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10)
- 2023(13167)
- 2022(11606)
- 2021(10977)
- 2020(9026)
- 2019(20710)
- 2018(20559)
- 2017(39128)
- 2016(20973)
- 2015(23106)
- 2014(22621)
- 2013(22173)
- 2012(19963)
- 2011(18118)
- 2010(18097)
- 2009(16893)
- 2008(15964)
- 2007(13975)
- 2006(12297)
- 2005(10290)
- 学科
- 济(80075)
- 经济(79978)
- 业(58499)
- 管理(57281)
- 企(44968)
- 企业(44968)
- 方法(35179)
- 农(33276)
- 数学(30048)
- 数学方法(29656)
- 农业(22527)
- 中国(21257)
- 业经(20864)
- 财(19887)
- 学(17285)
- 地方(17095)
- 制(15618)
- 理论(14000)
- 贸(13708)
- 贸易(13699)
- 易(13279)
- 和(12668)
- 环境(12337)
- 务(12251)
- 财务(12179)
- 财务管理(12156)
- 教育(11940)
- 技术(11689)
- 银(11577)
- 银行(11543)
- 机构
- 学院(285810)
- 大学(284881)
- 管理(115543)
- 济(108761)
- 经济(106212)
- 理学(100708)
- 理学院(99642)
- 管理学(97833)
- 管理学院(97322)
- 研究(92812)
- 中国(68570)
- 京(59927)
- 科学(57917)
- 财(49345)
- 农(48171)
- 所(45059)
- 业大(43343)
- 中心(42718)
- 研究所(41094)
- 江(40698)
- 财经(39650)
- 范(39398)
- 师范(39102)
- 北京(37498)
- 农业(36429)
- 经(36047)
- 院(33838)
- 州(33820)
- 师范大学(31415)
- 经济学(31360)
- 基金
- 项目(200197)
- 科学(157368)
- 研究(150363)
- 基金(144250)
- 家(124396)
- 国家(123265)
- 科学基金(106353)
- 社会(94059)
- 社会科(88710)
- 社会科学(88688)
- 省(78993)
- 基金项目(76827)
- 教育(68710)
- 自然(68023)
- 自然科(66398)
- 自然科学(66384)
- 划(65555)
- 自然科学基金(65140)
- 编号(63450)
- 资助(58137)
- 成果(51695)
- 重点(44245)
- 部(43483)
- 课题(42851)
- 发(42617)
- 创(41570)
- 项目编号(38742)
- 创新(38612)
- 国家社会(37886)
- 科研(37788)
- 期刊
- 济(122751)
- 经济(122751)
- 研究(82999)
- 中国(54421)
- 农(48866)
- 学报(44707)
- 科学(41870)
- 管理(40335)
- 财(36191)
- 教育(35482)
- 大学(34523)
- 农业(33180)
- 学学(32282)
- 技术(24155)
- 融(23497)
- 金融(23497)
- 业经(23456)
- 经济研究(18798)
- 财经(18124)
- 图书(16293)
- 问题(15648)
- 经(15341)
- 版(14726)
- 业(14646)
- 科技(14151)
- 理论(13975)
- 实践(13060)
- 践(13060)
- 技术经济(12896)
- 现代(12785)
共检索到411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卓 罗江月
21世纪精准扶贫中的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对于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深化扶贫资源整合和提高扶贫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第一书记制度基础上,通过在四川、云南、贵州、甘肃、广西五省区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分析驻村第一书记的群体特征,从第一书记岗位职责、胜任能力、履职成效三个方面分析驻村第一书记履职现状,从个性特征和客观环境分析影响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发现第一书记面临的主要困难:驻村第一书记选任的精准度有待提高、驻村第一书记权责悬置,名实难副;驻村第一书记的基本生活和工作条件缺乏保障、驻村第一书记激励政策
关键词:
驻村第一书记 扶贫制度 人岗相适权责对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斌樑
2017年7月,财政部派出行政政法司干部刘斌樑同志到平江县丽江村定点扶贫,任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5月,又转到更为贫困的泊头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在驻村的日子里,他以强党建、聚人心、带队伍、谋发展为抓手,与村里的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赢得了帮扶村群众的由衷拥护。下面刊登的是刘斌樑的部分扶贫日记,从这些简单的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定点扶贫干部的辛苦与忙碌,成长与收获。
关键词:
第一书记 贫困户 平江县 村干部 加义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汉泽 李小云
从豫中J县"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调查资料分析中可知,"第一书记"与上级政府、派出单位、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多元主体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当下驻村机制呈现出复杂的社会性、结构性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受到了上级政府目标设置权责不匹配与原单位有限资源的条件限制;另一方面遭遇了乡镇干部与村干部之间的"共谋"与"乡-村"关系的闭合。这样双重排斥的结构性变化不仅影响了"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的本身,还导致了驻村帮扶制度的变迁,使得国家对于农村基层社会的控制能力弱化。因此,必须采取增加驻村干部权力、加大资源支持以及打破乡镇干部与村干部之间的"共谋"与"垄断"等措施。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第一书记 结构排斥 驻村机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汉泽 李小云
从豫中J县"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调查资料分析中可知,"第一书记"与上级政府、派出单位、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多元主体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当下驻村机制呈现出复杂的社会性、结构性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受到了上级政府目标设置权责不匹配与原单位有限资源的条件限制;另一方面遭遇了乡镇干部与村干部之间的"共谋"与"乡-村"关系的闭合。这样双重排斥的结构性变化不仅影响了"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的本身,还导致了驻村帮扶制度的变迁,使得国家对于农村基层社会的控制能力弱化。因此,必须采取增加驻村干部权力、加大资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第一书记 结构排斥 驻村机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娟娟 王国成 尚华
