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
- 2023(202)
- 2022(137)
- 2021(128)
- 2020(103)
- 2019(297)
- 2018(222)
- 2017(425)
- 2016(208)
- 2015(184)
- 2014(188)
- 2013(193)
- 2012(189)
- 2011(150)
- 2010(157)
- 2009(143)
- 2008(194)
- 2007(179)
- 2006(124)
- 2005(121)
- 学科
- 管理(847)
- 业(812)
- 企(570)
- 企业(570)
- 财(510)
- 济(401)
- 经济(401)
- 务(377)
- 财务(373)
- 财务管理(373)
- 企业财务(366)
- 农(317)
- 农业(270)
- 收入(253)
- 税(248)
- 分配(226)
- 税收(221)
- 收(220)
- 制(194)
- 中国(185)
- 银(173)
- 银行(173)
- 行(141)
- 环境(139)
- 会计(127)
- 财政(127)
- 划(126)
- 融(126)
- 金融(126)
- 业经(120)
- 机构
- 学院(2656)
- 大学(2614)
- 管理(1017)
- 财(1002)
- 济(968)
- 经济(935)
- 研究(887)
- 理学(811)
- 理学院(804)
- 中国(803)
- 管理学(801)
- 管理学院(794)
- 财经(652)
- 会计(602)
- 经(586)
- 京(503)
- 财经大学(484)
- 中心(463)
- 江(446)
- 所(396)
- 科学(388)
- 院(357)
- 会计学(352)
- 北京(336)
- 会计学院(333)
- 学会(330)
- 州(329)
- 研究所(314)
- 技术(305)
- 范(303)
共检索到4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钱巨炎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财税改革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如何将中央已经确定的路线图和任务书,转化为实际行动、落实到具体举措,关键要克服三个误区、把握三个境界、遵循三个规律。一、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克服三个误区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一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我国改革经过35年,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勤和
甘肃财政积极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切实发挥职能作用,锐意进取,深化改革,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着力建制度、立规矩,唱好重头戏,当好排头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社会和谐发展。一、聚焦预算制度改革,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甘肃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兰娟
"2011计划"的灵魂是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协同创新是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最佳载体和形式。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高校汇聚了各种创新要素,是承担创新任务的主要载体,如何提高高校创新能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钟明森
现行《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落入尴尬境地,根本原因在于失位。因此,精准定位是《通则》重修的关键。笔者认为,重修《通则》要做到三个精准定位。一、法律定位现行《通则》以财政部令发布,法律层级上定位为"规章",具有强制性。这种法律定位,在《通则》发布之初为推进其落地发挥了强有力作用,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强制性地规范了企业的财务行为。但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国企深化改革和会计、税收等法律法规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乳制品企业,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符合奥运及世博标准,并且先后为奥运会及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2017年8月,伊利集团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成为中国唯一同时服务夏季奥运和冬季奥运的健康食品企业。2017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80.58亿元,净利润60.03亿元,持续位居亚洲乳业第一。在荷兰合作银行最新发布的《2017年全球乳业20强》排名报告中,伊利集团再次荣获全球乳业8强,蝉联亚洲乳业第一,体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谢亚旗 许尔淑 钟文龙 张红标 周燕飞
以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编制实践为例,从新时期定额的定位与作用出发,以机械定额概述及特点、创新点为例证,探讨与分析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计价标准编制及应用,阐述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计价标准的必要性、适用性,说明其应用的标准化、市场化作为,进以证实机械定额可以满足建设主体对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计价的需求及要求。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多项举措,对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专项债发行使用等工作进行部署,着力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不断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精准发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宜强 张晓丽 邱峰
我国财政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显著,但任务仍旧艰巨。由于长期积累的制度缺陷以及政策割裂,导致扶贫资金运作中对象失真、资源耗散、负向激励、边际效益递减等问题日渐突出,亟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新时期财政扶贫工作必须进一步厘清思路,以推动精准扶贫为主旨,努力构建财政扶贫政策制度,不断提升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使用效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课题组课题组 张方 侯振琪 程亮 张召娣
论文以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为例,就农业银行如何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主动融入"四化"同步,实现经营转型;如何根据省情、行情探索出一条符合陕西实际的县域支行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如何按照"有利于防范风险、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商业可持续"的目标,设计出效果好、回报高、影响大、易复制的服务模式,实现商业运作与国家意志的对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春平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多次就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作出重要批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刘昆部长站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入分析了当前财政经济形势,强调201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提出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措施。1月19日再次召开全国财政厅(局)长会议,就减税降费作了专门安排部署,为我们更好地做好财政工作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理清了思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继先
2015年以来,以市场化为核心的新一轮价格改革全面开展,全国上下紧锣密鼓地推进各项价格改革工作。加快推进价格机制改革,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促进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新一轮价格改革大背景下,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如何更好发挥价格职能作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助力供给侧结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付彦 邓子欣
笔者以一个探路者的身份站在了关于注册制与核准制的争论中,通过对这两种发行审核制度进行辨析,指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注册制虽能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但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进度如何,则取决于与之配套的法律基础制度和环境是否完善。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新股发行法律责任体系和诚信监管制度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应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先华 姚秀峰
今年以来,镇江市物价局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28号)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苏发[2016]13号)要求,加快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灵活运用价格杠杆,以"5+X"行动1为抓手,精准发力,打造了价格工作新亮点,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提高了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提供了更高水平的价格服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三江 刘辉
标准化体制改革是中国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宏观与微观管理的衔接层面。目前,中国标准化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标准的供给体制。我国当前以政府为主的标准供给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和市场资源,发挥社会和市场活力,拓宽标准供给渠道。本文从中国标准化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标准化体制的特点,并基于经济学供求理论,提出了中国标准化体制改革的整体规划战略与具体措施,并总结了标准化体制改革的具体展开思路、框架与基本路径。本研究可为我国标准化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与借鉴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恒 王树昊 李川川
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值得深入探讨。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视为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准自然实验,从企业税收负担和资源配置维度考察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没有实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地区,经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降低。究其原因,改革的实际税负渠道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资源配置渠道带来的正面影响,初始税收负担较重或资源错配程度较高的区域所受影响更为显著。基于上述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研究结果丰富了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对微观企业影响的研究,对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