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5)
- 2023(8932)
- 2022(8063)
- 2021(7768)
- 2020(6520)
- 2019(15346)
- 2018(15357)
- 2017(29655)
- 2016(16119)
- 2015(18113)
- 2014(18125)
- 2013(18061)
- 2012(16359)
- 2011(14719)
- 2010(14446)
- 2009(13116)
- 2008(12570)
- 2007(10727)
- 2006(9272)
- 2005(7819)
- 学科
- 济(61377)
- 经济(61305)
- 管理(47368)
- 业(44500)
- 企(36452)
- 企业(36452)
- 方法(30411)
- 数学(26204)
- 数学方法(25912)
- 农(17402)
- 中国(15205)
- 学(14571)
- 财(14330)
- 业经(13641)
- 地方(13053)
- 农业(12287)
- 和(11882)
- 理论(11175)
- 环境(10893)
- 贸(10145)
- 贸易(10140)
- 技术(10026)
- 易(9829)
- 制(9522)
- 务(9415)
- 财务(9356)
- 财务管理(9342)
- 划(9071)
- 教育(8960)
- 企业财务(8854)
- 机构
- 大学(226328)
- 学院(224296)
- 管理(94600)
- 济(83553)
- 理学(82868)
- 理学院(81976)
- 经济(81570)
- 管理学(80594)
- 管理学院(80198)
- 研究(72589)
- 中国(52129)
- 京(48600)
- 科学(48003)
- 财(36449)
- 所(36358)
- 农(35368)
- 业大(35150)
- 研究所(33639)
- 中心(32655)
- 江(30771)
- 北京(30731)
- 范(30318)
- 财经(30120)
- 师范(30073)
- 农业(27742)
- 经(27430)
- 院(26716)
- 州(25945)
- 师范大学(24436)
- 商学(23725)
- 基金
- 项目(162175)
- 科学(126609)
- 研究(118439)
- 基金(116873)
- 家(101683)
- 国家(100840)
- 科学基金(86678)
- 社会(72250)
- 社会科(68353)
- 社会科学(68333)
- 省(63559)
- 基金项目(63361)
- 自然(57891)
- 自然科(56391)
- 自然科学(56379)
- 自然科学基金(55351)
- 教育(53514)
- 划(53345)
- 编号(49438)
- 资助(47912)
- 成果(39237)
- 重点(35620)
- 部(35169)
- 发(34084)
- 创(33520)
- 课题(32917)
- 创新(31142)
- 科研(31017)
- 项目编号(30542)
- 教育部(29863)
共检索到311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青华 宋婉 鲁韧强 续九如
通过对扶芳藤野生资源及主要栽培种 (品种 )进行调查和收集 ,对其形态特征、生育期、年生长节律、繁殖习性、攀附特性、叶形、叶序及叶色季节性变化、花序及种子形态变异特征进行对比观察和研究 ,得出扶芳藤在我国分布范围广、种质资源丰富、种内变异类型多 ,且生长期长、易繁殖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并根据其主要特征将扶芳藤种质资源初步划分为 1 9个类型 ,为进一步选种和遗传改良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扶芳藤 种质资源 变异类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雁 马武昌
采用镝灯人工光源,于温室内对盆栽的紫藤、美国凌霄、地锦、五叶地锦、山荞麦、扶芳藤、金银花进行了光-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的测定,对比分析了7种藤本植物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最大表观量子效率(Φ)、CO2补偿点和RuBP羧化酶的相对活性,并对7种藤本植物Pn、Φ与植物耐荫性的相关关系及7种藤本植物CO2利用能力与耐荫性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7种藤本植物的光能利用特性不同。扶芳藤、金银花、五叶地锦的LCP和LSP都低,能够充分利用弱光并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山荞麦LCP较低,但LSP却较高,对有效光能辐射的利用范围较宽,对弱光具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贞 高健洲 刘燕
The shoot-tips of Euonymus fortunei cv.‘Yuanban’excised from healthy in vitro plants were successfully cryopreserved with the vitrification technique. After the shoot tips formed roots and were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to soil of outside with the control plant. To study the adaptability to summer hi...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郝惠蓉 孙向阳 李素艳 李逸楠 谭其言
金叶莸(Caryopteris clandonensis)和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具有耐修剪、易成活、管理粗放、开花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等特点,能够弥补屋顶绿化常见植物种植中景观单一、易产生病虫害和易损伤等不足。但目前有关二者在轻型屋顶绿化基质中栽培效果的研究和报道较少。本研究针对每种植物设计两个处理(1+金叶莸、基质2+金叶莸、基质1+扶芳藤和基质2+扶芳藤),其中,基质1为m_(珍珠岩)∶m_(粉煤灰)=100∶15,基质2为m_(珍珠岩)∶m_(粉煤灰)=100∶20,探究珍珠岩和粉煤灰配制的轻型屋顶绿化基质对这两种植物生长一年后栽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2中金叶莸和扶芳藤的株高、地上生物鲜重、地上生物干重、根干重、根长、根面积、根直径和根体积均显著高于基质1 (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基质的pH、全氮和全磷与植物生长状况极显著相关(P <0.05)。综合评价排名依次为基质2+金叶莸、基质1+金叶莸、基质2+扶芳藤和基质1+扶芳藤。综上所述,基质2为本研究中栽培金叶莸和扶芳藤的最优基质配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玮 冉启凡 徐远东 张丽 范彦
