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9)
2023(9476)
2022(8634)
2021(8357)
2020(6986)
2019(16402)
2018(16454)
2017(32270)
2016(17746)
2015(20027)
2014(20090)
2013(19847)
2012(18128)
2011(16189)
2010(16125)
2009(14759)
2008(14411)
2007(12487)
2006(11045)
2005(9792)
作者
(50838)
(41815)
(41553)
(39767)
(26781)
(20073)
(18823)
(16501)
(15965)
(15085)
(14572)
(14009)
(13140)
(13129)
(12898)
(12834)
(12574)
(12511)
(11952)
(11926)
(10485)
(10307)
(10054)
(9596)
(9391)
(9334)
(9322)
(9264)
(8374)
(8276)
学科
(67451)
经济(67364)
管理(52765)
(51115)
(43748)
企业(43748)
方法(32189)
数学(27511)
数学方法(27142)
(18957)
(18657)
中国(16890)
业经(15588)
(15346)
(13754)
地方(13734)
(12805)
财务(12740)
财务管理(12716)
农业(12441)
理论(12138)
企业财务(12086)
(12079)
贸易(12074)
(11712)
(11592)
技术(10740)
环境(10648)
(10511)
银行(10474)
机构
大学(248898)
学院(247273)
管理(102576)
(93693)
经济(91420)
理学(88811)
理学院(87874)
管理学(86372)
管理学院(85947)
研究(79193)
中国(59752)
(53526)
科学(50354)
(43552)
(39862)
(38814)
业大(37342)
中心(36210)
研究所(36087)
(35768)
财经(35081)
北京(34244)
(32880)
师范(32637)
(31792)
农业(30084)
(29704)
(28793)
师范大学(26344)
经济学(26192)
基金
项目(169499)
科学(132510)
研究(125445)
基金(122095)
(105441)
国家(104501)
科学基金(90028)
社会(76612)
社会科(72439)
社会科学(72414)
(66297)
基金项目(65928)
自然(59621)
自然科(58181)
自然科学(58169)
教育(57132)
自然科学基金(57109)
(55750)
编号(52603)
资助(50479)
成果(42996)
重点(37155)
(37039)
课题(35293)
(35038)
(35030)
项目编号(32634)
创新(32491)
科研(32303)
教育部(31786)
期刊
(105372)
经济(105372)
研究(73536)
中国(44124)
学报(38595)
管理(37258)
(35901)
科学(35636)
(33078)
大学(29049)
教育(28676)
学学(27121)
农业(24779)
(21273)
金融(21273)
技术(20941)
业经(18139)
财经(16624)
图书(15099)
经济研究(14934)
问题(14064)
(13946)
理论(13810)
实践(12840)
(12840)
科技(12317)
技术经济(11921)
(11652)
现代(11442)
(11055)
共检索到359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廷勇  杨遂全  
在以流转为基本特征的土地制度改革下,承包经营权再分离为承包权与经营权进而形成"三权分置"是对农村生产关系应然和必然的体现和反映。市场化条件下的承包权、经营权是一种以土地使用权为载体的具有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性质但又不包括土地所有权的新型物权,但由于受到土地所有权的约束和限制而具有其特殊性,可以有限制条件继承。因此,未来立法或修法应以政策为导向、以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为核心、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来合理界定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继承权的关系。同时,应以农用地性质不变和土地规模化经营相统一的原则来推进承包权、经营权有条件继承,也应以承包期限为基础、继承主体为核心,不断完善承包权、经营权平等继承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廷勇  杨遂全  
在以流转为基本特征的土地制度改革下,承包经营权再分离为承包权与经营权进而形成"三权分置"是对农村生产关系应然和必然的体现和反映。市场化条件下的承包权、经营权是一种以土地使用权为载体的具有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性质但又不包括土地所有权的新型物权,但由于受到土地所有权的约束和限制而具有其特殊性,可以有限制条件继承。因此,未来立法或修法应以政策为导向、以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为核心、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来合理界定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继承权的关系。同时,应以农用地性质不变和土地规模化经营相统一的原则来推进承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军力  
现行法律制度并未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关于该问题形成了肯定论与否定论两种学说。以农户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主体与现行法律体系不协调,难以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制度目标,使司法裁判不易统一,也背离了当前农业农村的发展目标。在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可继承性基础上,划定继承主体范围、完善继承后的续期制度、建立继承后的退出机制并明确土地征收补偿款的继承方式,从而构建有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石胜尧  
研究目的:探究将继承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流转的新形式,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立法提供新视角。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研究结果: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现状调查资料显示,64.4%的农户认为可以继承;68.7%的农户希望土地的使用权包括继承权;在涉及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际操作问题上,98%的农户采取"变账不变地"的方式解决。研究结论:继承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的流转方式具备法律上的可行性,应该重视和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制度的立法工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袁居瑾  
问题第二轮土地承包中,村民甲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与妻儿一家三口分得8亩承包土地,后甲的儿子与同村乙女结婚。在甲去世后,其妻与儿子一家生活不睦,甲妻能否要求和儿子分别继承甲的承包份额?解答一、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一般不发生继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广华  孟庆贺  
