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8)
2023(12801)
2022(11328)
2021(10776)
2020(9083)
2019(21118)
2018(20987)
2017(40038)
2016(21877)
2015(24588)
2014(24602)
2013(24391)
2012(21993)
2011(19684)
2010(19718)
2009(18369)
2008(18304)
2007(16307)
2006(14475)
2005(13011)
作者
(62219)
(51355)
(51113)
(48643)
(32786)
(24522)
(23273)
(20023)
(19500)
(18583)
(17656)
(17307)
(16367)
(16245)
(15862)
(15727)
(15426)
(15253)
(14753)
(14642)
(12696)
(12651)
(12292)
(11640)
(11556)
(11540)
(11411)
(11322)
(10334)
(9993)
学科
(80189)
经济(80059)
管理(76468)
(69444)
(59560)
企业(59560)
方法(37018)
数学(30963)
数学方法(30625)
(27947)
(23266)
(21254)
中国(20971)
业经(19906)
(18537)
财务(18460)
财务管理(18420)
企业财务(17507)
(17243)
农业(16004)
地方(15315)
(15124)
银行(15087)
理论(15039)
(14389)
(14215)
(14123)
(13909)
环境(13272)
(13269)
机构
大学(306237)
学院(303300)
管理(125791)
(117468)
经济(114605)
理学(106958)
理学院(105794)
管理学(104193)
管理学院(103602)
研究(97014)
中国(75933)
(65756)
(60399)
科学(59336)
(48023)
财经(46363)
(45713)
(45414)
中心(44893)
业大(43653)
研究所(43174)
(41938)
北京(41683)
(38846)
师范(38509)
(37110)
(35379)
农业(35142)
财经大学(34494)
经济学(34265)
基金
项目(203655)
科学(160012)
研究(151592)
基金(147632)
(127262)
国家(126177)
科学基金(109186)
社会(94402)
社会科(89357)
社会科学(89334)
(79182)
基金项目(78811)
自然(70906)
教育(69271)
自然科(69159)
自然科学(69144)
自然科学基金(67901)
(66209)
编号(62640)
资助(60371)
成果(51651)
(44918)
重点(44835)
课题(42640)
(42427)
(41909)
(40621)
创新(39568)
项目编号(39260)
教育部(38908)
期刊
(133932)
经济(133932)
研究(91602)
中国(62544)
(50110)
管理(49861)
学报(45899)
科学(42969)
(41283)
大学(35531)
教育(34592)
学学(33192)
(29067)
金融(29067)
农业(28045)
技术(26735)
财经(22948)
业经(21118)
(19457)
经济研究(19418)
图书(16931)
问题(16764)
理论(16096)
(15437)
实践(14793)
(14793)
科技(14760)
财会(14711)
现代(14615)
技术经济(14570)
共检索到457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任金政  李书奎  
扶贫资产管理作为“有效衔接”长效机制的重要纽带之一,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现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扶贫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实现了扶贫资产的平台化管理,扶贫资产管理也在部分地区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两大战略有效衔接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扶贫资产管理的政策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贫资产管理助力脱贫质量巩固与拓展的长效机制仍有待持续贯彻。为此,需要从目标管理机制、运营执行机制、绩效考评机制和反馈提升机制等方面构建扶贫资产管理良性运行自我循环体系,并在管理制度体系优化、目标动态调整制度实施、运营过程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制度落实、扶贫资产大数据管理体系构建、绩效评价开展、问题整改与目标导向理念融合七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廉  
健康扶贫通过综合施策,基本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脱贫攻坚结束进入过渡期后,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保持合理的保障水平,下沉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在巩固已有脱贫成果的基础上拓展健康帮扶边界,重构医保制度体系,树立大健康理念,建立农村健康长效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放在治国理政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开创性地提出和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组织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这里,就如何认识8年脱贫攻坚战的成果和实践经验,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谈一些看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苏雪  张莉琴  
中国信贷扶贫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始终伴随着政府和市场如何配合的问题。论文通过对中国信贷扶贫政策演变的分析发现,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实施之前的信贷扶贫均未有效缓解贫困户的信贷排斥。进一步,结合相关研究对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和市场作用的角度展开考察,发现只有政府和市场在适当的层面上发挥作用才能缓解贫困户的信贷排斥。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对低收入农户的信贷帮扶仍然需要政府与市场协调配合,以有为政府促成有效市场,持续为巩固脱贫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雪  
当前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为满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文章对职业教育在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从精准招生、精准培养、精准培训、精准服务、顶层设计五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构建职业教育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长效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姚敏   陈新力  
互联网普及打破了时空限制,破解了“三农”发展的困境。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综合运用分位数回归、工具变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互联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从移动设备还是固定设备使用互联网,均可以显著降低农民陷入贫困的概率,进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互联网使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对处在贫困边缘、高脆弱性的人口发挥更大的作用;(3)进一步对作用机理进行检验,发现提高信息搜寻能力、增加社会资本积累、促进非农就业以及提高民间借贷水平均是互联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作用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成举  李小云  史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巩固与拓展有着不同的内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心在于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并提升脱贫质量,同时防止新生贫困产生;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心在于实现脱贫攻坚阶段形成的优秀工作机制、脱贫攻坚精神以及扶贫资产等在乡村振兴阶段的承接应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既需要保持既有扶持政策的阶段持续性,同时针对返贫风险高的脱贫人口和贫困边缘人口建立预警监测机制;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则需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与顺利转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姚敏  陈新力  
