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1)
- 2023(7132)
- 2022(5901)
- 2021(5713)
- 2020(4823)
- 2019(10560)
- 2018(10768)
- 2017(20010)
- 2016(11231)
- 2015(12673)
- 2014(13165)
- 2013(12374)
- 2012(11782)
- 2011(10648)
- 2010(10822)
- 2009(10136)
- 2008(10347)
- 2007(9657)
- 2006(8515)
- 2005(7853)
- 学科
- 济(39529)
- 经济(39465)
- 管理(33450)
- 业(29044)
- 企(24954)
- 企业(24954)
- 学(16445)
- 方法(16170)
- 财(12997)
- 数学(12836)
- 数学方法(12542)
- 中国(11384)
- 制(10722)
- 理论(10583)
- 农(10000)
- 业经(9023)
- 务(8813)
- 财务(8777)
- 财务管理(8757)
- 体(8550)
- 企业财务(8428)
- 银(8123)
- 银行(8094)
- 行(7716)
- 融(7632)
- 金融(7625)
- 教育(7336)
- 和(6806)
- 技术(6625)
- 地方(6275)
- 机构
- 大学(165049)
- 学院(161408)
- 研究(58203)
- 管理(56566)
- 济(56145)
- 经济(54586)
- 理学(47240)
- 理学院(46602)
- 管理学(45462)
- 管理学院(45133)
- 中国(43642)
- 科学(38674)
- 京(36581)
- 农(32018)
- 所(31167)
- 财(29533)
- 研究所(28321)
- 中心(27259)
- 江(26097)
- 业大(25984)
- 农业(25565)
- 范(23236)
- 北京(22944)
- 师范(22876)
- 财经(22851)
- 州(21160)
- 院(20705)
- 经(20647)
- 技术(20379)
- 省(19429)
- 基金
- 项目(104329)
- 科学(79845)
- 基金(73954)
- 研究(73640)
- 家(66614)
- 国家(66061)
- 科学基金(54598)
- 社会(44033)
- 社会科(41414)
- 社会科学(41404)
- 省(40663)
- 基金项目(37910)
- 自然(36302)
- 自然科(35493)
- 自然科学(35478)
- 划(34978)
- 自然科学基金(34861)
- 教育(34733)
- 资助(31166)
- 编号(30605)
- 成果(27957)
- 重点(23777)
- 部(22286)
- 课题(21411)
- 发(20904)
- 创(20671)
- 性(20245)
- 计划(20205)
- 科研(20099)
- 项目编号(19836)
共检索到255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桂华
批判信息学聚焦于信息技术应用对信息活动中主体性的冲击,探寻从制度和技术守护主体性的路径,是对信息环境复杂化趋势的一种学术响应。本文对批判信息学进行溯源,并梳理其逻辑合理性和研究特征,认为批判信息学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学认识论,是聚焦于信息活动中用户的主体地位缺失问题,从负面作用角度对信息管理活动展开辨证性思考的研究路径。同时,批判信息学已经成长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其以守护信息活动中的主体性为价值取向,主要有三种研究目标,从技术批判和规范批判两个角度展开,现已覆盖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问题。我国信息学领域有必要将其作为重要研究方向加以建设,实现从“利用信息技术”向“构建信息秩序”延伸,从服务于被动的用户向提升用户的自主性转向,面向广阔的问题空间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展开通观性思考。参考文献64。
关键词:
批判信息学 主体性 信息活动 批判理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戎庭伟
批判教育学的权力批判,沦为一种再生产与抵制话语的强迫重复现象。这种误区根源于他们试图从权力外部入手、寻求客观知识进行抵制的思路,没有正确识别当前教育权力的多元构成特点,以及权力与主体之间的共构关系。福柯式微观权力分析发现,教育权力由国家、地方、教师、儿童等多元矛盾性主体偶然性构成,其目的在于生产儿童。这些特征决定了有效的权力批判必须从权力关系内部入手、发挥批判者自身的觉悟意识,以自身主体性的分析为内容而展开。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雍梦茜 胡立法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民主体性思想。促成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资本主义私有制掩盖了人的自然主体性和社会主体性,实践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则是人民主体性思想的终极目标。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人民主体性思想一脉相承。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人民主体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华银
和谐教学环境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在和谐教学环境的构建中,教师作为主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教师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一门艺术,需要科学的理念、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恰当的方法。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模式、探究工具、思维品质和基本技能,对于教师提升并彰显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进而在和谐教学环境构建中体现主体性,具有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
和谐教学环境 教师主体性 批判性思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泽华 黄政宗
学界对金融科技的研究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其表象特征及经济效应的分析着墨较多,仍停留在方法论的讨论上,未能深入揭示金融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及其历史意义。为了避免金融科技诱发系统性风险,学界有必要从本体论角度审视金融科技的本质。现象学方法有助于从哲学与科学分野的历史宏观视角,探讨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失语"、计量性思维的"遮蔽"与金融科技的"无思"现象,追问金融科技的内在属性。金融科技存在着异化的危险,可能使生活世界沦为科技对人的"奴役"。为避免金融科技对人的威胁,有必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引,重塑金融领域人的主体性地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何思源 安小米