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继承,传统观点要么肯定,要么否定。在"三权分置"下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出农户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分析两种权利性质可知:农户承包权作为具有身份属性的用益物权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继承;土地经营权作为独立的权利用益物权,其继承无身份限制。通过法律明确两种权利的可继承性,规制继承主体范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安之楠  
尽管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明确承认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可继承性,但在维护和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政策背景以及制度演进趋势下,通过法解释学的方法,可以证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权属性,亦能够通过对既有立法做体系性解释的方法找寻到土地承包经营权可被继承的合法性依据。在具体案件裁判中,法官可采取"以理找法"的逆向推理路径,借助类推适用的法律漏洞填补方法、利益衡量方法,得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可继承性的合法的裁判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乃坤  李晓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前提下,实行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对我国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与国情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诸多弊端不断显现。本文认为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的有效形式,并对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实质、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及实现途径和实行土地股份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昱  
土地承包经营权补偿一直以来是与集体土地所有权固化为一体的,这种补偿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维护利益的渴求。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在《物权法》的框架内,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维度,设计独立补偿的路径,以公平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利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翟研宁  
完善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流转价格问题是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偏低的现象,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得到农地流转的实际交易价格,运用收益还原法测算农地流转的应然价格,通过对比两种价格分析造成实际价格偏低的原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袁铖  
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效率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研究两种路径相互脱节的困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效率是由农村资源禀赋状况、农业生产宏观经济环境和农民生产行为共同决定的。农村土地制度演变是制度创新与资源配置双重合力推动的结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祥仲  
土地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不管是使用权的流转还是所有权的变更都会引起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经济效率的变化。为了稳妥地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的有偿转让,提高土地承包权流转的效率,一定要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长远地考虑解决好妨碍提高土地承包权效率的相关具体问题,特别是社会的稳定的大问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会广  陈真  
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制化、物权化过程中,它的继承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李维祥诉李格梅继承权纠纷案"作为解构该问题的典型案例,与同类案例的判决结果均表明,法官裁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继承,并且法官见解在全国趋于统一。虽然这样最大的好处是,为类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处理提供一个稳定的标准。但是,在农民长久不变的预期里,承包地的继承与其他不动产继承的差异性越来越小,而且他们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心理上均不具备区分这种差异性的知识能力。因此,在一个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社会环境中裁判理由的正当充分与被广泛认可程度均会受到影响,并最终影响该案例的指导性与约束力。仅有承包收益的继承权,不足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土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力  郑志峰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是对农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初次分离的续造,目的就是要破除初次分离下"农地农民用"和"均田承包"的制度局限,为非农身份主体携带资本进入农业生产提供渠道,满足当前阶层分化背景下农民生存与发展多层次需求,变"农地农民用"为"农地全民用"、"均田承包"为"规模经营",进一步解放"人"和"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后,在宏观层面,需妥当处理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功能定位,避免"经营权一权独大、符号化所有权、虚化承包权",遏制工商资本兼并农地和改变农地用途的冲动;在微观层面,要合理厘定再分离后承包权与经营权的权能与性质,平衡两权分离后归属不同主体时的利益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