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08)
- 2023(21070)
- 2022(17804)
- 2021(16596)
- 2020(13977)
- 2019(32183)
- 2018(31775)
- 2017(60149)
- 2016(32735)
- 2015(36868)
- 2014(36813)
- 2013(36481)
- 2012(34125)
- 2011(30909)
- 2010(31345)
- 2009(29207)
- 2008(29095)
- 2007(26485)
- 2006(23445)
- 2005(21207)
- 学科
- 济(141623)
- 经济(141446)
- 业(100383)
- 管理(96617)
- 企(76082)
- 企业(76082)
- 方法(60063)
- 农(54504)
- 数学(51959)
- 数学方法(51260)
- 中国(39216)
- 财(36496)
- 农业(36461)
- 业经(34187)
- 地方(34175)
- 制(30311)
- 学(28206)
- 技术(24714)
- 贸(24141)
- 贸易(24123)
- 易(23321)
- 银(23077)
- 银行(23028)
- 融(22315)
- 金融(22310)
- 行(22071)
- 务(21456)
- 理论(21431)
- 财务(21381)
- 财务管理(21317)
- 机构
- 学院(470847)
- 大学(466936)
- 济(191390)
- 经济(187241)
- 管理(181465)
- 研究(160603)
- 理学(155514)
- 理学院(153725)
- 管理学(150822)
- 管理学院(149930)
- 中国(124741)
- 科学(99166)
- 京(99100)
- 财(90950)
- 农(90224)
- 所(81691)
- 江(76497)
- 中心(76137)
- 研究所(73584)
- 业大(72460)
- 财经(70409)
- 农业(69526)
- 经(63839)
- 范(62744)
- 北京(62287)
- 师范(62057)
- 州(59366)
- 院(57998)
- 经济学(57251)
- 省(54666)
- 基金
- 项目(312031)
- 科学(246752)
- 研究(226777)
- 基金(225979)
- 家(197140)
- 国家(195428)
- 科学基金(168361)
- 社会(144348)
- 社会科(136557)
- 社会科学(136522)
- 省(125379)
- 基金项目(119441)
- 自然(109404)
- 自然科(106843)
- 自然科学(106816)
- 自然科学基金(104900)
- 教育(104695)
- 划(104115)
- 资助(92768)
- 编号(91674)
- 成果(74211)
- 重点(70675)
- 发(70045)
- 部(68564)
- 创(66959)
- 课题(64683)
- 创新(62181)
- 科研(59774)
- 国家社会(59215)
- 教育部(58276)
- 期刊
- 济(220840)
- 经济(220840)
- 研究(137434)
- 中国(102472)
- 农(86833)
- 学报(73863)
- 财(70734)
- 科学(70135)
- 管理(67416)
- 农业(58381)
- 大学(56812)
- 学学(53795)
- 教育(51282)
- 融(48828)
- 金融(48828)
- 技术(42972)
- 业经(40089)
- 财经(34536)
- 经济研究(32938)
- 业(30265)
- 问题(29813)
- 经(29562)
- 版(24095)
- 技术经济(23981)
- 统计(23859)
- 科技(22835)
- 策(22655)
- 资源(22256)
- 世界(21125)
- 贸(21030)
共检索到722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季婵燕
扶贫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金融组织形式。在文献综述基础上,以江山和龙游两县(市)为样本,对扶贫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制度特征及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扶贫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运转高效、灵活,能够提升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但是也存在着资金仅限于内部循环和潜在信用风险的问题。因此,应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进行创新型模式设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邵德兴
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以浙江萧山、桐庐及龙游3县(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践经验为个案,着重从公平性、效率性与可及性3个方面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了现实依据。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绩效分析 比较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显岳
浙江省龙泉市2007年开始进行农村互助基金合作社的试点工作,在运行的两年多时间里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资金额度少、风险高、专业人员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等问题,应该与农村信用社等国有银行合作放大授信力度、拓宽资金使用方向降低互助基金风险、加大内培外引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扩大资金来源以促进农村互助基金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扶贫 农村金融 基金互助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滢 陈向向 应益山 伊理孝 祝立宏 应建平 林晓越 张敏