[目的/意义]探究信息学在文件管理领域的起源发展,通过批判反思提出对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科发展的思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基于信息学、社会信息学、文件信息学等领域的代表性文献,构建信息学概念演变与要素关系模型,并以此为分析框架梳理文件信息学的发展历程。[结论/发现]参照信息学“以技术为中心—以对象为中心—以业务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趋势,文件信息学实现了从技术中心主义到业务中心主义的转变,重视信息技术与组织机构和文件管理的相互建构和相互影响。未来的文件信息学应以人为中心,实现计算、认知和社会的深度融合,建立多利益相关方合作治理机制,进一步融入社会信息化浪潮和数字转型进程,并拓宽档案学学科边界,使其嵌入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的协同演进。[创新/价值]提供文件信息学发展演变的整体脉络,以期推动文件管理数字转型持续深化并赋能社会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夏文华 杨艳燕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它的核心在于以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以对话取代独白。以主体间性理论观照图书馆活动,建构馆员、文献与读者之间共在的主体间性关系。图书馆活动的本质在于主体间基于交往的平等对话,馆员角色应定位于这种多元对话的策动者、组织者、建构者。
关键词:
图书馆活动 主体间性 对话 馆员角色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善侃
文化自觉的根基在于哲学主体性。民众的文化自觉,就是民众对某种哲学精神的自觉,即哲学主体性的高扬。为文化自觉提供理论支撑,是哲学本性所使然。从社会历史看,文化自觉和哲学主体性的提升都以人类主体性的不断高扬为前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升文化自觉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全民的主体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哲学主体性 文化创造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立耘
在传统的信息组织中,从理论到实践都十分强调信息组织者的主体观念,其信息产品往往体现信息组织者的某种意旨。现代信息组织者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中,由于工具理性、商业理性的盛行而逐步丧失了主体性。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组织者与信息生产者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对于信息用户构建知识系统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认识与重构信息组织者的主体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信息组织 主体性 信息社会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军良
文化主体性在全球化的时代境遇中深受冲击。在其日渐弱化的态势下,如何坚守诸文化样态的特质与理想的文化间性,以及如何审视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遂成为一项紧迫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全球化境遇中的文化主体性守护,离不开这样三条可能的进路:一是在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平衡中,滋养人类文化的共同根以趋"美美与共",形塑异质多元、和而不同的文化景观以臻"各美其美";二是在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并进中,力促文化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身份认同的自觉,最大限度地减少唯我与唯他状态之于文化交往的阻力和伤害;三是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基于对自身文化质素、形式与价值的体认和接续来彰显文化自信,依凭文化传统存在语境的更新走向文化自强。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主体性 守护 进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彬
在金融化的经济学研究中,无论新古典经济学还是激进政治经济学,都共享经验逻辑、抽象逻辑与线性逻辑三大预设,但都不能充分解释资本主义金融化的本质,因而需要引入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的研究视域。作为一种分析与考察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总体性原则具有历史性、整体性与辩证性三个维度。基于这一原则,资本主义金融化是资本主义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周期性现象。金融化不仅体现在资本主义经济与金融层面,而且向政治、文化、科技生活等各个方面渗透,塑造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金融化是解决资本主义"积累悖论"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同时也在不断积累与激化各种矛盾,并最终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终结。
关键词:
资本主义 金融化 马克思主义 总体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喜亭 成有信 褚洪启 黄崴 田慧生 陈建翔
从本期起,本刊开辟“博士论坛”专栏,作为中青年博士和在读博士生进行教育问题研讨的学术园地。本专栏将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依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学术讨论,重点研讨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和深层次的教育理论问题。本期发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孙喜亭教授和成有信教授所主持的“教育学博士论坛”第二次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摘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敏
现行高师教育学课程中学生的主体性缺失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情境封闭,学生学习消极被动等方面,要改变现状,实施高师主体性教育学课程要采取在观念上贯穿主体性思想,在教学情况上生活化,课程评价上以学生为本等措施。
关键词:
高师教育 主体性 教育学 课程体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夏 李慧芳
译者主体性是翻译学的重要概念,学界对其认识却并未统一。单义性是术语的本质属性,而哲学和翻译学对译者主体性各有定义,译者主体性在实际使用中的多义现象不利于后续研究的深入。译者主体性多义现象是翻译学在其理论构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并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反映,既要对此保持理性的宽容,也要厘清术语背后所指称的概念,以期实现术语的准确性和单义性。从术语学的视角分析译者主体性有助于厘清其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