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8)
2023(8432)
2022(6993)
2021(6854)
2020(5704)
2019(13327)
2018(12780)
2017(22908)
2016(11883)
2015(13366)
2014(12844)
2013(12583)
2012(11728)
2011(10817)
2010(10754)
2009(9977)
2008(9902)
2007(8658)
2006(7598)
2005(6859)
作者
(30722)
(25852)
(25431)
(24520)
(16322)
(12107)
(11573)
(9871)
(9769)
(9134)
(8803)
(8462)
(8300)
(8207)
(7992)
(7875)
(7708)
(7453)
(7390)
(6935)
(6504)
(6051)
(6043)
(5970)
(5798)
(5727)
(5642)
(5592)
(5118)
(5027)
学科
(48645)
经济(48599)
管理(36170)
(35050)
(29228)
企业(29228)
方法(19262)
中国(19082)
数学(16789)
数学方法(16641)
技术(15529)
(12102)
技术管理(11980)
(11864)
贸易(11852)
(11665)
(10669)
业经(10141)
(9211)
教育(8962)
(8565)
银行(8563)
(8335)
(8182)
金融(8182)
农业(8164)
理论(8044)
关系(7893)
(7579)
(7281)
机构
大学(169053)
学院(161286)
(76684)
经济(75542)
管理(62103)
研究(61143)
理学(53428)
理学院(52809)
管理学(52067)
管理学院(51726)
中国(46790)
(36306)
(33651)
科学(31919)
(28840)
财经(26712)
中心(26431)
研究所(26055)
经济学(24944)
(24661)
北京(24090)
(23089)
师范(22957)
(22892)
经济学院(22355)
(22205)
财经大学(20113)
(19831)
师范大学(18892)
业大(18458)
基金
项目(107223)
科学(87713)
研究(83700)
基金(80392)
(69486)
国家(68949)
科学基金(59850)
社会(56578)
社会科(53837)
社会科学(53828)
基金项目(41416)
教育(39869)
(38899)
自然(35400)
自然科(34728)
自然科学(34721)
自然科学基金(34206)
(34076)
资助(31846)
编号(31450)
(28703)
成果(27390)
(25904)
创新(25799)
国家社会(24863)
重点(24660)
课题(23509)
(23506)
大学(23260)
教育部(23166)
期刊
(81316)
经济(81316)
研究(58688)
中国(41461)
教育(29681)
管理(27192)
(25217)
科学(21968)
学报(20825)
(18411)
大学(18237)
学学(15386)
经济研究(15095)
(14883)
金融(14883)
技术(14637)
财经(14024)
农业(13185)
(12370)
(12245)
世界(11587)
国际(11041)
业经(10496)
问题(10422)
科技(9966)
(9401)
技术经济(9312)
图书(8689)
(8324)
论坛(8324)
共检索到260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骏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要求我国一流大学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提高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为重点,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也就是说,以问题驱动、做原创科研,是我们创建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以问题驱动、做原创科研,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正面对经济社会的重大转型,急需研究型大学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来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面对这一重大责任,只有实现解决问题和原创研究的根本转型,才能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从而真正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创新源泉。以问题驱动、做原创科研,是我国大学回应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时代需要。以问题驱动、做原创科研,是我国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恩哥  
高等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事业的重要探索和实践。北京大学提出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梦想的"北大2048远景规划"和"三步走"战略设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推进综合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郝平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做好三项基本工作。在迎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和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北京大学调研指导工作,亲自主持师生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面向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战线发表的首次重要讲话,对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工作作出了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刘静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国高等教育谋篇布局,绘制出"双一流"建设蓝图。随着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公布,我国"双一流"建设正式转入推进实施阶段,各建设高校聚焦点也转向以建设为重。由于评价对建设的导向作用,"双一流"建设的评价问题成为大学关注热点。本文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体系"一个目标""两个策略""三个视角""四个结合""五个维度"的评价内涵,构建了创新理念的建设成效指数,引导各建设高校静下心来搞建设,聚焦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促进社会发展、引领文化方向、参与全球治理五个方面重点发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卓越贡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善璐  
党的十八大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也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北京大学党委深刻认识到,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是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国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强国崛起的普遍规律,是我国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高校加快实施步伐、政府加快推进步伐、社会加快支持步伐,共同发力,积极探索建设之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清华  孙耀斌  许仪  
要以国际学术标准推动国内学术发展,但不应是唯一标准,更不能简单地复制西方的逻辑和模式。建立中国特色评价体系,促进中国大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与国家民族的振兴同向同行。从机制上引导中国大学找准办学定位,积极探索特色发展道路,在各自领域、类型中追求卓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静寰  
通过梳理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关系,指出高等教育的重点大学建设政策,经"211工程""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延展性。从"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走向2035的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正在从"形似"走向"神备",即从全面追随模仿西方大学的外形,转向在实现可比指标与西方大学比肩的基础上,打造中国大学的气质和灵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和平  
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要吸收先进办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扎根西部、服务国家、面向世界,努力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共性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明确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期中国高校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应该办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国  
深入学习宣传,推动广大师生员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九大精神实质。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振斌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结合起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获得感、认同感。肩负责任使命,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宝印  
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的主要任务。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斯宪  
综合改革体现了"使命引领、内生驱动、问题导向、协同突破"等特征。要求综合改革遵循"坚持道路自信、注重制度激励、强化自律保障"的指导思想。将改革内容概括为:完善一项根本制度,深化三项关键领域改革。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央的战略部署,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攻坚阶段,也是国家继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高水平大学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性力量,要通过深化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靳诺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人才培养体系最根本的是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树立办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的重要讲话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深刻阐释了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意义,讲话殷切勉励我们要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是指导做好高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德秀  
刘延东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紧紧围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内涵和任务,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明确阐释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方位、奋斗目标和发展路径,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明晰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谈三点体会和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