[目的]对重庆武陵山区10个野生芒居群的17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对17个表型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多样性指数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结果]10个居群的遗传变异主要体现在居群内,居群内多样性指数为1.88。聚类分析将10个居群分为3组;主成分分析表明17个植物学形态特征可归为7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1.15%,最大程度上反映了所有材料的表型特征。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7个形态指标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对表型性状与地理信息中海拔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分蘖数、节数、叶片长、旗叶长、旗叶宽、花序长、第二外颖长、第二内颖长、花序干重、单茎干重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野生芒自身所具有的遗传物质差异和地理微环境差异导致了野生芒居群内植株在形态特征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从而保持了居群内的高度多样性。海拔对芒植株的生物产量和生殖器官影响很大。
关键词:
野生芒 重庆武陵山区 表型变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覃星铭 蒋忠诚 邓艳 罗为群 吴华英 沈利娜
本文选择桂林会仙石灰岩峰丛洼地不同地貌部位的扶芳藤为研究对象,运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6400)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对比分析洼地和山腰两种不同地貌部位扶芳藤的光合日动态和光强响应特征,并对其光合参数进行了测定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洼地和山腰扶芳藤的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日变化均为双峰型,且Pn日变化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不同地貌部位不同时间段的扶芳藤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胞间CO2浓度(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蒸腾速率(transpiratio...
关键词:
洼地 山腰 扶芳藤 生理生态特征 适应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卫东 王述民 方嘉禾
世界种质资源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品资所高卫东王述民方嘉禾作物种质资源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发掘利用,已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一、种质资源研究的现状1.种质资源的丧失与遗传单一性纵观全球,随着新品种的推广,农业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泽普 韦广泼 蒙炎成 周冠颖 苏天明 韦海洋
采用最优混合设计(416-B)进行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农家肥、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不同配比对岩溶石山区中药材扶芳藤生长及产量的效应,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产量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寻优,获得中药材扶芳藤最佳产量的营养模式。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岩溶石山区扶芳藤最佳施肥量方案为:农家肥及N、K2O、P2O5肥分别为4940.7、247.0、123.5和148.9 kg/hm2,扶芳藤最优产量为10473.27 kg/hm2,同时得到最佳经济效益每公顷达42682.80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庆鑫 刘攀峰 庆军 魏艳秀 杜红岩
为更好地对杜仲种质资源雄花进行评价和利用,对193份不同种质杜仲雄花14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变异分析和概率分级。结果表明:杜仲雄花数量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14个性状变异系数均在12%以上,京尼平苷含量(112.00%)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紫云英苷含量(89.56%)、京尼平苷酸含量(88.60%),氨基酸含量(12.52%)变异系数最小。经K-S检验,花高、雄蕊长度、雄蕊数、桃叶珊瑚苷含量、绿原酸含量、异槲皮苷含量、总黄酮含量、氨基酸含量等8个数量性状Sig值大于0.05,均符合正态分布;花径、鲜质量、干质量均呈偏态分布,去除拖尾部分,也近似看作正态分布;京尼平苷酸含量、京尼平苷含量、紫云英苷含...
关键词:
杜仲 雄花 数量性状 变异 概率分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庆鑫 庆军 刘攀峰 王璐 杜兰英 何凤 杜红岩
[目的 ]分析杜仲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变异规律并进行综合评价,为杜仲良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遗传材料。[方法 ]基于我国18个省(市、区)331份杜仲种质资源,针对杜仲果实19个主要性状,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果实性状变异状况,评价并筛选优良种质。[结果 ]杜仲果实性状变异系数为4.64%~25.79%,平均变异系数为12.65%,变异系数较高的为包裹种仁果皮百粒质量(25.79%)、种仁百粒质量(22.32%)、种仁体积指数(22.02%)、果实体积指数(19.53%),变异系数较小的为亚麻酸(4.64%)、油酸(5.78%)、果型指数(8.04%)。果实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1.657 2~2.094 7,平均为2.023 4。果实百粒质量与果实体积指数、种仁百粒质量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杜仲橡胶含量与包裹种仁果皮百粒质量、果实侧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仁粗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将杜仲种质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为小果型类群,类群Ⅱ为中型果类群,类群Ⅲ为大果型类群,初步明确杜仲种质果实不同类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前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5.169%,表明这7个主成分代表了杜仲果实性状的大部分信息,针对油用、橡胶用和综合利用等不同用途进行评价,分别筛选出10份最优种质。[结论 ]杜仲种质资源果实性状表现出丰富的变异,以包裹种仁果皮百粒质量、种仁百粒质量等产量指标变异最大,为杜仲优良种质选育提供了可能,针对不同用途筛选的杜仲最优种质,为我国杜仲良种选育及综合利用提供了优异的种质基础。
