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0)
- 2023(13524)
- 2022(11686)
- 2021(10894)
- 2020(9156)
- 2019(20779)
- 2018(20486)
- 2017(38779)
- 2016(21067)
- 2015(23166)
- 2014(23000)
- 2013(22949)
- 2012(20724)
- 2011(18683)
- 2010(18229)
- 2009(16569)
- 2008(15813)
- 2007(13538)
- 2006(11661)
- 2005(9741)
- 学科
- 济(81903)
- 经济(81807)
- 业(59761)
- 管理(58256)
- 企(45525)
- 企业(45525)
- 方法(39503)
- 数学(34705)
- 数学方法(34380)
- 农(29071)
- 财(21461)
- 农业(21046)
- 中国(20940)
- 业经(19827)
- 学(18623)
- 地方(17188)
- 贸(15741)
- 贸易(15736)
- 易(15243)
- 制(13574)
- 环境(13110)
- 技术(12795)
- 和(12518)
- 务(12327)
- 财务(12268)
- 理论(12258)
- 财务管理(12252)
- 企业财务(11604)
- 银(11482)
- 银行(11413)
- 机构
- 大学(298056)
- 学院(297192)
- 管理(119854)
- 济(114891)
- 经济(112463)
- 理学(105797)
- 理学院(104604)
- 管理学(102761)
- 管理学院(102251)
- 研究(98519)
- 中国(70439)
- 科学(65130)
- 京(62294)
- 农(57175)
- 业大(51378)
- 所(49731)
- 财(49537)
- 研究所(46204)
- 农业(45095)
- 中心(44630)
- 财经(40842)
- 江(40651)
- 范(38625)
- 北京(38566)
- 师范(38149)
- 经(37291)
- 院(35530)
- 经济学(33856)
- 州(33398)
- 经济管理(31567)
- 基金
- 项目(216954)
- 科学(169152)
- 基金(157843)
- 研究(152145)
- 家(140200)
- 国家(139015)
- 科学基金(118382)
- 社会(96346)
- 社会科(91210)
- 社会科学(91185)
- 基金项目(85214)
- 省(85211)
- 自然(79253)
- 自然科(77384)
- 自然科学(77362)
- 自然科学基金(75960)
- 划(71830)
- 教育(68575)
- 资助(63762)
- 编号(61143)
- 重点(48280)
- 成果(47323)
- 部(46643)
- 发(45781)
- 创(45127)
- 科研(42164)
- 创新(42060)
- 课题(41200)
- 计划(41011)
- 国家社会(39712)
- 期刊
- 济(119822)
- 经济(119822)
- 研究(80544)
- 学报(55819)
- 农(53101)
- 中国(50458)
- 科学(48907)
- 大学(41185)
- 管理(39738)
- 学学(39354)
- 农业(36770)
- 财(34919)
- 教育(27550)
- 技术(22505)
- 业经(21929)
- 融(20958)
- 金融(20958)
- 经济研究(19474)
- 财经(18624)
- 业(17587)
- 科技(16252)
- 版(16118)
- 业大(15892)
- 经(15782)
- 问题(15673)
- 图书(14541)
- 商业(14111)
- 理论(13954)
- 技术经济(13597)
- 资源(13340)
共检索到407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边恕 张铭志
文章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在县级层面实证考察了扶贫转移支付对城乡消费差异的影响效应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扶贫转移支付显著降低了城乡消费差异。(2)在消费群体上,扶贫转移支付大幅降低了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差异,在效率与公平层面促进城乡包容性增长;在消费层次上,扶贫转移支付对降低食品与医疗消费差异贡献较大,而对教育和文娱消费差异影响有限。(3)两类瞄准偏误对消费差异产生不同影响,其中漏保率的增加显著扩大了消费差异,限制了扶贫转移支付效应的发挥。(4)收入差距与流动性约束是扶贫转移支付影响消费差异的重要中介变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唐善永 李丹
文章以民族扶贫县为研究对象,详细考察了政府间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行为的影响。在研究的内容上,通过对民族扶贫县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税负的变化以及财政努力度的变化,深入分析了政府间转移支付与财政收入行为的关系。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国家每年对民族扶贫县实施大量的转移支付,但却降低了民族扶贫县自身的财政收入。这从转移支付激励的角度来说,是不成功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转移支付的作用,必须构建激励相容的转移支付制度,发挥好转移支付与自有财政资金的作用,减少"替代效应"的产生。
关键词:
转移支付 财政收入行为 财政努力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丹 裴育 陈欢
文章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收入角度、支出角度以及客观经济结果指标系统研究财政净转移支付及各类财政转移支付对贫困地区自身"造血"能力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财政转移支付既有"输血"作用,也有"造血"作用,地方财政支出有利于提升贫困地区自身"造血"能力;(2)财政转移支付可以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地方财政收入,同时提升贫困地区农户机械总动力,财政转移支付总体效果较好;(3)相对贫困地区自身"造血"能力较强,极度贫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更偏向"输血"。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应优先安排和保障贫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同时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升财政转移支付使用绩效;其次,财政转移支付结构方面,应保障专项转移支付比重,以准确实现上级政府的减贫目标;最后,对贫困地区要分类施策,既要注重财政转移支付"输血"能力,更要注重"造血"能力。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国定扶贫县 减贫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丹 张侠
