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1)
2023(11726)
2022(10158)
2021(9630)
2020(8144)
2019(19037)
2018(19061)
2017(36498)
2016(20110)
2015(22789)
2014(22722)
2013(22616)
2012(20506)
2011(18497)
2010(18364)
2009(16538)
2008(16025)
2007(13816)
2006(12007)
2005(10459)
作者
(60857)
(50044)
(50017)
(47426)
(32014)
(24178)
(22572)
(19835)
(19214)
(17923)
(17296)
(16986)
(16166)
(15937)
(15659)
(15520)
(15351)
(15075)
(14332)
(14313)
(12790)
(12283)
(12240)
(11500)
(11339)
(11267)
(11255)
(10990)
(10201)
(10089)
学科
(73114)
经济(73026)
管理(55836)
(53041)
(44620)
企业(44620)
方法(34732)
数学(29654)
数学方法(29263)
(20429)
(20122)
中国(19010)
(18862)
业经(16826)
地方(14954)
理论(14235)
(13597)
贸易(13590)
农业(13466)
(13135)
(13087)
(12769)
(12599)
财务(12535)
财务管理(12513)
技术(12156)
企业财务(11857)
环境(11764)
教育(11008)
(10510)
机构
大学(282556)
学院(280532)
管理(109218)
(101191)
经济(98713)
研究(96377)
理学(95007)
理学院(93912)
管理学(92009)
管理学院(91549)
中国(68742)
科学(65527)
(61561)
(53401)
(50416)
业大(48223)
研究所(46536)
(45057)
中心(42913)
农业(42501)
(40753)
北京(38978)
(37088)
师范(36557)
财经(36518)
(35325)
(33432)
(33282)
技术(33176)
师范大学(29497)
基金
项目(199377)
科学(153557)
基金(141896)
研究(140306)
(126658)
国家(125617)
科学基金(105768)
社会(83504)
(79267)
社会科(78809)
社会科学(78780)
基金项目(75743)
自然(72734)
自然科(70994)
自然科学(70970)
自然科学基金(69704)
(67615)
教育(64601)
资助(59358)
编号(57383)
成果(46377)
重点(45044)
(42512)
(42146)
(41458)
课题(40075)
计划(38997)
科研(38989)
创新(38655)
大学(36479)
期刊
(109574)
经济(109574)
研究(78551)
学报(54106)
中国(53396)
(47980)
科学(47171)
管理(40157)
大学(39493)
学学(37264)
教育(33999)
农业(33814)
(33367)
技术(24356)
(19734)
金融(19734)
(18329)
业经(18261)
经济研究(17143)
财经(16993)
图书(16507)
业大(15099)
科技(15079)
(14496)
(14351)
问题(13894)
理论(13660)
林业(12840)
实践(12725)
(12725)
共检索到401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广青  张瑞红  Hamed M.El-Mashad  Will Withrow  董仁杰  
以厨余和杂草废弃物混合物为发酵底物进行了批式和两相厌氧发酵试验。经过25 d的批式厌氧消化后,污染负荷(以挥发固体(VS)质量浓度计)为6.5、12.5、16.0和20.0 g/L的沼气产率分别为1 012、863、879和467mL/g,甲烷产率分别为595、442、440和316 mL/g,其中接种污泥对沼气产率和甲烷产率的贡献分别是304和170mL/g。试验结果表明:污染负荷为6.5 g/L时达到最大产气效率,80%的气体在反应的前8 d产生;污染负荷为12.5和16.0 g/L的产气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别;污染负荷在20.0 g/L时出现产甲烷抑制,甲烷体积分数在反应的前2 d为2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广青  张瑞红  董仁杰  
对两相厌氧固体床反应系统(APS)处理过程中的水解率和酸化率进行了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对混合废弃物和厨余废弃物进行厌氧消化时,甲烷化反应器对渗滤液中挥发性脂肪酸(VFA)的降解率分别为73%和90%,说明有机物转化为VFA更易于被降解;固体床反应器渗滤液中的水解率在消化的第1天分别达到62%和58%,随后逐渐上升,到第4天以后均超过75%并保持稳定;酸化率在消化的第1天分别达到5%和20%,之后逐渐增加至42%和32%,说明水解酸化反应的前12d,水解反应占主导地位置,酸化反应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水解酸化相可以有效地对基质进行水解和酸化,为甲烷化相提供良好基质。APS系统中4个固体床并...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一雯  蒋建国  刘诺  杨梦  孟园  
