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9.65.128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7)
2023(10181)
2022(8437)
2021(7621)
2020(5921)
2019(13382)
2018(13121)
2017(24185)
2016(13063)
2015(14694)
2014(14826)
2013(14658)
2012(14509)
2011(13643)
2010(14129)
2009(13365)
2008(13035)
2007(11864)
2006(11342)
2005(10672)
作者
(41634)
(34990)
(34625)
(33086)
(22414)
(16732)
(15614)
(13583)
(13388)
(12639)
(12363)
(11697)
(11609)
(11451)
(11268)
(10809)
(10186)
(10124)
(9972)
(9824)
(9366)
(8781)
(8437)
(8221)
(7915)
(7802)
(7602)
(7530)
(7332)
(6899)
学科
(78758)
经济(78692)
管理(30459)
(28804)
地方(24268)
中国(22082)
(21141)
企业(21141)
方法(20705)
(20542)
(17535)
数学(16745)
数学方法(16595)
业经(16394)
地方经济(15406)
农业(12674)
(12005)
(11964)
金融(11961)
(11267)
(11033)
银行(11010)
理论(10997)
(10888)
环境(10870)
(10837)
(10430)
(10002)
贸易(9990)
(9470)
机构
大学(202910)
学院(202579)
(90603)
经济(88723)
研究(82087)
管理(68190)
中国(61244)
理学(56126)
理学院(55365)
管理学(54489)
管理学院(54112)
科学(50011)
(45616)
(43407)
(41439)
研究所(39058)
(36264)
中心(34533)
(33216)
财经(31410)
(30342)
北京(30172)
师范(30064)
(29782)
业大(29240)
经济学(28990)
(28277)
农业(27529)
(26431)
(26262)
基金
项目(123157)
科学(95611)
研究(91150)
基金(86689)
(76731)
国家(76059)
科学基金(62691)
社会(57985)
社会科(54742)
社会科学(54730)
(48744)
基金项目(44481)
教育(40831)
(40784)
自然(38080)
自然科(37034)
自然科学(37027)
自然科学基金(36354)
编号(36110)
资助(35307)
(33451)
成果(30805)
重点(29007)
课题(27296)
发展(27074)
(26661)
(26250)
(24712)
国家社会(24051)
创新(23265)
期刊
(119833)
经济(119833)
研究(72036)
中国(47657)
学报(34586)
(34479)
科学(31702)
(29877)
管理(27789)
教育(25982)
大学(25854)
学学(24232)
农业(22980)
(20918)
金融(20918)
经济研究(19603)
业经(18730)
技术(17778)
财经(16847)
问题(15388)
(14803)
(11882)
(11453)
世界(11343)
技术经济(11073)
国际(10779)
经济问题(10141)
林业(10049)
商业(9532)
资源(9490)
共检索到34071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唐思文  
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已成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或原理的关键。效用是人们在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用或生理、心理上的需求满足,它是商品消费者或人的主观属性,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效用与价值或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实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价格(广义)应区分为卖方价格、买方价格与成交价格三种基本形式。卖方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实质是价值(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买方价格是效用的货币表现,其实质是效用(指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经济学的效用而形成的效用概念);成交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与效用的货币表现的统一,其实质是价值和效用的统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铁通  
时代要求不断拓展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发展空间,一种有效的思路就是批判性吸收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马克思经济理论不仅包括价值论还包括使用价值论。在坚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我们要重视拓展马克思的使用价值论。从价值论层面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效用价值论是对立的,但是从使用价值论层面看,西方经济学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科学成分,我们不应将价值论层面的对立扩大到整个学说体系。批判性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用以完善、发展马克思使用价值论,可以极大地拓展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发展空间。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臣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在当代面临巨大挑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家卢卡奇、海德格尔和鲍德里亚这里尤为突出。他们分别在生产和消费阶段抓住时代的发展要素展开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批判,但是他们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批判要么回到纯粹思辨或走向虚无,要么抛弃人类生存的现实生活,最终都具有局限性。重估这些批判理论及其局限性,更有利于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坚持并运用马克思学说,从而体现其所具有的当代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关柏春  
在蔡继明教授看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能对有关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不具有科学性"、遇到了"十大理论难题"。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是否经过了逻辑和经验的验证"这样的疑问,并作了否定的回答。事实上,蔡继明教授关于劳动价值论还未经过逻辑和经验验证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他提出的其他几个所谓的"理论难题"也是不存在的。其文章的要点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行了,解释不了现实。根据他的意思,只有他的"广义价值论"才行,才能说明现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学梅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要做到"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严格区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在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的内容;其次要做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宝库增添新内容。以中国当代经济事实为依据,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决不能割裂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与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经济学,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强调具有中国特色这一特殊性质的国别经济学。务必直面现实,实事求是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务必严肃地批判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在批判的基础上否定和抛弃它的庸俗学说体系,吸收和借鉴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某些合理成分。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田超伟  卫兴华  
