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6)
- 2023(12234)
- 2022(10669)
- 2021(9923)
- 2020(8404)
- 2019(19364)
- 2018(18890)
- 2017(35229)
- 2016(19665)
- 2015(22029)
- 2014(22123)
- 2013(21731)
- 2012(20171)
- 2011(18239)
- 2010(18223)
- 2009(16665)
- 2008(16613)
- 2007(15075)
- 2006(12912)
- 2005(11267)
- 学科
- 济(75493)
- 经济(75401)
- 业(53519)
- 管理(52978)
- 企(40490)
- 企业(40490)
- 方法(34894)
- 数学(30680)
- 数学方法(30372)
- 农(25738)
- 财(20741)
- 中国(19185)
- 农业(18208)
- 学(17752)
- 地方(17543)
- 业经(17036)
- 贸(15567)
- 贸易(15563)
- 易(15081)
- 制(13997)
- 务(12644)
- 财务(12615)
- 财务管理(12573)
- 理论(12397)
- 技术(12132)
- 环境(11832)
- 企业财务(11760)
- 和(11512)
- 银(11238)
- 银行(11173)
- 机构
- 学院(280578)
- 大学(278775)
- 济(107260)
- 经济(104768)
- 管理(102524)
- 研究(93900)
- 理学(88811)
- 理学院(87676)
- 管理学(85991)
- 管理学院(85473)
- 中国(69902)
- 科学(63323)
- 农(59735)
- 京(58601)
- 所(49703)
- 业大(49475)
- 财(48953)
- 农业(47732)
- 研究所(45589)
- 中心(44465)
- 江(43698)
- 财经(39011)
- 范(37578)
- 师范(37038)
- 北京(36077)
- 经(35177)
- 州(35061)
- 院(33353)
- 省(32575)
- 经济学(32473)
- 基金
- 项目(191294)
- 科学(147272)
- 基金(135368)
- 研究(134023)
- 家(121205)
- 国家(120095)
- 科学基金(100524)
- 社会(82375)
- 省(78327)
- 社会科(77817)
- 社会科学(77788)
- 基金项目(73253)
- 自然(67368)
- 自然科(65742)
- 自然科学(65718)
- 划(65442)
- 自然科学基金(64560)
- 教育(62360)
- 编号(54762)
- 资助(54104)
- 成果(43664)
- 重点(43573)
- 发(41480)
- 部(40695)
- 创(40131)
- 课题(38419)
- 计划(37672)
- 创新(37492)
- 科研(37383)
- 大学(35285)
- 期刊
- 济(116397)
- 经济(116397)
- 研究(75938)
- 中国(55811)
- 学报(54214)
- 农(53445)
- 科学(45628)
- 财(39946)
- 大学(39018)
- 学学(36858)
- 农业(35807)
- 管理(33242)
- 教育(31236)
- 技术(23963)
- 融(22357)
- 金融(22357)
- 业经(20690)
- 业(19550)
- 财经(18689)
- 经济研究(18440)
- 版(16481)
- 问题(16327)
- 经(16028)
- 图书(14417)
- 业大(14330)
- 科技(14154)
- 技术经济(13659)
- 资源(13459)
- 商业(13204)
- 贸(12368)
共检索到405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胜连 张丽颖 马智胜
贫困问题的实质是能力缺失问题,研究贫困老区扶贫对象能力状态具有积极现实意义。在可行能力理论与马斯洛需求理论框架下创建可行能力集,并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扶贫对象可行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样本可行能力较弱;影响其变化的显著性因素,主要包括健康程度、家庭劳动力情况、脱贫意识、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政策;可行能力影响因素边际效应边界显著,即在"阈值3"以下(可行能力较弱阶段)劳动能力至关重要,在"阈值3"以上(可行能力较强阶段)扶贫政策、医疗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脱贫意识更重要,而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情况尚属前者。因此,建议地方政府通过示范带动等村民互助行为和通过产业扶贫方式逐步推进劳动技能培训,进而不断提升扶贫对象可行能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超龙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区域振兴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文章以中部地区22个地级市为对照组,在评价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之上,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原中央苏区振兴政策对江西省地级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原中央苏区振兴政策显著提升了新余、赣州、吉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但三市所倚重的政策机制有所差异,新余的政策机制为增强对社会资本的吸引,赣州、吉安主要作用机制是扩大转移支付、放宽信贷约束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慧君
赣南苏区脱贫致富要坚持走产业扶贫的道路,形成消除贫困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性机制。产业扶贫应立足于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形成一批有活力的产业;同时,政府要根据资源禀赋的动态变化,消除产业发展的"紧约束",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运用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赣南苏区的产业发展,为我国贫困地区探索有效的产业扶贫路径,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有益视角。
关键词:
赣南苏区 产业扶贫 新结构经济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边俊杰 赵天宇
近年来,精准扶贫政策促进了农村贫困居民家庭收入的快速增长。在收入增长之后,该政策必然会对农村贫困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产生影响。结合江西省某县315户的入户调查数据,并将数据分为扶贫组和控制组,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估计。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居民消费影响显著,其中居住支出和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最大,分别提高31.3%和47.7%;精准扶贫政策对通讯支出、其他支出和衣着支出的影响程度略低;对食物支出和交通支出的影响程度最小。在精准扶贫政策深入推进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挖掘帮助贫困户增收、制订可持续脱贫效果的政策,淘汰无效率的扶贫政策,降低扶贫政策成本。同时实施贫困户精准扶贫政策分类管理,加强不同类型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密切关注贫困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进一步精准施策。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村贫困居民 家庭消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商伊娜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为饱经历史沧桑的赣南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和活力。经济新常态下,调整赣南苏区经济结构,剔除发展不利因素,刺激新兴产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苏区经济发展,对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以赣南苏区各县域为例,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赣南苏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影响因素,并从发展现代农牧业、产业项目升级、发展小微企业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赣南苏区 县域经济 产业结构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曾纪发