通过产甲烷潜能实验研究了超声、微波以及碱热预处理技术对厨余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联合厌氧发酵的影响。以未进行预处理的实验组作为对照组。预处理后大分子有机物通过水解酸化作用进入液相中,使得基质中挥发性有机酸(VFA)、溶解性有机物(SCOD)和氨氮(TAN)的质量浓度增加,可以提高后续厌氧发酵阶段的效率。产甲烷潜能实验结果表明:4组实验中pH值、VFA、SCOD与TAN质量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并在第6d后逐渐稳定,表明基质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在短时间内被完全分解利用。预处理技术能提高反应系统产气速率。超声预处理后甲烷产率增加,由285mL/g VS提高到324mL/g VS,与修正后的理论甲烷产率相符;而微波和碱热预处理对厌氧发酵产甲烷有一定抑制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雪丽  高静娟  王莉  
借助模糊理论与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石家庄餐厨废弃物影响因子进行了评价,并给出相关建议,对于推动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国璋  席新明  郭康权  杨秀生  
【目的】探索不同原料配比对餐饮废弃物高温厌氧发酵的影响,为餐饮废弃物最大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环境监测布点法检测陕西杨凌餐饮废弃物的有机成分含量,根据检测结果,采用农业部西北沼气分中心自行设计的厌氧发酵装置,选取产气量和甲烷含量作为指标,于55℃下考察不同原料配比对餐饮废弃物厌氧发酵的影响。【结果】各处理组产气特征差异明显。发酵第1~3天,第6组(m(米饭)∶m(餐巾纸)∶m(熟肉)=3∶4∶3)累计产气量最高,为5 410mL,第11组最低,为3 150mL;发酵第2天,第3组(m(米饭)∶m(餐巾纸)∶m(熟肉)=2∶4∶4)甲烷含量最高,为16.7%,第29组最低,为1.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劼  苏晓鸥  张维  王瑞国  王培龙  李阳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GC/MS/MS)检测餐厨废弃物中的丙烯酰胺。【方法】样品经去离子温水提取结合C18 SPE小柱净化或者经甲酸溶液提取/Carrez试剂预处理,MCX柱净化的两种前处理方法进行前处理,然后经过衍生反应,利用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在SRM检测模式下,以离子对m/z 152>135和m/z 152>107为定性离子对,m/z 152>135为定量离子,碰撞气体能量15 V,外标法定量。【结果】该方法在3.0—30 ng·L-1浓度中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84,丙烯酰胺的检出限值为1.0 ng·g-1(S/N=3),回收率为95.3...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龚小强  李素艳  李燕  孙向阳  
为减少泥炭的开采和提高绿化废弃物的再利用率,探讨绿化废弃物好氧堆肥和蚯蚓堆肥替代泥炭作为蔬菜育苗基质的可行性,将好氧堆肥、蚯蚓堆肥、泥炭按不同体积混配制成6种基质:对照(泥炭),T1(好氧堆肥),T2(蚯蚓堆肥),T3[V(好氧堆肥)∶V(泥炭)=1∶1],T4[V(蚯蚓堆肥)∶V(泥炭)=1∶1],T5[V(好氧堆肥)∶V(蚯蚓堆肥)∶V(泥炭)=1∶1∶1],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对3种不同耐盐性蔬菜甘蓝Brassica oleracea(高耐盐性)、莴苣lacTuca saTiVa(中耐盐性)、西葫芦cucurBiTa pepo Var.oVifera(低耐盐性)进行育苗试验,重复10次·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明德  吴海勇  聂军  石生伟  
【目的】研究稻草及其循环利用后的有机废弃物还田对稻田土壤肥力、生态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稻草等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无肥(O)和纯施化肥(CK)为对照,设置稻草、菌渣、牛粪、沼渣与减量化肥配施处理(NPK+S、NPK+FD、NPK+CD和NPK+BD),研究4种有机废弃物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CH4和N2O排放、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4种有机废弃物还田均可一定程度地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及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水平;有机废弃物与减量化肥配施处理与CK处理相比,早稻略有减产,晚稻略有增产且实际收入也有所增加,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汪坤  童昕  郭杰  张虹鸥  
电子废弃物已成为全球增长最迅速的固体废弃物类型。论文首先系统梳理了“电子废弃物地理学”国际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出三大相互关联的核心议题:电子废弃物跨国贸易、空间流动与全球环境正义;电子废弃物的“全球拆解网络”与“全球生产网络”之间的物质循环、价值流通及地理联系;电子废弃物跨国贸易的“政治生态学”研究。其次,基于国际研究梳理与实证总结,揭示中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实践由草根阶层主导的“全球拆解网络”到国家权力主导、市场协同作用的“循环经济”的制度演化过程。国际研究为剖析国家尺度的制度演化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这包括深入理解中国参与构建全球拆解网络的过程与机制、国家政治经济与环境治理模式对于“拆解中心”污染景观的生成与重构、环境整治过程中环境正义的复杂争论。最后,对现行废弃物治理的政策实践进行反思,提出将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纳入政策考量的实操建议,通过保障社会—生态正义,实现更高质量的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群芳  