互联网普及打破了时空限制,破解了“三农”发展的困境。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综合运用分位数回归、工具变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互联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从移动设备还是固定设备使用互联网,均可以显著降低农民陷入贫困的概率,进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互联网使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对处在贫困边缘、高脆弱性的人口发挥更大的作用;(3)进一步对作用机理进行检验,发现提高信息搜寻能力、增加社会资本积累、促进非农就业以及提高民间借贷水平均是互联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作用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晶晶  
当前我国集中于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乡村振兴战略也在密切跟进。从政策角度来看,两大战略相辅相成、各有侧重,加快推进两者的有机融合,一方面能够使脱贫攻坚的成果得以巩固和延续,另一方面也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要实现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需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与之配套的相对贫困动态识别机制,加强短周期动态监测;开展常态化长效治理,推动治理模式平稳转型;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关注特殊群体需求;强化保障兜底衔接,增强弱势群体防护性保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晓山  
要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就要通过深化改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精准脱贫进程中,政府等因素起主导作用,但也要注意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配置扶贫资源时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必须提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要通过教育脱贫尤其是真正落实9年义务教育来全面消除贫困、确保贫困不反弹;将产业扶贫与医疗扶贫有效结合,增强贫困人口身体素质,进而提高其人力资本,增加收入,尽早实现脱贫。目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政府部门采取一系列超常规举措,现已构筑起全党全社会扶贫的强大合力,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可以实现的。但到2020年全部脱贫后,还需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应以脱贫可持续性为标准,清醒分析脱贫成果;将本土化和专业化人才作为产业脱贫可持续的基础;以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为保障,充分发挥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易地扶贫搬迁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芳  张鹏  张敏欣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上岗是国家生态扶贫的重要举措,为助力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以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目标过渡期,如何做好过渡衔接,稳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文章以青海省1.9万名脱贫生态护林员情况为例,就其持续发挥作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出意见和建议,供相关方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之明  
文章采用topsis熵权法对湖南省县域乡村振兴水平进行测度,结果发现长株潭与洞庭湖经济区发展水平整体高于湘西与湘南地区。运用系统GMM作为基准回归模型,对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作用进行实证测度,测度结果显示,普惠金融除在生态宜居层面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外,在乡村振兴各维度上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采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工具变量法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证明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影响显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作用属于“递进门槛”,并提出普惠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汝胜  
2020年全国已经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开始进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我国贫困治理工作的重要方向和任务。广西部分典型地区在脱贫攻坚时期十分注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和同步推进,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为后脱贫时代推进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益启示。面对基础条件薄弱、产业发展不稳定、主体能力不足、带动力量不强、治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广西应做好脱贫攻坚方略与乡村振兴理念、政策、机制、产业、基础、人才等方面的衔接,通过建立健全返贫致贫风险防范机制、打造现代农产品全产业链、切实保障稳岗就业、提高教育医疗保障水平、增强城乡居民内驱发展动力、继续做好特殊群体兜底保障等,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花楼  陈坤秋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相关研究系统性不足,缺乏空间视角,亟需通过多学科融合与多方法集成构建系统性理论框架并开展分区分类研究。文章沿着"问题—理论—实证—调控"的总体思路展开研究,以实现乡村振兴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为研究对象,以现实差距与困境为出发点,借鉴国内外二者有效衔接的经验,探讨其理论框架构建、情景模拟与实现路径、发展模式以及管控体系与政策方案的问题。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不仅要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助推学科发展,也要服务国家战略决策。研究需要在方法论、分析工具、话语体系上寻求多维突破。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全球扶贫开发与乡村发展的时空格局与关键问题、相对贫困治理机制与成效提升策略、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互馈机制与区域模式以及乡村科学与人地系统科学发展等科学命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大林  
巩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南疆深度贫困团场扶贫攻坚成果,要针对致贫原因:人口素质较低、超生严重、黑户多等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发扬好兵团南疆深度贫困团场扶贫攻坚工作的有益经验。建议采取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强化工作责任制、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强化对扶贫工作考核及奖惩等九个方面的措施巩固扶贫攻坚成果,防止已经脱贫的职工群众返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