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9)
2023(11572)
2022(9336)
2021(8546)
2020(6912)
2019(15513)
2018(15221)
2017(28775)
2016(15257)
2015(16731)
2014(16424)
2013(16573)
2012(15450)
2011(13440)
2010(13742)
2009(12817)
2008(12724)
2007(11702)
2006(10393)
2005(9165)
作者
(42914)
(36101)
(35672)
(33816)
(22821)
(17065)
(16228)
(13938)
(13732)
(12940)
(12143)
(12088)
(11441)
(11365)
(10944)
(10874)
(10569)
(10472)
(10262)
(10253)
(8891)
(8830)
(8653)
(8384)
(8159)
(8044)
(7886)
(7866)
(7208)
(7055)
学科
(80486)
(72740)
经济(72648)
(66988)
企业(66988)
管理(55175)
(39780)
业经(31563)
农业(28947)
方法(25869)
(22406)
地方(19786)
数学(18012)
数学方法(17919)
技术(17757)
(16652)
财务(16649)
财务管理(16641)
中国(16113)
企业财务(15672)
(14874)
(13716)
(13034)
理论(13004)
产业(12863)
(12693)
(11695)
农业经济(11682)
企业经济(11038)
(10992)
机构
学院(221617)
大学(209418)
(94833)
经济(92928)
管理(91219)
理学(78066)
理学院(77348)
管理学(76526)
管理学院(76108)
研究(67886)
中国(54868)
(43901)
(42696)
(42145)
科学(39613)
(37221)
业大(33247)
中心(33118)
农业(33110)
财经(32826)
(32646)
(29497)
研究所(29164)
(29121)
经济学(27501)
(27275)
师范(27002)
经济管理(26375)
北京(25840)
(25793)
基金
项目(145750)
科学(116708)
研究(113638)
基金(104161)
(87711)
国家(86714)
科学基金(77224)
社会(74337)
社会科(70176)
社会科学(70161)
(63353)
基金项目(56651)
教育(49090)
(47814)
编号(47379)
自然(46819)
自然科(45644)
自然科学(45633)
自然科学基金(44860)
资助(39207)
成果(35856)
(34728)
(34703)
(34317)
课题(32010)
重点(31683)
创新(31044)
(30826)
国家社会(30160)
(29986)
期刊
(120379)
经济(120379)
研究(62585)
(47544)
中国(46182)
管理(36521)
(35325)
农业(32364)
科学(29282)
业经(27205)
学报(26684)
技术(22507)
大学(21997)
学学(21044)
(20836)
金融(20836)
教育(19477)
(16853)
问题(16136)
经济研究(15943)
财经(15876)
(13943)
技术经济(13635)
农业经济(12402)
农村(12394)
(12394)
现代(12377)
商业(11345)
经济问题(11236)
(11218)
共检索到337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春华  
在产业扶贫过程中,除了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外,村庄精英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辽宁省Z县A村实践表明,在关注"地方性知识"并依照贫困户特有"惯习"的基础上,村庄精英在产业定位、资金筹措、技术传授、市场开拓等环节给予贫困户以重要帮扶,能大大提高产业扶贫的效率。研究发现,在基于自保与自利理性形成的利益共同体中,政府、精英与贫困户的相互需求依赖以及熟人社会的场域基础是促成"精英帮扶"的重要因素。为确保并提升"精英帮扶"的效度,需要加强监督并注重思想引导,加大扶持力度,进而在精英与贫困户之间建立起稳定的帮扶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军涛  汤丽娜  刘冰冰  祝志杰  
后脱贫时代的新发展阶段,相对贫困的救助帮扶工作成为了贫困工作的重要内容。救助帮扶工作体现着我国对低收入家庭收入的重视,是我国共享发展成果的鲜明体现。本文采用第一手实际调研数据,以辽宁省B市为例,对当前的救助帮扶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低收入家庭救助帮扶工作既有政策性问题,也有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操作性问题。具体可表现为识别覆盖对象能力问题、救助手段问题、基层经办人员能力问题、大数据信息化平台缺失和数据共享能力较弱问题、动态监管机制缺乏问题等方面。基于救助帮扶的实践困境,本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社会救助长效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互联网+服务”信息平台,优化救助手段,增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提升基层经办人员治理能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等内容,以期促进辽宁省B市乃至全国救助帮扶工作的改善,提升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永富  
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精神,为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金融扶贫贷款情况,2016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要求各金融机构按要求报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数据。为了解《制度》执行情况,人民银行朝阳市中心支行召开了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座谈会,同时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光梁  鲍小平  
按照国家确定扶贫标准的要求和辽宁省的实际情况,辽宁省将扶贫标准提高至3200元。扶贫标准的上调,标志着辽宁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必将引发扶贫对象、扶贫任务、扶贫战略的重大转变。要求我们重新梳理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从扶贫政策理念导向、政策衔接、扶贫方式、行动等方面深入分析当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新形势下扶贫政策与机制创新举措及行动实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立艳  王维纯  
