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4)
2023(12899)
2022(11238)
2021(10543)
2020(8710)
2019(20066)
2018(19958)
2017(38250)
2016(20887)
2015(23531)
2014(23626)
2013(23297)
2012(21297)
2011(19232)
2010(19045)
2009(17717)
2008(17305)
2007(15056)
2006(13272)
2005(11779)
作者
(59981)
(49848)
(49568)
(47054)
(31851)
(23811)
(22402)
(19450)
(18923)
(17769)
(17101)
(16838)
(15789)
(15736)
(15283)
(15255)
(14883)
(14796)
(14201)
(14158)
(12304)
(12264)
(11873)
(11325)
(11101)
(11096)
(11087)
(10998)
(9972)
(9754)
学科
(82375)
经济(82249)
管理(66013)
(61120)
(52230)
企业(52230)
方法(36861)
数学(31475)
数学方法(31112)
(25181)
(24518)
中国(21129)
业经(21092)
(19662)
(17859)
地方(16521)
农业(16366)
(15332)
财务(15265)
财务管理(15236)
企业财务(14489)
(14288)
贸易(14280)
理论(13894)
(13890)
技术(13718)
(13622)
环境(13407)
(13401)
(13188)
机构
大学(301388)
学院(298219)
管理(120621)
(117492)
经济(114838)
理学(104856)
理学院(103715)
管理学(102044)
管理学院(101499)
研究(97388)
中国(71427)
(63785)
科学(59489)
(56754)
(48044)
(45803)
财经(45054)
业大(43969)
中心(43707)
研究所(43578)
(42939)
(40865)
北京(40115)
(39040)
师范(38698)
农业(35477)
(35460)
经济学(35150)
(34799)
财经大学(33585)
基金
项目(206310)
科学(162407)
研究(153083)
基金(150083)
(129686)
国家(128585)
科学基金(110991)
社会(96595)
社会科(91423)
社会科学(91400)
基金项目(80138)
(79974)
自然(71391)
自然科(69684)
自然科学(69672)
教育(69502)
自然科学基金(68407)
(67100)
编号(62651)
资助(61119)
成果(51491)
(45829)
重点(45547)
(43144)
(43056)
课题(42680)
(41216)
创新(40103)
教育部(39614)
国家社会(39472)
期刊
(130385)
经济(130385)
研究(89113)
中国(55722)
学报(46612)
管理(43942)
(43685)
(43478)
科学(42958)
大学(36012)
学学(33855)
教育(32950)
农业(30050)
技术(24568)
(24521)
金融(24521)
财经(22000)
业经(21616)
经济研究(19536)
(18626)
问题(16895)
图书(15402)
理论(15301)
科技(14804)
(14246)
实践(14069)
(14069)
(13904)
技术经济(13709)
现代(13656)
共检索到431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命志  
(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的农村经济,在生产关系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即所有权是以集中的、共同占有的形式出现的.任何家庭和个人都不能对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拥有排他性的所有权.2.对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的占有和经营(使用),是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农作物的选种、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选用是由集体进行决策的,主要由公社和生产队的干部负责.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甘霖  
承包制的局限性:第一,生产要素不能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因为承包制是以假定企业在竞争中不被分解、兼并、淘汰,永远存在为前提。第二,排斥市场对经济结构的调节作用。承包制是以市场不发生变化为假定条件,要求企业在承包期内必须保证利润不断增长,资产不断增值,这也是违背商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杰云  
作者依照两点论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依据、企业经济行为、国家宏观调控几方面,对承包制和税利分流进行了比较。认为税利分流的理论依据比较具有说服力;实行税利分流,将使企业在生产战略决策上进行长远计划,兼顾积累与消费,注重采用投资少、见效快、能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式投资方式,增强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度;实行税利分流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增强调控力度。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颖  赵珩  Peter Ho  
本文以产权为视角,在总结中国民主革命前至今的草原制度变迁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产权是否明晰的关注点多集中在制度形式而非制度功能,并进一步分析草原承包制施行中存在的不足。虽然草原承包制明晰产权在初期可提高经济效率、改善牧民生活水平,然而忽视功能推行草原承包制则会引发草原管理问题。本文从制度功能的独特视角探讨产权明晰,分析中国草原管理中存在的局限性,以期为草原管理政策提供帮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汤期庆  