陈伯庚教授在《也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一文中,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界定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宣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始终把生产力纳入了研究对象。实际上,这错解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若干论述的本意。特提出以下商榷意见:第一,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而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的资本主义方式;第二,马克思在《导言》中不是主张把"物质生产"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也都没有把生产力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作为研究对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谨慎  
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经济上的价值取向,主要是试图通过追求经济的无限增长而实现资本的无限增值。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这种经济主义发展观把物质财富作为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而较少关注人的本质需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他们强调,企图通过经济主义的手段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框架内消除生态危机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提出摆脱经济主义发展观的消极影响关键在于重新审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把经济的发展立足于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人类的共同福祉,这对于树立正确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星焕  
马克思以实践和批判为两大理论支柱,建构起“批判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只是对于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运行规律的把握,而是以“人类社会”为立足点和以“私有制批判”为理论核心的科学理论,是“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表达”。在当代,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仍旧向我们展示着它“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伟大力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方兴起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学术界存在不分析、不鉴别、不批判而盲目推崇西方经济学的倾向,甚至有人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在这一思潮中,傅殷才教授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至死不渝。在傅殷才教授逝世20周年之际,我们纪念他的最好方式是继续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改革开放中的问题和批判性地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以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尉海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重点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基本原理之间的关系,如劳动价值、剩余价值和社会主义经济等三大基础理论,成为确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据,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居于基础地位。新时期加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原理的创新与发展研究,成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的着力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创新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势在必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文超  
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对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进行比较,既是对两种经济学体系的科学性进行甄别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寻求能够解决现实中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更为深刻和实用的分配理论的途径。批判实在论作为一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具有超越西方科学哲学的深刻性和科学性。以之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两种分配理论在科学性上的差异则清晰可见。马克思的分配理论相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对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和科学,对于对策的选择更有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玉梅  
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资本论》中蕴含着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为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形成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两大流派,包括"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模型"、"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劳动力转移理论"为主要代表的经典劳动力转移模型。梳理国外劳动力转移相关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还可以为解决中国的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臣  
黑格尔在完成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用"需要—欲望"思辨机制构建精神思辨体系,而马克思谈论需要问题则是面向人类生存之根本并对前者构成批判。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家们仅抓住社会发展的某一因素所完成的批判工作都停留于表象世界,未曾像马克思那样触及人类生存需要之根基。由此马克思针对需要和资本逐利之本性欲望问题所展开的批判便具有根本性指导意义,这恰是当代西方理论批判家们无法超越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琨  
《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伊始,价值转形问题就引发了经济学界的“百年争论”。针对马克思没有处理成本价格转形的“缺陷”,西方学者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均无法实现成本价格转形和“总量相等二命题”的兼容,致使转形问题成为“无解”难题。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角度看,西方学者提出的解决方案都是形而上学的,不可能解决转形问题。其中,双重体系抽掉价值转形的任何中介环节,试图使价值范畴和生产价格范畴直接相等;单一体系则为了将价值规定无矛盾地纳入生产价格范畴强行修改价值理论。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国内学者在西方学者设定的数理分析框架下成功解决了静态的成本价格转形问题,取得了超越西方的原创性成果。“无解”的转形问题只能归咎于西方学者而与马克思无关。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