江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为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2012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称"国45条"),提出到2015年,在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和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20年,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调整收支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实施重点倾斜,建立长效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世建
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是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在整个区域产业振兴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和可持续性的作用,对于"老少边穷"地区更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赣南原中央苏区(以下简称苏区)这片曾经在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成立作出卓越贡献的红色土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通过对苏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考评,让职业教育发展更好服务于苏区建设具有标志性意义和示范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先应 许世建 刘凡 刘艳
赣南原中央苏区的历史条件、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状况,与四川省苍溪县均具有较强的耦合性。《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出台,使赣南苏区获得了和苍溪等西部地区开发同等的优惠政策。因此,苍溪县以低碳生态农业为抓手,推进区域扶贫攻坚的做法对赣南苏区具有较强的策略借鉴和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中央苏区创建了以国家银行为主体、具有战时金融特征的苏区金融体系,为支援革命战争、发展苏区经济、改善民众生活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及历史经验,对当今金融事业建设仍极具借鉴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央苏区 金融体系 发展历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严芝清 杨子生
[目的]探究扶贫开发成效对于国家进一步精确制定脱贫政策具有的借鉴意义。[方法]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扶贫开发成效,并探讨扶贫开发成效的影响因素,最后以云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云南省扶贫开发成效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2)各州(市)与经济中心距离与扶贫开发效率成正比,距离越远,扶贫开发效率越好,各州(市)经济密度、扶贫资金与扶贫开发效率具有负相关系,经济密度高、扶贫资金投入多的地区,扶贫开发效率越低,这与扶贫开发效率区域差异特征相吻合。[结论]在实践方面,为制定区域扶贫开发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启示,即区域扶贫开发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决策,以及实时把握客观规律,遵循规律的引导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汤文华
江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全国特殊连片困难地区之一,正处于振兴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为了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必须培育新型农民,进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调研数据显示苏区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偏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农户收入低、扶持政策不足、农户思想观念传统和农户生活方式消极。应对之策是实行农村工业化战略、整合提高政府扶持政策精准度和强度、大力办好教育和推进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中央苏区 新型农民 人力资本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一、真抓实干,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补短板工作。5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和中央各有关单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履职尽责,扎实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关键词:
中央苏区 真抓实干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一、真抓实干,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补短板工作。5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和中央各有关单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履职尽责,扎实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文 汪三贵
随着国家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对扶贫重点区域的调整 ,中央政府扶贫资金的分配越来越向西部贫困地区、山区和老少边贫困地区倾斜。在老少边区贫困县内部 ,扶贫资金的分配又偏重于少数民族县和边区县。尽管目前的资金分配考虑到了贫困县的贫困程度 ,但在不同的省(区 )、不同地势和不同类型的贫困县之间 ,资金的分配还是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另外 ,人口多的大县在中央政府扶贫资金的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
关键词:
贫困县 中央扶贫资金 分配 影响因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燕鸣
职业教育是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与岗位工作紧密结合的教育类型,是一种更加注重技能知识培养的专业技术教育,它具有显著的生产性导向。这一导向有效迎合了贫困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社会需求,同时也为个体学习一技之长,继而为就业创业脱贫提供了可能。赣南老区作为红色革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发源地,在革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在贯彻落实《中央苏区发展振兴规划》过程中,如何通过职业教育实施扶贫攻坚,实现苏区振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结合赣南老区的经济发展、人力资源情况分析发现,通过职业教育助力脱贫,需要从加强职业教育扶贫的顶层设计、创新职业教育扶贫发展模式、增强职业教育扶贫开发能力等方面施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赣南老区 脱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