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95)
- 2023(17177)
- 2022(14389)
- 2021(13538)
- 2020(11282)
- 2019(25819)
- 2018(25597)
- 2017(49474)
- 2016(26373)
- 2015(29632)
- 2014(29328)
- 2013(29377)
- 2012(26807)
- 2011(24140)
- 2010(23942)
- 2009(22518)
- 2008(22174)
- 2007(19532)
- 2006(17313)
- 2005(15330)
- 学科
- 济(113722)
- 经济(113578)
- 业(101385)
- 管理(84786)
- 企(82849)
- 企业(82849)
- 方法(49837)
- 农(48840)
- 数学(40402)
- 数学方法(40055)
- 业经(34450)
- 农业(32491)
- 财(32132)
- 中国(31256)
- 制(23130)
- 务(22337)
- 财务(22277)
- 财务管理(22251)
- 贸(21829)
- 贸易(21817)
- 易(21281)
- 企业财务(21052)
- 技术(20560)
- 地方(19906)
- 和(19374)
- 学(19356)
- 理论(18535)
- 策(18524)
- 划(17997)
- 体(17267)
- 机构
- 学院(380069)
- 大学(376716)
- 济(163406)
- 经济(160357)
- 管理(156607)
- 理学(135601)
- 理学院(134266)
- 管理学(132439)
- 管理学院(131736)
- 研究(125376)
- 中国(98634)
- 京(79600)
- 科学(73575)
- 财(72114)
- 农(69436)
- 所(61466)
- 财经(58231)
- 中心(57108)
- 业大(57099)
- 研究所(55745)
- 江(54809)
- 经(53252)
- 农业(53153)
- 北京(50241)
- 经济学(48922)
- 范(47508)
- 师范(47186)
- 院(44702)
- 经济学院(44263)
- 州(43906)
- 基金
- 项目(255902)
- 科学(203964)
- 研究(192439)
- 基金(188546)
- 家(162388)
- 国家(160902)
- 科学基金(140011)
- 社会(125096)
- 社会科(118313)
- 社会科学(118282)
- 基金项目(100119)
- 省(98098)
- 自然(88388)
- 自然科(86382)
- 自然科学(86364)
- 教育(86030)
- 自然科学基金(84870)
- 划(81505)
- 编号(78719)
- 资助(76216)
- 成果(62933)
- 部(58021)
- 重点(56056)
- 发(55311)
- 创(54865)
- 课题(52275)
- 国家社会(52023)
- 创新(50638)
- 教育部(50216)
- 人文(49617)
- 期刊
- 济(184573)
- 经济(184573)
- 研究(113116)
- 中国(70812)
- 农(69157)
- 管理(57948)
- 财(55274)
- 学报(54316)
- 科学(53555)
- 农业(47146)
- 大学(42679)
- 学学(40400)
- 教育(36197)
- 融(35670)
- 金融(35670)
- 业经(34847)
- 技术(32340)
- 经济研究(28398)
- 财经(28357)
- 问题(24642)
- 业(24410)
- 经(24378)
- 技术经济(20444)
- 世界(19336)
- 现代(18432)
- 贸(18029)
- 版(17788)
- 科技(17611)
- 理论(17570)
- 商业(17210)
共检索到560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新华
中国农业转型深深嵌入农村社区,中国农业转型研究急需找回社区视角。现有农业转型研究中的五大视角都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农村社区在农业转型中的重要性,更没有将农村社区作为研究视角,因此无法有效解释中国农业转型。因为作为中国农村基本单位的农村社区不仅具有厚重的社会关系,而且拥有独特的村社制度,在我国农业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从社区视角推进中国农业转型研究,可从农业转型的社区基础、农业转型的社区后果、社区视角下的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模式三大议题展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新华
中国农业转型深深嵌入农村社区,中国农业转型研究急需找回社区视角。现有农业转型研究中的五大视角都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农村社区在农业转型中的重要性,更没有将农村社区作为研究视角,因此无法有效解释中国农业转型。因为作为中国农村基本单位的农村社区不仅具有厚重的社会关系,而且拥有独特的村社制度,在我国农业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从社区视角推进中国农业转型研究,可从农业转型的社区基础、农业转型的社区后果、社区视角下的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模式三大议题展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农业转型的研究(连载)“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研究”课题组五、关于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对策探讨在对我国40多年农业现代化变迁的历程做了上述考察,并从中认识和把握其运作规律和应具备的特征后,根据我国现阶段...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锐
该文首先研究了农业投资的基本理论、我国农业投资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继而运用生产函数法对我国农业投资效益及其贡献进行了综合评价,预测了未来农业投资的供给与需求状况;最后具体分析了国家、集体及农户的农业投资行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冯海发
中国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效率不高即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提高效率,是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岚 高薇 栾胜基
国内外现有的农业转型理论及研究多是基于社会、经济视角,很少会涉及资源环境,而农业转型发展与资源环境息息相关,研究农业转型期的资源环境特征对协调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方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状况和舒尔茨的农业发展理论分析得出我国在1952~1958年间开始进入农业转型期。然后将我国农业转型期分为三个阶段,并详细分析了各农业发展阶段的资源环境特征。
关键词:
农业转型 资源 环境 阶段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瑞江 武力 罗贞治 徐华 徐旺生 黄不凡 黄莹 焦红坡 董彦彬 董须强 郑有贵 李成贵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农业转型的研究(连载)“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研究”课题组*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农业的质态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我们开展这一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科艳 曹明福
