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1)
- 2023(7671)
- 2022(6496)
- 2021(6074)
- 2020(4985)
- 2019(11548)
- 2018(11194)
- 2017(22723)
- 2016(12106)
- 2015(13727)
- 2014(13781)
- 2013(13434)
- 2012(12902)
- 2011(11809)
- 2010(11903)
- 2009(11597)
- 2008(11848)
- 2007(10785)
- 2006(9487)
- 2005(8684)
- 学科
- 济(61151)
- 经济(61078)
- 管理(41071)
- 业(38309)
- 企(33273)
- 企业(33273)
- 方法(31836)
- 数学(27884)
- 数学方法(27659)
- 财(17823)
- 中国(13632)
- 农(13550)
- 制(12370)
- 学(11470)
- 业经(11300)
- 务(10662)
- 贸(10648)
- 财务(10647)
- 贸易(10640)
- 财务管理(10619)
- 企业财务(10281)
- 易(10245)
- 地方(10186)
- 融(10142)
- 金融(10142)
- 银(9763)
- 银行(9755)
- 理论(9544)
- 行(9284)
- 体(8670)
- 机构
- 大学(188589)
- 学院(184482)
- 济(82302)
- 经济(80798)
- 管理(75277)
- 理学(64759)
- 理学院(64192)
- 管理学(63363)
- 管理学院(63023)
- 研究(57431)
- 中国(47939)
- 财(42196)
- 京(38693)
- 财经(33530)
- 科学(31124)
- 经(30642)
- 所(27803)
- 江(27306)
- 经济学(27148)
- 中心(27034)
- 农(26382)
- 财经大学(25235)
- 经济学院(24512)
- 研究所(24396)
- 北京(24267)
- 业大(23809)
- 范(22065)
- 师范(21883)
- 州(21772)
- 商学(20847)
- 基金
- 项目(116536)
- 科学(93841)
- 基金(89236)
- 研究(85553)
- 家(76135)
- 国家(75531)
- 科学基金(66483)
- 社会(58307)
- 社会科(55472)
- 社会科学(55455)
- 基金项目(46600)
- 省(42555)
- 自然(41881)
- 自然科(40968)
- 自然科学(40962)
- 自然科学基金(40290)
- 教育(39684)
- 资助(37576)
- 划(36035)
- 编号(33094)
- 部(27850)
- 成果(27765)
- 重点(25464)
- 教育部(24979)
- 国家社会(24958)
- 人文(24080)
- 创(23960)
- 发(23432)
- 制(23298)
- 大学(23021)
共检索到280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夏淑芳 陈美球
研究目的:探究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中的市场与政府协同的必要性及其机制。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行为,需要市场与政府的协同,来解决流转双方交易动机错位问题、优化流转环境和促进流转的稳定。研究结论: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经营权、债权的物权化提供法定依据;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与优化城镇化环境并举;健全农业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减轻流转中的财政负担;把流转信息平台构建作为政府扶持的重要切入点;培育多元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土地整治综合运行机制;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发挥村组织在市场与政府协同中的桥梁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全丽 裴东鑫
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近年来,河南省通过完善政策、创造环境、适当支持、优化服务等手段,积极推进农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农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还面临许多实际问题,既有体制性的原因,也有农村社会转型的原因。为了更好的推进农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应采取科学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农民承包地经营权 流转 思考 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娟
土地承包法的颁发与实施是为了赋予农户安全稳定的农地产权,以加快农地市场流转,促进农地有效、可持续利用。但由于农村土地政策在实施上长期过度依赖于农村集体,因而出现偏差。以农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为初始形式的农地登记制度的引入,提高了国家对农民合法土地权利的保护力度。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或发证在使农民获得完整的合法土地产权、增强农民对土地权益的了解与信心、对抗农村集体干预、降低土地交易成本等方面创造了有利于农地市场流转的条件。江苏南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农地承包经营权发证率较高的地区,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越发达,农户对农地产权稳定性信心越高,农地交易费用越低。中国有必要按照规范土地登记制度要求,继续农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韩立达 王静
成都是我国统筹城乡示范区,被称为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急先锋",选其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了解我国农村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也可以总结和提炼其若干创新的做法。本研究以成都市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和政府行为所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相关理论深入分析,提出促进农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农地流转工作实践提供有效地指导建议。
关键词:
农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 政府行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彬
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植下才能够依法、规范、有序地进行,但是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的越位争利和缺位不作为行为,都会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更进一步发展形成制约和阻碍。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就应该明确界定政府的地位和角色,还应该积极完善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关于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机制,从这三个方面加强对地方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引导行为的法律规制。
关键词:
承包经营权 流转 政府行为 法律规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汤鹏主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体系,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探索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行动机理,揭示出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逻辑核心在于社区农民自觉追逐土地之利,其内在动力在于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关的各个利益集团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社区农民、基层干部、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四股力量的契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海钦
