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1)
2023(10700)
2022(9110)
2021(8732)
2020(7278)
2019(16661)
2018(16274)
2017(31536)
2016(16314)
2015(18112)
2014(17597)
2013(16853)
2012(15248)
2011(13469)
2010(13057)
2009(11701)
2008(11341)
2007(9601)
2006(8254)
2005(6661)
作者
(42597)
(35892)
(35845)
(33896)
(22759)
(17020)
(16105)
(13921)
(13797)
(12424)
(12283)
(12247)
(11122)
(11024)
(10841)
(10787)
(10507)
(10433)
(10384)
(10166)
(8694)
(8521)
(8515)
(8509)
(8087)
(8032)
(7722)
(7474)
(7178)
(7058)
学科
(66614)
经济(66433)
(48223)
管理(44982)
(37104)
企业(37104)
方法(33806)
数学(28035)
数学方法(27601)
(24136)
(17865)
农业(17221)
中国(16959)
业经(16079)
(13857)
理论(13632)
(11971)
(11313)
贸易(11311)
地方(11229)
(11003)
(10636)
(10536)
财务(10498)
财务管理(10480)
企业财务(9977)
收入(9577)
技术(9572)
环境(9368)
(8829)
机构
大学(226814)
学院(225114)
(92961)
经济(91325)
管理(91128)
理学(80644)
理学院(79776)
管理学(78281)
管理学院(77850)
研究(69727)
中国(50940)
(44833)
(42931)
科学(41588)
财经(35378)
(33773)
中心(33162)
(32464)
(32151)
业大(31983)
(30888)
(30748)
师范(30477)
经济学(29959)
研究所(29647)
经济学院(27087)
财经大学(26784)
北京(26724)
农业(26035)
(25257)
基金
项目(162567)
科学(131254)
基金(121880)
研究(121128)
(105164)
国家(104261)
科学基金(91573)
社会(81402)
社会科(76224)
社会科学(76200)
基金项目(65049)
(62191)
自然(58012)
自然科(56718)
自然科学(56702)
教育(56582)
自然科学基金(55708)
(52649)
编号(48666)
资助(47736)
成果(38853)
(37286)
重点(36680)
(34565)
(34380)
国家社会(34317)
教育部(33031)
人文(32347)
创新(32224)
课题(32099)
期刊
(95621)
经济(95621)
研究(61467)
中国(37493)
(33101)
学报(33034)
科学(32234)
管理(31693)
(31597)
大学(26733)
学学(25286)
教育(24164)
农业(21436)
技术(19258)
财经(17484)
业经(16739)
(16264)
金融(16264)
经济研究(15191)
(15081)
问题(13034)
(11583)
技术经济(10174)
理论(10040)
科技(9925)
统计(9773)
(9760)
商业(9627)
现代(9417)
图书(9350)
共检索到307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苾茜  
基于宁夏石嘴山市沐恩社区扶贫移民的调研表明:生活生产空间的变更容易导致移民陷入社会适应困境,主要表现为农业空间的记忆解构导致的生计不适应,熟人社会的记忆解构导致社交适应困境以及民间礼俗的记忆解构导致行为规范适应困境。化解扶贫移民的社会适应困境,需要通过重塑仪式空间、刻写规则实践以及倡导体化实践,延伸与再造移民的社会记忆,构建移民对新社区的认同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信科  
贫困尤其是极端贫困一直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我国,移民扶贫被视作解决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贫困问题的有效措施,因其移民规模大、涉及人口多和情况较为复杂,这一问题一直受到诸多学者的普遍关注。因此,为了确保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需要针对移民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帮扶,借此消除贫困以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这不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使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乌静  
通过对达茂旗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牧区生态移民政策的排斥性是造成牧民移民后经济收入少、政治参与度低、社会融入难、文化堕距大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适应困境,文章认为生态移民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牧区、牧业、牧民的特点,促进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乌静  
通过对达茂旗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牧区生态移民政策的排斥性是造成牧民移民后经济收入少、政治参与度低、社会融入难、文化堕距大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适应困境,文章认为生态移民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牧区、牧业、牧民的特点,促进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娜  杨文健  
生态移民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扶贫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成为我国在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人口,实现小康社会的有力途径之一。推进生态移民扶贫工作的精准化,是当前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必然要求。然而生态移民精准扶贫面临多方面的困境,主要原因在于生态移民精准扶贫工作有其内在的悖论。最后提出生态移民精准扶贫的对策,以提高生态移民的扶贫效益和效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震,雷洪  