本文利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采用一步法进行估计,测度了中国30个省区1981—2011年的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了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产存在严重技术非效率,1981—2011年间中国30个省区的农业技术效率平均值只有0.55。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存在随时间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均农业GDP代表的人力资本和农业技术因素、有效灌溉率反映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等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积极影响,工业化程度、受灾率以及财政支出占GDP比率反映的政府干预程度对农业生产效率有负面作用,农业GDP占全部GDP比重代表的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农业机械动力密度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GDP 技术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农业转型的研究(连载)“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研究”课题组三、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经验性判断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衡量,可以用多种方法,我们这里从农业质态水平和所处阶段两个方面,对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作一些经验性判断。(一)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俊高
农业补贴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本身也是政治过程的产物,是政治系统的产出,其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利益结构,而此利益结构中的两极主体分别是政府和农民。农业补贴制度转型正是政府与农民在利益冲突下围绕利益结构调整而不断展开的博弈互动过程。新中国成立近七十年来,我国政府与农民之间利益经历了"冲突—均衡—冲突"的动态调整过程,推动农业补贴制度从计划经济时期利益"攫取型"的负补贴、改革过渡时期利益"予取平衡"的均衡型补贴向全面反哺农业时期利益"反哺型"的正补贴以及新常态时期的利益"共容型"的共容型农业补贴转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满德 邢怀浩
农业问题的演变与转型有其内在规律,认识和把握这种规律,有助于实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多元目标。本文借用速水佑次郎先生提出的"农业发展三阶段论"分析框架,结合中国国情和农情,分析了中国农业问题的演变与转型,探究了技术进步和农业政策对农业问题演化转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就现阶段中国农业问题可能破解之策及今后发展趋向提出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跃华 顾海英 史清华
本文回顾了自1935年以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研究过程与成果,详细分析了农业保险范围的界定、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以及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等,总结了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与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村保险 市场失灵 制度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裴然 侯冠宇
利用Co-Occurrence(COOC)和Cite Space文献计量工具,本研究选取了CNKI数据库中关于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度的可视化分析。绘制了研究作者、发文机构、高频词汇、研究主题聚类以及研究热点前沿的图谱。研究发现,农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文献数量持续递增,研究主题的演变与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密切相关,展现出动态的调整和深化发展趋势。在研究机构方面,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农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主要阵地,然而,目前尚未形成以某一机构为核心的合作网络。面向未来,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需要深化合作,扩展研究领域,特别是探究数字驱动农业生产模式、打破农业数字化转型的阻碍以及探索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等方面。此外,未来研究应着重关注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和实证研究,深入探索科技成果如何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并与传统农业模式相结合,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加强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推动农业数字化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将成为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农业经济 数字化转型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如何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内容之外,建立与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则是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等方面,论述了实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生态补偿政策的必要性,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建立与完善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绿色转型发展 生态补偿 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如何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内容之外,建立与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则是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等方面,论述了实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生态补偿政策的必要性,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建立与完善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绿色转型发展 生态补偿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