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5)
2023(8968)
2022(7449)
2021(6643)
2020(5538)
2019(12639)
2018(12336)
2017(23076)
2016(12274)
2015(13639)
2014(13824)
2013(13733)
2012(13121)
2011(12138)
2010(12526)
2009(11271)
2008(10994)
2007(9997)
2006(9008)
2005(8335)
作者
(38383)
(32106)
(32066)
(30097)
(20300)
(15220)
(14380)
(12500)
(12127)
(11618)
(11006)
(10683)
(10414)
(10395)
(10077)
(9811)
(9528)
(9223)
(9179)
(9125)
(8170)
(8070)
(8065)
(7335)
(7282)
(7195)
(7151)
(7115)
(6694)
(6458)
学科
(67088)
经济(67047)
(36977)
管理(33410)
(27075)
企业(27075)
方法(24696)
数学(21785)
数学方法(21441)
地方(20797)
中国(19188)
(19113)
技术(16390)
业经(15516)
农业(13992)
地方经济(12388)
(12085)
产业(11771)
(10805)
环境(10144)
(10104)
贸易(10093)
(9979)
金融(9978)
(9683)
(9442)
银行(9419)
(9270)
(8801)
技术管理(8781)
机构
学院(184431)
大学(179196)
(79365)
经济(77854)
管理(69065)
研究(68649)
理学(58756)
理学院(58071)
管理学(56792)
管理学院(56456)
中国(50572)
科学(43077)
(39690)
(35943)
(34563)
研究所(32613)
(31736)
中心(30641)
(29141)
业大(28943)
农业(26761)
北京(25788)
(25155)
师范(24873)
财经(24721)
(24693)
(23876)
经济学(23862)
技术(22612)
(22454)
基金
项目(122637)
科学(96601)
研究(89067)
基金(86210)
(75947)
国家(75348)
科学基金(63957)
社会(56481)
社会科(53833)
社会科学(53826)
(51496)
基金项目(44872)
(42039)
自然(40397)
教育(40087)
自然科(39470)
自然科学(39464)
自然科学基金(38714)
资助(35731)
编号(35370)
(33865)
重点(28572)
成果(27438)
发展(27157)
(26912)
(26700)
课题(26196)
(25633)
创新(25217)
国家社会(23294)
期刊
(93790)
经济(93790)
研究(55124)
中国(42227)
(33355)
学报(28909)
科学(27967)
管理(27909)
农业(23429)
教育(22001)
大学(21868)
(21725)
技术(21226)
学学(20748)
(17486)
金融(17486)
业经(17255)
经济研究(15169)
(12915)
技术经济(12320)
问题(12272)
财经(11831)
科技(11437)
统计(11004)
(10594)
(10416)
商业(9246)
(9212)
论坛(9212)
决策(9164)
共检索到288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锡冠  
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的科技力量是较强的。但过去由于政策及机制方面的原因,我们的科技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科技加速促进经济发展的可能性未变成现实性。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当前,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加强竞争机制,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二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科技更好地为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鲁若愚  杨德荣  
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因素。在社会上广泛取得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共识尤其重要。这种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和地区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军工与民用高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丽平  谷立霞  
本文利用2009~2013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考察了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和投资拉动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研究发现:投资拉动、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都能显著推动高技术市场化;投资拉动和技术引进能够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化;技术引进对高技术国际化的正向推动作用比较明显。结果说明,创新驱动和投资拉动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但是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研究结论和相关建议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甘师俊  
“开辟技术创新之路,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中国改革与发展一个可供选择的途径。1、观念:技术、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于科学、技术与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总是习惯于将科学技术联在一起,称之为“科技系统”,而经济则属于“经济系统一。诚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与技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都在缩短,激光科学在一两年内就变成为成熟的激光技术,表面物理有时很难与集成电路技术相分离。但是,就两者与经济的关系而言,确存在着重大的差别。科学的功能是探索未知,应该允许离开现实的经济远一点,也可以有一点“浪漫”色彩。而技术却实在得多,它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我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秉福  夏卫东  
进入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技术产业群体的勃兴,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管理效能极大提高,高技术成果有效地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发展,世界的竞争转向了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综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柴玉珂  
文章选取2000~2010年河南省历年高技术和金融业相关数据,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作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支持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长期内,金融支持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持续的促进效应,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大力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穗珊  
文章根据 1 995 -2 0 0 1年我国经济统计数据 ,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及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科技投入与产业发展进行灰关联研究。研究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制定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于喆  
2016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总体平稳、进忧并存"的发展态势,产业创新的政策环境有所改善。但也面临着质量优化提升,以及如何更快填补传统产业下滑空缺和不当激励破坏持续发展的压力。建议要以新理念破解投资下滑困局、以"互联网+"助推放管服改革、以模式创新提升政府扶持资金效能,增强政策措施精准性,切实解决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度性"障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张于喆  王君  李红宇  杨威  
"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组织结构不断演化的态势,但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产业低端化、技术空心化、市场边缘化"、"融资难、融资贵"、政策举措的"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十三五"时期,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劳动力红利弱化、借贷成本难以下降、创新能力提升难度加大、需求规模增速放缓的困扰,同时,也面临着政策环境持续优化的机遇。总体而言,产业发展将会陷入既有优势(低成本竞争优势)快速消失、新的动力(高生产率竞争优势)难以快速形成的窘境;增速将进入次高增长阶段,比重趋势性上升的可能性较大。主要政策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于喆  
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活力较强、增长较快、支撑作用提升的发展态势。同时,面临如何优化提升发展质量、更快填补传统产业下滑空缺和消除不当激励破坏持续发展的压力。为此,近期仍需采取投资刺激等扩张性需求政策,以拉动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长期看,必须从整体利益或长期关注的角度深化改革,切实解决"制度性"障碍,以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助推产业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俊江  
一、国外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模式与措施 高技术产业是当代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起先导和核心作用的产业,其生命力表现为通过日益强化的高技术手段,生产具有巨大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的新兴产品。它不仅导致生产力的新飞跃和世界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以及社会结构的新变化,而且这些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以及产品价值的高增殖性。该产业本身的高裂变性,能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这些特点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竞相追逐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日益高涨的潮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冬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因此,世界各国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均把高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楚认识到,我国真正达到大规模生产水平的新兴产业还为数不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起到的带动作用还体现不够。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的高技术产品数量还比较小,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发展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鹏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快,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先导产业。但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在内部与外部、空间与时间的对比中,我国高技术产业还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我国高技术产业生产效率尚不占优、研发投入力度尚显不足、持续经营企业发展乏力以及受国际市场冲击风险加大4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刚  杜德斌  戴其文  胡曙虹  
以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为主要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和传统与空间马尔可夫链方法,从时间、空间和区域视角来分析1995—2013年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差异整体上呈现继续缓慢扩大的趋势,出现高水平和低水平趋同俱乐部强化的趋势。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类型发生空间转移的特征是发展水平差距越小,发生转移的概率越高,发展水平的差距越大,发生转移的概率越低。邻域背景明显影响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差异的演变,地理临近效应在低水平、中低水平高技术产业发展地区表现不明显,而在中高水平地区显著增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鹏  李悦明  张立琨  
以31个省市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空间常系数与空间变系数的模型从全域范围、省域范围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产业的发展受产业的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区域要素禀赋结构、区域开放度、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和研发强度的影响,产业具有较大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不同省域间的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