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对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陷入困境的客观环境、政策影响和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农地国有、所有权与产权相分离、农庄经营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伍振军 张云华 孔祥智
文章将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概括为M、M-、S+和S四种主要模式,并构造了交易费用函数,计算出四种模式中农户、用地主体的交易费用。文章进一步比较了四种模式中的政府主体行为,及其与农户、用地主体交易费用的关系,结论是政府主体行为对农户、用地主体交易费用有直接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降低农户与用地主体交易费用的建议措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克春 林坚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农地市场流转率偏低的原因,以及农地行政性调整是否阻碍了市场流转尚未达成一致观点。本文提出假说认为,农地供求状况主要取决于农户对非农收益期望值的预期;市场发育、交易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农户之间非农收益期望值的预期差异;在开放与二元经济条件下,市场流转对行政性调整具有某种替代性。并通过构建农地供求理论决策模型,运用统计和经验数据对上述假说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农地承包经营权 市场流转 行政性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忠好
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取决于有效的农地需求和农地供给。在构建农户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理论决策模型的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土地产品价格、非生产性收益、生产性成本、非生产性成本、土地使用成本、土地交易成本、现有土地经营规模等因素对农地供求的影响作用。基本结论是 :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面临刚性的需求约束 ,总体水平上呈现需求大于供给的不均衡态势。为此 ,需要改善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的外部条件 ,促进农地有效供给的形成
关键词:
农地承包经营 市场流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甲樱 李中 李祎萌 丁燕 唐小平
产权清晰、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一直被视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关键,农村承包地确权是保障土地承包稳定的重要抓手。承包地确权政策、实施及对承包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承包农户土地利用细分为农村土地流转、契约安排和土地投资三类行为,纳入地权安全、土地权益、地权明晰和土地面积分析框架,阐释新一轮承包地确权影响承包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内在机制,利用吉林、河北、湖南、重庆4省(市)承包农户跟踪调查形成的2017和2020年2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一轮承包地确权影响承包农户土地流转、契约安排和土地投资的理论机制不强,而基于实地调查的多视角经验分析也未证实承包地确权对农村土地租金、转让农村土地面积、新增农业机械投资、土地整治有十分显著影响。研究认为,要准确把握确权政策实施的基本原则、加强对承包地确权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强化承包地确权的经费支持、做好技术支持和土地流转服务、消除扩大农业生产投资束缚、有效治理土地确权流转后可能发生的产权“垄断”问题,提升土地流转规模经济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静
农村土地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也是影响城乡统筹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体制因素。近几年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苏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很快,目前以农村土地合作社为主要流转形式。本文总结了苏州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对影响苏州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推动苏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苏州 农村 土地承包权 流转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柏振忠 王红玲
中国农地流转市场之所以陷入"低水平波动"发展的困境,根本原因在于供求方面存在着"双重有限约束"。本文基于农地流转市场的"双重有限约束",采用固定效应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农地转出/转入及流转面积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影响农户转出土地的变量与转入土地的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使农户流转土地的意愿降低,而交易费用是影响农地转入面积大小的重要因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孔陆泉 郭杰
我国经济学理论创新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中,农民承包地具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属性,是一次颇有新意的理论概括。以往对承包制或者认为是向私有制的倒退,或者认为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都不是全面、准确、科学的认识。承包制没有改变我国土地的公有制性质,而且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在解决我国粮食安全中功不可没。但也不能用“两权分离”加以解释,它是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理论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在维护公有制的同时,较好地实现了农民的个人所有权,因而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现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实际上进一步强调了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个人所有权的落实。它不仅对深化完善农村改革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城市公有制经济产权制度的改革完善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军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在实践中产生了众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农地流转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农地 承包经营权 流转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