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82)
2023(13426)
2022(11680)
2021(10868)
2020(9439)
2019(22026)
2018(21742)
2017(42234)
2016(22530)
2015(25193)
2014(24748)
2013(24271)
2012(21805)
2011(19479)
2010(19591)
2009(17681)
2008(17122)
2007(14794)
2006(12800)
2005(11250)
作者
(63042)
(52496)
(52247)
(49713)
(33367)
(25287)
(23869)
(20534)
(19986)
(18639)
(17741)
(17732)
(16635)
(16475)
(16374)
(16186)
(15687)
(15416)
(15294)
(15095)
(12926)
(12847)
(12661)
(12072)
(11799)
(11679)
(11435)
(11294)
(10639)
(10366)
学科
(95083)
经济(95001)
管理(64278)
(62297)
(52729)
企业(52729)
方法(49407)
数学(43907)
数学方法(43144)
(24112)
(24035)
(22183)
贸易(22174)
中国(21985)
(21722)
业经(19522)
(17941)
(16183)
理论(16061)
地方(15933)
(14992)
农业(14962)
财务(14920)
财务管理(14887)
技术(14558)
企业财务(14092)
(13695)
(13072)
(12283)
银行(12247)
机构
大学(313577)
学院(312677)
(130856)
经济(128367)
管理(125779)
理学(110217)
理学院(109041)
管理学(106739)
管理学院(106159)
研究(99563)
中国(74990)
(65082)
科学(61128)
(57936)
(51490)
(48802)
业大(48283)
财经(47210)
中心(46935)
(45721)
研究所(44628)
(43225)
经济学(40960)
农业(40640)
北京(39994)
(38783)
师范(38328)
经济学院(37252)
(36361)
财经大学(35483)
基金
项目(219278)
科学(175007)
基金(163117)
研究(155756)
(143001)
国家(141952)
科学基金(123758)
社会(100545)
社会科(95741)
社会科学(95713)
基金项目(85422)
(84848)
自然(82347)
自然科(80641)
自然科学(80625)
自然科学基金(79203)
教育(74085)
(71703)
资助(68611)
编号(61513)
重点(49468)
(49183)
成果(48089)
(46039)
(45743)
创新(43056)
科研(42814)
国家社会(42720)
教育部(42682)
课题(41869)
期刊
(129402)
经济(129402)
研究(84527)
中国(57679)
学报(49055)
管理(46290)
科学(45390)
(45329)
(43933)
大学(38362)
学学(36069)
教育(32392)
技术(30537)
农业(30210)
(23676)
金融(23676)
财经(22768)
经济研究(22248)
业经(20629)
(19645)
统计(19523)
(17557)
问题(17334)
(17298)
技术经济(16692)
(16275)
理论(16050)
决策(15576)
(14787)
实践(14646)
共检索到446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倪红福  
基于BF(2020)模型框架,本文构建了嵌入间接税、成本加成和进口中间投入品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网络结构一般均衡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扭曲—调整的索洛余值的事后核算和结构分解新方法,进一步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WIOD数据库等编制了与模型匹配的社会核算矩阵,实证测算分析了1997—2017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及其结构变化。研究表明:(1)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且两者存在明显此消彼长的“跷跷板”特征,劳动的贡献相对较小且贡献率呈下降趋势。(2)纯技术效率变化一直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主要贡献部分,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7年是其分水岭,受技术模仿后发优势逐步式微的影响,技术进步速度下滑,但2012年后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影响,纯技术效率逐步提升。(3)扭曲因子配置效率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贡献由正转负,进口中间品贸易条件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贡献率由负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大背景下,资源配置效率变化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但2007—2012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扭曲因子配置效率出现短期恶化并拉低了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子杰  张亚斌  魏思超  
本文聚焦于关税成本变化,量化分析了扩大进口带来的贸易与福利效应。在完全竞争情形下,构建了一个纳入投入产出结构的多国多部门异质性企业一般均衡分析模型,结合中国加入WTO这一事件,讨论了扩大开放下中间品和最终品关税削减变化的贸易和福利效应。本文研究了在全球价值链下中间品和最终品关税的变化对不同用途产品贸易所产生的促进和抑制效应,发现一国对不同用途产品的关税削减可能带来的政策效应并不相同。具体而言:(1)中国是加入WTO履行关税削减义务的最大受益者,带来了福利的改善;(2)福利改善以贸易条件恶化为代价,带来了贸易量的增长;(3)由于对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和贸易量的增长,世界其他国家也从中国的关税削减中受益;(4)中国的平均关税水平仍有下调空间,中国和世界还将从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政策中获益。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明政  张庆君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明政  张庆君  
新常态下,以长周期为视角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一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条件,而市场化进程及金融摩擦对全要素生产率会产生显著影响。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使用数据模拟方法,分析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过程中的经济特征发现:市场化过程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其贡献率超过30%;私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金融摩擦的存在,融资约束由于限制了某些低才能经商者的进入而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金融摩擦的存在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稳定性;市场化进程所释放的改革红利会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降低,改革红利将无法长期持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倪红福  
