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6)
2023(11825)
2022(10140)
2021(9500)
2020(7950)
2019(17549)
2018(17469)
2017(33845)
2016(18226)
2015(20504)
2014(19923)
2013(20110)
2012(18538)
2011(16871)
2010(17337)
2009(16746)
2008(16246)
2007(15026)
2006(13891)
2005(12444)
作者
(54000)
(45177)
(44975)
(42562)
(28017)
(21647)
(20043)
(17425)
(16998)
(16157)
(15216)
(15089)
(14268)
(14139)
(13843)
(13788)
(13521)
(13196)
(13106)
(12903)
(11346)
(11341)
(11064)
(10390)
(10306)
(10294)
(10160)
(9899)
(9283)
(9018)
学科
(78198)
经济(78108)
(57998)
(52160)
管理(45710)
农业(35043)
(33868)
企业(33868)
方法(27622)
业经(23630)
数学(23175)
中国(23128)
数学方法(22828)
(18116)
地方(17322)
(16674)
(15299)
贸易(15291)
(14907)
(14397)
(13553)
银行(13526)
(13091)
(13082)
农业经济(12587)
(12292)
产业(12009)
(11495)
金融(11494)
收入(11157)
机构
学院(269078)
大学(260571)
(111338)
经济(109013)
管理(99751)
研究(92759)
理学(84695)
理学院(83835)
管理学(82349)
管理学院(81903)
中国(73771)
(64593)
科学(56870)
(55340)
(50943)
农业(49443)
(47863)
业大(45299)
中心(43394)
研究所(42697)
(42562)
财经(39063)
(36284)
师范(35901)
(35015)
北京(34951)
(34287)
(32444)
经济学(32351)
(30866)
基金
项目(169714)
科学(132465)
研究(126922)
基金(120534)
(105060)
国家(104076)
科学基金(87705)
社会(80824)
社会科(76153)
社会科学(76130)
(69686)
基金项目(63455)
(56557)
教育(55799)
自然(54417)
编号(53666)
自然科(53018)
自然科学(53003)
自然科学基金(52033)
资助(49692)
成果(42999)
(40274)
重点(37823)
课题(36853)
(36524)
(35571)
(35024)
国家社会(32818)
创新(32729)
发展(32681)
期刊
(137943)
经济(137943)
研究(79301)
(68297)
中国(54818)
农业(46179)
学报(41898)
科学(40167)
(35773)
管理(33835)
大学(32601)
学学(31213)
业经(30219)
(29984)
金融(29984)
教育(25621)
技术(22417)
(21341)
问题(20273)
经济研究(19823)
财经(18359)
(16015)
农业经济(15729)
农村(15575)
(15575)
(15323)
经济问题(13973)
世界(13823)
(13711)
商业(13525)
共检索到416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娟娟  
旅游扶贫以其独特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及强大的造血功能,成为促进贫困地区人口实现脱贫的重要渠道。本文分析了全产业链模式对旅游扶贫的积极作用,指出了我国农村旅游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对策,以期促进农村旅游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实现脱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小茹  
目前,我国大力支持发展扶贫旅游产业链,但由于在各区域间未能达成有效联系,导致大部分地区的扶贫旅游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基于这种现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扶贫旅游链存在的脱节问题、效果不明显问题、非本地化问题,深层次剖析旅游产业链的内涵及意义已迫在眉睫,在此基础上对旅游产业链提出创新建议,使得其价值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静  
扶贫是当代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那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可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扶贫过程中要精准地找出扶贫对象和主题,明确当地的旅游优势所在并找到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再通过对其精准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当地的资源特色,从而改善当地环境,以此扩宽融资渠道、完善管理机制以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静  
扶贫是当代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那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可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扶贫过程中要精准地找出扶贫对象和主题,明确当地的旅游优势所在并找到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再通过对其精准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当地的资源特色,从而改善当地环境,以此扩宽融资渠道、完善管理机制以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志敏  
在扶贫背景下,我国扶贫乡村旅游产业链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化,虽然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成就,但扶贫旅游产业链还是存在着同质化、短窄化等问题,如何才能优化发展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这是我国各地区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浅谈了扶贫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链优化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洋  张超  