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以社会主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离为根据,按照“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原则,已经广泛推行。截止1988年底,上海全民所有制大中型商业企业中,已实行承包经营的有705户,约占总数的95%。实践结果表明,承包制有它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不足之处。然而,承包制作为一项改革实践,已经深入到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去,成为调节有关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的既定政策。现今对承包制的研究,应当从有利于政策的稳定性出发,针对它的缺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向宇  钟竞  
在我国经济进一步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和重新分配意义重大。本文从农村金融开展较好的美国入手,从资金、组织结构、制度等三个方面同我国进行对比研究,借鉴其发展过程中农村资金运营、体系构建、法规制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由此提出了丰富资金供给主体、加强市场机制配置作用、明晰机构职权和完善法规等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宴  
继续承包制度内涵着对土地集体所有制含义的重要表达,制度实施过程中无需做土地调整,也无需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永久化。新增家庭成员应该随着集体成员身份的取得而取得对家庭承包地的承包经营权,是继续承包的合法主体,对婚嫁女的继续承包有必要做特别的制度安排。只有以集体成员身份取得的承包地才适用继续承包制度,继续承包排除客体的后续承包规则不可忽视。继续承包具有无偿性,承包合同不应增加承包人的任何负担,合同签订可以采用示范合同文本。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新设立应实行登记生效主义立法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一、首钢巨变来自职工主人翁积极性的发挥。改革以来,首钢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本原因就在于职工主人翁积极性的发挥,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觉主动创造,多创了再多创。由于实行了承包制,从发展生产到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都不能再等、靠、要上级政府部门解决,而是一切靠自己创,这就从整体上激发出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创造精神,不再满足于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也不满足于已经创出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莲子  
祁怀锦提出,要加强承包企业的成本管理,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在宏观成本管理方面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国家应制定行之有效的成本开支范围。新的成本开支范围,要与承包经营责任制相适应,既要充分体现成本的本质含义,又要方便承包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明岩  
国际建筑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伴随着资本输出而实现的。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了争夺生产原料谋求最大利润,向其殖民地和经济不发达国家大量输出资本,从而带动了这些国家的建筑师和营造商同时挤进接受投资国家的建筑市场。这些营造商一方面利用不发达国家的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鹏程  
建立于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农村家庭承包制,其土地产权制度不符合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表现出产权主体不清晰等制度缺陷,无法适应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势。变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实行新型“两田制”,使农民拥有部分农村土地的完整产权,农村其余土地实行村民集体所有制,可以有效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缺陷所引发的各种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韬  
在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应当建立农民以承包经营权进行自主合作的农村内生发展机制。集体产权基础上承包制与合作制的真正契合,坚持了合作制和承包制的合理内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体产权制度设计。以集体所有制、承包制和合作制为特征的农村基本制度框架,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制度保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杰云  
近些年来,在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改革取向上,人们围绕着承包制和税利分流展开了激烈的论争。争论的双方各执己几尢,相持不下。笔者认为,任何一种分配模式都无一例外地要涉及到两个行为主体;国家与企业。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分配模式的建立必须既有助于微观主体充满活力和行为合理化,又有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炎  陈昆亭  雷新途  
本文在一致增长理论框架下建立土地经济模型,研究不同所有制形式对长期经济均衡的影响。模型指出:在允许土地自由交易的私有制经济中,土地逐渐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技术进步所引致的收入增加主要增加土地拥有者的财富和消费;无地劳动者的生活将始终维持在生存的边际水平。不允许交易所有权的公有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可以确保基本的社会公平,但在无承包制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中,人口容易过度增长,因此需进行外生人口约束。模型结论表明:集体所有承包制为基础的制度形式的长期福利和增长效应严格优于以私有制和纯粹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