移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根据西部地区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物流的实际发展情况,归纳总结影响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物流因素,对陕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物流能力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产业转移 物流瓶颈 承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龙斌
产业集群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是妨碍其产业转移和升级的主要阻力。博弈分析表明,西部地区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吸引东部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是双方的最优战略组合。因此,为有效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应高度重视产业集群战略,认真规划集群产业;制定产业集群政策,稳步实施集群创导计划;认真贯彻产业链招商的思路,引进集群产业链上的企业;认真规划产业园区,打造有效的产业集群平台;积极发展中介机构,创造产业集群"生态圈"。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涛 李东 杨建华 翟相如
针对地区产业分工差距的度量问题,本文以我国各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我国2001~2006年各省区的工业相关数据为例,对全国各地区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全面比较。同时,进一步分析其成本等因素对综合评价的影响,从而找出各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上的优势及不足之处。最后,分别从研究视角和政策分析意义两方面得出了本研究的简要结论。
关键词:
地区分工差距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尹磊
文章指出,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产业西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负面影响。西部地区应该通过改善投资条件、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措施,并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承接产业转移。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优势产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聂正彦 张学丽
利用二位数制造业分行业数据,对西部地区1999—2010年和2011—2013年两个时期产业承接进行测度,发现1999年以来中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地区产业转入转出明显,并通过构建双因素面板数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交通条件、要素成本、外部性、对外开放度、财政分权度都不同程度上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产生影响,其中人力资本的作用最为突出。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产业承接 测度 影响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贾兴梅 刘俊杰
将中西部地区划分为东北、中部、西北、西南4个区域,采用1995—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各区域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本存量、经济规模、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源和路径效应。结果发现:4个区域的路径效应、资本存量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源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东北、西北地区不显著;劳动力成本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对东北地区不显著;除中部地区外,经济规模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中西部区域地方政府和企业家在促进产业转移进程中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根据不同影响要素制定宏观政策与微观引资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范珍
论述了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西部无水港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分析了西部建设无水港的优势与制约因素,提出了推动西部无水港建设的具体措施,即保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持续性、合理性、科学性的同时,建设服务区域产业、促进对外贸易、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站式通关的西部无水港。
关键词:
产业转移 物流设施 无水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坚
西部地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选择包括产业类型和产业转移时机两个方面,其中产业转移时机选择研究更显重要。影响产业转移时机选择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周期及阶段、产品和产业的生命周期及阶段、产业优化时期和资源有效配置最佳期。其约束条件有5个:一是产业结构平稳发展阶段;二是产业收缩期;三是产业政策实施时点;四是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稳定期;五是非资源有效配置最佳期。应对策略是:(1)产业转移时机选择组合策略;(2)产业转移时机选择差异化策略;(3)产业转移时机选择优选化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锦飞 张娜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国际经济现象。为了探索制造业转移的转移方向和策略,本文基于产业转移和承接能力的理论基础,建立制造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要素的权重水平,从而判断出制造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关键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地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和制造业转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评价承接能力的关键要素,其中,产业技术发展能力、资本要素、综合经济实力、产业协调配套能力、自然资源要素是评价承接能力的关键指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威 李文会 林晓娜 王志强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促进产业承接和转移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实现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25个地级市、州和2个直辖市为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揭示了产业承接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上游和中游地区产业吸引能力不强,上游地区吸引能力主要受地形影响,货运量是影响产业吸引力的主要因子;中游地区主要受主体功能定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影响。2沿江和省会城市周边地区的产业支撑能力整体较强,而其他地区较弱,这主要受"信息和金融"、"结构和投资"因子的影响。3产业发展能力整体不强的地市分布广泛,主要受"创新能力"因子的影响。4产业承接能力自下游向上游递减,承接能力强的城市沿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分布,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城市承接能力普遍较强。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承接 支撑能力 长江经济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达球
产业转移是一种全球共生的经济现象,有其内在的规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广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认清形势,借鉴发达地区经验,进一步采取措施,做好产业转移承接工作,促进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成功经验 梯度推进 广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