旅游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渠道,是促进贫困地区人口实现脱贫的一种造血式、内生性扶贫方式。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发展农村旅游,可以激活农村特色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及经济结构优化;引导更多消费和社会资源流向农村,促进农民增收。本文针对旅游扶贫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发展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淑兰  付超  
文章从产业链本地化与旅游扶贫的关系出发,以旅游产业链本地化为视角,分析了目前旅游扶贫存在缺少本地核心旅游企业、旅游"飞地化"较为严重、贫困地区旅游产业链窄且短、贫困人口参与率低等问题,并提出加大本地旅游核心企业建设、减少贫困地区旅游飞地化、拓宽延长本地旅游产业链、提高产业链中贫困人口的参与率等解决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小海  曾亮  罗明义  
如何提高我国旅游扶贫的精准度是旅游扶贫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度,就必须对旅游扶贫进行精准识别。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探讨旅游扶贫精准识别以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精准化,对今后的旅游扶贫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精准扶贫的背景出发,阐述了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的概念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和旅游扶贫项目识别两方面的内容,最后提出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的市场甄别机制和"意愿—能力"识别模型及旅游扶贫项目识别的"RHB"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众  
"互联网+"行动计划已经提出对各行各业影响巨大,而农村生态旅游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在党中央和政府政策的影响下,推行"互联网+生态旅游"成为农村生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决策。本文以行、游、住、吃、购五个重要结构环节为基础,探讨了优化农村生态旅游产业结构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沐霖  温晨  
精准扶贫是我国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巩固精准扶贫成效,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农村产业扶贫是一个有效路径。当前农村产业扶贫面临的主要困境在于产业选择是否符合本地实际,扶贫资本是否能够达到最大效用,基础设施等隐性投资如何解决,针对这些困境,政府部门需发挥主导作用,科学规划并整合资源,探索多种投资模式,带动农村地区产业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舒  
现有旅游扶贫效应研究多以贫困地区旅游总收入,而不是贫困家庭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来衡量旅游扶贫效果。这种研究指标选取存在的先天缺陷十分明显。无论是贫困地区的旅游接待人次还是旅游总收入,都属于宏观指标,能够反映旅游为贫困地区带来的总的经济回报,但却不能反映总的经济回报中有多少进入了目的地的贫困家庭。事实上,许多在贫困地区从事旅游经营的企业是外来投资,旅游总收入的相当一部分流向了企业的所有者而不是贫困家庭。旅游扶贫收入指数作为微观指标,能反映贫困家庭收入占当地总收入的比重,但是如何通过田野调查测算这一指标需要新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汉泽  李小云  
以华北李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扶贫项目为例,发现在产业项目申请阶段容易出现"精英捕获"与"弱者吸纳";在产业进行中易遭遇由逆向软预算约束带来的"政策性负担"以及规模化经营不善等问题;最终在产业完成之后又面临着后续维护的缺失与农民生计系统的损害。产业扶贫的地方实践背离了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目标。产业扶贫背后隐藏着扶贫济困的社会道德逻辑与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逻辑的矛盾,前者决定了产业扶贫是以项目为载体,后者则容易导致规模化的经营方式,两种逻辑之间的张力与冲突增加了产业扶贫项目失败的风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汉泽  李小云  
以华北李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扶贫项目为例,发现在产业项目申请阶段容易出现"精英捕获"与"弱者吸纳";在产业进行中易遭遇由逆向软预算约束带来的"政策性负担"以及规模化经营不善等问题;最终在产业完成之后又面临着后续维护的缺失与农民生计系统的损害。产业扶贫的地方实践背离了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目标。产业扶贫背后隐藏着扶贫济困的社会道德逻辑与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逻辑的矛盾,前者决定了产业扶贫是以项目为载体,后者则容易导致规模化的经营方式,两种逻辑之间的张力与冲突增加了产业扶贫项目失败的风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汉泽  李小云  
以华北李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扶贫项目为例,发现在产业项目申请阶段容易出现"精英捕获"与"弱者吸纳";在产业进行中易遭遇由逆向软预算约束带来的"政策性负担"以及规模化经营不善等问题;最终在产业完成之后又面临着后续维护的缺失与农民生计系统的损害。产业扶贫的地方实践背离了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目标。产业扶贫背后隐藏着扶贫济困的社会道德逻辑与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逻辑的矛盾,前者决定了产业扶贫是以项目为载体,后者则容易导致规模化的经营方式,两种逻辑之间的张力与冲突增加了产业扶贫项目失败的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惠仙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扶贫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的贫困人口逐年下降,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关系,国家提出并积极开展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体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扶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如何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机遇,并将两种力量整合在一起,使扶贫攻坚地区和人民早日脱贫致富,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笔者拟就这一问题做一些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