本文以国定扶贫县为研究对象,并细分"老、少、边、穷"四个地区,分析财政转移支付对贫困地区财政支出行为变化的影响。文章利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采用系统GMM法,详细研究了各类转移支付以及增量转移支付对国定扶贫县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在既有支出格局下并没有特别偏向某类财政支出。这说明国定扶贫县可能为保住"贫困县"帽子,转移支付被用于维护自身的利益支出以及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财政支出行为 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颜群 解垩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计算了各项政府转移支付的垂直支出效率、溢出指数、减贫效率、贫困距效率,以及扶贫资金等额分配方式和等比例分配方式两种情况下各项转移支付的减贫效应。结果发现:(1)扶贫特征明显的政府转移支付(五保、低保和特困户补助)的瞄准效率和减贫效率相对更高,将养老金看作市场收入结果变化不大;(2)扶贫资金等额分配方式和等比例分配方式下,瞄准农村地区的总减贫效应大于瞄准城市地区,瞄准西部地区的总减贫效应大于瞄准中部和东部地区;(3)与等比例资金分配方式相比,等额资金分配方式的减贫效应更大;(4)特困户补助和五保的减贫效应随贫困线上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扶贫工作应当提升政府转移支付(尤其是五保、低保和特困户补助)的瞄准效率,建立面向贫困家庭的瞄准机制,给予极度贫困家庭更高的权重,并设置合理的贫困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鹏 徐志刚
脱贫攻坚任务到了"要啃硬骨头"的阶段,作为传统减贫手段之一的公共转移支付还能否有效发挥城乡家庭多维贫困减缓效果成为了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就财政支出中的公共转移支付能否减缓城乡家庭多维贫困状况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使用2010年至2016年间的四期CFPS数据,基于A-F双临界值法识别出城乡多维贫困家庭,控制了户主和家庭特征变量,以政府补助额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基于面板数据的Logit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公共转移支付能够通过增加家庭医疗、教育支出和现金存款的方式有效减缓农村家庭多维贫困,但是对于城市贫困家庭却不尽理想。为了减缓城乡家庭的多维贫困状况,本文提出了增加公共转移支付额度、公共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重点应该偏向农村贫困家庭、增加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教育补助等对策,以更好地发挥公共转移支付的减贫作用。
关键词:
公共转移支付 多维贫困 家庭支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卢盛峰 陈思霞 时良彦
现有研究关注了单渠道救助资金的受益归宿,但是忽视了转移支付体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本文构造了转移支付亲贫性数量测度方法,并基于2000—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家户数据,从政府-企业-居民间的多层次系统检验了中国转移性体系的受益群体,并探讨了其在缩小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来自政府、企业以及居民间的转移性救助资金都更多被低收入家户所获得,即综合而言,中国现行转移支付体系具有较好的"精准扶贫"效果;(2)分类别而言,政府性救助"精准扶贫"效果相对最好,居民间救助次之,而企业救助弱亲贫;(3)分年度以及分转移支付类别的分析发现,救助资金的边际再分配效应在时间和类别上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表明,走向居民收入平衡增长,提高资金的贫困瞄准效率尤为重要;同时政策引导第三部门的再分配参与也需要重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一伟 汪润泉
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的跟踪调查数据,探讨了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对老年人经济贫困、健康贫困和精神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对老年贫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缓解了城镇老年人的经济贫困,加剧了其精神贫困,对健康贫困则无显著影响,而对农村老年人而言,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对其三个层面的贫困均有缓解作用。从作用机制来看,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主要通过医疗服务利用与居住方式变化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贫困和精神贫困。
关键词:
社会保障转移支付 老年人贫困 城乡差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一伟 汪润泉
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的跟踪调查数据,探讨了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对老年人经济贫困、健康贫困和精神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对老年贫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缓解了城镇老年人的经济贫困,加剧了其精神贫困,对健康贫困则无显著影响,而对农村老年人而言,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对其三个层面的贫困均有缓解作用。从作用机制来看,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主要通过医疗服务利用与居住方式变化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贫困和精神贫困。