三峡移民在搬迁后生活环境的社会适应或社会化中,其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迁后的社会心态是这种主观能动性首先的和集中的表现状态。经对湖北部分首批三峡移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本文从移民对搬迁前后生活环境的感觉比较、对迁后生活环境满意度、生活环境的习惯感觉、生活关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考察、分析了这些移民迁后的社会心态状况及各种原因。从一个角度反映了首批搬迁的三峡移民目前的状况,并对调整、引导三峡移民的社会心态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豪祥  谭平  张国兵  
文章通过采用设计的"社会适应性调查问卷",对湖北省内的468名三峡工程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邰秀军  昝欣  
已有关于易地移民安置的研究重点关注了非自愿移民的"远迁"安置方式,并认为移民在迁入地不能适应的主要原因是移民在新迁入地的人力资本失灵和社会联系中断等方面的原因。本文将关注焦点放在了易地移民的"邻县安置"类型,细化测量了易地移民的安置意愿,使用心理学的期望确认理论分析了移民在搬迁前的心理预期对搬迁后生活、生产方面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提出了易地移民邻县安置的社会适应模型,使用多元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在易地移民邻县安置方式中,移民的搬迁意愿是影响其社会适应的重要因素,而搬迁前的期望和搬迁后的心理确认在这一因果链条中有中介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亮  王俊鸿  
本文通过对长江上游牧区生态移民搬迁之后生活状态和社会适应的分析,讨论了搬迁移民在急促城市化过程中社会不适应的原因,从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和心理等几个方面阐释了文化和职业培训在改善移民社会适应性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还对移民迁入地目前的培训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移民培训的内容安排、持续性、追踪机制、培训对象的态度以及培训参与者资源整合的能力是影响目前培训效果发挥的主要原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瑞强  王英  涂海华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适应期扶贫移民生计特征、生计贫困多维测度指标,发现适应期扶贫移民生计相对于单一的收入贫困,扶贫移民多维贫困现象更为普遍,仅靠经济增长实现脱贫日益困难,应关注扶贫移民教育、组织化程度、技能培训、发展政策与环境改善、资源承接等非经济贫困影响因素,注重贫困人口能力的开发,在更广区域内建立与完善针对提高增长质量的发展机制,以促进扶贫移民生活的改善和安稳致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伟军  谢若扬  
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措施、增强扶贫移民可持续脱贫能力是脱贫攻坚阶段必须着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基于能力贫困视角,解析扶贫移民可持续脱贫能力结构,探求可持续脱贫能力形成机制,剖析可持续脱贫能力建设面临的突出难题,提出了促进可持续脱贫能力建设的根本路径。研究发现,扶贫移民的可持续脱贫能力主要由社会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层面的能力所构成,形成机制在于能力建设主体各自定位清晰、分工明确、形成合力。当前能力建设面临移民自身生存发展能力不足、城乡二元贫困治理体制制约、社会组织扶贫参与不够等难题。协同治理是促进扶贫移民可持续脱贫能力建设的根本路径,需要移民自身主动提高生存发展能力,政府部门强化制度政策供给,民营企业积极履行扶贫责任,社会组织深度参与脱贫攻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沛沛  许佳君  
非自愿移民牺牲更多的个人利益而换取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但他们在搬迁安置后存在着陷入生活困顿的现象。以"农转非"进城的自谋职业移民为研究对象,深入展示移民的生活现状,理清诱发移民困顿的因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隽  
"教育2030行动框架"明确提出未来教育各国要确保教育公平,要基于数据证据解决弱势群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高职院校困境学生中占比最多的留守经历高职生为研究对象,对可能影响他们可持续发展的歧视知觉、社会适应性两个维度展开实证研究,通过数据探讨这个群体的客观状况,并提出针对性提供教育内容和形式、全面提升社会支持各维度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认知的教育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淑平  张琴  
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如何有效落实,贫困农户如何自助脱贫是当前扶贫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自精准扶贫理念提出以来,便受到社会工作界的高度重视,社会工作秉承的助人自助核心价值理念与精准扶贫理念是相契合的,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工作中有助于发挥其专业优势,运用个案、小组和社会工作方法提升精准扶贫的有效性,帮助贫困农户真正脱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炎炎  杨世箐  
灾后移民的社会适应涉及因灾人口迁移效果,直接影响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社会适应的自评问卷对北川等地灾后移民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对移民社会适应状况进行了横向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查涉及的四个层面社会适应状况有所差异,生计发展适应状况相对最好,介于"很适应"和"比较适应"水平;基本生活适应和人际交往适应水平相对较好,介于"比较适应"和"适应一般"水平;在思乡情绪层面的心理适应水平相对最差,可近似认为在"不太适应"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