【目的】目前,区域野猪Sus scrofa科学防控的难点在于难以达到精细化防控的水平,特别是以县域为基础的行政单元防控策略制定时,大多缺乏案例和实践经验,亟待从理论、实践到方法应用的示范性监测和评估工作。【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浙江省龙游县境内,以红外相机获取的1 308张野猪独立有效照片为材料,采用随机相遇模型对野猪种群密度进行估算,并基于核密度估计法分析野猪种群在当地的活动节律。【结果】龙游县野猪种群的密度为0.957~1.291头·km-2;结合适宜栖息地面积推算,县内野猪的总数量为417~563头,分布规律整体呈现南部山区>北部山区>中部地区。在栖息地选择上,野猪种群喜好在针叶林(物种相对多度指数IRA=38.45%)、针阔混交林生境(IRA=24.39%),以及当地1 100~1 300 m的中高海拔区间段(IRA=57.25%)活动。春冬季日活动节律基本相似,呈现单峰型;夏季日活动节律呈双峰型,主要峰值出现在日出日落前后;秋季日活动节律无明显起伏;四季均在17:00呈现较大的种群密度。种群在海拔梯度上存在极显著的季节性迁移行为(P<0.01)。【结论】龙游县野猪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同时活动节律受海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论将为龙游县野猪防控政策的提出和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县域野猪密度的估计和活动节律研究提供参考案例。图2表4参29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的龙游县,大胆探索创新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在全县大力弘扬大街乡贺田村"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定时定点投放,可追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做法,有效破解了垃圾处理这一公共难题,探索出一条"花钱少、操作易、效果好"十分适宜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垃圾处理新路子,被称之为"贺田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钱欢欢 熊德平
论文在对浙江省的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出了浙江省内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行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文钊 谭沂丹 毛寿龙
农村与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2006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为中国农村发展刻画了美好蓝图。但是,整体而言,中国农村发展仍然是一种"问题应对型"发展,即根据农村当前发展所面对的挑战和问题,制定有关"权宜之计",缺乏系统性思考和整体性策略。本文根据对浙江省湖州市农村改革实践的实地调研,以及对发展理论演进的文献分析,试图从制度分析的角度开发一个农村与发展的分析框架,强调物质、制度和文化对于农村发展的意蕴,并提出一个"以知识促进发展,以服务保障发展,以市场激活发展,以制度持续发展,以合作带动发展"的理论模型。对于这一模型的内部效度检验,主要是用这一理论模型对浙江省湖州市...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发展 制度分析 比较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正峰 谭翠萍 梁育 陈艳林
从县域角度出发,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利用土地整治和社会经济数据,测算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县域农村经济的投资拉动系数,探索非纯农县域与纯农县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村经济拉动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①高标准农田建设可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与消费,从而对县域农村经济产生显著拉动作用;②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非纯农县域江山市、纯农县域盘山县农村经济的拉动总额分别为153 938.60万,63 830.29万元,投资拉动系数分别为2.84,1.81;③两地均表现为一次拉动作用最大、间接拉动作用次之、二次拉动作用最小,但拉动效应的大小与模式存在差异;④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非纯农县域与纯农县域拉动效应的差异源于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状况、消费结构、县域间原有自然条件、高标准农田建成前后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的改善程度等的差别。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臻 沈月琴 林建华
从介绍南方集体林区产权改革背景出发,选取龙游县溪口村作为案例点,通过参与式诊断和设计,对当地集体林区产权改革效果和过程进行分析,并利用因子分析得出影响集体林区产权改革的诸多因素:包括宏观上的国家社会经济制度、宏观背景的变化因素以及微观上的农户林业生产、自身素质以及林地经营意愿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完善林业法律体系,规范政府行为;引导农户合作经营,实现规模效应和规范管理山林流转,突出配套服务等对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秀英 李兰英 李晓格 李朝柱
采用浙江省龙游县农户竹林生产数据,运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竹林地细碎化程度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误差主要是由技术非效率引起的,劳动力、资本、竹林地面积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204 75,0.271 36,0.119 37;目前农户竹林生产技术效率低下,仅达到37.04%,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竹林地细碎化程度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但竹林地立地质量、农户是否参与竹林生产技术培训等因素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加强劳务的输入及资本投入、不断改善竹林地立地质量、加强对农户竹林生产的技术培训等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属琴 玉国华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推动精准扶贫战略深入实施的有效制度安排,然而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也难免暴露出一些与制度设计初衷相背离的"异化"现象。