如今,英国的个人、团体和组织都在努力达到零废物产生的目标,强烈反对一次性的社会消费理念。据英国媒体报道,所谓的"零废弃物行动"10年前兴起于新西兰,是一个简单但能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红平  王婧  
提升项目管理者的减废积极性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废弃物排放。为深入理解项目管理者的减量化行为,为设计建筑废弃物减量化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基于规范激活理论建立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人员废弃物减量化行为的动因模型,开展相应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对结果的意识会正向影响责任归因,同时责任归因、预期情绪(即自豪感、内疚感)均会直接影响个人规范的建立与形成;个人规范对管理人员的减废行为有重要影响,个人规范对于行为倾向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英丽  袁帅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产生,绿色设计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通过分析废弃物经再设计之后应用的可能性,探讨并提出了实现其商品化的途径,以达到减少能源与物质不必要的消耗,减轻环境的污染,实现产品的循环利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军  冯耕中  
系统分析了我国在电子废弃物回收与处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政策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加强电子废弃物管理的对策体系,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了在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社会回收网络体系建设、社会化监管和产业发展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与管理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江军  
首先分析了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的现状。然后指出了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回收渠道结构不合理、拆解造成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等。最后提出了一些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策略,如完善电子废弃物有关政策法规、规范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为、建立电子废弃物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培  刘志爽  陈建  
【目的】本文研究了废水中常见的铅污染问题,资源化利用香菇废弃物。【方法】用NaOH预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净化处理含Pb~(2+)废水。对比探讨了吸附时间、pH、Pb~(2+)初始浓度和干扰离子对NaOH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吸附Pb~(2+)的影响。【结果】预处理后的香菇废弃物对Pb~(2+)吸附平衡时间为10 min,比预处理前对Pb~(2+)吸附平衡时间(60 min)短;预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吸附Pb~(2+)适宜pH吸附范围均是4~6;Cd~(2+)存在对NaOH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吸附Pb~(2+)的干扰作用均不显著;Cu~(2+)的存在对预处理后香菇废弃物吸附Pb~(2+)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494),对预处理前香菇废弃物吸附Pb~(2+)无显著影响(P=0.5549);Zn~(2+)的存在对预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吸附Pb~(2+)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干扰(P前=0.0109,P后=0.0237);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预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吸附Pb~(2+)的热力学过程拟合结果良好。Langmuir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预处理后香菇废弃物对Pb~(2+)的理论最大吸附量qm(21.74 mg/g)几乎是预处理前香菇废弃物qm(12.08 mg/g)的2倍。Lagergren准二级模型较Lagergren准一级模型能更好地拟合预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对Pb~(2+)动力学吸附过程,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5和0.9999。【结论】预处理后的香菇废弃物对铅吸附平衡时间大大缩短了,且吸附l量提高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