帮扶单位派驻"第一书记"驻村是我国开展农村扶贫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基于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子系统中2016年和2017年华东某扶贫重点市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评估"第一书记"驻村对贫困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派驻"第一书记"确实能有效提高贫困农户收入,市派"第一书记"对贫困农户增收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省派和县区派"第一书记",帮扶主体的层级越高对贫困农户的帮扶越有效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应推广和完善派驻"第一书记"制度,激励"第一书记"进一步发挥作用,更好地引导、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并积极培育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小芹
将贫困置于中国自身的政治与治理语境中进行考察,这将有利于拓展贫困的本土研究。基于费孝通的"双轨政治",文章提出"双轨治理"概念,认为其既包含国家治理又包括基层治理,特指国家在"攻坚拔寨"特殊时期设置的第一书记制度与在改革开放后一直延续至今的村支书制度在扶贫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有效的治贫格局。然而"双轨治理"也潜藏着造假共谋和形式主义、权力博弈与不合作、农民边缘化与基层自治力量削弱,及村庄公共性瓦解等新问题。完善"双轨治理",可从政府与社会有限度的自主性、互惠性的资源依赖、合作型的治理及村落共同体的重建四方面入手,最终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关键词:
第一书记 精准扶贫 “双轨治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小芹
将贫困置于中国自身的政治与治理语境中进行考察,这将有利于拓展贫困的本土研究。基于费孝通的"双轨政治",文章提出"双轨治理"概念,认为其既包含国家治理又包括基层治理,特指国家在"攻坚拔寨"特殊时期设置的第一书记制度与在改革开放后一直延续至今的村支书制度在扶贫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有效的治贫格局。然而"双轨治理"也潜藏着造假共谋和形式主义、权力博弈与不合作、农民边缘化与基层自治力量削弱,及村庄公共性瓦解等新问题。完善"双轨治理",可从政府与社会有限度的自主性、互惠性的资源依赖、合作型的治理及村落共同体的重建
关键词:
第一书记 精准扶贫 “双轨治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紫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陕西省深度贫困县。红椿镇白兔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483户172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3.5%,贫困人口127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3.9%,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2016年,作为县委选派的第一书记,紫阳县财政局干部姜言论进驻红椿镇白兔村,开始了他的扶贫工作……
关键词:
紫阳县 陕西省 驻村第一书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春阳
驻村第一书记在推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密切乡村党群干群关系、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变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机制还存在着角色定位不清、职权责不匹配、资源统筹和内外联动不协调以及考核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困境,推动驻村第一书记赋能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机制需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制度设计、调适驻村第一书记权责清单、构建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同频共振、完善驻村第一书记考核和保障体系,有利于协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国磊 詹国辉
"第一书记"是国家促进乡村发展的代理人之一,是地方政府落实各项政策的承担人,是回应基层群众诉求的执行人。基于"情境-过程-结果"的分析框架对桂南P县白镇驻村考察发现:第一书记的嵌入对推动基层组织再造,吸纳体制内外资源与缓和基层社会矛盾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压力型体制、目标责任制与晋升激励机制的情境下,第一书记的行动逻辑倾向于重过程干预,轻弥补指导;重争资跑项,轻运营管理;重走读下沉,轻服务下移;重晋升条件,轻村庄发展。由此形成了以加强组织建设之名,干预基层自治之实;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之名,下基层"镀金"之实;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之名,获取晋升条件之实的异化现象,严重偏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因此,地方政府应在选派前建立甄别机制,防止其"混基层工作经历"的投机行为;在下派中进行不定期巡查,防止其"悬浮化"而导致基层问题"上不来";在任期结束后实行村民参与评价和离任审计,防止其"不作为"与权力寻租的"乱作为",进而确保其驻村工作的名实统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川
“第一书记”驻村是国家以一种微观柔和的权力方式切入进了乡村社会,以期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出现新局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既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也能促进乡村振兴,同时也是为淬炼“第一书记”提供了良好平台,使其思想认识、耐力定力、洞察力决策力、思维力协调力得到淬炼,从而提高素养。
关键词:
有效衔接 “第一书记” 认知 能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永恒
自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第三批"访惠聚"工作队驻村以来,洛浦县洛浦镇博什坎村村民之间就开始流传这样一句话——"有困难就找王书记"。村民口中的"王书记"就是自治区财政厅驻洛浦县洛浦镇博什坎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建强。驻村伊始,博什坎村的村民向工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永恒
自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第三批"访惠聚"工作队驻村以来,洛浦县洛浦镇博什坎村村民之间就开始流传这样一句话——"有困难就找王书记"。村民口中的"王书记"就是自治区财政厅驻洛浦县洛浦镇博什坎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建强。驻村伊始,博什坎村的村民向工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正>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只朝村地处海南岛中部山区,原是海南省深度贫困村,自2015年开始由海南省财政厅定点帮扶。2019年12月,邱雄师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来到只朝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四年来,他与村民同生产共生活,带领只朝村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带动只朝村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增长至21920元,助力省财政厅定点帮扶工作连续7年获得全省“优秀”等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正>民太堡村原属深度贫困村,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西南部,平均海拔超过1300米,年均气温2.1度,无霜期仅有110天。2021年9月,河北省财政厅徐磊同志主动申请到艰苦地区磨砺锤炼,来到民太堡村任第一书记。两年来,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乡亲们心连心、与村干部肩并肩,乐于奉献、担当作为,倾心倾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