关键词:
杜仲 种质资源 果实性状 变异 综合评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明宇 朱绪春 刘慧敏 柳江群 乌云塔娜
【目的】明确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花表型性状、花粉特性、雌蕊发育程度的变异特点和规律。【方法】以从13个种源地共筛选出的256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对西伯利亚杏的花数量性状(花长、花冠径、花瓣长、花瓣宽、雄蕊个数、雄蕊长、雌蕊长、花粉量、花粉活力)和质量性状(花瓣颜色、花萼颜色、花瓣形状、花瓣状态、花瓣类别)以及雌蕊发育程度进行调查,了解花数量性状变异规律,并对花表型性状与花粉特性以及雌蕊发育程度与坐果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西伯利亚杏花数量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济铭 陈仲 孙操稳 王连春 何秋阳 戴腾飞 姚娜 高世轮 赵国春 史双龙 贾黎明 翁学煌
【目的】对我国及越南无患子属3种1变种的天然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定向筛选最优种质,为无患子属良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和选育材料。【方法】基于我国14省(市、自治区)及越南1地区的无患子、川滇无患子、毛瓣无患子及石屏无患子共200份无患子属种质资源,针对20个种实性状,利用相关性、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种实性状变异,量化评价各种质。【结果】1)无患子属种实性状变异系数(CV)在5.46%~38.19%,平均变异系数为17.42%,以果皮皂苷质量分数(CV=38.19%)、种仁百粒质量(30.23%)和果皮百粒质量(30.29%)变异较大,果型指数(5.46%)和种型指数(5.70%)变异较小。种实性状多样性指数在1.47~2.04之间,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95。2)果实百粒质量与果皮百粒质量(r~2=0.927)、种子百粒质量(0.768)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百粒质量与种壳百粒质量(0.863)、种仁百粒质量(0.635)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油脂质量分数与果皮皂苷质量分数(-0.382)呈极显著负相关。3)聚类分析将种质划分为3大类群,类群Ⅰ为小果型,类群Ⅲ为中果型,类群Ⅱ为大果型。无患子主要属于类群Ⅰ,川滇无患子、毛瓣无患子、石屏无患子主要属于类群Ⅱ、Ⅲ。类群Ⅱ集中分布于贵州、云南区域。4)针对无患子产业油用、皂用及综合利用开展主成分分析,筛选出3类无患子属优良种质各10份,主要为无患子、毛瓣无患子种质,综合利用优良种质较平均水平增益36.85%。【结论】无患子属果皮皂苷质量分数、种仁百粒质量和果皮百粒质量为代表的产量指标变异幅度最大,为无患子良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极大的空间;无患子属对皂苷产物积累过程投入的增加要以减少对油脂积累的投入为代价,这体现了无患子属在特定生态环境中的权衡策略;筛选出油用、皂用及综合利用3类各10份无患子属最优种质,普遍分布于云南、贵州区域,推测这些区域拥有更适合发展无患子产业的优良种质和环境条件。
关键词:
无患子属 种实性状 变异 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晓波 马传喜 司红起 乔玉强 何贤芳
【目的】小麦籽粒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与面制食品的褐变密切相关。研究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资源PPO活性的变异及其基因型的分布规律,为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中国面制食品外观品质的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251份遗传多样性丰富的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2004—2005年度种植于两个地点(安徽合肥、凤阳),采用生化和特异引物PCR扩增的方法对其PPO活性及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资源品种间PPO活性差异明显,并且低PPO活性的品种居多;基因型、地点及其互作对PPO活性的影响达到1%显著水平。利用控制小麦PPO活性两个主效基因位点的特异PCR引物扩增结果表明,中国小麦微核心种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蒲光兰 肖千文 蔡利娟 罗永飞 邹雪梅
以四川金堂、汉源和石棉3个县的核桃种质资源圃的97份核桃坚果为研究对象,考察腹径、横径、果高、三径平均值、果形指数、单果重、仁重、出仁率、壳厚、粗脂肪和粗蛋白等11个主要数量性状。结果表明:四川核桃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坚果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幅为9.92%~32.94%;仁重、单果重、粗蛋白和壳厚具有相对较高的变异系数,可作为核桃良种选育的重要参考指标;K–S检验结果表明,11个数量性状的Sig值均大于0.05,符合正态分布。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量性状用(X-1.281 8S)、(X-0.524 6S)、(X-0.524 6S)、(X-1.281 8 S)4个点分级,1~5级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0%、...
关键词:
核桃 坚果 数量性状 概率分级 四川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左慧
对辽宁铁岭平榛生境及平榛种质资源样品的5个形态性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平榛资源的形态特征存在广泛变异,其中单株果序与单株结果的变异系数最大(≥51.79%),单果直径与单果质量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分别为18.16%和34.09%;单株果序与单株结果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果直径和单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第1主成分占41.412 9%,每序结果数对它的作用很大,第2主成分占33.770 3%,单株结果对它的作用很大。根据区位与海拔的不同及辽宁铁岭平榛资源现状,可将辽宁铁岭平榛资源分为3类,铁岭南部地区聚为一类表现为每序结果数最多。铁岭东部地区聚为一类表现为单株果...
关键词:
平榛 种质资源 形态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