本文构建了嵌入间接税的中国投入产出网络结构一般均衡模型,并创新性地提出间接税效率损失的事后测算方法。基于此,本文利用1992~2017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和税收等数据编制了与模型匹配的社会核算矩阵,并进一步进行了实证测算分析。研究表明:(1)总体上,考虑到生产网络结构、微观替代弹性系数和间接税处理方式的影响,中国间接税效率损失率约为0.5%~10%。(2)生产网络结构越复杂,微观替代弹性系数越大,间接税的效率损失率就越大。(3)生产网络二阶近似新方法测算的间接税效率损失率远大于经典哈伯格方法。(4)1992~2017年期间,中国间接税效率损失率呈阶段性特点。1992~2007年,伴随着分税制改革完成和加入WTO后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国间接税效率损失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7~2017年期间,中国间接税效率损失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先上升,后受减税降费等政策影响而保持平稳或略有下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安宁  
按照对进口项处理的不同,投入产出模型分为竞争型模型和非竞争型模型。本文讨论了非竞争型投入产出价格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进口的作用。相对于竞争型模型,工资对价格的传导效应降低。此外,该模型还能分析国外进口产品价格的变化对国内部门的影响。本文测算了1997年、2002年、2007年的工资和进口品价格上涨对单个部门及整个经济造成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洪基  傅春杨  
文章通过构建带有结构变迁的扭曲核算模型,研究了行业投入产出背景下的中国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对本国产业结构和增速变动的影响,并判断了其瓶颈部门。文章的主要发现有:构造了一个合理的指标,来判断行业间要素配置效率差异对增速的影响;发现中国服务业的要素配置效率低于制造业,且消除服务业的配置差异,可以较大的提高增速和改变产出;自2007年开始,中国服务业的配置效率损失中,金融业的占比增大,逐渐成为了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部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明  李雪松  盛如旭  
人民币汇率改革通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的协调推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本文样本研究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但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也会抑制净出口和行业增加值。这一结论对当前人民币汇率改革有着较强的政策指导涵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霍东星  方显仓  
本文主要以2003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的产出、CPI通货膨胀率和PPI通货膨胀率的季度数据为基础,通过在新凯恩斯DSGE模型基础上融入投入-产出框架,将中间品价格引入到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之中,构建了包含中间品价格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并对我国的价格粘性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模型估计出来的价格粘性与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近乎一致,最终品的价格调整周期为2.32个季度,中间品的价格调整周期为1.59个季度,说明我国中间品的价格要比最终品的价格更加灵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昆  廖涵  
本文通过将FDI垂直溢出进行分解,并考虑投入产出效率的动态变化,检验了中国FDI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不存在线性水平溢出,但不排除非线性的可能性;不存在倒U形的技术溢出特征,外企通过购买国内投入而产生的后向溢出是最重要的技术溢出渠道,且对产出的影响成非线性,而外企通过购买中间进口而产生的后向溢出则可能存在门槛效应;外企通过提供中间进口而产生的前向溢出是否存在并不确定,由线性溢出回归可知外企通过提供国内投入而产生的前向溢出为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徐春华  刘力  吴瑕  
本文基于"三驾马车"的需求结构分析,计算中美英法日韩6国的产业拉动力系数与诱发系数,分析发现:所有国家制造业产业拉动力系数的均值都小于1且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而服务业的这一系数则与此相反且中国的这一数值大体上处于最低水平;相对于其余5国而言,中国消费拉动诱发系数的均值不仅呈现倒U型特征而且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投资的这一均值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出口的这一均值则呈现出显著的递增趋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力  吴瑕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区分了中间投入品中国内生产与进口来源,更为真实地反映加工贸易型经济体的产业关联。文章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出口拉动力系数与进口推动力系数,在此基础上合成外贸合理度指数。通过观察1995~2009年的我国外贸合理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可以揭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特点,也为识别经济波动与贸易政策拐点等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青克  戴一鑫  郑玉  
结合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经合组织数据库,测算了进口中间品包含的研发内容,在此基础上采用1995—2009年27国家14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中间品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外国研发资本通过进口中间品的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业间中间品对生产率有显著积极影响,而行业内中间品对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第二,来自中国的中间品包含的研发内容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主要集中在低研发行业,高研发行业并不显著。对比美国,它所输出的中间品包含的研发内容对其他国家的生产率有重大影响,包括高研发行业和低研发行业,尤其是前者。第三,中国的研发溢出更多是通过一次性的直接中间品的出口对世界产生影响,美国不仅通过直接中间品,还通过间接中间品的输出在更长的生产链上对世界产生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郝春虹  王荔  
基于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5个数量标准的4次调整,本文利用投入产出理论方法,构建"投入产出税收价格模型",并对劳动要素个人所得税的各部门实际平均税率、各部门实际有效税率和实际税收归宿下的居民税负水平进行测算。使用MT指数方法,测算了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标准变化下税收归宿的收入分配效应,确认政府减税行为的受益群体分布,以准确判断税收政策效果。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闫云凤  
建立非竞争进口型投入产出模型,考察国际贸易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并对加工贸易隐含碳进行产业分析,为我国外贸结构低碳转型提供数据基础。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出口隐含碳20.64亿吨,进口隐含碳17.66亿吨,净出口隐含碳2.98亿吨,加工贸易隐含碳0.83亿吨。"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既是进口隐含碳较多的部门,也是出口隐含碳较多的部门,说明这些部门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加工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