关键词:
社会保障转移支付 老年人贫困 城乡差异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
本文以国定扶贫县为研究对象,分析政府间转移支付对这一特殊群体财政收入行为的变化。文章从国定扶贫县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税负的变化以及财政努力度的变化,分析转移支付与财政收入行为的关系。从实证结果来看,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确对国定扶贫县的财政收入产生了负向作用,地方政府并没有因为转移支付的增加而积极组织自有财政收入。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转移支付的作用,必须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完善转移支付激励机制,减少地方政府的"投机"行为。
关键词:
转移支付 激励机制 财政努力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丹 刘小川
文章以民族扶贫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政府间转移支付对这一特殊对象财政支出行为变化的影响。具体来说,文章利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研究了净转移支付和各类转移支付对民族扶贫县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以及转移支付增量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整体分析中,地方政府更希望将转移支付用于上级主要考核的教育支出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行政管理支出上,而很少用于更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建设支出和居民较为关心的社会保障支出上。在增量分析中,地方政府可支配转移支付的增量在既有的财政支出分配格局下并没有特别偏向某类财政支出。这说明民族扶贫县仍很贫困,财政支出只能维持其基本运转,也说明民族扶贫县可能为...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财政支出行为 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铮 邓晓兰 金博涵
转移支付制度作为财政分权体制的重要机制,对精准扶贫与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意义重大,而我国规模庞大的转移支付是否发挥了应有作用?通过引入吸收能力概念,并利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政府能力三个维度刻画吸收能力,基于国家级贫困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的解释力至少为50%,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基本上都对转移支付的经济增长效应起到促进作用,政府规模的膨胀则反之;约有至少66%、30%以及40%的贫困县分别受制于人力资本匮乏、社会资本不足和政府规模膨胀因素影响,导致一般性转移支付资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吸收能力 经济增长 精准扶贫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铮 邓晓兰 金博涵
转移支付制度作为财政分权体制的重要机制,对精准扶贫与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意义重大,而我国规模庞大的转移支付是否发挥了应有作用?通过引入吸收能力概念,并利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政府能力三个维度刻画吸收能力,基于国家级贫困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的解释力至少为50%,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基本上都对转移支付的经济增长效应起到促进作用,政府规模的膨胀则反之;约有至少66%、30%以及40%的贫困县分别受制于人力资本匮乏、社会资本不足和政府规模膨胀因素影响,导致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浪费,而专项转移支付因直接驱动政府投资增加受到的约束更加严重。据此,在设计转移支付制度时,还应该重视不同地区吸收能力,从精准扶贫上下功夫,并加强专项转移支付管理,从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吸收能力 经济增长 精准扶贫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丹 裴育
利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采用二阶段系统GMM法,从存量和增量两个角度对均衡性转移支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总量分析中,均衡性转移支付有利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在结构分析中,除社会保障支出之外,均衡性转移支付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大幅增加,公共服务的效果更加明显,这说明构建以均衡性转移支付为主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可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
均衡性转移支付 基本公共服务 国定扶贫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解垩
本文首先假设增加的公共转移支付有两种筹资方式使财政收支保持平衡,一种筹资选择为增加家庭和企业的直接税,另一种筹资选择为增加间接税,并使用计量估计的微观模拟模型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相结合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方法,评估公共转移支付增加对收入不平等和贫困的效应。结果显示:如果增加公共转移支付的筹资方式为直接税,GDP可能会随着消费的增加而增加;直接税筹资只有很小的劳动供给减少效应;直接税筹资的不平等指标下降程度比间接税筹资下降程度大;如果增加1倍的公共转移支付的筹资方式为直接税,贫困发生率下降2%,采用间接税筹资方式,贫困发生率下降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