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06)
2023(8986)
2022(7700)
2021(7167)
2020(6121)
2019(13609)
2018(13302)
2017(25032)
2016(13108)
2015(14112)
2014(13506)
2013(12894)
2012(11787)
2011(10495)
2010(10696)
2009(10363)
2008(10319)
2007(9492)
2006(8398)
2005(7712)
作者
(34716)
(29349)
(28921)
(27345)
(18375)
(13858)
(12955)
(10929)
(10830)
(10353)
(9883)
(9629)
(9330)
(9288)
(9038)
(8784)
(8479)
(8354)
(8338)
(8126)
(7130)
(6932)
(6796)
(6618)
(6482)
(6448)
(6433)
(6346)
(5729)
(5652)
学科
(50899)
管理(50693)
(50116)
经济(50029)
(43104)
企业(43104)
方法(20701)
(19088)
数学(17704)
数学方法(17528)
技术(16479)
(15626)
(15221)
中国(14179)
业经(13015)
技术管理(12462)
(12059)
财务(12040)
财务管理(12018)
企业财务(11528)
农业(11050)
(10567)
(10307)
银行(10293)
(9863)
金融(9861)
(9828)
(9116)
体制(9104)
地方(8275)
机构
大学(181245)
学院(180275)
(80381)
经济(78910)
管理(74211)
理学(63873)
理学院(63281)
管理学(62504)
管理学院(62146)
研究(57764)
中国(45219)
(41392)
(36189)
财经(31687)
科学(30479)
(28726)
(27878)
(26864)
中心(26699)
经济学(25114)
研究所(23696)
财经大学(23560)
(23312)
业大(22626)
北京(22577)
经济学院(22443)
(21701)
(21477)
商学(21328)
商学院(21136)
基金
项目(119638)
科学(97786)
研究(90967)
基金(89477)
(76395)
国家(75758)
科学基金(67407)
社会(61924)
社会科(58895)
社会科学(58883)
基金项目(47513)
(47151)
教育(41929)
自然(41438)
自然科(40578)
自然科学(40569)
自然科学基金(39938)
(38647)
编号(34774)
资助(34431)
(31571)
(29550)
创新(28514)
成果(28345)
(27295)
重点(26852)
国家社会(26357)
(25028)
课题(24667)
教育部(24504)
期刊
(90621)
经济(90621)
研究(57603)
中国(40816)
(34495)
管理(32128)
科学(23582)
学报(22549)
(21446)
教育(20327)
(19845)
金融(19845)
大学(18894)
学学(17803)
技术(16829)
财经(16612)
经济研究(14564)
(14324)
业经(13944)
农业(13768)
问题(11330)
科技(10708)
技术经济(10543)
(9495)
财会(8690)
国际(8531)
(8497)
现代(8371)
会计(8185)
(7865)
共检索到279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三贵  
扶贫投资效率的提高需要制度创新汪三贵一、十年扶贫取得明显进展中国以政府为主体的大规模扶贫工作已进行了整整十年。这期间,国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并动员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扶贫开发。1986—1996年,贴息贷款、以工代赈资金和支持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这...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汪三贵  
中国大规模的扶贫工作已进行了10年,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从总体上看,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扶贫效果并不理想。提高扶贫投资效率必须进行必要的体制和管理上的改革,如建立基层农业发展银行,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的权利,协调扶贫投资的使用;完善贫困的监测和监督系统;精减日益膨胀的政府机构,同时对贫困县的教育和农业部门给予专项补贴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傅允生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三农”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如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同时,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贫困的内涵与标准已有所变化,从而对农村扶贫提出新的要求。本文认为农村扶贫要转变观念,加强制度创新,提高财政扶贫效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青贵  
与传统股权相比,扶贫股在出资、股权类型、权利内容、收益分配、退出机制、风险防范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创新做法,但存在制度回应弱、效益吸引力不够、相关利益协调不足、长效的收益分享机制缺失、平台治理参与局限等深层次问题。据此,应立足中国实践,在集体股的框架内,明确扶贫股的法律属性,以集体股制度创新为路径,从制度层面规范扶贫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颖欣  
现阶段我国的金融扶贫制度由于缺少法律法规的规范,使得扶贫工作的效率低,扶贫对象缺少针对性和完善的筛选条件,扶贫内容以经济利益为主。为了改善当前状况,应该将紧紧把握扶贫的"准"和"精",并且不断推出扶贫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推进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进行。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姚遂  汪小勤  陈卓淳  
本文以茅于轼先生在山西省的信贷扶贫案例为考察对象 ,以制度经济学为主要分析  方法 ,指出了茅式扶贫成功的制度背景以及茅式扶贫本身所存在的制度缺陷。本文认为 ,  农村金融结构自身的孱弱与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之间的矛盾 ,是茅式扶贫得以成功的  基本条件 ;茅于轼本人的权威主义与龙水头基金管理人的精英管理 ,是这一制度得以在当  地顺利推行的重要保障 ;茅于轼在基金制度设计上的独具匠心 ,是基金可持续发展的坚实  基础。同时 ,茅式扶贫也面临着制度构架上的不足和外部制度环境的制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孝勇  赖景生  寸家菊  