本文基于当前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主要模式,结合治理机制的相关原理,发现农村资金互助社扶贫效果的不稳定性主要源于不完全契约治理状态下社员异质分层和法律意识淡薄所导致的股权高度集中和机会主义倾向。为进一步提高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扶贫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建议还原其"源之于农,受益于农"的服务宗旨,建立依托合作金融扶贫、农业产业扶贫、农业技术扶贫相结合的长效扶贫机制,推动互助社完善治理架构,步入稳定与发展的良性轨道。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属琴 玉国华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推动精准扶贫战略深入实施的有效制度安排,然而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也难免暴露出一些与制度设计初衷相背离的"异化"现象。本文基于当前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主要模式,结合治理机制的相关原理,发现农村资金互助社扶贫效果的不稳定性主要源于不完全契约治理状态下社员异质分层和法律意识淡薄所导致的股权高度集中和机会主义倾向。为进一步提高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扶贫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建议还原其"源之于农,受益于农"的服务宗旨,建立依托合作金融扶贫、农业产业扶贫、农业技术扶贫相结合的长效扶贫机制,推动互助社完善治理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清
以浙江江山市为例,通过"点—轴系统"和空间集聚理论对乡村旅游空间集聚和重构进行研究。在阐述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的现象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江山市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的现状和问题。基于该理论提出了江山市乡村旅游集聚的重构方案,即形成以重点旅游发展轴为纽带、以块状聚集为特色、以旅游增长点为载体、以大旅游品牌为中心、以旅游空间网络化为目标的发展格局。还提出"一核一轴三组团多点"的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结构,有利于高效实施旅游节点和轴线的建设,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也对该理论的应用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华 王瑾瑜 刘艳
农村信用合作制度具有很强的内生发展特征。作为第一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试点省,四川的贫困村资金互助社在试点中起步和发展,在满足贫困农户资金需求、助推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但当前,资金供需不对称、法律地位不明确、管理水平偏低、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资金来源有限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可持续性堪忧。而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底层也在不断尝试突破,并开始了如成立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联合会、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和保障互助资金安全等一系列探索。总结已有的创新实践,发现问题和不足,再探讨贫困村资金互助社未来创新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贫困村 资金互助社 再创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文律
本文以"潜在利润——同意一致性"为分析框架,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温州农村资金互助会制度创新进行理论解析。分析发现,内生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制度创新源于已有的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取的潜在利润,而这些潜在利润的产生与制度环境的变化有关。内生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制度安排实现了潜在利润,满足了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需求,当事人之间达成了一致性同意,是一种新的帕累托改进。促进内生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合法化是现阶段一种较优的政策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扶贫移民安置模式分析与实证——以浙江省瑞安市为例
金融扶贫:成效、教训与深化策略──对浙江省5个贫困县的调查
金融扶贫:成效、问题与深化策略──对浙江省五个贫困县的调查
浙江省三门县亭旁镇精准扶贫方式及成效分析
青山沃土矗丰碑——农行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三级分、支行在武义扶贫纪实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金融扶贫作用——基于宜昌试点的分析
扶贫互助社:农村扶贫的重要制度创新——四川省仪陇县“搞好扶贫开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试点案例分析
浙江省嘉兴市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农户社会资本结构的变化促使了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兴起吗?——以江苏省为例
基于数字足迹的乡村旅游流空间结构特征——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