辽宁省以政府为主导的开发式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解决了大多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仍然存在,虽然数量不多,但解决的难度却很大。这些对辽宁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都是极大的阻碍。针对我省的省情及贫困人口的现状,应该不断扩展扶贫思路,适时调整扶贫政策,提高扶贫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坤英  
如何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作用,有力地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研究。在现实工作中,不少专项扶贫资金在投向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与现有的专项资金相互交叉,投入分散,专项扶贫资金不专用等问题,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应该改进原有的工作模式。同时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应当进一步健全扶贫资金管理制度,改革扶贫资金支出管理方式等措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万超  罗红光  孟凡泽  
精准扶贫概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经提出就迅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时代焦点和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导向,全国各地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涌现出许多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新时期扶贫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万超  罗红光  孟凡泽  
精准扶贫概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经提出就迅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时代焦点和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导向,全国各地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涌现出许多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新时期扶贫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耀  
随着市场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农村工业化"的要求,努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黑山县在"辽西县域经济群中率先崛起"的目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黑山县近年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国栋  孙琪光  
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指明实现乡村振兴,要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文中以盘锦市美丽乡村建设为例,分析了盘锦美丽乡村的建设实践,并从具体实践的视角,指出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并站在全省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展望。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永富  孟凡泽  
2006年北票市启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北票市支行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信息采集更新难、评级结果应用有限、评级模型落后等问题,影响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程和效果。因此,应政银协同采集信息,建立统一数据库,构建新型评级模型,全程参与数据采集,及时更新信用信息,加大信用宣传力度,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厚明  温文华  丁钦  张福涛  武威  金松  
沥青拌和站的节能减排是公路建设、养护与管理领域的最重要工作,节能减排技术作为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及污染气体排放的重要驱动因素,已成为拌和站节能减排的关键。本文在对拌和站污染排放来源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四种节能减排技术,通过辽宁省拌和站的应用实践,验证了其节能减排效果,研究成果丰富了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领域节能减排的相关理论,可为各级政府公路管理部门制定和实施各项鼓励和发展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包春霞  
农村土地流转是在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农户把土地以一定的条件流转给第三方经营的一种方式,它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事关"三农"发展的大事,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土地流转,能够进一步激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解决当前农业生产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本文结合辽宁省阜蒙县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快推进土地流转,集中规模用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作初步的思考和探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栋  吴惠芳  
通过对林镇及所辖李村的农业产业扶贫考察,发现以政绩为导向的产业扶贫路线单向设计、对单一化及规模化亮点产业或政绩产业的追求、对劳动力标准的过于倚重以及项目落地后缺乏长远规划等做法都易使产业扶贫遭遇困境。农业产业扶贫实施困境的背后是来自政治绩效的挑战、市场联结的缺位、分散的扶贫部门体制、双轨治理的激励缺失及治理悖论等内在原因。面对政策设计和扶贫实践呈现出的扭曲,亟须在扶贫观念、长远规划、村庄治理、特惠与普惠政策的双向设置等方面作出更进一步的改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吕娉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做出了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辽宁省辽阳市聚焦精准扶贫,做出明确的部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面对困难,应该迎难而上,助力全面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