本文在从博弈理论和农民的权利贫困角度,分析我国农村扶贫的制度性陷阱生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农村扶贫制度创新和构建"市场+政府+民主协商"准市场化农村扶贫资源配置机制等,打破我国农村扶贫的制度性陷阱和推进农村扶贫事业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永红  沈桂龙  
本文从实现扶贫主体的多元化、强化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的管理、设置贫困识别制度以及建立其他相关制度等视角出发,就我国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组织制度创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金彦海  王俊霞  张海英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开发式扶贫的核心内容,是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资产收益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制度创新,能够有效解决贫困户劳动能力不足、不具有市场意识、资产不足等问题,政府通过多种途径赋予贫困户资产,增加其资产收益,能够有效提升脱贫效率。在调研组对辽西北地区开展资产收益扶贫调研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辽西北地区开展资产收益扶贫的主要模式、资产来源、收益分配等基本情况,就开展资产收益的参与主体、利益联结机制、收益分配、资产整合、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八个方面完善举措和审慎推进的意见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伶俐  刘小华  王定祥  
农村扶贫金融制度的构建与创新不仅是贫困人口脱贫并且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而且是改善民生、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农村扶贫金融制度构建与创新具有准公共属性,不仅需要政府机构发挥基础性作用,而且需要政府通过诱导性政策指引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还需要社会机制发挥补充性作用。该文首先界定了农村扶贫金融制度的理论内涵与结构框架,然后论述了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在农村扶贫金融制度构建与创新中的有效性及其失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的功能定位,最后提出了我国农村扶贫金融制度构建与创新的思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伶俐  刘小华  王定祥  
农村扶贫金融制度的构建与创新不仅是贫困人口脱贫并且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而且是改善民生、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农村扶贫金融制度构建与创新具有准公共属性,不仅需要政府机构发挥基础性作用,而且需要政府通过诱导性政策指引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还需要社会机制发挥补充性作用。该文首先界定了农村扶贫金融制度的理论内涵与结构框架,然后论述了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在农村扶贫金融制度构建与创新中的有效性及其失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的功能定位,最后提出了我国农村扶贫金融制度构建与创新的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凌经球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制度之一。通过对广东帮扶广西实践的总结发现,这一制度在促进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下,民族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期",打赢这场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针对制约这一制度发挥的主要因素,从加强顶层设计、创新运作模式和增强贫困地区内在动力等方面加以完善,使之在推动民族贫困地区扶贫攻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全  
"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简称)肇始于贵州六盘水,盘活了农村"三资"(资源、资产、资金),激活了农民"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建立起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资产增值的长效机制,探索出了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农村改革新路,为实施精准扶贫、防止脱贫又返贫,以及加快乡村振兴、决胜全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娟  
2009年我国执行新的扶贫标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这引发了我国扶贫战略、扶贫对象、扶贫出发点和扶贫任务的重大转变,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事业进入新阶段。该文认为应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突出扶贫对象瞄准,突出扶贫产业集群化发展,突出"大扶贫"格局,突出完善金融性扶贫机制,从而全面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天琦  
本文对成功的商洛小额信贷扶贫模式的变迁进行了案例分析 ,指出制度作为特殊的商品存在交易双方和交易 ,制度交易引发制度竞争 ,制度竞争决定了制度存在供求均衡关系 ,制度的稳定与变迁或创新可以纳入均衡分析框架之中。在制度创新竞争中 ,制度引进是一种有效手段 ,但是必须对制度的组织体系和交易规则进行本土化创新 ,离交易越近的组织越应尽量民间化、市场化、内生化 ,规避制度竞争中政府介入存在的“路径依赖”导致政府不愿适时被替代和内生组织外生化等各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